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检测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096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消防检测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检测方案.doc

《消防检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检测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检测方案.doc

消防检测方案

 

一、检测设备

1、红外热电视;2、红外热像仪;3、红外测温仪;4、超声波侦测器;5、接地电阻测试仪;6、对讲机;7、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装置;8、电子温湿度表;9、接地电阻摇测仪;10、漏电保护器测试仪;11、可燃气体检测仪;12、数码摄像机;13、数码照像机;14、照度计;15、火灾模拟发生装置加烟测试仪;16、火灾模拟发生装置加温测试仪。

 

二、组织机构框图

三、检测人员

1、高级工程师;2、工程师;3、检测员。

检测人员数量以工程量大小而定。

 

四、编制依据

1、建筑设备通用图集:

(1)《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  91SB1~9、91SB-X1

(2)《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1~92DQ13

2、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l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61-96

(5)《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JS02-2004

(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XZ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90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9-90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92

(14)《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

(16)《等电位联接安装》    02D501-2

(1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8)《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2

(19)《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20)《工业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131-90

(2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22)《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38-2003

(23)《消防炮通用技术条件》    GB19156-2003

(2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6)《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27)《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28)《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0)《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

(31)《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3、工艺标准:

(1)《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CJJT-JS04-2004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CJJT-JS05-2004

(3)《电梯、智能建筑施工工艺标准》     QCJJT-JS06-2004

4、设备出厂技术档案及有关技术说明书、技术文件等资料。

 

五、管理措施

1、公司制订了企业标准,对检测服务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2、检测服务的可追溯性。

每一个检测服务对象都有完整的存档,对服务质量问题提供了可追溯性,便于招标单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3、建立了严格的报告审核制度,保存相应的检测记录。

4、对检测计量仪器进行专门管理,定期定检和公司内部校准,做到计量不合格的仪器退出使用现场。

5、公司对员工培训极为重视。

采取讲课、员工手把手教等方法对每一个员工进行安全和服务质量意识的教育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做到员工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6、公司很重视检测售后服务。

公司有专职服务人员,能迅速有效地处理顾客的咨询、服务质量意见和投诉。

检测管理实施计划

岗位

职责

项目经理

负责整个项目能按合同要求完成,对整个项目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整个检测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的完成。

技术组

了解工程图纸、制定检测计划、处理现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检测组

按照检测计划进行现场检测。

安全监督员

负责现场环境、仪器设备和所有参与检测人员的安全。

现场协调员

负责处理甲乙双方的检测协调,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电气防火检测方案

公司聘请高级工程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所有人员都通过北京消防协会组织的电气防火检测培训,经考核后取得“上岗证”,熟练掌握电气防火技术规范的内容及检测方法。

按照消防协会的规定,我企业配置了品种齐全、性能先进的高科技检测仪器,主要设备为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超声波探测仪、真有效值电流表、数码照相机、可燃气体测试仪和多种现代电工仪器。

可对运行中的电气装置进行不停电、非接触式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过热和打火放电等电气火险隐患。

一、提供电气防火检测内容如下:

1)变压器接线点的温度、铁芯温度;

2)高低压开关柜运行母线温度、连接点温度;

3)低压柜内断路器、互感器、电容器等运行接点温度、导线温度;

4)变电室高低压电缆运行温度、电缆进出线的防护;

5)配电小间开关柜、配电箱设备接点温度及电缆进出线的防护;

6)电缆孔洞及过线孔洞(穿越楼板)、竖井是否封堵;

7)开关电气上下级的整定值是否匹配;

8)明敷、暗敷及闷顶内电气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9)临时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0)电气线路中电缆、电线的保护情况检查;

11)电缆桥架是否完整盖板齐全进出线口是否防护到位;

12)电气线路与供热管线、燃气管线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3)照明灯具、开关、插座。

二、根据上述检测内容我方特制定以下检测方案:

依据国家有关电气防火管理规范,按照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6-26批准、2000-10-014实施的《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00)和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进行检测。

为能切实保证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我公司采用现代化科技仪器设备进行即时性电气防火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指出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以及消除这些隐患的整改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一)、配电设备:

变压器、高低压配电室、配电箱(盘)、开关箱(盘)、电控柜(盘)等:

变、配电室

1、干式电力变压器

1.1直观检查

1.1.1电压、电流指示值应正常;

1.1.2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迹象;

1.1.3测温装置应齐全、完好;

1.1.4变压器声响应正常;

1.1.5风冷装置运行应正常;

1.1.6变压器的线圈浇注体应无裂纹和附着脏物,铁芯、套管表面应无严重积污现象;

1.1.7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无损。

1.2仪器检测

1.2.1测量各部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

1.2.2探测各种电气连接点、绝缘子、套管、电缆终端头的放电现象。

1.2.3检查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测量中性线电流。

2、低压配电装置

2.1直观检查

2.1.1电压、电流指示值应正常;

2.1.2各种设备(含母线)的各部位连接点应无过热、锈蚀、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

2.1.3各种设备的套管、绝缘子外部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

2.1.4低压电气设备的灭弧装置,如灭弧栅、灭弧触头、灭弧罩、灭弧用绝缘板应完好无损;

2.1.5绝缘导线穿越金属构件时,应有绝缘导线不被损伤的保护措施;

2.1.6隔离用的挡板或隔板应无破损和无放电痕迹;

2.1.7电缆终端头应无过热和无放电痕迹;

2.1.8接地应完好;

2.2仪器检测

2.2.1测量母线的连接点、分支接点、接线端子的温度;

2.2.2测量刀开关触头、熔断器触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

2.2.3测量柜内火花放电声音和位置;

2.2.4从进线柜上仪表读取各相线电流,测量中性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的异常电流。

测量各分支回路的相线电流。

3、电力电容器

3.1装置电容器组的结构物(台架及柜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3.2装设在室内的低压电容器应采用干式塑膜型电容器。

3.3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熔断器的接线和放电回路(放电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放电电阻等)及其引线应完好。

3.4电容器组在运行时,应无火花或放电声等放电现象。

3.5低压电容器组控制系统(包括补偿控制器、接触器等控制回路)工作应正常。

4、室内低压配电线路(公共区域)

4.1直观检查

4.1.1金属管配线

闷顶内有可燃物时,其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

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

在严重腐蚀性的场所(如酸、碱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气体),不宜采用金属管配线。

敷设在潮湿场所的管路,应采用镀锌钢管。

干燥场所的管路可采用电线管。

金属管在入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等处应符合下列规定:

明装金属管应加锁母和护口,多尘、潮湿场所外侧并加橡皮垫圈。

有震动的地方和有人进入的木结构闷顶内的管路,入盒时应加锁。

敷设的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的敲落孔,除对实装管孔敲落外其它备用的不应敲掉。

4.1.2护套线配线

护套线严禁直接敷设在抹灰层、闷顶、护墙板、灰幔角落和墙壁内。

护套线与接地导体或不发热管道等紧贴交叉处,应加绝缘保护管,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场所的护套线,应加设钢管保护。

护套线进入接线盒(箱)或与设备、器具连接时,护套层应引入接线盒(箱)内或设备器具内。

4.1.3线槽配线

金属线槽应经防腐处理,具有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可在闷顶内敷设。

塑料线槽必须具有阻燃性能。

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线槽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线。

4.1.4可挠性金属管配线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可挠金属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严实。

在可挠金属保护管有可能受重物压力或明显机械冲击处,应采用保护措施。

在闷顶内从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

4.1.5装饰工程配线

装饰工程如有可燃性装饰材料时,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导线的接头应焊接。

通过有装饰场所或部位的配电线路,每条支路均应单独设置断路器进行短路和过载保护。

动力设备和照明装置的配电线路,穿越可燃、难燃装饰材料时,除配电线路应穿保护管外,尚应采用玻璃棉、岩棉等非燃材料做隔热阻燃保护。

配电线路设置在可燃装饰夹层时,应穿金属管保护,若受装饰构造条件限制局部不能穿金属管时,必须采用金属软管。

其长度不宜大于2m,导线不得裸露。

装饰工程内不应设临时配电线路,电源插座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结构上,照明灯饰材料必须采用难燃性材料。

5、导线敷设

5.1导线

5.1.1导线连接

1)导线接头应设在盒(箱)或器具内,在多尘和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式盒(箱);

盒(箱)的配件应齐全,并固定可靠。

2)在配线的分支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

3)绝缘导线连接处,应包扎绝缘,其绝缘水平不应低于导线本身的绝缘等级。

5.1.2导线与设备或器具连接

1)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

2)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

3)截面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

4)接线端子压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

 

5.2仪器检测

5.2.1导线接头、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接线端子测温,其最高允许温度应符

合规定。

5.2.2探测导线接头,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接线端子打火放电现象。

5.2.3测量相线电流、中性线电流和PE线异常电流。

6、绝缘导体的绝缘强度

6.1直观检查

6.1.1绝缘体老化、腐蚀和机械损伤情况

1)绝缘导线芯线连接后,绝缘带应均匀紧密包缠。

2)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绝缘层间和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严密包缠。

3)导体绝缘体不应有严重老化、腐蚀和机械损伤现象。

7、插座与开关

7.1插座

7.1.1直观检查

1)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的区别,

且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其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区别使用。

2)落地插座应采用专用产品并具有牢固可靠的保护盖板。

3)在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良好的防水、防溅插座。

4)插座靠近可燃物或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

暗装插座应采用专用盒。

5)导线与插座连接处应牢固可靠,螺丝应压紧无松动,插座应完好无损。

6)民用插座的保护接地线应选用与相线截面,绝缘等级相同的铜芯导线。

7)移动式插座应采用合格产品,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源线采用铜芯电缆或护套线,其长度不宜超过2m;

b)具有保护地线(PE线);

c)严禁放置在可燃物上;

d)严禁串接使用;

e)严禁超载使用。

7.1.2仪器检测

1)插座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相接,左孔(或下孔)与中性线相接;b)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相接,左孔与中性线相接。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保护接地线(PE线)均应接在上孔,插座的保护接地端子不应与中性线端子直接连接。

  2)有插头的工作插座,其触头处应无过热和打火放电现象。

7.2开关

7.2.1开关靠近或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7.2.2开关使用时不应有过热和打火放电现象。

8、低压断路器

8.1直观检查

8.1.1低压断路器

1)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在电源测。

2)低压断路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裸露在箱体外部且易触及的导线端子,应有绝缘保护。

b)低压断路器脱扣装置的动作应可靠,过载脱扣整定值应与导线载流量相匹配。

8.1.2配电箱(盘)和开关箱

1)配电箱(盘)和开关箱的近旁,不应堆放可燃物。

     

2)配电箱(盘)和开关箱内的导线应绝缘良好,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导线端头应用螺栓压接,并应有防松装置。

8.2仪器检测

8.2.1检测低压断路器,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防火用漏电保护器等的各接线端子的最高允许温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8.2.2检测低压断路器、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防火用漏电保护器等各接线端子,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8.2.3测量各接线端子连接线上的相线电流、中性线电流和PE线异常电流。

9、照明装置

9.1直观检查

9.1.1照明灯具上所装的灯泡,不应超过灯具的额定功率。

9.1.2灯具各部件应无松动、脱落和损坏。

9.1.3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灯具不应小于0.3m;

2)高温灯具不应小于0.5m;

3)影剧院、礼堂用的面光灯、耳光灯泡表面不应小于0.5m;

4)当容量为100~5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5m;

5)当容量为500~20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7m;

6)当容量为2000W以上的灯具不应小于1.2m。

当距离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9.2仪器检测

9.2.1日光灯镇流器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给定tw值,如没有标注tw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内有衬纸)95℃和(内无衬纸)85℃。

电容器外壳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tc值,如没有标注tc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50℃。

9.2.2检测带电体对地(外壳)火花放电现象。

9.2.3空调器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调器应单独供电;空调电源线应设置短路、过载保护。

2)空调器不应安装在可燃结构上,其设备与周围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3)分体式空调穿墙管路应有套管保护,出口周边修饰规矩;室内机体接线端子板处接线牢固、整齐、正确。

9.2.4测量各连接点(含端子)温度。

9.2.5检测各种电气设备的火花放电现象。

检测项目:

配电箱(盘)、开关箱(盘)、电控柜(盘)等的性能、连接、负荷、温度、火花放电情况及环境状况。

5KW以上配电箱、盘等全部检测,其它根据负荷抽检,但抽检比例不低于50%。

(二)线路敷设:

配电线路(包括临时供电线路)及电力、电缆:

检测项目:

导线及电缆的敷设、线路是否老化、损伤;与电器设备的连接、负荷、温度、火花放电情况及环境状况。

配电间全部检测。

其它区域根据环境状况抽检,装修复杂处、人员聚集处、环境状况不良处重点检测。

(三)照明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

开关、插座、照明装置、装饰灯具:

检测项目:

开关、插座(包括移动式插座)、照明装置、装饰灯具、连接、负荷、温度、火花放电情况及环境状况。

根据环境状况抽检,装修复杂处、人员聚集处、环境状况不良处重点检测。

 

三、甲方配合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1、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为在带负荷下进行的检测。

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停电等不良影响,但检测过程中会对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哪些工作区域不能受影响,须向检测负责人说明,同时希望甲方在检测前通知各部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哪些属于安全重点防范或重大火灾隐患的区域(如易散发可燃气体、防爆场所、防盗场所),须向检测人员说明,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安保人员,以利于检测工作的安全进行。

3、如有条件,检测前甲方应尽可能多的使电气带负荷运行,甲方技术人员应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掌握操作方法,防止检测过程中造成断电等不良影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须向检测人员说明。

5、甲方应能打开大部分房间和区域门(不检测区域除外),尤其是安装电器设备的区域(如强电井、空调通风机房等)以节省检测时间。

6、检测时如发生特殊情况,由双方负责人协商解决。

7、为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希望甲方技术人员准备电工常用工具。

8、提供给乙方各建筑物内配电设施相关数据(如:

变、配电室,强电竖井或各层配电间;重要的机房及甲方指定检测的房间;易燃易爆场所等)。

9、根据技术要求,以下各项不属于本次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内容:

受检单位的全封闭及带自锁、互锁运行的电气设施、不能连续带电运行的电气设施、成套电气装置(空调机组、锅炉、电梯类装置等)、家用电器产品内部的电气部件,未留有检查孔的闷顶内部以及正在安装未运行的电气设备。

 

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一)检测方案及内容

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如: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通用技术条件》、《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进行消防设计检测。

建筑固定消防设施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等七个系统,此外还有泡沫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气溶胶灭火系统等不常用的系统。

(二)具体检测内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检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系统的接地、管线的安装及其保护状况(每个回路检测);检测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状况、安装质量、保护半径及与周围遮挡物的距离等,进行模拟响应测试,并按比例抽检;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质量、柜内配线、保护接地的设置、主备电源的设置及其转换功能,并对控制器的各项功能测试(100%检测);检测消防设备控制柜的安装质量、柜内配线、手、自动控制及屏面接受消防设备的信号反馈功能(100%检测);检测消防控制室、各消防设备间及消火栓按钮处的消防通讯功能;检测消防控制室的设置位置及明显标志、室内防火阀及无关管线的设置、双回路电源的设置和切换功能;检测火灾应急广播的音响功能,手动选层和自动广播、遥控开启和强行切换等功能;检测电梯的迫降功能、消防电梯的使用功能(100%检测),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和着火层的灯光显示功能;检测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照度、转换时间和图形符号。

相关技术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广播、消防电梯、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灯)

系统组成:

电源、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触发装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消防通讯设备、火灾应急广播、消防电梯、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装置等。

电源:

交流电源:

规范要求火灾报警控制器主电源采用专用消防电源,或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不能与日常用电合用(包括控制室监控电源、空调电源),《高规》还要求双电供电,设置自动转换装置。

主电源容量要求:

火灾报警控制器在百分之二十的报警部位(10≤报警点≤32)处于正常报警状态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4小时,还有电压稳定度、负载稳定度不大于5%等要求。

主电源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保护;不能采用插头连接。

除主电源供电外,还要有直流备用电源。

Yi#消防控制室及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控制室:

规范要求消防控制室的标志应齐全。

消防控制室入口处应有明显标志(塑料、金属);控制器主电源要有明显标志;保护接地要设明显标志;控制器及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端部应有明显标志;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有明显标志;消防联动控制盘面应有明显标志。

火灾报警控制器:

控制器柜内导线要求布线美观,绑扎成束,导线编号、端子压接导线小于2根。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芯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消防控制室接地板的接地线也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芯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控制器主要功能:

消音功能,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报警功能,二次火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自检功能,显示记忆功能,屏蔽功能等。

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电源容量试验和控制器试验类似。

(1)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火灾触发装置)

(2)消防通讯、应急广播、消防电梯、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装置

消防通讯:

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

设备间(泵房、风机房、空调机房、配电室、分控室等)应设专用电话分机,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插孔电话。

要求语言清晰,通话可靠。

应急广播: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

扬声器功率不小于3瓦,任何部位距离不大于25米,声压级高于背景15分贝。

也可与日常公共广播系统合用,平时用于广播、背景音乐等,火警时消防消防控制室应能强制转入应急广播状态,即相应楼层或防火分区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功放机)强制转入应急广播状态。

消防电梯:

普通电梯要求在火警时能强制降于首层,打开轿厢门,不作为疏散用。

而消防电梯除要求在控制室和首层都能强制降于首层外,还要求有消防操作功能,即不能外呼,轿厢内可操作,设专用电话,有排水设施等。

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