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9125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通州区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须由()批准。

  A、村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县级土地主管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D

  【解析】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2、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个等级。

  A、2B、3C、4D、5

  【答案】C

  3、土地登记发证必须达到三条标准,即()。

  A、合法、合理、合情

  B、权属合法、界址分明、面积合乎规定

  C、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

  D、测量图件、身份证明、权属证明

  【答案】C

  4、依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规定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开发程度评价指标不包括()。

  A、土地供应率

  B、土地闲置率

  C、土地建成率

  D、土地开发率

  【答案】B5、地籍按()分类,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种类型。

  A、表现形式

  B、功能

  C、建立的时序

  D、所记载的对象

  【答案】B

  【解析】地籍按功能分类,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种类型。

  6、根据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B、园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C、林地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

  D、林地包括迹地

  【答案】C

  【解析】水田是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林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7、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多少倍?

()

  A、三至五

  B、六至十

  C、五至六

  D、十

  【答案】B

  8、建设用地的主要功能是()。

  A、承载功能

  B、区位功能

  C、生产功能

  D、增值功能

  【答案】A

  【解析】建设用地从利用方式上看,是利用土地的承载功能,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作为人们的生活场所、操作空间和工程载体,以及堆放场地,而不是利用土壤的生产功能。

  9、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A、限制

  B、允许

  C、禁止

  D、鼓励

  【答案】C

  10、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政府宏观管理中()的主要内容。

  A、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

  B、土地价格评估制度

  C、土地交易申报制度

  D、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

  【答案】A

  【解析】基础考核点。

通过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可以调查城市地价的水平及变化趋势,及时向社会提供客观、公正、合理的地价信息,为政府加强地价管理和宏观调控土地市场提供决策依据。

  11、土地承包经营期限是多少年?

()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答案】C

  12、某企业跨两个县用地,在进行土地登记时应该()。

  A、在所涉及土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县级人民政府办理土地登记

  B、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C、报上级市人民政府进行登记

  D、报省国土资源厅登记

  【答案】B

  【解析】

  《土地登记办法》规定,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应当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13、土地的供给按其性质可分为()。

  A、弹性供给和无弹性供给

  B、划拨和出让

  C、有限供给和无限供给

  D、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答案】D

  14、非住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当事人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十五日内,持原土地权利证书,申请()。

  A、注销登记

  B、变更登记

  C、土地总登记

  D、异议登记

  【答案】A

  【解析】非住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当事人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十五日内,持原土地权利证书,申请注销登记。

  15、甲将其父去世时留下的毕业纪念册赠与其父之母校,赠与合同中约定该纪念册只能用于收藏和陈列,不得转让。

但该大学在接受乙的捐款时,将该纪念册赠给乙。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该大学对乙的赠与无效,乙不能取得纪念册的所有权

  B、该大学对乙的赠与无效,但乙已取得纪念册的所有权

  C、只有经甲同意后,乙才能取得纪念册的所有权

  D、该大学对乙的赠与有效,乙已取得纪念册的所有权

  【答案】D

  16、农村居民建住宅申请用地时,对()的,政府不予批准。

  A、使用原有宅基地

  B、使用村内空闲地

  C、使用村内废弃地

  D、出租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

  【答案】D

  17、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在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前,须经()。

  A、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B、村民会议二分之一以上成员或者二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C、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二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D、村民会议二分之一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答案】A

  18、某企业跨两个县用地,在进行土地登记时应该()。

  A、在所涉及土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县级人民政府办理土地登记

  B、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C、报上级市人民政府进行登记

  D、报省国土资源厅登记

  【答案】B

  【解析】

  《土地登记办法》规定,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应当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19、某企业跨两个县用地,在进行土地登记时应该()。

  A、在所涉及土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县级人民政府办理土地登记

  B、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C、报上级市人民政府进行登记

  D、报省国土资源厅登记

  【答案】B

  【解析】

  《土地登记办法》规定,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应当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20、租赁期限()个月以上的国有土地租赁,应当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租赁合同。

  A、1

  B、2

  C、3

  D、6

  【答案】D

  【解析】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国有土地租赁,应当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租赁合同。

  21、城镇土地定级单元面积为()。

  A、5—25公顷

  B、5—25平方公里

  C、10—20公顷

  D、10—20平方公里

  【答案】A

  22、按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规定的正常标准,该项目征收耕地100亩,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为()万元。

  A、100

  B、150

  C、160

  D、300

  【答案】C

  【解析】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

该项目征收耕地100亩,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为1000元/亩。

100亩错误1000元/亩错误16倍=160万元。

  23、某市政府拟征收100亩耕地用于公路建设,按规定,在组卷报批前需经过()等程序。

  A、二公告、一登记

  B、告知、确认、依申请听证

  C、告知、听证、调整规划

  D、调查、登记、草签协议

  【答案】B

  【解析】

  《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门在作出决定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一)较大数额罚款、责令停止违法勘查或者违法开采行为、吊销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的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

  24、区片基准地价是在()的基础上,在空间上将同一级别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若干均质区域,然后评估出区片的基准地价。

  A、基准地价

  B、级别基准地价

  C、路线价

  D、标定地价

  【答案】B

  【解析】区片基准地价是在级别基准地价的基础上,在空间上将同一级别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若干均质区域,然后评估出区片的基准地价。

  25、《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无偿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应当无偿收回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并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出让。

  A、市、县人民政府

  B、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C、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

  D、市、县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

  【答案】A

  【解析】无偿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因迁移、解散、撤销、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无偿收回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并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出让。

  26、《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D、国土规划

  【答案】A

  【解析】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27、A房地产开发公司2007年10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2008年2月因资金短缺开发暂停,同年6月,A房地产开发公司将该土地使用权转让给B房地产开发公司。

在办理办更土地登记时,登记机关可以该公司()为由不予办理。

  A、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0%

  B、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

  C、土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

  D、未形成建设用地条件

  【答案】B

  【解析】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

  28、A开发公司征收某村50hm2(公顷)基本农田外的耕地,已知该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为800元/亩,那么该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的最低额为()。

  A、260万元

  B、300万元

  C、360万元

  D、600万元

  【答案】C

  【解析】征收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

50hm2(公顷)错误15=750亩。

800元/亩错误750亩错误6(倍)=360万元。

  29、土地调查形成的成果不包括()。

  A、数据成果

  B、图件成果

  C、数据库成果

  D、权属证明成果

  【答案】D

  【解析】

  《土地调查条例》第十九条土地调查形成下列调查成果:

  

(一)数据成果;

  

(二)图件成果;

  (三)文字成果;

  (四)数据库成果。

  30、农村居民建住宅申请用地时,对()的,政府不予批准。

  A、使用原有宅基地

  B、使用村内空闲地

  C、使用村内废弃地

  D、出租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

  【答案】D3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以()为指导方针,坚决防止借规划修编名义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A、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耕地

  B、严格土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C、切实保护耕地,依法依规用地

  D、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

  【答案】D

  32、下列关于土地统计,说法错误的是()。

  A、土地统计是从质量方面反映和分析土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的结果

  B、目前,土地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土地的类型、面积、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等

  C、地统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即土地统计工作、土地统计资料和土地统计科学

  D、土地统计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的全部土地

  【答案】A

  33、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不包括土地使用权()。

  A、出售

  B、交换

  C、出租

  D、赠与

  【答案】C

  【解析】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有三种方式,即出售、交换、赠与。

  34、某企业跨两个县用地,在进行土地登记时应该()。

  A、在所涉及土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县级人民政府办理土地登记

  B、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C、报上级市人民政府进行登记

  D、报省国土资源厅登记

  【答案】B

  【解析】

  《土地登记办法》规定,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应当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35、土地一级市场的供给者是()。

  A、土地所有者

  B、土地使用者

  C、土地开发商

  D、土地经营者

  【答案】A

  36、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个等级。

  A、2B、3C、4D、5

  【答案】C

  37、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物业或渔业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个人使用,但使用期限最长不能超过()。

  A、15年

  B、30年

  C、50年

  D、60年

  【答案】C

  38、某单位需报批一建设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该单位应当在()提出预审申请。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后

  C、申请项目选址意见书阶段

  D、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

  【答案】A

  【解析】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关第五条规定,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39、抢险救灾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属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必须在灾情结束后()个月内申请补办审批手续。

  A、3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8个月

  【答案】C

  40、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或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国家集体公民合法利益,情节严重的,按扰乱市场秩序罪,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A、三

  B、五

  C、二

  D、一

  【答案】A

  【解析】

  《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

  【串通投标罪】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1、抢险救灾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

其中,属于临时用地的,灾后应当恢复原状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使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灾情结束后()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

  A、应当;6B、应当;3C、不再;6D、不再;3

  【答案】C

  42、下列占用耕地的情形中,不免征耕地占用税的是()。

  A、专用铁路建设

  B、新建部队军事设施

  C、新建学校

  D、机场停机坪建没

  【答案】A

  【解析】免税范围:

  

(1)部队军事设施用地,

  

(2)铁路沿线、飞机场跑道和停机坪用地;

  (3)炸药库用地;

  (4)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用地。

  43、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

  A、集体土地

  B、国有土地

  C、未利用地

  D、空闲土地

  【答案】B

  44、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个等级。

  A、2

  B、3

  C、4

  D、5

  【答案】C

  45、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46、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47、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48、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49、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50、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51、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52、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53、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54、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55、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约定:

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设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

3年后,乙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丙。

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甲发生了纠纷。

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甲对乙的土地不再享有地役权

  B、甲有权不让丙建高楼,但得每年支付其4000元

  C、丙有权建高楼,但须补偿甲由此受到的损失

  D、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因没有办理登记而无效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