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51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docx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

动火作业安全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为(C)类。

A.4

B.5

C.6

D.7

2、防静电工作服属于(C)类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A.头部护具类

B.呼吸护具类

C.防护服类

D.防护鞋类

3、眼(面)护具是(A)。

A.防冲击眼护具

B.安全带

C.过滤式防毒面具

D.防尘口罩

4、呼吸道防护器材主要有防毒面具和(D)。

A.焊接眼面防护具

B.安全帽

C.安全网

D.防护口罩

5、皮肤防护器材主要有(B)和防毒衣。

A.防酸工作服

B.防毒手套

C.防刺穿鞋

D.长管面具

6、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打开气瓶,查看压力表,检查

(C)。

A.是否漏气

B.是否发出发出气笛报警声

C.气瓶压力

D.压力表

7、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D)类。

A.3

B.4

C.5

D.6

8、(B)灭火器。

适宜于扑救贵重设备、网书档案、精密仪器仪表的的初起火灾。

A.干粉

B.二氧化碳

C.泡沫

D.酸碱

9、按照可燃物形态,火灾可以分为(D)

A.森林火灾、建筑火灾、工业火灾、城市火灾

B.地下火灾、地表火灾

C.油类火灾、非油类火灾

D.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

10、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灾为(A)类火灾。

A.A

B.B

C.C

D.D

1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D)动火作业管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特殊

12、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A)动火作业管理。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特殊

13、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A)。

A.升级管理

B.禁止动火

C.避免动火

D.按特级动火处理

14、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C)取样;

A.上、下

B.上

C.上、中、下

D.上、中

15、动火作业分析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B)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B)min,应重新取样分析。

A.2030

B.3060

C.3050

D.6060

16、《动火安全作业证》实行(C)、一张动火证的动火作业管理。

A.一个设备

B.一个装置

C.一个动火点

D.一个类型

17、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D)部门审批。

A.动火所在单位负责人

B.主管安全副总

C.总工程师

D.主管安全(防火)

18、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B)h。

A.4

B.8

C.16

D.24

19、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D)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A.8

B.24

C.48

D.72

20、在公司范围内,对存在火灾危险、明确规定不得擅自动火的区域或场所叫(A)

A.禁火区

B.固定动火区

C.动火部位

D.动火场所

21、易燃易爆场所:

是指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火灾危险性分类为(D)类的区域。

A.甲

B.乙

C.丙

D.甲、乙

22、在铁路沿线(D)m以内进行动火作业时,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A.10

B.15

C.20

D.25

23、动火期间距动火点(C)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

A.10

B.20

C.30

D.40

24、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C)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C)m。

A.15

B.210

C.510

D.515

25、装置停工吹扫期间,严禁一切(A)作业。

A.动火

B.检修

C.动土

D.吊装

26、特殊动火作业期间监护人还应使用(D)随时进行监测。

A.灭火器

B.空气会呼吸器

C.防毒面具

D.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27、进入容器、管道动火作业前的动火分析必须使用(B)进行分析。

A.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B.色谱分析仪

C.仪器

D.设备

28、动火作业人员应在动火点的(D)作业,应避开位于物料可能喷射和封堵物射出的方向。

A、顺风

B、侧风

C、上风

D、下风

29、存在两种以上可燃气体的混和物,以爆炸下限(A)为准。

A.低者

B.高者

C.>4%

D.<4%

30、动火作业负责人由(B)单位指派。

A.动火作业点

B.动火作业

C.领导

D.车间

31、动火人应持有关部门颁发的(D)。

A.等级证

B.高级工证

C.技师证

D.特种作业操作证

32、动火作业监护人由作业单位及动火作业地点所在车间指派(B)人员担任。

A.负责人

B.有监护资质

C.班长

D.主操

33、动火监护人应佩戴(D)。

A.手套

B.安全带

C.灭火器

D.监火专用标志

34、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B)。

A.配电箱

B.漏电保护器

C.空气开关

D.刀闸

35、无区域管辖单位的动火,由(C)相关人员审批后生效。

A.生产部门

B.设备部门

C.安全部门

D.办公室

36、固定动火,审批有效期分(B)和1年两档,具体由安全部门根据情况确定。

A.三个月

B.半年以下

C.2年

D.3年

37、触电急救:

最主要的是要快速、正确地使触电者脱离(A)。

A.电源

B.场所

C.危险

D.环境

38、触电急救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D)

A.人工呼吸法

B.输氧法

C.胸外心脏挤压法

D.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39、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报警早、损失小。

我单位的火灾报警电话是(A)

A.5855119

B.5855911

C.5855120

D.5855122

40、发生火灾后,如何正确报火警(B)

A.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

B.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留下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C.告知着火方位后迅速挂断电话,返回火场。

D.向报告领导起火地点

41、单位发生火灾,你首先应(A)

A.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通知单位消防负责人

B.先自行扑救,救不了时再报火警。

C.只拨打单位内部报警电话,不拨打119火警电话

D.请求相邻单位协助灭火

42、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

谎报火警的,最高可以处(D)日拘留

A.3

B.5

C.8

D.10

43、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C)

A.下风位置

B.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C.距离起火点3-5米的上风或侧风位置

D.离起火点越近越好

44、动火作业:

是指能在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进行的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A)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电加热等进行的作业。

A.炽热

B.冰冷

C.高温

D.低温

45、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A)可靠。

A.安全

B.方便

C.不用时

D.闲置时

46、物质产生燃烧需要具备可燃物、着火源和(C)

A.燃烧物

B.可燃物

C.助燃物

D.点火源

47、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包括(D)装置、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爆分隔等。

A.放火

B.点火

C.防火

D.阻火

48、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中断(D)以上,联系动火分析,合格后允许作业,特殊动火作业期间,应随身携带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随时监测。

A.10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49、当发现动火部位与作业证不相符合,或者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动火监护人(C)制止动火;当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C)停止动火。

A.有权、无权

B.无权、有权

C.有权、有权

D.无权、无权

50、遇有(B)风以上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七级

51、动火部位及内容:

指动火点所在的具体设备或管廊位置,(C)米范围内及作业内容。

A.5

B.10

C.15

D.20

52、动火部位负责人由动火点所在单位(B)或工艺、设备技术员担任。

A.负责人

B.安全员

C.主任

D.班长

53、动火分析人对动火(A)和分析结果负责。

A.分析方法

B.安全措施

C.分析取样

D.分析设备

54、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C)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A.资格审查

B.风险辨识

C.安全措施

D.作业内容

55、与设备、容器相连的管线未能有效隔离,在其管线上动火作业,应在该设备、容器的出入处悬挂(D)的警示牌。

A.作业中

B.施工作业

C.禁止动火

D.严禁人员进入

56、在检修装置塔、容器、加热炉等受限空间内进行电焊、气割作业,必须使用(C)跳板(对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A.木质

B.绝缘

C.金属

D.橡胶

57、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B)%。

A.21.5 

B.23.5 

C.19.5 

D.18

58、高处设备设施动火作业,动火点下方必须用(C),或用石棉布铺在动火点下方,保证火花不溅落地面。

A.沙土

B.水

C.接火盆

D.铁板

59、距动火点(B)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A.10

B.15

C.20

D.30

60、在动火点(A)m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动火作业时不得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危险作业。

A.10

B.20

C.30

D.40

61、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D)。

A.合格

B.3次

C.间隔时间

D.代表性

62、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B)m。

A.5

B.10

C.15

D.20

63、动火作业前,由作业点所在岗位(A)查验《动火作业证》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A.班长

B.主操

C.监火人

D.安全员

64、《动火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A)年。

A.1

B.2

C.3

D.4

65、哪一项不是“四不动火”原则,(C)

A.没有经批准有效的作业证不动火

B.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C.领导不在场不动火

D.作业与《动火作业证》内容不符不动火

66、特殊动火作业期间监护人还应使用(B)随时进行监测。

A.噪声监测仪

B.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C.烟感器

D.红外线检测仪

67、《动火作业证》一式三联,特殊和一级动火《动火作业证》第二联由保管(D)存查。

A.作业单位

B.审批人

C.动火单位责任人

D.动火点所在单位

68、《动火作业证》一式三联,》二级动火《动火作业证》第一联由(C)存查

A.作业人

B.监护人

C.审批人

D.动火点所在单位

69、特殊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B)审批审批。

A.安全部门负责人

B.主管生产、安全副总

C.车间负责人

D.总经理

70、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负责人审核,分公司(A)审批。

A.安全部门负责人

B.主管安全副总

C.车间负责人

D.安全管理人员

71、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C)审核,分公司安全部门审批。

A.安全部门负责人

B.主管安全副总

C.车间负责人

D.安全部门

二、多项选择

1、动火作业分为(ABC)三级。

A.特殊动火作业

B.一级动火作业

C.二级动火作业

D.三级动火作业

2、二级动火由(AB)和动火点所在车间操作岗位各持一份存查。

A.审批人

B.动火人

C.项目负责人

D.部位负责人

3、触电急救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AC)。

A.人工呼吸法

B.输氧法

C.胸外心脏挤压法

D.电击法

4、易燃易爆场所是指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火灾危险分类为(AB)类的区域。

A.甲

B.乙

C.丙

D.丁

5、特殊动火作业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的生产装置、(ABD)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A.输送管道

B.储罐

C.设备

D.容器

6、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BC)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A.垃圾

B.易燃

C.易爆

D.易移动

7、设备、容器未经彻底、有效(AB)取样分析检测合格,在该设备、容器内(包括未经有效隔离的相连管线)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A.清扫

B.置换

C.清理

D.清洗

8、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ABC)取样。

A.上

B.中

C.下

D.外部

9、下列哪些行为是消防违法行为(ABC)

A.占用、堵塞、封闭消防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

B.圈占、埋压、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C.损坏公共消防设施

D.无照经营

10、外面着火且火势很大,被困室内无法逃生时,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

A.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防止毒烟进入

B.把水泼在门上降温

C.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D.打开房门冲出去

11、单位要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每位员工具备以下能力(ABCD)

A.会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

B.会报火警

C.会扑救初起火灾

D.会逃生自救,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E、会开消防车

12、面对火灾,以下哪些逃生方法是正确的(ABC)

A.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B.结绳下滑自救

C.向外界求救

D.乘坐电梯逃生

13、报警人或知情人应协助消防人员开展以下哪些工作(ABC)

A.引导消防车辆、人员到达火灾现场

B.介绍起火位置(建筑)的有关情况和有无人员被困

C.介绍周边可利用的消防水源

D.与消防员一起进入火场灭火救人

14、对于消防器材和设施,我们应该(BCD)

A.火灾很少发生,消防设施一般很少用到,在周围可以堆放物品

B.不埋压、圈占、遮挡消防器材设施

C.定期维护和保养

D.不挪作它用

15、用电时要注意防火安全。

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

A.不乱接乱拉电线,不超负荷用电

B.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施和线路

C.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D.尽量减少电灯的开关次数

16、以下哪几种情况禁止动火?

(ABCD)

A.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B.未落实安全措施或安全工作方案

C.未设现场动火监护人

D.作业与《动火作业证》内容不符

17、动火作业前,动火点所在单位应针对(ABCD)进行风险辨识。

A.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

C.火灾

D.爆炸

18、距动火点15m内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ABCD)等应封严盖实。

A.空洞

B.窨井

C.水封

D.地沟

19、动火作业:

是指能在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进行的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ABCD)等进行的作业。

A.喷灯

B.电钻

C.砂轮

D.电加热

20、动火作业负责人由动火作业单位指派,主要职责:

(ABC)

A.负责办理《动火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B.负责相应安全措施的落实,对作业人员、监护人员进行现场安全培训。

C.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D.负责关闭火票

21、动火作业动火人的主要职责:

(ABD)

A.严格执行“四不动火”原则

B.必须做到持证动火

C.负责办理动火证

D.动火结束或暂停动火时,应消除火种

22、动火部位负责人由动火点所在单位(ABC)担任。

A.安全员

B.工艺员

C.设备员

D.计划员

23、动火作业完毕,(ACD)人员应清理现场。

A.动火人

B.岗位操作工

C.监护人

D.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

24、特殊动火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

(ABD)

A.带压不置换作业,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作业。

B.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

C.不必通知相关部门

D.监护人使用气体检测仪随时监测

25、关于动火《作业证》的有效期限正确的有:

(AB)

A.特殊动火作业、一级《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小时

B.二级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小时

C.固定动火,审批有效期1年以下和2年两档

D.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不用重新办理《作业证》。

26、特殊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C、D)审核,主管生产、安全副总审批。

A.作业负责人

B.动火点所在车间安全员

C.动火点所在车间负责人

D.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

27、公共区域动火作业划分按以下原则正确的是:

(ACD)

A.送料制为第一原则

B.资产所属为第一原则

C.公共部分的相关单位进行多方会签

D.职责不清上报集团协调处理

28、(BC)负责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关闭工作。

A.作业人

B.动火作业负责人

C.作业所在岗位当班班长

D.车间安全员

29、动火作业实施安全教育应由(BC)负责。

A.动火作业审批人

B.动火作业负责人

C.动火部位负责人

D.作业所在岗位当班班长

30、动火监护人的主要职责:

(BD)

A.负责办理动火作业证

B.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C.无权停止动火

D.佩戴监火专用标志

三、判断

1、动火作业:

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装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电加热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对)

2、易燃易爆场所:

是指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对)

3、动火作业分为一级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三级动火作业。

(错)

4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厂区管廊上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对)

5、设备、容器未经彻底、有效清扫、置换、取样分析检测合格,在该设备、容器内(包括未经有效隔离的相连管线)可以进行砂轮作业。

(错)

6、特殊动火是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里面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错)

7、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对)

8、动火作业的审批人应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

(对)

9、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在审批前向审批人汇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错)

10、动火作业前,生产车间应通知本单位领导及安全、消防等有关单位。

(错)

11、一级和特殊动火《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负责人、动火人和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各持一份存查。

(错)

12、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主管负责人审批。

(错)

13、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对)

14、特殊动火作业首次分析必须使用色谱分析。

(对)

15、动火作业负责人负责办理《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对)

16、二级动火作业监护人由动火作业单位人员担任。

(对)

17、涉及三方动火时,动火需求车间及动火点所在车间相关人员应行使同等权利,负同样责任。

(对)

18、作业单位根据危害辨识的结果及作业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对)

19、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10m。

(错)

20、特殊动火作业必须由安环处长终审批准。

(错)

21、禁火区是指在公司范围内,对存在火灾危险、明确规定不得擅自动火的区域或地点。

(错)

22、固定动火区指允许正常使用电气焊(割)及其他动火工具从事检修、加工设备及零部件的区域或场所。

(对)

23、遇节日、假日或设备检修、抢修等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必须按特殊动火管理。

(错)

24、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证。

(对)

25、在正常运行的生产区内,凡是可动可不动的火,应请示相关领导批示。

(错)

26、凡能拆除的设备管线应拆除移至安全区域动火。

(对)

27、动火作业应由动火点所在单位人员担任监火人。

(错)

28、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隔离,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对)

29、在设备、容器内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与该设备、容器相连的管线未经有效隔离,该管线上可进行动火作业。

(错)

30、与设备、容器相连的管线未能有效隔离,在其管线上动火作业,应在该设备、容器的出入处悬挂“严禁人员进入”的警示牌。

(对)

31、在检修装置塔、容器、加热炉等受限空间内进行电焊、气割作业必须使用金属跳板(对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对)

32、凡处于GB50016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动火作业,距动火点15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不用采取隔离措施。

(错)

33、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错)

34、动火结束或暂停动火时,动火人应消除火种,在切断相关电源和气源后,方可离开现场。

(对)

35、反“三违”是指反违章指挥、反违章作业、反违反劳动纪律。

(对)

36、国家标准《安全色》中规定红色表示危险、禁止、紧急停止的信号;黄色表示警告的信号;蓝色表示指令标志的信号;绿色是提示安全的信号。

(对)

37、安全带较为安全的使用方法是低挂高用。

(错)

3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对)

39、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5年进行一次复审。

(错)

40、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对)

41、装卸设备应有良好静电接地,防止产生静电,引起火灾。

(对)

42、安全标志中带斜杠的圆形环为禁止标志的几何图形。

(对)

43、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进行的动火作业应办一级动火作业票。

(错)

4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包括: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对)

45、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对)

46、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

(对)

47、严禁采用拖、拉、抛、滚的方式装卸和搬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对)

48、电气线路着火时,可用泼水的方法进行灭火。

(错)

49、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或者应急救援任务时,同样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

(错)

50、居民小区在没有车位的情况下,机动车可以停在消防通道上。

(错)

51、在火灾或日常生活中,如被烧、烫伤,最有效的应急办法是采用冷水浸泡或冰块冷敷等紧急散热措施。

(对)

52、楼道防火门应保持常开状态。

(错)

53、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对)

54、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

(错)

55、消火栓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