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40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docx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精讲

名词解释:

1.作物品种:

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2.优良品种:

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并且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3.作物育种学:

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4.有性繁殖:

凡是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5.无性繁殖:

凡是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统称为无性繁殖。

6.特异性:

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7.一致性:

同一品种内,植株之间性状整齐一致。

8.稳定性:

繁殖或再组成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保持不变。

9.纯系品种:

由一个变异单株经过多代自交,选择,育成的品种。

10.种质资源:

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之为种质资源。

又称遗传医院,基因资源,品种资源。

11.原生作物:

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玉米,小麦。

12.次生作物:

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时,就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

如燕麦,黑麦。

13.作物育种目标:

是指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相应的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14.经济系数(收获指数):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15.高光效育种:

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16.狭义引种:

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新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17.生态环境(生态条件):

与作物品种形成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称为生态条件。

18.生态型:

是指在同一物种的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的作物类型。

19.短日照作物:

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短日照过程才能满足发育的要求,否则会阻碍其发育的进行,不能抽穗或延迟成熟,这类作物称之为短日照作物。

20.长日照作物:

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长日照过程,从营养生长转化到生殖生长,才能较好的抽穗成熟,通常称之为长日照作物。

21.选择育种:

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进行性状鉴定,选择并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途径,又称系统育种。

22.单株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选择优良的个体,分别脱粒保存,第二年分别各种一小区,根据各小区植株的表现来鉴定上年当选个体的优劣,并据此淘汰不良个体的后代。

23.杂交育种:

是指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的方法。

24.配合力:

亲本与其它亲本杂交,在杂种后代中产生优良个体的能力。

25.一般配合力:

某一亲本与其它若干亲本杂交,杂种后代在某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26.特殊配合力:

两个特定材料杂交组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表现。

27.复交:

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28.系谱法:

自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至选育出优良一致的系统时升级进行产量试验,在选择过程中各世代都予以系统的编号,以便查找系统历史与亲缘关系,故称系谱法。

29.系统:

F3一个株行内各株都来自同一F2植株,从血统上看,可称为系统或株系。

30.系统群:

来自同一F3系统的F4诸系统。

31.姊妹系:

系统群内各系统之间互为姊妹系。

32.品系:

参加产量试验的系统改称为品系。

33.混合法:

混合法是在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按组合混合种植,不加选择,直到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百分率达到80%以上时(F5-F8),才开始选择一次单株,下一代成为系统,然后选拔优良系统进行升级试验。

34.回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采用一次或多次回交的育种方法,称为回交育种。

35.回交:

两个品种杂交后,子一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36.轮回亲本:

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

37.非轮回亲本:

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

38.受体亲本:

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

39.供体亲本:

目标性状的提供者。

40.近等基因系:

不同基因型在相同遗传背景下的各个品系。

41.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导农作物发生变异,再通过选择而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42.远缘杂交:

不同的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43.异附加系:

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数量不等的异源染色体,为非整倍体。

44.异置换系:

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染色体所取代。

45.易位系:

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与其它物种的染色体段发生交换。

46.歧化选择:

选择群体中两极端类型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形成新的群体再进行选择的方法。

47.倍性育种:

是以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后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根据的育种技术。

48.染色体组:

一个属内各个种所特有的,维持其生活机能的最低限度的一组染色体。

49.染色体基数:

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数目。

50.单倍体:

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组的个体。

51.多倍体:

是指体细胞中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

52.单倍体育种:

人工诱导单倍体并使其成为纯合二倍体,从中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53.杂种优势:

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54.中亲优势:

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与P2)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55.超亲优势:

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HP)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56.超标优势:

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当地推广品种(CK)同一性状的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57.杂种优势指数:

杂交种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的比值。

58.自交系:

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主要为异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制种提供亲本。

59.一环系:

从品种群体和品种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60.二环系:

从自交系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61.测交:

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

62.测验种:

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测验种。

63.测交种:

测交所得后代F1称为测交种。

64.光敏型:

光照长度是决定育性转换的主要因子,温度只起协调作用,包括长光不育短光可育和短光不育长光可育。

65.温敏型:

幼穗发育敏感期的温度决定育性,光照长度不起作用,包括高温不育低温可育和高温可育低温不育。

66.抗病性(狭义):

当作物遭到病害侵袭后,能产生一种能动的反映,去战胜病原菌或减轻其为害。

67.作物的抗虫性:

寄主植物所具有的能抵御或减轻某些虫害侵袭或危害的能力。

即某一作物品种在相同虫口密度下,比其它品种获得高产优质的能力。

68.定向选择:

当垂直抗性品种大面积推广后,相应的毒性小种便会大量繁殖增多,最终导致该品种丧失抗性,这就叫定向选择。

69.稳定化选择:

当生产上一个抗毒性强的小种品种的种植面积减小,感病品种的的面积扩大时,会因强毒性小种适应性差,竞争不过无毒或毒性小种,而频率下降,一些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频率升高,而不能形成优势小种,这就叫稳定化选择。

70.病原菌的致病性:

在抗病育种中,病原菌侵染其某一特定品种,并在其上生长,繁殖的能力。

71.毒性:

病原菌能克服某一品种的专化抗病基因,侵染这个品种的能力。

72.侵染力:

病原菌在侵染寄主的前提下,病原菌在寄主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和强度。

73.生理小种:

同一病原菌可以分化成许多类型,不同类型之间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种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的差异划分出的类型就是生理小种,也称毒性小种。

74.优势小种:

小种分化明显的病原菌群体,它是由若干毒性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大的小种称为优势小种。

其余的称为次要小种。

75.垂直抗病性:

寄主品种对某些生理小种高度抵抗,对另一些生理小种高度感染。

76.水平抗病性:

寄主品种对不同的生理小种没有专化反应或特意反应,对各种生理小种的反应大体在一个水平上波动。

77.抗病性育种:

利用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培育获得逆境条件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质的新品种。

78.盐害(盐胁迫):

由于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量对作物造成损害。

包括渗透胁迫和离子效应两种类型。

79.耐盐性:

作物对盐害的耐性。

80.碱土:

习惯上把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为主的土壤称为碱土。

81.盐土:

把氯化钠和硫酸钠为主的土壤称为盐土。

82.抗寒性:

作物对低温伤害的抵抗与恢复能力。

83.群体(遗传学上的群体):

指群体内个体间随机交配形成的遗传平衡群体。

84.轮回选择:

循环式的选择,杂交,再选择,再杂交,将所需要的基因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群体的育种方法。

85.群体内的改良:

改良单一群体,目的为了培育新品种,供生产直接应用或作物杂交亲本。

86.群体间的遗传改良:

改良两个群体,目的为了获得两个改良群体,当他们相互杂交时,能表现高度的杂种优势。

87.细胞的全能性:

是指细胞所具有的形成各种细胞类型的潜在能力,也包括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形成植株的能力。

88.MS培养基:

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养分平衡,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培养基。

89.植物原生质体:

指用特殊方法脱去细胞壁的,裸露的,有生活力的原生质团。

90.同工酶:

指结构不同,功能相似的酶,即具有同一底物专一性的不同分子形成的酶。

91.种子生产:

就是将优良品种在保持其群体遗传组成不变的条件下,迅速扩大繁殖的过程。

92.品种混杂:

是指在某一个品种群体,混有其它作物,杂草或同一作物的其它品种的种子或植株,也称机械混杂。

93.品种退化:

是指作物品种群体经济性状发生劣变的现象,表现为原有的优良性状部分或全部消失,生活力下降。

94.原原种:

由育种单位所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

95.原种:

由原原种繁殖出来的,或由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经过提纯更新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96.良种:

原种在繁殖若干代后,符合质量标准,供应大田生产播种的种子。

简答题:

1.解决矛盾的方法:

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量

2.怎样提高单产:

通过作物的遗传改良(选育优良品种)与作物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物栽培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来。

3.作物品种的特点?

1).作物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

2).品种的优良性和适应性都有其时间性和地区性;

3).作物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要求或属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还应具有品种综合性状的优良性。

4.生物进化的三要素:

遗传、变异、选择

5.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改进产品品质;

3).保持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4).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6.常规育种的技术特点?

1).综合多个优良基因,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水平;

2).工作量较大,定向改良有一定随机性;

3).育种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7.第一部系统论述作物育种学的书是1927年的《作物育种学》;中国最早编辑出版的育种学论著是1936年,王绶的《中国作物育种学》和1948年沈学年的《作物育种学泛论》。

8.繁殖方式两大类: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自花授粉(水稻、小麦、马铃薯)、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代表作物:

高粱、谷子、棉花)

无性繁殖:

营养体繁殖(马铃薯)、无融合生殖

9.花器构造:

1).两性花:

完全花,雌雄同花,有利于自花授粉,如小麦水稻

2).单性花:

不完全花,有雌花、雄花之分,有利于异花授粉,如玉米(雌雄同株异花),菠菜(雌雄异株)。

10.作物天然异交率的分类是根据天然异交率的高低而定的。

自花授粉:

天然异交率<=4%

异花授粉:

50%<=天然异交率<=100%

常异花授粉:

4%<天然异交率<50%

11.开花习性:

一般雌雄同熟有利于自花授粉;雌雄异熟有利于异花授粉。

12.自交的遗传效应?

1)自交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

2)自交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自交引起后代生活里衰退。

13.异交的遗传效应?

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2)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14.作物的品种类型?

1)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

2)杂交种品种

3)群体品种

4)无性系品种

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15.自交系品种的育种特点?

1)利用自然变异,采取自花授粉和单株选择相结合的育种方法;

2)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在性状分离的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

16.杂交种的育种特点?

1)选育重点是选择杂交亲本;

2)配合力测定是杂交种品种选育的重点内容;

3)除了对杂交种品种本身的性状有一定要求外,对影响亲本繁殖,配制杂交种种子的一些性状也有相应的要求。

4)要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

17.群体品种的育种特点?

1)创建和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及基因型的多样性;

2)对后代群体一般不进行选择;

3)对异花授粉作物群体,要在隔离条件下,多代自由授粉,以打破基因链锁,达到遗传平衡。

18.无性系品种的育种特点?

1)采用有性杂交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方法,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

2)利用芽变培育新品种。

19.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主要作用、重要地位)?

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2)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4)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20.瓦维洛夫提出的作物起源中心?

(参考课本)

21.Zeven和茹考夫斯基对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提出了12个

22.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在育种上的意义(或作用)?

1)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

2)起源中心与抗源中心一致,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

3)指导育种,避免毁灭性灾害。

23.种质资源按育种实用价值分类:

地方品种、主栽品种、原始栽培类型、野生近缘种、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24.种质资源按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

25.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

考察搜集,征集,交换,转引

26.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

种植保存、贮藏保存、试管保存、基因文库技术

种质资源的保存----贮藏保存

资源库

温度

湿度

种子贮藏在

短期库

10℃

50%

纸袋中可保存5年

中期库

0~5℃

40~50%

密闭容器中保存20年

长期库

-15~10℃

<35%

真空包装中保存70年

27.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

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

28.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高产(首要目标)、优质、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机械化需要

29.制定育种目标的基本原则?

1)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3)目标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

4)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30.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

31.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

谷类作物:

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

棉花:

单位面积株数、株铃数、铃重、衣分

大豆,油菜:

单位面积株数、株荚数、粒重

32.高产育种策略的三个阶段?

1)矮秆育种

2)理想株性育种

3)高光效育种

33.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

生物产量=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效率-呼吸消耗

高光效育种的目的:

提高光合能力,降低呼吸消耗

34.引种和驯化的关系?

1)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有引种,便无所谓驯化;驯化是引种的客观需要,没有驯化,引种便不能彻底完成使命;

2)引种和驯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35.引种的基本原理

1)气候的相似性原理:

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

2)引种的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作物品种形成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即为生态条件。

生态条件可以分为若干类生态因子,如气候生态因子,土壤生态因子,生物生态因子等,其中气候生态因子首要的;

生态型是指在同一物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按生态条件可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共栖生态型,气候生态型是最主要的。

36.选择育种的特点?

优点:

1)优中选优,简便有效;

2)连续选优,品种不断改进提高;

缺点:

1)具有局限性,不能有目的的创造新的基因型;

2)有利变异的频率低,选择率不高;

3)育成的品种在综合经济性状下难有较大的突破。

37.纯系学说的主要论点?

1)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繁殖,可以分离出若干个不同的纯系,并且这样的选择是有效的。

2)从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因为同一纯系的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异由环境因素所引起的,是不能稳定遗传的。

38.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

1)自然异交引起基因重组;

2)自然突变,包括1.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突变的发生;2.植株和种子内部生理生化变化引起的自发突变;3.块根和块茎作物的芽变等。

3)新育成品种群体中的变异。

39.单株选择更适合自花授粉作物;混合选择更适合于常异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品种群体改良。

40.鉴定的作用:

鉴定是进行有效选择的依据,是保证和提高育种质量的基础。

41.鉴定的方法?

1)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

2)田间鉴定和实验室鉴定

3)自然鉴定和诱发鉴定

4)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42.杂交育种的意义?

1)杂交育种是适用作物最广的方法;

2)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并可获得超亲的新性状;

3)杂交育种是成效最大的育种方法;

4)杂交育种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的作物群体。

43.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类型:

组合育种、超亲育种

组合育种的遗传机理:

主要是基因重组和互作

超亲育种的遗传机理:

主要在于基因累加和互作

44.杂交育种原理?

-------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

2)基因互作产生新性状

3)基因累加产生超亲性状

45.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应用广发的有:

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单籽传法等。

46.系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在杂种早期世代,针对一些高遗传力的性状连续几代选择,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2)每一系统的历年表现都有案可查,比较容易全面地掌握它的优缺点;

3)系统间的亲缘关系十分清楚,有利于互相参证,育种工作者可以及早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突出的优良系统上,有计划地加速繁殖和多点试验。

缺点:

1)从F2起进行严格选择,中选率低,特别对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效果更差,因而使不少优良类型被淘汰;

2)工作量大,占地多,往往受人力,土地条件的限制,不能种植足够大的杂种群体,使优异类型丧失了出现的机会。

47.混合法和系谱法的比较?

1)对质量性状或遗传力较高的数量性状,用系谱法在早代选株可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这是系谱法的优点;

混合法花费的年限较长,选择难度大,选择数量大,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增大了系统评定取舍的难度,这是混合法的一大缺点。

2)系谱法从F2起进行严格选择,中选率低,特别是对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选择效果差;

混合法在较高世代才开始选择,可保留更多的多样化类型和具高产潜力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选到高产和性状优良的系统。

48.回交的遗传效应(回交与自交的遗传学效应的区别)?

1)在回交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

2)不论是回交还是自交,每增加一个世代杂合体减少1/2,纯合体增加1/2,所不同的是在自交后代,纯合体重AA和aa基因型各占一半,而回交后代的全部纯合体均属于与轮回亲本相同的AA基因型。

(就同一纯合基因型来说,回交比自交达到某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快)。

49.回交育种的特点?

优点:

1)控制育种发展方向(保持轮回亲本基本性状);

2)增添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

3)小群体,便于加代;

4)有利于打破基因连锁;

5)便于生产上推广应用。

缺点:

1)多个性状改良育种年限长,尤其是逐步回交;

2)一般仅用于个别主基因改良,数量性状改良困难;

3)回交工作量大;

4)目标基因的一因多效问题。

50.1934年,利用X射线育成了第一个烟草突变品种,并在生产上得到推广。

51.物理诱变剂(参考课本)

52.有性繁殖植物最常用的处理材料是种子。

53.辐射处理的方法?

1)外照射:

急性照射、慢性照射、连续照射、分次照射

2)内照射:

浸泡法、注入法、施入法、合成法

54.半致死剂量LD50:

处理当代植物成活50%

临界剂量:

处理当代植株成活40%

55.化学诱变剂的种类:

烷化剂、叠氮化钠、碱基类似物、其它化学诱变物

56.化学诱变剂的特点?

优点:

1)诱发突变率较高,而染色体畸变较少;

2)对处理材料损伤轻;

3)生物损伤大,容易引起生活力和可育性下降;

4)所需设备简单,成本低,诱变效果较好。

缺点:

对人体更具有危险性

57.化学处理方法:

浸泡法、滴液法、注射涂抹法、施入或共培养法

水稻干胚处理时间:

0.5-1小时

未去壳的种子:

5小时

58.诱变处理后代的选育?

1)M1的种植和选择

M1通常不进行选择,隐性突变较多,显性突变少

2)M2的种植和选择

M2出现分离,是分离最大的世代

M2可采用系谱法或混合法两种播种方式

M3代:

有些微突变在M3代会表现出来,是选择微突变的关键世代。

59.远缘杂交的育种学意义?

1)培育新品种和种质系;

2)创造作物新类型;

3)创造异染色体体系;

4)诱导单倍体;

5)利用杂种优势;

6)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

60.远缘杂交分三个阶段:

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杂种夭亡

61.远缘杂交的特点?

1)具有巨大的遗传创新性;

2)远缘杂交一般困难较大;

3)远缘杂交后代通常发生疯狂分离,杂种不易稳定。

62.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

1)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

生理差异、花器构造的差异

2)双亲基因组成的差异:

控制不育性基因、基因互补的致死基因。

63.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亲本选择与组配

1.以栽培种为母本;

2.以染色体数目多的物种为母本;

3.以品种间杂交种为母本;

4.广泛测交,选择适当亲本组配。

2)染色体预先加倍法;

3)桥梁法;

4)特殊的授粉方法:

混合授粉,重复授粉,提前或延迟授粉,射线处理

5)外源激素处理:

调节雌雄器官生理状态

6)植物组织培养:

柱头嫁接技术;子房受精;试管受精;体细胞杂交。

64.不正常、不完整的胚和种子(杂种夭亡)有哪些?

杂种夭亡的具体表现?

1)幼胚不能发育或中途停止发育;

2)幼胚畸形,不完整;

3)没有胚乳或极少胚乳,不能给胚提供营养;

4)胚和胚乳间形成离层,妨碍了营养物质从胚乳进入胚;

5)胚和母体不协调,形成皱缩的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后死亡。

65.杂种夭亡,不育的原因?

1)核质互作不平衡

2)让色体不平衡

3)基因不平衡

4)生理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