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17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1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docx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

轴常用材料与主要力学性能

转轴:

支承传动机件又传递转矩,既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作用。

心轴:

只支承旋转机件而不传递转矩,既承受弯矩作用。

(转动心轴:

工作时转动;固定心轴:

工作时轴不转动);传动轴:

主要传递转矩,既主要承受扭矩,不承受或承受较小的弯矩。

花键轴、空心轴:

为保持尺寸稳定性和减少热处理变形可选用铬钢;

轴常用材料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如35、45和50,其中45号钢最为常用。

不太重要及受载较小的轴可用Q235、Q275等普通碳素结构钢;受力较大,轴尺寸受限制,可用合金结构钢。

受载荷大的轴一般用调质钢。

调质钢调质处理后得到的是索氏体组织,它比正火或退火所得到的铁素体混合组织,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更高的强度,较高的冲击韧度,较低的脆性转变温度和较高的疲劳强度。

调质钢:

35、45、40Cr、45Mn2、40MnB、35CrMo、30CrMnSi、40CrNiMo;

大截面非常重要的轴可选用铬镍钢;高温或腐蚀条件下工作的轴可选用耐热钢或不锈钢;在一般工作温度下,合金结构钢的弹性模量与碳素结构钢相近,为了提高轴的刚度而选用合金结构钢是不合适的。

轴的强度计算

轴的强度计算一般可分为三种:

1:

按扭转强度或刚度计算;2: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3:

精确强度校核计算1:

按扭转强度或刚度计算

按扭转强度及刚度计算轴径的公式表6—1—18

P许用扭转剪应力MPa,按表6-1-19选取

Cp:

许用扭转角°/m,按表6-1-20选取

A:

系数,按表6-1-19选取

B:

系数,按表6-1-20选取

n:

轴的工作转速r/min勺(空心轴内径小与外径d之比)

d

注:

当截面上有键槽时,应将求得的轴径增大,其增大值见表6-1-22。

剪切弹性模量G=79.4GPa时的B值表6—1—20

Cp(°)/m

0.25

0.5

1

1.5

2

2.5

B

129

109

91.5

82.7

77

72.8

注:

1•表中Cp值为每米轴长允许的扭转角;

2•许用扭转角的选用,应按实际而定。

参考的范围如下:

要求精密,稳定的传动,取Cp=0.25〜0.5(°)/m

一般传动,取Cp=0.5〜1(°)/m;要求不高的传动,可取Cp大于1(°)/m;

起重机传动轴Cp=15,〜20,/m;

几种常用轴材料的T及A值表6—1—19

轴的材料

Q235—A;20

Q275;20

1Cr18Ni9Ti

45

40Cr;35SiMn;42SiMn;

40MnB;38SiMnMo;3Cr13;

tMPa

15〜25

20〜35

25〜45

35〜55

A

149〜126

135〜112

126〜103

112〜97

注:

1.表中T值是考虑了弯曲影响而降低了的许用扭转剪应力。

2.在下列情况下T取较大值、A取较小值:

弯矩较小或只受扭矩作用、载荷较平稳、无轴向载荷或

只有较小的轴向载荷、减速器的低速轴、轴单向旋转。

反之,T取较小值,A取较大值。

3.在计算减速器的中间轴的危险截面处(安装小齿轮处)的直径时,若轴的材料为45号钢:

取A=130

165。

其中二级减速器的中间轴及三级减速器的高速中间轴取A=155〜165。

三级减速器的低速中间轴取A=130。

2: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轴径的公式表6—1—21

计算公式

心轴

转轴

实心轴

d21.68巴

实心轴

I^M2(T)2

d21.68』

空心轴

(M1

d2168

空心轴

JJm2(T)21

'\p&~~4

■11PJ14

许用应力

转动心轴

p1P

校正系数

单向旋转

¥=0.3或屮=0.6

固定心轴

载荷平稳:

p1P

载荷变化:

p0P

双向旋转

¥=1

说明

d:

轴的直径mm(T+1P、c0P、u-1P:

轴的许用弯曲应力MPa,按表6-1-1

M:

轴在计算截面所受弯矩,N.m注4的说明取

T:

轴在计算截面所受的扭矩Nm

d1

(空心轴内径d1与外径d之比)—

注:

校正系数屮值是由扭应力的变化来决定的;

扭应力不变时一丄疋0.3;扭应力按脉动循环变化时一~0.6;扭应力按对称循环变化时1

1p0p

当零件用紧配合装于轴上时,轴径应比计算值增大8〜10%。

如果截面上有键槽时,应将求得的轴径增大,其增大值见表6-1-22。

如果轴端装有补偿式联轴器或弹性联轴器,由于安装误差和弹性元件的不均匀磨损,将会使轴及轴承受到附加载荷,附加载荷的方向不定。

附加载荷计算公式见表6-1-23。

有键槽时轴径增大值表6-1-22

轴的直径mm

<30

30〜100

>100

有一个键槽时的增大值%

7

5

3

有两个相隔180°键槽时的增大值%

15

10

7

 

附加载荷计算公式表6-1-23

联轴器名称

计算公式

齿轮联轴器

M/=K/T

M/—附加弯矩,Nm

/2000T

T—传递扭矩Nm

十字滑块联轴器

F/=(0.2〜0.4)

D

K/—系数

用稀油或清洁的干油润滑

K/=0.07

NZ挠爪型联轴器

F/=(0.1〜0.3)

D

用脏干油润滑K/=0.13

不能保证及时润滑K/=

03

弹性圈柱销联轴器

/2000T

F/=(0.2〜0.35)

F,—附加径向力,N

D0

D联轴器外径,mm

D0—柱销中心圆直径,

mm

3:

精确强度校核计算

轴强度的精确校核是在轴的结构及尺寸确定后进行,通常采用安全系数校核法。

3.1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的目的是校核轴对疲劳破坏的抵抗能力,在轴的结构设计后,根据其实际尺寸,承受的弯矩、转矩图,考虑应力集中,表面状态,尺寸影响等因素及轴材料的疲劳极限,计算轴的危险截面处的安全系数值是否满足许用安全系数值。

轴的疲劳强度是根据长期作用在轴上的最大变载荷(其载荷循环次数不小于104)来计算,危险截面应是受力较大,截面较小及应力集中较严重的既实际应力较大的若干个截面。

同一个截面上有几个应力集中源,计算时应选取对轴影响最大的应力源。

校核公式见表6—1—24。

当轴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采取改进轴的结构,降低应力集中的方法解决,降低应力集中的主要措施表6—1—7,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及表面强化处理等工艺措施,或加大轴径,改变轴的材料来解决。

轴的材料内部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纹或其其它缺陷。

一般裂纹的尺寸小于临界值时,暂时影响不大,但长期交变应力作用下,裂纹会作稳态扩展,达到临界值时,发生脆性破坏。

重要的轴,除了进行上述的计算和检查表面质量外,还要对内部进行无损探伤,如发现缺陷,应根据断裂力学计算或经验判断其寿命,决定是否可用。

(机械工程手册二版1卷5篇)

危险截面安全系数S的校核公式表6—1—24

S=

SS

SP

Js

2S2

S

1

S

1

K

K

a

m

a

m

S。

只考虑弯矩作用时的安全系数

&:

只考虑扭矩作用时的安全系数

少、&:

弯曲和扭转时的尺寸影响糸数,见表6—1—26

Sp:

按疲力强度计算的许用安全系数,

见表6—1—26

虹、叽:

材料拉伸和扭转的平均应力折算系数,

(r-1对称循环应力下的材料弯曲疲劳极限MPa

见表6—1—33

见表6—1—1

6a、dm:

弯曲应力的应力幅和平均应力,MPa

t-1对称循环应力下的材料扭转疲劳极限MPa

见表6—1—25

见表6—1—1

Ta、Tm:

扭转应力的应力幅和平均应力,MPa

K八Kt弯曲和扭转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见表6—1—25

见表6131表6132

B:

表面硬化系数,般用表6136;轴表面强化处

理后用表6138;有腐蚀情况时用表6135或表6

1—37

应力幅及平均应力计算公式表6—1—25

循环特性

应力名称

弯曲应力

扭转应力

对称循环

应力幅

M

amax

T

amax

Zp

平均应力

m0

m0

脉动循环

应力幅

maxM

a

22Z

*

maxT

a____

22ZP

平均应力

ma

ma

说明

M、T:

轴危险截面上的弯矩和扭矩Nm

Z、Zp:

轴危险截面的抗弯和抗扭截面系数cm3见表6—1—27—表6—1—29

许用安全系数SP表6—1—26

条件

Sp

材料的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规定(或有实验数据),加工质量能满足设计要求。

载荷确定精确,应力计算准确。

载荷确定不够精确,应力计算较近似。

载荷确定不精确,应力计算较粗略或轴径较大(d>200mm)。

脆性材料制造的轴

1.3〜1.5

1.5〜1.8

1.8〜2.5

2.5〜3.0

截面模数计算公式表6—1—27

截面

Z

Zp

截面

Z

Zp

d3

Z——

32

d3

Zp——2Z

16

1

d3

Z——

32

-bt(dt)2

d

d3

Zp—

16

bt(dt)2

d

4

X

1..V

螺纹、键、花键、横孔处及配合的边缘处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表6—1—30

(Tb

螺纹

键槽

渐开线

横孔d°/d

MPa

K=1

K

KT

形花键

KT

KT

H7/r6

H7/k6

H7/h6

KT

A型

B型

A、B

KT

KT

0.05

0.15

0.05

KT

KT

KT

KT

KT

KT

〜0.15

〜0.25

〜0.25

400

1.45

1.51

1.30

1.20

1.35

1.40

1.90

1.70

1.70

2.05

1.55

1.55

1.25

1.33

1.14

500

1.78

1.64

1.38

1.37

1.45

1.43

1.95

1.75

1.75

2.30

1.69

1.72

1.36

1.49

1.23

600

1.96

1.76

1.46

1.54

1.55

1.46

2.00

1.80

1.80

2.52

1.82

1.89

1.46

1.64

1.31

700

2.20

1.89

1.54

1.71

1.60

1.49

2.05

1.85

1.80

2.73

1.96

2.05

1.56

1.77

1.40

800

2.32

2.01

1.62

1.88

1.65

1.52

2.10

1.90

1.85

2.96

2.09

2.22

1.65

1.92

1.49

900

2.47

2.14

1.69

2.05

1.70

1.55

2.15

1.95

1.90

3.18

2.22

2.39

1.76

2.08

1.57

1000

2.61

2.26

1.77

2.22

1.72

1.58

2.20

2.00

1.90

3.41

2.36

2.56

1.86

2.22

1.66

1200

2.90

2.50

1.92

2.39

1.75

1.60

2.30

2.10

2.00

3.87

2.62

2.90

2.05

2.5

1.83

注:

d0为横孔直径;d为轴径。

圆角处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表6—1—31

Dd

r

KT

KT

r

d

Tb

MPa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2

0.01

1.34

1.36

1.38

1.40

1.41

1.43

1.45

1.49

1.26

1.28

1.29

1.29

1.30

1.30

1.31

1.32

0.02

1.41

1.44

1.47

1.49

1.52

1.54

1.57

1.62

1.33

1.35

1.36

1.37

1.37

1.38

1.39

1.42

0.03

1.59

1.63

1.67

1.71

1.76

1.80

1.84

1.92

1.39

1.40

1.42

1.44

1.45

1.47

1.48

1.52

0.05

1.54

1.59

1.64

1.69

1.73

1.78

1.83

1.93

1.42

1.43

1.44

1.46

1.47

1.50

1.51

1.54

0.10

1.38

1.44

1.50

1.55

1.61

1.66

1.72

1.83

1.37

1.38

1.39

1.42

1.43

1.45

1.46

1.501

4

0.01

1.51

1.54

1.57

1.59

1.62

1.64

1.67

1.72

1.37

1.39

1.40

1.42

1.43

1.44

1.46

1.47

0.02

1.76

1.81

1.86

1.91

1.96

2.01

2.06

2.16

1.53

1.55

1.58

1.59

1.61

1.62

1.65

1.68

0.03

1.76

1.82

1.88

1.94

1.99

2.05

2.11

2.23

1.52

1.54

1.57

1.59

1.61

1.64

1.66

1.71

0.05

1.70

1.76

1.82

1.88

1.95

2.01

2.07

2.19

1.50

1.53

1.57

1.59

1.62

1.65

1.68

1.74

6

0.01

1.86

1.90

1.94

1.99

2.03

2.08

2.12

2.21

1.54

1.57

1.59

1.61

1.64

1.66

1.68

1.73

0.02

1.90

1.96

2.02

2.08

2.13

2.19

2.25

2.37

1.59

1.62

1.66

1.69

1.72

1.75

1.79

1.86

0.03

1.89

1.96

2.03

2.10

2.16

2.23

2.30

2.44

1.61

1.65

1.68

1.72

1.74

1.77

1.81

1.88

10

0.01

2.07

2.12

2.17

2.23

2.28

2.34

2.39

2.50

2.12

2.18

2.24

2.30

2.37

2.42

2.48

2.60

0.02

2.09

2.16

2.23

2.30

2.38

2.45

2.52

2.66

2.03

2.08

2.12

2.17

2.22

2.26

2.31

2.40

钢的平均应力折算系数书制t表6—1—33

应力种类

系数

表面状态

抛光

磨光

车削

热车L

锻造

弯曲

0.50

0.43

0.34

0.215

0.14

拉压

0.41

0.36

0.30

0.18

0.10

扭转

WT

0.33

0.29

0.21

0.11

环槽处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表6—1—32

D

r

d

rd

7b

MPa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0.01

1.88

1.93

1.98

2.04

2.09

2.15

2.20

2.31

0.02

1.79

1.84

1.89

1.95

2.00

2.06

2.11

2.22

1

0.03

1.72

1.77

1.82

1.87

1.92

1.97

2.02

2.12

0.05

1.61

1.66

1.71

1.77

1.82

1.88

1.93

2.04

0.10

1.44

1.48

1.52

1.55

1.59

1.62

1.66

1.73

0.01

2.09

2.15

2.21

2.27

2.37

2.39

2.45

2.57

K7

2

0.02

1.99

2.05

2.11

2.17

2.23

2.28

2.35

2.49

0.03

1.91

1.97

2.03

2.08

2.14

2.19

2.25

2.36

0.05

1.79

1.85

1.91

1.97

2.03

2.09

2.15

2.27

0.01

2.29

2.36

2.43

2.50

2.56

2.63

2.70

2.84

4

0.02

2.18

2.25

2.32

2.38

2.45

2.51

2.58

2.71

0.03

2.10

2.16

2.22

2.28

2.35

2.41

2.47

2.59

6

0.01

2.38

2.47

2.56

2.64

2.73

2.81

2.90

3.07

0.02

2.28

2.35

2.42

2.49

2.56

2.63

2.70

2.84

任何

0.01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40

比值

0.02

1.51

1.60

1.69

1.77

1.86

1.94

2.03

2.20

KT

0.03

1.44

1.52

1.60

1.67

1.75

1.82

1.90

2.05

0.05

1.34

1.40

1.46

1.52

1.57

1.63

1.69

1.81

0.10

1.17

1.20

1.23

1.26

1.28

1.31

1.34

1.40

绝对尺寸影响系数&yt表6—1—34

直径mm

>

>

>

>

>

>

>80

>100

>120

>15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100

〜120

〜150

〜500

£a

碳钢

0.91

0.88

0.84

0.81

0.78

0.75

0.73

0.70

0.68

0.60

合金钢

0.83

0.77

0.73

0.70

0.68

0.66

0.64

0.62

0.60

0.54

£T

各种钢

0.89

0.81

0.78

0.76

0.74

0.73

0.72

0.70

0.68

0.60

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表面质量系数B表6—1—36

加工方法

轴表面粗糙度

m

cbMPa

400

800

1200

磨削

Ra0.4〜0.2

1

1

1

车削

Ra3.2〜0.8

0.95

0.90

0.80

粗车

Ra25〜6.3

0.85

0.80

0.65

未加工的表面

0.75

0.65

0.45

各种强化方法的表面质量系数B表6—1—38

强化方法

心部强度

3

c

ivird

低应力集中的轴

K恳1.5

高应力集中的轴

KW1.8〜2

高频淬火

600〜

800

1.5〜

-1.7

1.6

〜1.7

2.4

〜2.8

800〜

1000

1.3〜

-1.5

氮化

900〜

1200

1.1〜

1.25

1.5

〜1.7

1.7

〜2.1

渗碳

400〜

600

1.8〜

-2.0

3

3.5

700〜

800

1.4〜

-1.5

2.3

2.7

1000〜

1200

1.2〜

-1.3

2

2.3

喷丸硬化

600〜

1500

1.1〜

1.25

1.5

〜1.6

1.7

〜2.1

滚子滚压

600〜

1500

1.1〜

-1.3

1.3

〜1.5

1.6

〜2.0

注:

1高频淬火系根据直径为10〜20mm,淬硬层厚度为(0.05〜2.0)d的试件实验求得的数据;对大尺寸

的试件强化系数的值会有某些降低。

2氮化层厚度为0.01d时用小值;在(0.03〜0.04)d时用大值。

3喷丸硬化系根据8〜40mm试件求得的数据;喷丸速度低时用小值;速度高时用大值。

4滚子滚压系根据17〜130mm试件求得的数据。

3.2静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本方法的目的是校验轴对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既校核危险截面的静强度安全系数。

轴的静强度是根据轴上作用的最大瞬时载荷(包括动载荷和冲击载荷)来计算的。

一般,

对于没有特殊安全保护装置的传动,最大瞬时载荷可按电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