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319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7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 济南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复习题1济南版

七上年级生物期末复习题1

选择题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却是生物,是因为()

A.能繁殖后代 B.没有细胞结构 C.能使生物生病 D.由有机物组成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A.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 B.先滴碘液,再盖盖玻片

C.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D.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在其中展平

3.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作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B.⑥⑤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⑤⑥D.①③②④⑥⑤

4.使用显微镜时,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该注视()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过程描述的是( )

A.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一个细胞核 B.细胞核平均分成两份

C.细胞体积逐渐增大         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

6.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种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内B.细胞膜上C.液泡内D.细胞壁

7.右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

到视野

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调节光圈B.移动装片C.调节反光镜D.转动粗准焦螺旋

8.在细胞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保持细胞各种物质的稳定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

9.细胞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液泡D.细胞核

10.体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体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

A.与原细胞一致B.是原细胞的一半C.是原细胞的4倍D.是原细胞的2倍

1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

12.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①阳光②水分③适宜的温度④稳定的营养供给⑤土壤⑥岩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

13.生物分类的各种等级中,表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纲B.科C.属D.种

14.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B.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15.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能增加空气的湿度B.沙地植物能防风固沙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D.骆驼通过减少排尿来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

16.与桃树相比,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果皮保护  B.用种子繁殖后代

C.用孢子繁殖后代 D.有发达的根系

17.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

这里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量高、品质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B.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呼吸作用弱

C.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

18.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大棚蔬菜产量?

①增加光照时间②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量③增加大棚中的氧气量

A.①B.②C.②

D.①②

19.1千克绿豆种子可以生出近10千克绿豆芽,请问10千克绿豆芽中的有机物和水分的含量比1千克绿豆中的A.有机物减少,水分减少B.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C.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D.有机物增多,水分增多

20.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

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A.光合作用和蒸滕作用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蒸滕作用和运输作用

21. 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若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横切后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变成蓝色的部分位于( )内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角质层    D.导管

22.呼吸作用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最突出的作用是

A提供水B提供有机物C提供二氧化碳D提供能量

23.下列哪项特征与鸟类飞翔没有直接关系            

A.龙骨突上有发达的胸肌        B.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C.身体成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D.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24.大气中氧气约()来自藻类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

A.10%B.50%C.3%D.90%

25.哺乳动物比鸟类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体表被毛,保温性能好B.体温恒定

C.胎生和哺乳,后代成活率高D.产大型卵,能供胚胎充足的养料

2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的叙述,准确的是

A.由骨骼、骨骼肌组成B.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

C.由骨骼、骨连结、骨骼肌组成D.由骨、骨连接、肌肉组成

27.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A.体表外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28.下列哪项措施可适当减少鱼缸的换水次数?

A.鱼缸放入一部分金鱼藻B.改用凉开水养鱼C.鱼缸中放入一层泥沙D.改用纯净水养鱼

29.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物、植物的多种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②病毒的个体很小,没有细胞结构,要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

③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寄主的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

30.活鲫鱼鳃内的( )密布毛细血管,管内流动血液,所以鳃呈鲜红色

A.鳃耙            B.鳃弓        C.鳃丝       D.鳃盖

3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大雁南飞B.狗拿耗子C.心脏跳动D.蚂蚁搬家

32.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哪些属于学习行为:

            

A.母鸡产卵  B.育雏期的美国红雀喂养金鱼

C.大雁南飞 D.小猩猩跟着母亲用小木棍在蚁穴中取食蚂蚁

33.下面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以植物为食,制约了植物界的发展。

B.动物的某些行为可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C.维持生物圈的相对稳定D.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4.    细菌、真菌、病毒的共同特点是()。

A.没有细胞结构B.无成形细胞核C.生活方式一般为异养D.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35.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下列哪种物质一般不会从气孔进出

A二氧化碳B水蒸汽C氧气D有机物

36.下列各项反应中,没有二氧化碳产生的是

A有机物在动物体内分解B动物的呼吸作用C植物的光合作用D动物的遗体经分解者分解

37.下列动物中,具有双重呼吸方式的是A.蚯蚓B.蝗虫C.家鸽D.家兔

38、观察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依靠种子繁殖后代B.细胞内有叶绿体

C.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D.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39、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使用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是

A.转动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B.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物镜

C.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焦D.手蒙右眼,左眼注视物镜

二.简答题

40.(7分)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操作的正确顺。

(2)图2中的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你认为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

图5中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含有。

(3)图3中叶片的a部位变蓝,b部位不变蓝,可判断被黑纸片遮盖的部位是。

(4)图6的操作是为了设置实验,该实验的变量为。

(5)该实验的目的是()

A.只能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验证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C.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4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古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1)在上文中提到了多种生物,请尝试说出生物都有哪些基本特征(至少两项)?

、。

(2)黄蜂和皂荚树的基本单位都是。

请写出皂荚树的结构层次。

→皂荚树

(3)皂荚树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做()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消化作用D.蒸腾作用

42.某生物兴趣小组,针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一设置2号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几天后,小心将

1号瓶的瓶塞拿掉,并迅速将一根带有余烬的小木条放到瓶口处,可观察到小木条剧烈燃烧起来,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1号瓶用一玻璃片将瓶口盖严,几天后,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瓶内,蜡烛立即熄灭,这一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__________。

用手挤压2号瓶的塑料袋,让袋内的气体进入试管,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

(3)两实验相比,所需要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

43.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

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同样多株韭苗

同样多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

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

甲组___________,乙组_____________。

②实验材料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

甲组植株______________,乙组植株________________。

44、雨后的一天下午,小亮仔细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一个问题:

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小亮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5分)

(1)提出问题:

蚯蚓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2)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准备材料用具:

大小及活动状况相似的蚯蚓若干,玻璃板,不透光的纸盒和纸板,湿土等。

②设计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在纸盒中放入湿土,为避免蚯蚓钻入土中,把土壤压实。

一侧用透明玻璃板遮盖,另一侧用___________遮盖。

③在纸盒两侧的中央各放入________条大小相似的蚯蚓。

A.1条B.10条

④观察与记录:

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蚯蚓的数量,共统计10次,从统计结果看,黑暗一侧的蚯蚓数量多。

(4)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下图是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1)其中图是酵母菌,图是细菌。

你的判断依据是。

(2)二者所共有的结构是、、。

(3)图中的细菌从形态上看属于______菌。

能形成休眠体——__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等等。

(4)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细菌能形成度过不良环境。

(5)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微生物是;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

(6)与菠菜的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点是都没有,因此大多数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只能利用生活。

(7)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把它们分解成了、和无机盐,被绿色植物再用来制造有机物。

所以微生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有重要作用。

4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中的叶片。

此实验现象可以证

明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必须放

在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水分是通过

叶片上的散失的。

47、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和B表示的动作分别是、。

(2)图中3和4统称为,由[1]

[2]

A

两部分构成,其中附着在骨上的

是[]。

(3)做A动作时,[]

收缩,而[]处于状态。

(4)当受到刺激就会变短,

并产生,牵动围绕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七上年级生物期末复习题2(張丙彦)

一、选择题

1.植物的根毛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一些有害物质则不能进入细胞。

在这一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的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A、生物的生长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进行呼吸D、生物的发育

3.喝茶有益于人体健康,如茶多酚就是茶叶中的一种植物碱,它能清除机体中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死病原体。

这种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质C.液泡D.细胞核

4.下列属于黄瓜营养组织的是A.黄瓜果肉细胞B.黄瓜表皮C.黄瓜种子D.黄瓜果肉

5..我市护城河边以树型美观的银杏树为行道树,下列叙述与银杏特征不相符的是

A.种子内有胚B.种子无果皮包被C.结的果实被称为白果D.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6.我省胶东地区出产的苹果,口感好,甜度高,家家户户都愿意储存一些作为冬季水果。

过了一个冬天后,剩下的苹果甜味会减淡,原因是A.细菌侵入B.水分流失C.有机物分解D.细胞死亡

7.种子植物比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原因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B.能产生种子C.植株都比较高大D.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8.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有

A.都是多细胞生物体B.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C.全部生活在阴湿环境中D.依靠孢子繁殖后代

9.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种子里B.只在叶片内C.只在根系中D.在植物体的各个活细胞中

10.某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几项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B.合理密植C.保持棚内温度恒定D.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11.下列各种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C.二氧化碳和氧D.有机物和水

12.科学家研究表明,植物晚上蒸腾作用明显不如白天,由此可以推测()

A.在晚上,植物的气孔闭合或缩小,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减慢

B.在晚上,植物的气孔闭合或缩小,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加快

C.在晚上,植物的气孔都张开,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减慢

D.在晚上,植物的气孔都张开,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加快

13.卷心菜、大白菜外面的叶片绿色,而叶球里面的叶片都呈黄白色,这是由于()

A.里面的叶片有病害B.里面的叶片生长时间太短

C.里面的叶片缺乏阳光照射D.里外叶片的基因不同

14.花浇水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菌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15.田里的西瓜正在结果期,这时它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果实生长D.蒸腾作用

16.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A.蚯蚓要寻找食物B.土壤中缺少氧气C.蚯蚓要见阳光D.土壤中温度太低

1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B.水C.温度D.湿度

18.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

19.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能增加空气的湿度B沙地植物能防风固沙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D骆驼通过减少排尿来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

20.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C.合理密植D.延长光照时间

21.下面能正确反映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A.有机物→二氧化碳十水B.有机物十氧→二氧化碳十水

C.有机物→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D.有机物十氧→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2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燃烧的蜡烛伸入盛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会迅速熄灭,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在光下检测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吸收了二氧化碳

C.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3.下列各项中,属于哺乳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①体表被毛②身体呈梭形③胎生和哺乳④大脑发达⑤都能在空中飞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

24.小明在参观海洋馆时,认识了一种新的生物——海马,它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海马属于()。

A.哺乳动物B.鱼类C.软体动物D.两栖动物

25.哺乳动物比鸟类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体表被毛,保温性能好B.心脏四腔,输氧能力强

C.产大型卵,能供胚胎充足的养料D.胎生和哺乳,成活率高

26.“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面是肉外是骨”。

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是哪类生物的主要特征?

()A.节肢动物B.蜈蚣C.蜘蛛D.昆虫

27.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如恒温动物在某些器官的结构上就比变温动物复杂和完善。

下列各项中,与体温恒定直接相关的结构特点是()。

A.胎生哺乳B.肌肉发达C.双重呼吸D.心脏四腔

28、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②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9、在哺乳动物的社群中,最占优势者主要表现在()

A.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B.群体中年龄最大者C.群体中个体最大者D.具有繁殖能力的雌性个体

30、提重物上楼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B.收缩,舒张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

31.对病毒、细菌、真菌的解释,正确的是

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B.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D.细菌可以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32.酿制甘甜的葡萄美酒,主要利用()A甲烷细菌B、枯草杆菌C、霉菌D酵母菌

33.大量的细菌能使食物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主要原因是冰箱环境中()

A.细菌很少B.细菌繁殖很慢C.没有细菌D.细菌都冻死了

34.青霉素是青霉分泌的一种抗生素,为20世纪医学上的重大发现,青霉属于()

A、细菌B、真菌C、放线菌D、衣原体

35.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是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

()

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茹

36.能够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相似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A.目B.纲C.门D.界

37.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根、茎、叶B.花、叶C.茎、叶D.花、果实、种子

38.下列表格中表示的是小明对7种动物进行的简单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类别1

类别2

燕子、青蛙、野兔、鱼

蜜蜂、蚯蚓、蜘蛛

A.水生还是陆生B.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D.是胎生还是卵生

39.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不需要施加氮肥的原因是

A植物根中有根瘤菌B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C空气中有氮气D土壤中有较多的氮肥

40.关于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菌在恶劣环境下以芽孢的方式进行繁殖B.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可形成芽孢

C.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D.细菌进行腐生或寄生生活

41.真菌的特征是()A.都由菌丝构成B.用孢子繁殖后代

C.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D.没有单细胞种类

42.小波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下图)。

下列选项中都用种子繁殖的一组是A.肾蕨、向日葵B.肾蕨、衣藻

C.油松、衣藻D.向日葵、油松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7个小题,共60分)

43.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王刚同学用显微镜先后在视野中看到了下列不同的物像效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8分)

⑴显微镜结构中,A的名称是       ,D的名称是       。

⑵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B.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C.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D.滴加碘液染色E.盖上盖玻片

⑶王刚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效果由

变成

,他应将装片向     移动。

要使观察效果由

变成②,他应该转动___________,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但换成高倍物镜后,王刚发现,视野变暗了,这时他应该转动遮光器选择______光圈,同时转动反光镜选择______面镜。

观察效果由③到

,他应调节显微镜的[  ](填字母序号)。

(5)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应为上图中的。

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多了和。

44.填表格

(1)请将下列动物所属类群和特征的对应编号填入表格内:

动物名称

编号

藏羚羊

蜜蜂

蚯蚓

丹顶鹤

鲨鱼

a.鱼类

用气管呼吸、三对足两对翅

b.鸟类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c.哺乳动物

双重呼吸、恒温动物

d.昆虫

用肺呼吸、体腔内有膈

e.环节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