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821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8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docx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初一第一课时:

大声地说:

“我能行!

”………………………3

初一第二课时:

学习自信心的培养………………………4

初一第三课时:

拥有好人缘………………………5

初一第四课时:

借我一双慧眼………………………6

初一第五课时:

男女生交往………………………7

初一第六课时:

相信自己——让我自己来………………………8

初一第七课时:

追星少年………………………9

初一第八课时:

守护心灵的门户………………………12

初一第九课时:

正确对待不良诱惑………………………14

初一第十课时:

学习策略………………………16

初二第一课时:

塑造良好性格………………………19

初二第二课时:

心怀感恩………………………20

初二第三课时:

让我夸夸你………………………22

初二第四课时:

请让我帮助你………………………24

初二第五课时:

预防早恋行为………………………25

初二第六课时:

学习兴趣的培养………………………27

初二第七课时:

赞美的阳光………………………28

初二第八课时:

克服厌学情绪………………………29

初二第九课时:

树立志向、激发动机………………………30

初二第十课时:

学会合作………………………31

初三第一课时:

搭座心桥过代沟………………………32

初三第二课时:

感恩父母………………………34

初三第三课时:

做情绪的主人………………………35

初三课四课时:

树立自信………………………37

初三第五课时:

开心教室——快乐的秘诀………………………40

初三第六课时:

我是谁………………………42

初三第七课时:

播种性格………………………44

初三第八课时:

保持心理健康………………………46

初三第九课时:

男女同学的交往………………………47

初三第十课时:

意志——成功的助力器………………………50

初一第一课时:

大声地:

“我能行!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自信。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尝试建立自信心。

3、帮助学生掌握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心的方法。

活动重点:

感受自信,学会自信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活动方式:

游戏、活动、讨论、交流、表演等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记分册、学生自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了解自信

  1、听录音:

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

  2、请听得懂歌曲的同学说说歌曲的意思。

  3、教师讲解歌曲的含义,请学生归纳主题——相信自己、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才能赢得胜利。

  二、尝试成功

  1、感受自信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要求学生在接词之前可在心里或大声地说:

“我能行!

  将学生分为三至四个小组。

教师说出一个常见字,要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为头,在限定时间内说出另一个成语,请四位同学统计各组所接的成语数量,多者为胜,评出龙头小组,教师给予及时地鼓励。

  2、小组交流,感受主动参与带来的自信

  问题:

你个人参加接龙的次数是多少?

谁接得最多?

  交流:

(1)接龙次数多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经验以及接龙前、接龙成功后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成功的愉快,激发自信心)

  板书:

  相信自己—→尝试—→成功

  

(2)接龙成功次数少的同学谈谈自己失利的原因及感受。

(教师同样加以鼓励)

  启发思考:

(再设疑,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接龙过程中,是什么原因让你没有参与或不愿再接龙呢?

你当时是怎么的一种状态?

现在你对当时的状态有什么看法?

  可能的答案:

(投影)

  A、不会答;

  B、会答,但不敢答;

  C、还没想好,不敢答;

  D、前面答错了,受到同学的嘲笑,不敢再回答了。

  师生共议,教师总结:

失利的原因是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敢尝试。

  板书:

  怀疑自己—→退缩—→失败  

教师激励:

如果再给大家一次机会,你会勇敢地去争取吗?

(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努力争取成功)

  3、谈谈自信使你成功地做好了一件什么事?

(体验自信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三、情景辨析

  1、结合刚才的结论,要求学生分析在下列情境中的正确做法。

(学生可自由组合成讨论小组)

  表演:

(1)学习上:

遇到一道计算步骤较多的数学题,你担心自己做不对、做不出,因为从来没有做过……

  

(2)生活上:

妈妈今天生病了,你的衣服脏了,扣子又掉了,你自信地对自己说……

  (3)交友中:

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你很想与他(她)成为好朋友,又怕遭到拒绝,怎么办……

活动设计: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高要求不但只限于其学识与能力的高素质,更要求其具备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主动参与竞争。

而当今儿童初初体验对新事物的尝试与竞争,最常见的普遍心理却是自卑与胆怯;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导致出现退缩或回避的消极行为,最终无法得到成功的体验。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实力,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大胆尝试,敢于拼搏,勇于实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成为真正高素质的、适应社会的人。

初一第二课时:

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活动目的:

1、通过顶纸棒游戏,体验只要不怕困难,积极动脑筋,就能取得成功。

2、通过游戏很体验,培养、提高自信心。

活动方式:

游戏、讨论交流。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

加强游戏指导,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2、难点:

从顶纸棒成功的体验引申到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旧报纸,教师在一块大黑板上写上全班同学的学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顶纸棒游戏,它能使我们懂得做任何事怎样做才能取得成功。

二、活动与训练

⒈指导学生自制纸棒:

取出一张旧报纸,平放在桌上,双手均匀地用力将报纸卷成一根纸棒,然后用胶水封住纸边。

⒉指导及探究顶棒方法:

⑴学生试顶纸棒,教师看秒表,并让学生把顶纸棒的时间写在黑板上自己学号的下面。

⑵学生两人一组练习,一边练一边讨论如何延长顶纸棒的时间写在黑板上自己学号的下面。

⑶学生试顶纸棒,教师看秒表,并让学生把第二次顶纸棒的时间写在黑板上自己学号的下面。

⑷请顶纸棒时间较长和进步最快的同学谈谈顶纸棒的窍门和成功的原因。

学生甲:

窍门是纸棒尽可能长些;顶纸棒时身体要保持平稳;身体移动的方向要与纸棒倾斜的方向保持一致。

学生乙:

成功的原因是努力、不怕困难和失败、找窍门、机敏等。

⒊小竞赛:

⑴采用刚才同学们总结出来的窍门和成功的经验再次顶纸棒,比一比谁顶的时间长,并能顶出种花样来。

⑵请顶纸棒时间长、顶纸棒花样多的学生在班上表演。

⑶教师提问:

我们看看顶纸棒顶得好的日呢是否都是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学生,显然不全是,这说明了什么?

⒋讨论交流:

从顶纸棒的游戏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让学生自由发表感想)

三、总结

这次顶纸棒的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从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把就是只要你不怕困难、刻苦努力,善于找窍门、找规律,就能获得成功。

而一次次的成功会令你们自信心大增,从而去克服更大的困难,战胜更高的险峰,学习上我们也同样如此。

初一第三课时:

拥有好人缘

活动目的:

1、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

2、学会如何使别人接纳自己,以及如何接纳别人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人际交往知识

难点:

调整人际关系

活动过程:

一、游戏:

乌龟与乌云的故事

两人为一组,(注意班中可能会余下一位学生)其中一人扮演乌龟,另一人则扮演乌云。

两人面对面站立,微曲双臂,竖起两掌,自己的掌心相对摆在面前。

教师讲述故事,一当提到“乌龟”,扮演乌云的同学则要敏捷地伸出手去捉“乌龟”的手掌。

而“乌龟”则要赶紧收回双手。

当提到“乌云”时则反过来。

要求:

所有同学都要站起来积极参与

故事:

有一天早上,阳光明媚,在广阔的海滩上爬着一只——乌龟!

(注意捉手)它抬头望望天空,好晒啊,天空一片蔚蓝,远远地飘来一朵——乌云!

(注意捉手)乌——龟对——乌云说:

“请你挡住那火辣辣的太阳好吗?

”乌云说:

“好啊你等等。

”过了一会,乌——龟觉得海滩阴凉了许多,就抬头再望望天空,天空上只有一朵——白云!

(注意打错的同学),原来乌云早就走了。

夏天的海滩空荡荡的,海上游着一只——乌贼!

(注意打错的同学)。

乌龟对白云说,既然大家都走了,那我们的故事也就这样结束吧。

二、从中你学习到什么?

1. 自由讨论

2. 教师采访

A有谁捉过别人?

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B有谁被捉过?

当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C有谁想过或做过:

尝试故意让对方捉住,使对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归纳:

尝试故意让对方捉住的同学因为更加注意交往对象的感受,会有更好的人缘。

三、讲解

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

1.相似与互补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年龄、爱好、信念、价值观都很容易激发人际吸引。

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曾以大学新生为对象做过一个实验。

妞科姆根据测验的结果,安排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学生住在一起,另外,安排一部分特征相异的学生住在一起。

此后,实验者不再干扰被试的正常生活。

过一段时间,实验者发现,那些住在一起并且特征相似的学生倾向于彼此喜欢和接受,成为好朋友,而那些住在一起但特征相异的学生之间则难以建立友谊。

另一方面,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是互补关系时,双方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

健谈的人需要有耐心的好听众,喜欢听人说话的人就容易成为他的好朋友;支配欲强的人自然就喜欢依赖性和服从倾向强的人做朋友。

2.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受喜欢时常会提到他或她的性格,比如“某人性格好,讨人喜欢”、“某人性格不好,令人讨厌”之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性格令人喜欢呢?

3.外貌与才能

尽管我们都知道人不可相貌,但外貌确实会影响喜欢的程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美好的事物,人们总是容易产生喜爱之情。

外貌使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引发“晕轮效应”,由某人美貌进一步推论某人也具有其它好品质。

但是当发生面对面的接触或更多交往后,外貌所引起的光环作用会减小。

4.邻近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人们倾向于喜欢邻近的人。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相邻可以增加交往的机会,促进彼此的了解,加之熟悉能够引起喜欢,因此邻近容易产生人际吸引。

四、我最喜欢的10种品质和最讨厌的10种品质

展示安德森个性品质的形容词表格。

每个评选,同意的举手,根据举手人数的多少先出全班同学公认的最受欢迎和最令人讨厌的10种品质。

将结果与安德森研究结果比较

五、说一说我的好朋友

分组讨论(6人小组),向同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为什么喜欢他或她。

之后每组先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初一第四课时:

借我一双慧眼

活动目标:

1、知道是想法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行为

2、掌握调整认知来调整情绪的方法

活动方法:

看图法、讲述故事法、讨论法

活动准备:

几张两可图、故事

活动过程:

导入:

我们这节心理课的课题是借我一双慧眼,为什么要借大家一双慧眼呢?

是因为首先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大家先来看看以下几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

看两可图

师:

这个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

生:

交流感受

活动一、师:

有时候看图如此,其实人生也莫不如此。

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几个小故事。

故事:

晴天和雨天

两个推销员

师:

听了故事以后你又有些什么感受呢?

生交流感受。

活动二:

师:

那对于这件事情你的想法是什么,你相应的情绪行为又是什么样的呢?

事件:

总是有人批评我。

交流想法、情绪和行为。

的确或许我们平时认为快乐呢是和你所遇到的是什么事情有关,但从故事和事例中我们发现,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又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其实是你自己的想法控制了你的情绪,使你或喜或忧。

活动三:

现在给大家个挑战难度,面对以下事情,你又如何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失败、生活中的不如意等,面对如此事情又该如何换一个角度思考。

结束:

或许对于幸福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可你知道吗?

幸福其实并不在于你是谁,或你有什么,仅仅在于你怎么想。

初一第五课时:

男女生交往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保持异性间的交往,避免早恋误区。

2、端正健康的异性交往观,注意与异性交往的事项。

3、建立高尚的友情观。

活动难点:

男女生之间友情的建立。

活动重点:

端正健康的异性交往观,注意与异性交往的事项。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你认为异性间应如何交往?

2、你认为那些现象有:

早恋倾向?

3、你认为早恋会影响学习吗?

小结:

异性相吸,无法改变。

异性朋友互相交往,也是顺理成章。

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度。

正常的异性交往应该是:

由学生总结。

二、分析

(一)健康的异性交往观

1、任何一个人在他她的交往中都可以有异性朋友。

2、男性强壮,有阳刚之美,女性柔和,有温柔之美。

适度的正常的交往对双方有利。

(二)注意与异性交往的事项

1、有节制的态度和言行。

2、心地坦诚,自然大方,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庸俗。

3、穿着整洁,得体,而不俗套。

4、语言文明,不自作多情。

附:

青春期男女两性交往注意:

(1)、端正交往动机,发展健康文明关系。

(2)、建立广泛的友谊圈。

(3)、用理智控制情感。

(4)、尽量少单独相处,若单独相处时,应选择环境和场所。

(5)、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发生身体接触,避免作出超出异性交往范围的举动。

三、谈谈友情

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负担,因为她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恼。

——爱迪生

讨论:

男女同学之间同样有友情,怎样正确进行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

建立男女生之间的交往。

总结:

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那是一种纯真的友情。

无可厚非,而且还要大力提倡。

我们不要捕风捉影,或者开不健康的玩笑。

我们要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增加男女同学之间的了解,拂去面纱,让异性之间的交往更加自然、健康。

初一第六课时:

相信自己——了解自尊与自信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

 

(2)了解自尊自信之间的关系。

 (3)理解并识记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理解自尊自信是成功与成才者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

3、思想觉悟目标认识自尊自信与正确认识自己的关系,无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要保持自尊自信。

活动重点:

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兼用讨论

活动过程

导入:

学生甲、乙向数学老师请教一道难题。

数学老师解题后说,这道题其实有两种方法解答,这是其中之一,还有另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

但思路十分巧妙,我也花了半天时间才解答出来,现在,由你们两个充分发挥智慧,看谁能找出第二种解是由方法。

回到教室后,甲想:

既然老师也要思考半天才找出思路,那肯定是十分难的了,哎,我花半月,甚至花半年还不知道能否找出,不做也罢。

而乙想:

老师用了半天时间,那么我用一天、两天…总会做出来吧!

结果,乙也是用半天时间就解答出来。

问:

甲为什么做不出?

而乙为什么做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生甲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答,也就是没有自信心;而学生乙却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出来的,也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

那么,什么是自信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

一、自尊自信――-积极的心理品质(板书)、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自尊?

什么样是自信?

1、什么是自尊(板书)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

我们可以从自尊的定义看出自尊包含着两方面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

2、自尊的两方面内容 

(1)自尊是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板书)

请同学们讨论: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重维护这一尊严,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

这是自尊的一种表现,也是第一方面内容。

  (举例,晏子使楚)

接着我们来学习自尊的第二方面内容。

(2)自尊又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的尊重(板书)

举例:

同学甲第二次英语考试比第一次英语考试进步了许多,受到英语教师的表扬。

问:

同学甲的心情会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同学甲心情十分舒畅,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同时也得了老师的认可和肯定,进而产生一种更加奋发向上的学习干劲。

因此,自尊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它与自信心、进取心以及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紧密联系,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我们己经对自尊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学习自信。

1、什么是自信(板书)

(1)自信的含义(板书)自信又叫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

 (举例:

毛遂自荐;并得出问题,毛遂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原因:

因为毛遂有相信自己的心理,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

总结:

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

并由此而提出问题:

自信是如何产生的呢?

(2)自信的产生(板书)一般来说,自信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成功的生活经验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

我们己学习了自尊自信的含义。

现在我们来学习它们的关系。

1、自尊与自信的关系(板书)归纳:

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而自尊心的确立,又提高了人的自信心。

2、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板书)举例子:

小明的心情。

提问:

小明的苦闷表现了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三方面主要特点。

 

(1)渴望表现自己

(2)关心自己的形象(3)要求他人尊重自己(板书)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不但在容貌上注意修饰,在举止上懂得约束,同时也要求他人或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肯定。

到了初中阶段,青少年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了,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增强了。

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自尊和自信的含义、懂得了它们的关系,理解了它们的特点,也知道了自尊和自信是使人成才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今后的学刀、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和增强自尊和自信。

初一第七课时:

追星少年——追星莫“昏头”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偶像崇拜。

2、使学生学会除了看到偶像的辉煌外,更应该注重偶像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内在的品质、人格。

3、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审美观。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地崇拜偶像。

活动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明星们身上值得效仿的敬业、奋斗精神。

从偶像在事业发展的得失中,学会分辨和选择真正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想一想:

让学生反思自己“追星”的经历;在“追星”前后,自身及人际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如何变化?

二、小锦囊:

帮助学生分析青少年崇拜“明星”的原因。

三、动脑筋:

让学生通过对“追星族”心态的分析,进一步了解自己“追星”的心态及原因。

四、小锦囊:

教师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偶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审美观。

首先要承认崇拜偶像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

一方面,崇拜的对象不一定局限于“明星”;另一方面,即使是崇拜“明星”,也要明白应该去崇拜和学习他们哪些方面的东西。

让学生知道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挖掘明星们奋斗的精神和闪光的部分,从偶像在事业发展的得失中,学会分辨和选择真正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

教师还可以再举一些名人逸事来进一步激励学生对崇高品质的追求。

也可以举一些反面的例子。

例如,以演《还珠格格》“小燕子”出名的赵薇“穿日本军旗装事件”作为反面例子与学生进行讨论。

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一)偶像崇拜的心理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四个原因。

1.寻找“理想自我”的替代人。

青春期是一个开始自我认同的时期,青少年要解决“我是什么人”和“我将向何处去”的问题。

他们不再满足于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教诲和知识,开始独立地思考和生活,他们渴望自己去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事,去实现一个他们自己设计的“自我”。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角色,开始对丰富、快乐的生活充满憧憬。

但是理想离现实的距离又是如此的遥远,繁重的作业、家长和老师严格的管教使得他们对自己简单、平淡的生活感到不满意。

青少年对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不是非常清楚。

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

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急需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

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

这时明星出现在视野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靓丽的外表、个性化的服饰、潇洒的身姿、代表都市潮流的歌舞……都能成为青少年所喜爱和艳羡的东西。

少男少女们正是通过崇拜偶像,来弥补自己个性或生活上的缺陷,并通过偶像来构建或完善自己的梦想。

这种渴求使他们保持了心理上的某种平衡,精神上得到了满足。

2.寻找父母形象的替代人。

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形象的替代。

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心理上也开始逐渐地寻求独立和自主。

但心理上的发展往往是滞后的。

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

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自己不能没有他人的帮助。

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

因此,儿童期对父母的崇拜和依赖就遗留了下来,并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偶像崇拜。

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

在某种意义上。

这只是将偶像作为父母的替代,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3.“羊群效应”。

偶像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同龄群体的压力和影响。

青春期的子女开始对父母、师长的教诲产生一定程度的怀疑和抵触。

他们开始寻求能认同自己言行的新的团体。

偶像崇拜可以成为很多中学生业余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也就是他们之间最共同的语言之一。

在这个独特的圈子里,青少年们与同龄人一起交流、欣赏和评价自己的偶像,使对此一无所知的成人无法加入。

并且,成人越是反对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越发感到这样做有价值。

4.紧张生活的“调味品”。

沉重的学业负担、激烈的考试竞争、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使学生们“稚嫩的翅膀”承担不起如此沉重的负荷。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并没有给中学生提供相应完备的、适合于他们的娱乐活动。

在课余的闲暇时间里,追星成为一种在业余生活中和精神上放松自己的有效途径。

追星,使竞争的压力减缓,可以暂时卸去沉重的心理负担。

大家一起放声大笑。

尽情呼喊,可以毫无拘束地喜怒哀乐,在追星时没有优劣之感。

与其说他们在追星,不如说他们是在寻找青春压力的宣泄。

(二)“追星”的积极意义。

尽管世人对少男少女追星现象贬多于褒,对少男少女的追星行为阻多于导,但谁也不能否认,追星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

“明星”成为少男少女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

少男少女正处于“英雄崇拜期”。

他们自觉地为自己选择了“英雄”,只要选择准确,这位“英雄”便对他的一生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这“英雄”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青少年是需要榜样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无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意识地为其未成年人选择、树立榜样。

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

然而,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是由社会树榜样,倡导青少年去学,这种方式有时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那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