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922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5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docx

2019最新最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

2019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目录

一、期末总复习计划

二、期末总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

1.第1单元复习

2.第2单元复习

3.第3单元复习

4.第4单元复习

5.第5单元复习

6.第6单元复习

7.第7单元复习

8.第8单元复习

(二)专项复习

1.字词专项复习

2.句子专项复习

3.课内阅读专项复习

4.课外阅读专项复习

5.口语交际与作文专项复习

(三)综合复习

期末模拟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本学期期末复习考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以及2019年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特点,为了引导本年级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及能力进行系统梳理,扎实打好基础,查漏补缺,更好地提优补差,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特制订本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二、复习宗旨

系统整理,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复习:

重温语文课程目标和部编版教材编写说明,对本册教材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再次做到心中明确。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第一册教材,通过期末复习,以《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思考:

思考知识重点难点,突出复习重点,思考轻松愉悦复习的办法和策略。

整理:

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整理知识重点难点,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错的知识点。

分析:

根据期中检测试卷分析和下半学期学习的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列出培优辅差的计划,寻找学生发展提高的空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发挥他们的潜能。

归纳:

在学习,思考、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知识点、学生现状等,进行归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课教案,扎扎实实,高效开展复习工作。

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

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入。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态度方面

本学期四年级共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11名,女生8名。

大部分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认真听课,做好预习和复习,作业能够及时完成,持之以恒,落到实处。

但也有部分学生家长要求不严,爷爷奶奶溺爱,自己也缺乏进取心,成绩不够好。

因此在期末复习时要联系家长,家校及学生本人齐心协力,尽快提升成绩。

同时号召班级结成帮扶对子,共同提升班级整体语文水平。

2.习惯养成方面

开学以来一直狠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大部分书写习惯良好,但初步理解短文的能力不强,要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始答题。

习作方面,要养成学生搜索素材、积累素材的习惯,培养认真检查所写作文的习惯,把每一句话写清楚,写通顺。

3.知识能力掌握方面

(1)积累部分:

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较好,但是有极个别同学还需要进行拼音的复习巩固。

在复习中,加强听写,强化巩固,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另外,必须实施拓展,把生字词语放在新语言环境中认读、书写。

学生的书写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书写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字体较美观,但是也有相当多孩子卷面潦草,写字态度不认真,需要严格要求。

(2)阅读部分: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认真读书的指导,提升大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对待一篇短文,也有些学生由于理解力不够强的原因,不能完全理解,要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

要反复提醒、训练学生,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开始答题。

(3)习作部分:

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

大部分学生能够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但是存在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现象,或者是写作能力弱,无话可写的现象。

要孩子拓展思路,多让他们说说或写写,并提供一些丰富有趣的习作内容以及优美的范文。

四、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重温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生字,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句子:

(1)懂得运用常用词和关联词造句。

(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日积月累”填空;(5)默写;(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

5.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

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6.阅读理解:

(1)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7.口语交际: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2)复习写简短的书信便条和写想象作文。

(3)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综合实践:

温故本学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五、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250个生字,会认的25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六、复习重点

1.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

2.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

3.在作文复习中,怎样审题、选材,话写通顺,把意思基本表达清楚是重点。

七、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八、复习措施

(一)关注心理,有效调节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来自学生心理方面一些不利于复习的因素,及时有效地利用一切利用的时间机会释放和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轻装上阵,正如前面提到的用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形式开展复习,根据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心理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和设计相应的复习内容与形式。

(二)主导到位,主体参与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关系到学生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能力的提高。

这里的教不是单一的老师的讲,注入式的满堂灌,而是学生在教师不断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运用语言,真正实现把复习课也上成新授课一样的精彩。

同时,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复习省时高效,收到最佳的复习效果,机械重复是复习的大忌,应该努力避免。

应努力求“活”,就是在复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变式、变序、综合”的方法,把知识活学活用;另一层含义就是如前面所说的开展丰富多采的综合性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复习中来,并且尽力做到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准备,自己主持,自己总结,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或者说引导学生对某一题型进行变式训练,让他们自己能真正把握题型的变化。

进一步激发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螺旋上升,有效复习

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学生的发展,而双基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发展的载体。

为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1、找准链接点。

教师要找准分类知识及分类知识之间的链接点,围绕这个“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并且从这个点发射开,逐渐增加复习的量和相应的练习难度,以此减缓复习的坡度(即量的增加、面的扩大和相应迁移变式等训练)2、注意控制复习时间,每天复习的量不宜太大,应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来把握。

3、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注重补差工作,帮助他们把这些缺少的知识补起来,引导他们真正掌握牢固。

总之:

要做到

1、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调整好心态,学生自订复习计划和老师计划要配合实施。

2、有效利用复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3、教育学生考试前要有信心,考试中要细心。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九、具体复习安排

12.16-22日 单元复习

12.23—29日 归类复习

12.30—1月6日综合复习

总之,教师要在复习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

不断调整复习方案和复习方法。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好习惯,争取在期末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十、具体的复习教学设计(见下页)

一、单元复习

第1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新词,巩固《观潮》《走月亮》精读中单字的理解,会辨别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学会用时间词描绘事物。

 2、背诵要求能背诵第一单元指定课文《观潮》片断及《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浪淘沙》《鹿柴》古诗和《语文园地》中表示声音词语。

 3、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句子写生动,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4、针对本单元课文及古诗句内容及课文文后重点题目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复习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

2.按要求背诵内容并会按情境默写。

难点:

1.解决本单元课后重点题目,提升阅读能力。

2.灵活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将句子写生动。

复习过程

一、听写词语

1.学生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后生词,进行重点复习。

2.教师报听写,学生按顺序写出。

观潮 据说 大堤 宽阔 笼罩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逐渐 犹如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震动 余波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牵着

鹅卵石 坑坑洼洼 填上 庄稼 风俗 跃出葡萄

3、同桌互批   4、提出易写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5、仔细观察,正字。

二、给加点字注音

屹(yì)立 昂(áng)扬人声鼎(dǐng)沸(fèi) 霎(shà)时

鹅卵(luǎn)石 飞跃(yuè) 稻穗(suì) 鸟巢(cháo)

睡眠(mián) 蒙昧(mèi) 坠(zhuì)落

1、老师巡视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读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正音。

三、多音字组词

笼lǒnɡ(笼罩)lónɡ(笼子) 载zài(运载)zǎi(登载) 尽jǐn(尽管)jìn(尽头)

处chù(无处不在)chǔ(处分)

 1.指名说说每个字读音和相应字义。

  3、写一写。

 3、教师检查评价。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

(10分)

若( )若( ) 人( )人( )

人声( )( ) ( )( )相接

( )崩( )裂 风( )浪( )

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五、复习句子修辞手法

1.下列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你辨一辨。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

(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

(3)月亮照亮高高点苍山,照亮村头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大道和小路……()

(4)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

还是紫葡萄?

都有。

()

⑸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辨别理由。

3.教师小结。

4.引导学生选用两个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六、复习课文内容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和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及课后重点习题。

2、指名背诵第一单元指定课文《观潮》第3-4自然段及《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浪淘沙》《鹿柴》古诗。

3、听写《语文园地》中有关声音四字词语。

 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4、练习、填空:

⑴“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这两句话用一句诗来描写就是。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用刘禹锡的一句诗概括为。

⑵灰白色的,河床。

哟,有多少可爱的小

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⑶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

⑷《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归巢的,斜照,浅滩的,

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⑸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分别是()。

A.花牛在草地里唱歌B.花牛在草地里坐着C.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D.在草地里做梦E.花牛在草地里走

⑹《走月亮》一课重点描述了“我”和阿妈在和走月亮的过程,并通过“”这一句话串联全文,抒发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时的情感。

5.学生课堂交流。

6.教师小结,考点提示:

⑴《观潮》第3、4自然段常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也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

第4自然段考查写作顺序,以及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

课文的写作顺序也会有所考查,作文也会要求用这一顺序写作。

⑵《走月亮》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课内阅读会考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抒发的感情。

⑶《现代诗二首》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4.《繁星》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七、重点语断阅读分析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

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作者是从、、这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照从____到的顺序描写。

(3分)

2.这两段话运用了很多比喻,把相应的内容连一连。

浪潮闷雷

潮声水墙

白浪千万匹战马

3.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江面景象的变化,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两段话,你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有了怎样的感受?

八、读下面的句子,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把它画下来吧!

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九、温故知新,拓展延伸

1.温故知新:

重温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2.做第一单元复习试卷。

3.预习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第2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二单元的生字新词,巩固《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中词语理解。

借助形声字的形旁表义识记同音字。

2、积累语文园地中含有数字的成语,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复习多角度提出问题:

联系生活经验;针对文章内容;文章的写法等。

4、运用关联词确定前后句子关系,学会用关联词仿写句子。

5、针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复习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

2.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

难点:

3.解决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提升阅读能力。

4.灵活运用关联词确定前后句子关系,学会用关联词仿写句子。

复习过程

一、听写词语

1.学生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后生词,进行重点复习。

2.教师报听写,学生按顺序写出。

豌豆按照舒适恐怕耐心玻璃

愉快盘绕曾经飞蛾蚊子即使

绳子苍蝇证明研究世纪技术

程度超过探索奥秘日益联系

物质任何改善躲避震撼喧嚷

素洁沾污炊烟屋檐科学家驾驶员

暖洋洋家雀儿呼风唤雨

3、同桌互批   4、提出易写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5、仔细观察,正字。

二、给加点字注音

窗框( )盘绕( ) 即使( ) 绳子( )

潜入( ) 炊烟( ) 家雀儿( )不曾( )

系着( ) 依赖( ) 躲避( ) 僵硬( )

1、老师巡视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读错字和多音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正音。

三、辨字组词。

适( )枪( )探( ) 愉( )绕( )竖( )

括( )抢( )深( ) 偷( )饶( )坚( )

绳( )证( )究( ) 驾( )唤( )纪( )

蝇( )征( )穷( ) 架( )换( )记( )

亿( )善( )驻( ) 捐( )漆( )坚( )

忆( )美( )蛀( ) 涓( )膝( )竖( )

四、分析前后句子关系,填写出关联词。

(1)这里( )温暖,( )舒适。

(2)( )你能捉住我,( )请你来吧!

(3)( )母亲不相信,( )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4)(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5)它( )飞,( )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6)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7)我( )想起来( )为蝴蝶着急。

(8)它们是( )高兴,( )鲜艳。

 1.回顾本单元和以前学过的关联词语。

2.分析前后句子关系,再试填。

3.同桌互对,汇报后再小结。

五.仿照例句改写下列句子,句意不变。

(1)例: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燕子用泥、唾液和树枝筑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一簇簇珊瑚,有的形似鹿角,有的形似树枝,有的形似松塔

清晨,小山醒来了,溪流醒来了,鸟儿也醒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1.多角度提问:

读《蝙蝠和雷达》一文,选一选。

A.联系生活经验 B.针对课文内容 C.课文的写法

(1)为什么课文只具体写第一次实验?

 (  )

(2)“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  )

(3)雷达上的荧光屏与蝙蝠的什么部位功能相同?

 (  )

2.下面这些问题是同学们读了《蝙蝠和雷达》一文后提出来的,请把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选出来(  )

A.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

B.飞机为什么要在夜间飞行呢?

C.从蝙蝠的嘴里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叫超声波?

D.蝙蝠能在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读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我也想来提问题。

(1)“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

 ”豌豆们说。

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想提问:

 

(2)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我想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

我想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复习课文内容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和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及课后重点习题。

2、指名背诵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听写《语文园地》中有关含有数字的成语。

 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