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81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docx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

研读教材用好教材

一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阅读教学要用好教材,主要讲的就是要用好其中的课文系统,或者说文本系统。

当然,从完整的角度看,要好教材还包括用好练习系统和插图系统。

阅读教学为什么要用好教材?

特别是为什么要用好其中的课文系统呢?

这是因为:

首先,课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

离开了课文,教什么、学什么就没有了着落。

其次,这些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定的,在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上都有着相当高的典范性。

再次,按照选材的原则,课文的选编,体现着一定的科学性、序列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具有目标性、权威性。

最后,从课文所承载的内容看,它们是数千年文化宝库的精品,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要提高它的有效性,就必须扎扎实实地用好教材。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又该如何用好教材呢?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专题。

第一,要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第二,要发掘文本的语言因素;第三,要处理好立足文本和适度拓展的关系。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个方面,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每个文本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有它需要加以言说的意图和目的。

这些,形成了一个文本相对独特的价值取向。

在解读和处理教材的时候,就要注意把握文本独特的价值取向。

一、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

文本的内涵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有主导倾向的。

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就体现了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但无论如何,一千个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林黛玉”,这就是文本的主导倾向。

事实上,多元解读必须以教材的主体内容为依据,首先必须着眼于教材的整体,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独特体验什么都说对、什么都说好,那么,这就势必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失去正确、全面的价值判断。

因此,要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就是要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

大方向正确了,才谈得上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二、把握文本的个性化主旨

文本的个性化主旨,往往是在和同类文本的相互比较中产生的。

事实上,我们的教材中有着大量的同类主题的文本,比如,歌颂英雄主义精神的就有《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反映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就有《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反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就有《触摸春天》、《生命生命》、《永生的眼睛》、《和时间赛跑》、《花的勇气》等。

那么,既然讲的都是同一个主题,这些文本还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因为,即便是同一主题的文本,也有它的个性化主旨。

对于相同的主题,每一个文本在反映特定内涵的时候,角度、深度、广度、厚度、温度等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以《触摸春天》为例,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盲童安静在花丛中可以流畅地走来走去,一个春天的早晨,安静在花园散步的时候,竟然用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

最后,在蝴蝶的不断扑腾中,安静又张开双手放走了这只蝴蝶。

显然,安静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女孩。

她的敏感、她的灵性、她的看似奇迹的行动表现,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安静对生命的珍爱。

那么,这个文本的个性化主旨又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教学片断。

(课例:

《触摸春天》)

从刚才的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体认,教师紧紧抓住了“惊奇”、“张望”这两个反映人物内心丰富、敏感的精神世界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体验,来凸现这个文本在表达珍爱生命这一宏大主题中独特的、个性化的主旨。

第一,即便是个盲童,也有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只要自己对生活充满热爱;第二,重要的是要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只有内心敏感的人,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天地。

教师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正是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对全文的内涵进行了有效地提升和强调,从而使文本主旨的“这一个”得到了彰显。

这样一来,就跟《和时间赛跑》区别开来了。

那个文本,是在一再强调凡是时间里的东西都是永远也找不回来的,然后警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

也跟《生命生命》区别开来了。

《生命生命》则是从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砖缝中生长以及作者在病痛地折磨中顽强生活等事例中,感悟生命的活力和价值,从而唤醒人们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

三、把握文本的时代意义

任何理解都是处于历史中的理解。

作为对文本的理解,也是这样。

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情境才能呈现出来。

因此,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很重要的一面就是要把握文本的时代意义。

大家知道,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一个阶级教育忆苦思甜的范本来读,被贴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标签。

实际上,这不仅不符合作家创作这篇童话的本意,而且使得这个内涵丰富的童话变得简单化和概念化,削弱了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那么,在今天这个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时代,我们怎样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怎样把握这个文本的时代意义呢?

文学作品必然是特定时代和作家生活经验的反映,尽管有时直截有时曲折,所以我们阅读一个文本,不能不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和他特有的生活经历。

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首先需要看一下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背景,寻觅作家创作的动机。

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

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画片写故事。

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

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

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1岁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

每到傍晚,他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

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想着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像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

2004年,中央电视台为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赴丹麦拍摄记录片,导演王越在深入接触了安徒生的文献资料后认为:

“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实际上这个故事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

安徒生14岁离家闯荡之后终身未婚,连奶奶和母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

亲情长时间地缺失,一辈子漂泊远离家庭,对家庭的温暖只能靠幻想和怀念来慰藉。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看作对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动机的一种理解。

我们还要看到,作家的创作不仅是个人经验的传达,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当时的丹麦还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下,许许多多穷苦的儿童过着和安徒生的童年、画片上的小女孩同样贫困的生活。

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

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

一面是饥寒交迫,没有欢乐,受人欺凌——马车横冲直撞,男孩抢走了她的拖鞋,另一面是“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圣诞树是那么大,那么漂亮。

整篇作品充满着作者对不幸的穷人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的哀怨。

但是在那个时代,作者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只能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

作者写道: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个童话1961年被选入教材时后面还有一句:

“——她们和上帝在一起了。

”)我们过去把这一段话理解为一种反讽,因为上帝是没有的,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所以小女孩是痛苦地死去了。

今天我们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我们忽视了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女孩幸福地死去。

作者一再强调小女孩死时“嘴上带着微笑”,“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我以为,安徒生的本意是认为死去就可以不再受苦,对生活在苦难中的小女孩来说是一种解脱。

安徒生用宗教的理想阐述了他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从这个角度看,教材几经修改,把有关上帝的文字减到最少,固然出于对中国国情的考虑,但容易使我们对安徒生的这篇作品产生误读。

有了这样一番文本细读之后,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着这样一些时代意义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把握:

第一,就是同情弱者、感同身受的那种悲悯情怀。

今日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总体上说,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人民的生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美好。

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已成事实,而且这种现象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有些孩子因经济困难上不了学,在一些城市繁华热闹的街头,可以看到流浪、乞讨孩子的身影。

面对这样的现实,今天的中国孩子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首先应当树立对贫困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在自己高高兴兴和父母同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想到有的孩子失去亲人没有快乐;在自己欢天喜地过新年的时候,想到有的孩子缺衣少食上不了学……生活小康而不忘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贫困者,如果我们能自己节俭给贫困者以帮助,整个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我想这是对当今中国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意义。

第二,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的人生信念。

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不能忽视童话的主体部分,那就是小女孩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寒冷时想有暖和的大火炉,饥饿时想有喷香的烤鹅,现实中没有欢乐却看到美丽的圣诞树,生活中没有亲情想投入奶奶的怀抱……对于生长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生活虽然困窘,却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用一句流行语来说“至少还有梦”。

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也要努力达到。

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有这种向往和追求,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努力把它们变为现实,在今日中国并不是什么虚幻的梦。

这是因为我们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处的时代不同。

事实上,今天有多少贫困地区的人用自己的劳动和奋斗改变了生活的面貌,走上了小康之路。

“哀莫大于心死”。

如果连这样的幻想和追求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和不幸。

第三,沿着这个侧面我们进一步思考,人生的道路漫长,生老病死总是不可避免的,人万一遇上不幸,不要悲观和绝望,要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怀着幻想和追求,哪怕死去也“嘴上带着微笑”。

如果能以这样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

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来说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对成人来说则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

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

二发掘文本的语言因素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要走一个来回。

即从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出发回到语言文字。

其它学科,语言文字只是作为一个思想内容的载体,用过了可以扔掉。

但是,语文不能扔,不但不能扔,还要将语言文字本身作为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本体加以学习掌握。

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特征所在,赖以安身立命的支点所在。

所以,从用好教材的角度看,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文本的思想感情,看到文本的价值取向,看到文本的内容内涵;另一只眼睛呢,则是看到文本的语言本身,关注词句、关注语段、关注篇章,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特征等。

一、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

大家知道,语言文字是个很精致、很微妙的存在。

有时,同样的意思,遣词造句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它所承载和透露出来的情味和意蕴也就不同。

所以,在细读文本、钻研教材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留意那些形式独特、与众不同的语言现象。

比如,《慈母情深》一课,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我想买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她要一元五角钱买书。

在工厂,我第一次发现母亲是如此憔悴,干活是如此辛劳,环境又是如此恶劣。

当母亲将一元五角钱塞给我的时候,我鼻子一酸,跑了出去。

我决定不再买书,用这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没想到,母亲反而数落了我一顿。

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钱,我终于买到了《青年近卫军》。

故事讲得很平实,没有大段的抒情文字,但读来却极其感人。

其中,在工厂见到母亲的时候,作者对母亲的神态举止有这样一段描写: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就是一个独特的语言形式。

那么,它独特在哪里呢?

第一,“我的母亲”连续出现了三次,其实,按照通常的写法,“我的母亲”只要出现一次就够了。

第二,“我的母亲”是后置的,也就是说,它是放在后面说出来的。

通常,“我的母亲”作为主语的修饰限定成分,应该放在前面说出来。

所以,按照常理,这段话可以写成这个样子: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那么,这样两种写法,它们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写法呢?

通过细读品味,我们不难发现,第一种写法,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些浓郁而沉重的味道:

第一,缓慢的节奏感。

这种写法仿佛就像电影中的一个慢镜头。

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都深深地印在了儿子的眼中、乃至心中。

第二,艰辛的形象感。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母亲因为长久伏案劳作,要一下子直起背、转过身,是很艰难、很酸疼的。

她也只能慢慢直起背、转过身,这就从另一个侧面烘托出母亲挣钱的辛劳和不易。

第三,惊讶的情味感。

作为儿子的我,第一次在工厂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母亲,看到了如此憔悴、如此疲惫、如此苍老的母亲,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我的母亲吗?

这是我记忆中的母亲吗?

我的母亲怎么会这样瘦弱、这样苍老呢?

三次“我的母亲”,有惊讶,有疑惑,有心酸,有慨叹。

其中,有着作者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体验。

事实上,从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入手,质疑、分析、联想、深究,可以让我们更好、更深地进入文本的内涵世界,体察和理解文字背后的浓浓的情味和意蕴。

二、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表达方式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是叙述。

叙述是文本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第二是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方式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第三是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第四是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作为辅助性的表达手段。

第五是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很多情况下,这些表达方式往往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或者是以某一种为主,辅以其它几种表达方式。

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应该特别留意那些陌生化的、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因为,正是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和散发着某些精致的、微妙的情味、节奏和气韵。

比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这样一段话:

威尼斯的小艇有七八米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

这段文字,有叙述、有描写、有说明,是一种综合性的表达。

那么,它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和琢磨了。

第一,这段话有三个分句,也就是三句话,用的都是“像字句”的表达方式。

其中,第二、第三分句用的还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样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很形象、很生动地将威尼斯小艇样子和行动的特点给刻画出来了。

新月、水蛇,都是极清新又极传神的比喻,于是,小艇的特征也就跃然纸上了。

第二,虽然用的都是“像字句”的表达方式,但是,在遣词造句上,并不刻板呆滞。

第一句用了“有点像”,第二句用了“像”,第三句用了“仿佛”。

这样一来,语言的声气和节奏就有了变化,它是灵动的、变化的,这样一种语言的节奏特点不正暗合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吗?

第三,语段的第三句,在遣词造句的节奏上,也和全段的节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轻快”一词,“灵活”一词,没有连起来叙述,中间隔以逗号,而不是顿号。

我们读一读,就有一种跳跃的、轻灵的味道在口中洋溢。

这就是独特的表达方式。

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生动、洗练又极其传神地刻画了威尼斯小艇的外形特征和行动特点,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三、关注文本独特的结构特点

文本的结构特点,主要是指行文过程中独特的思路、与众不同的构篇形式和构段形式等。

不同的文本结构,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和言说效应。

比如,首尾照应、插叙、倒叙、前后对比、延宕、一唱三叹等等结构特点,都有着独特的表情达意的功效。

课文《桥》是一篇微型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故事。

当山洪突然爆发、村民们惊惶失措的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一位清瘦而坚毅的老汉,沉着镇定地指挥村民们排队通过全村唯一的一条生路——村子北面的那座窄窄的木桥。

这其中,老汉揪出了一个排在队伍前面的小伙子,因为他也是党员。

最后,老汉和小伙子都被洪水吞没。

这个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

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桥。

文中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丽风采。

故事的结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村民们在山洪爆发时惊慌地拥向窄窄的木桥。

  第二部分,写老汉沉着镇定地指挥村民们过桥,在指挥过程中,揪出了一个排在队伍前面的小伙子,因为他也是党员。

最后,老汉和小伙子都被洪水吞没。

第三部分,写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桥边祭奠两个人,至此,人们才明白,老汉和小伙子就是她的丈夫和儿子。

显然,这是文本在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那么,这样一种先设置悬念在最后才揭开谜底的写法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教学片断。

(课例:

《桥》)

从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文本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给学生的人物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了某种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这样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当然,我们在强调文本的语言因素时,不能就语言文字论语言文字,不能只是把这些语言因素当作某种读写知识点来加以传授。

具体文本具体分析是必须的,而这种分析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感性一点、形象一点、生动一点,惟其如此,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成效。

三立足文本和适度拓展

新课程倡导语文老师要有强烈的、自觉的课程资源意识,倡导生活语文、大语文的理念。

这自然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规律的。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要把握教材和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把握,就是不要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就是画地为牢,眼睛只盯着课文,以为课文教好了,就是什么都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

另一个极端,就是画蛇添足,不把课文当回事儿,轻描淡写、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却塞进去大量跟课文解读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的所谓课程资源,搞大语文、泛语文甚至空语文。

其实,补充、拓展的东西大多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的东西。

这两个极端,我们是必须加以避免的。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好立足文本和适度拓展之间的关系呢?

一、激发文本情感和适度拓展

我们说,当文本所呈现的内容无论从情感的浓度还是力度尚不足于深深打动和感染学生,而情感的陶冶又确实是教学所应该达成的目标的时候,可以从激发情感这个维度入手,选择相关的课程资源。

譬如,《荔枝》这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情节很简单。

“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荔枝,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母亲喜欢吃荔枝,但她总把大个的给“我”吃。

母亲去世前,“我”买了许多新鲜上好的荔枝,本以为她能在去世前吃到她喜爱的荔枝,可后来才知道,她把荔枝全让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自己没舍得吃一颗。

本课的重点是表现母亲对儿孙的爱。

为此,课文着重讲了下列几件事。

第一件,儿子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沙果。

这沙果“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母亲却“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以致“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难怪“我”感叹:

“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

”可见,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为了让儿子能经常吃到水果,母亲付出了多大的辛苦。

第二件,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儿子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

要知道,那盘“珍贵”的荔枝是儿子特意给母亲买的,而那盘沙果又浸透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意。

显然,母亲理解儿子的难处,所以做了那样看起来“不经意”但实际上是有意给儿子“解围”的选择。

第三件,母亲喜爱荔枝,也很喜欢吃荔枝,但“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儿子吃。

第四件,在母亲临终前,“我”精心买了好多新鲜上好的荔枝,希望母亲在临终前吃到她喜爱的荔枝。

然而,后来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事例固然感人,但毕竟是从细微处、平常处细细道来。

感情的强度还不足以感染现在的学生。

于是,在教学中,在学完第四件事情之后,你可以安排如下拓展:

我常常责备自己:

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写写她老人家呢?

她那样突然地离开人世,竟没有留下一句话!

现在,再来写写对比生命来说苍白无力的文字,又有什么用呢?

可是我仍然想写。

因为我越发地知道,没有她,便没有我的一切。

她就是我的母亲。

她不是我的亲生的母亲。

我还不到八岁的那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

爸爸从老家带回了她和她的小女儿。

爸爸示意我们叫妈,我却冷冷地望着她不吭声。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我总是想法子去整她去羞辱她。

对于这些,她却一点都不在乎,只是用心地照管着这个家和子女们…慢慢地,我的心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三年自然灾害来了,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才18岁的亲生闺女嫁到了内蒙古。

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那天我第一次叫了她妈妈,她竟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是真的,而后“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

母亲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弹棉花,用这些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

可是我总为了自己的学业、工作而到处奔波,将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

却从来没想到,当我找到工作后不久,想好好孝敬她老人家时,她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拓展之后,可以继续安排一个写话练习:

同学们,当我们知晓了这些,相信你对肖复兴内心深处的悔恨和作痛一定有了更深的发解。

当他一次又一次地面对鲜红的荔枝,一次又一次地想起种种伤心的往事时,他又多想对母亲说说心中的话语呀。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诉说吧。

出示:

母亲啊母亲-----------------------------------

通过移情体验,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写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这个拓展,从激发情感的角度看,至少发挥着以下一些作用。

第一,它有效弥补了课文在情感表达力度和浓度上的相对不足;第二,在揭示了母子之间是养母、养子的关系之后,更加深了课文内容的情感厚度,这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反哺。

这样,母爱的伟大、无私,其中浸润着的一种博大的悲悯之心,震撼着每一个与文本有过精神相遇的人的心灵。

二、深化文本理解和适度拓展

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是需要相应的知识背景、阅历背景和文化背景的。

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背景越开阔、越丰厚,那么,他们对文本意蕴的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