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知识.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942870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知识.docx

《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知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知识.docx

【必修5】

《归去来兮辞》

1.三径:

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

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

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

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下榻:

在某地住宿。

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典故:

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2.钟鸣鼎食:

指大家世族。

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3.请缨:

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

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4.弱冠:

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5.投笔:

投笔从军。

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

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

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

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

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

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

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

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4.秀才:

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5.郎中:

尚书省的属官。

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始有,秦汉治置。

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6.洗马:

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7.东宫:

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8.牧:

古代称州的长官。

9.皇天后土:

皇天:

古代指天,天帝。

后土:

古代指地,土神。

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

指天地。

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亦作“后土皇天”。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1.列土:

封爵赐邑。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2.梨园:

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龙驭:

指天子车驾。

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阿房宫赋》

1.妃嫔媵嫱:

“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

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

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六国论》

1.先:

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

先例。

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伶官传序》

1.从事:

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2.太牢:

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3.告庙:

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4.俳优:

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即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选修】《祭十二郎文》

1.十二郎:

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

“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2.季父:

叔父。

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

孟者,《说文》:

“孟,长也。

”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

仲,《说文》:

“仲,中也。

”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

”季,《说文》:

“季者,少称也。

”如季叔,后引申为最后、末尾,如季军。

3.孤: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鳏寡孤独:

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鳏:

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寡:

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孤:

年幼丧父的孩子。

独:

年老无子女的人。

4.所怙:

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

语出《诗经》:

“无父何怙?

无母何恃”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

5..薨:

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代及以后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

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6.少年:

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7.孩提:

幼儿,儿童,一般指2-3岁。

8.尚飨:

亦作“尚享”。

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

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

尚,表示希望。

飨,鬼神享用祭品。

《狱中杂记》

1.刑部:

又称秋官、宪部。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类似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

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

兵部:

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兵部又称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称夏卿。

类似今天的解放军总政治部或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

工部:

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类似现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

2.京兆:

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

文中指清朝包括国都在内的顺天府。

3.大辟:

斩首。

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

4.大决:

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5.移关:

指移文、关文。

旧制,对不相统属的官署用“移”,百官互相质询用“关”。

清时“关”已不局限于质询。

移关诸部,发给平行各部的文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千乘之国: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车辆。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2.宗庙:

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3.会同:

诸侯会盟,朝见天子。

会,诸侯相见。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4.端章甫: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

端,古代用整副布做的礼服。

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5.小相:

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替国君主持赞礼盒司仪的官。

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古代敬辞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使用的敬辞很多。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

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

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

令,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对方的女儿)、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执事(称对方手下以代对方)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古代谦辞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

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

称自己的妻子。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

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

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

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

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

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

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

谦称自己的商店。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

称父亲;家母、家慈:

称母亲;家兄:

称兄长;家姐:

称姐姐;家叔:

称叔叔,等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

称弟弟;舍妹:

称妹妹;舍侄:

称侄子;舍亲:

称亲戚。

【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

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脸:

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

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和尚自称老衲;老官员自称老臣。

(2)其他自谦词有: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座皇帝自称)、【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女子自称【妾】;

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