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458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docx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

冰箱不制冷维修工艺主要需检测如下部件:

温控器、压缩机、电脑板及制冷管路。

在介绍以上部件的故障检修工前,先介绍一下冰箱故障通用检修指引:

工艺流程:

1.电冰箱故障检修方法

接到一台有故障的冰箱,有经验的修理人员往往不轻举妄动,常用望、闻、切、诊的方法初步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大概部位,并逐步缩小其包围圈,经过认真准备之后,才动手进行修理。

1.1望

望即看,观察电冰箱的外观情况了解故障症状。

a.制冷系统

(1) 制冷剂泄漏。

观察冰箱制冷系统管道时,若发现什么地方有油迹,就说明那里有泄漏点。

这是因为制冷剂与润滑油能很好混合的特性,当制冷剂向系统外泄漏、挥发时,就一定会遗留下油迹的缘故。

电冰箱内制冷剂发生泄漏,轻者,会造成制冷量下降,蒸发器部分结霜,部分结露现象;重者,会使冰箱彻底丧失制冷能力。

系统润滑油与凡士林的区别是:

系统润滑油为液态,颜色微黄,作用是润滑油压缩机机械部分良好运转;凡士林为介于固体液体之间的稠状物,颜色为透明的,作用是防止管路焊接处氧化。

 

(2)制冷系统堵塞。

制冷系统的堵塞,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冰堵,一种是脏堵。

制冷系统发生局部堵塞时,压缩机能启动运行,故障现象与制冷剂部分泄漏或泄漏完十分相近,都表现为制冷能力的降低或不制冷,故障判断时,应按下面所述方法区别分开。

制冷系统若发生脏堵,冷凝器不热,蒸发器没有流水声,同时会在堵塞点产生压力降,由于压力降的作用,制冷剂将在堵塞处开始蒸发,吸收外界的热量,于堵塞处后的系统管道将产生温度降,眼能看到结霜、结露现象。

脏堵部位一般都出现在毛细管段。

冰堵部位一般都出现在毛细管的出口处,电冰箱制冷与不制冷按一定时间间隔反复出现是电冰箱发生冰堵的特殊现象,可据此区分冰堵与脏堵。

将毛细管切开后,冰堵、脏堵如何进一步确认?

打开工艺管口出现负压现象,在过滤器下方5mm处剪断毛细管,制冷剂大量喷出,用白纸放在喷口处待制冷剂喷发完后检查白纸有无水份存在,如有则为冰堵;同理,打开系统后,可在过滤器下方剪断毛细管,如无制冷剂喷出或喷出压力不大,打开过滤器大口有大量制冷剂排出,则是脏堵。

b.其余部件

看门封是否密封,将手电筒放置冰箱中,以不透光为准,视为密封。

温控旋钮是否适应用户需要,一般调至4~5挡,数值越大,冷冻能力越强。

当气温<10℃时,冷藏室补偿开关是否打开;感温头盖板是否松动。

从而了解冰箱的保温效果,制冷温控使用当否。

1.2闻

闻即听,听电冰箱的运行情况,听通电后电动机是否运转,听压缩机工作时各种噪声,听蒸发器内的气流声是否正常。

a.压缩机

接通电源,即听见压缩机启动的轻微的响声,并投入正常运转。

运转中无异常噪声。

若压缩机只有"嗡、嗡、嗡"声,有时还伴有剧烈的压缩机振动声,压缩机不能投入正常的运行,之后过载保护动作,切断电源。

此故障表现为:

压缩机负载过大,电动机绕组短路、断路,启动器故障,压缩机机械故障。

若冰箱正常运行时,压缩机壳内有明显的回气声,为压缩机排气管脱落、断裂而引起。

若在压缩机正常停机时,即听见机壳内有明显的皮球泄气似声音。

则说明压缩机阀板的高、低压纸垫被击穿、阀片严重磨损。

b.蒸发器和冷凝器

(1)蒸发器。

毛细管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节流声,为"嘶、嘶、嘶"之声;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气化声,为似开水沸腾声。

若听见蒸发器内"叽、叽、叽"之声,而制冷剂节流和沸腾声,呈时有时无的抽吸声,则说明系统内有少量的水分。

于毛细管口造成局部冰堵当制冷剂的节流和沸腾声,相当长时间循环的一会儿听得见、一会儿听不见……,则是因为毛细管口发生冰堵所致。

若听见蒸发器内全是气流声,表明系统内制冷剂基本泄漏掉。

若听见蒸发器内无任何声音,此时有两种故障可能:

一是系统内制冷剂全部泄漏掉;

若听见蒸发器内无任何声音,此时有两种故障可能:

一是系统内制冷剂全部泄漏掉;二是系统内发生堵塞,包括冰堵和脏堵。

在判断此两类故障时,可采取本文前述方法着手区别。

冰箱正常运行时,箱内及管道有似流水之响声,是正常的。

(2)冷凝器与蒸发器。

正常运行的冰箱,冷凝器内制冷剂与空气自然对流散热,冷凝成液体。

无任何噪声。

当蒸发器表面温度下降到一定值(一般为-20℃左右)时,冷凝器内发出一种较大的异常的怪声,似时高时低,时堵时畅的抽吸气。

此时,蒸发器内可听见制冷剂的节流声,呈时堵时畅;用手握住回气管,能感觉到同上所述的类似现象,并伴有一定的振动感。

此类故障,主要是系统内杂质含量超标,冷冻油质量太差或含水分太多造成。

这是因为,当电冰箱蒸发器表面温度降低后,凝固点较低或含水分过多的冷冻油,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差,固体石腊使流动油更加浑浊,于毛细管结蜡,发生堵塞。

c.其余部件

正常运行的电冰箱,整体不发出任何噪声。

若冰箱发出任何噪声,一般为:

制冷管道振动;

冰箱安装不稳,紧固螺丝松动;箱内食品没放稳,硬物撞击冰箱内壁;冰箱顶面摆放物没放稳等因素造成。

采取相应方法,即可排除。

1.3切

切即摸,手感冰箱制冷系统管道各段的温度是否正常。

a.制冷系统

接通电源,冰箱运行15-20分钟时,手摸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明显接近室温,排气管应有烫手感;手摸蒸发器表面应结均匀实冰一层,当手指粘点水,摸蒸发器时,应有明显的粘手感。

手摸蒸发器表面结霜不匀,或者是前半边结霜,后半边结露,则说明系统内充入制冷剂不足,或制冷系统发生局部堵塞。

手摸蒸发器表面为露水状态,或连露水都无,则说明制冷剂基本泄漏掉,或系统发生堵塞。

b.压缩机

正常运行的冰箱,手摸压缩机壳为80-85℃。

排气点的温度小于85℃。

实际上,由于回气进入压缩机壳后,压缩机散发出的热量被过热制冷剂气体再度吸收,进一步过热后,才被压缩机吸入,实际压缩机排气点温度,将小于90℃。

从压缩机排气管至过滤器接口,温度逐渐由烫手降至接近室温,过滤器接口温度一般高于环温8~15℃。

c.冷凝器

若冷凝器前三、四道与后一道管,有一阶梯明显降温感,则说明系统内有空气里;若整个冷凝管道都发热烫手,则说明充入制冷剂过多;手摸冰箱制冷系统,除毛细管与蒸发器连接处外,其它管道不应有明显降温分界线,更不能发生结霜、结露现象,否则说明从此处发生堵塞;手摸制冷器件、管道、接口、焊接头,若有油迹,则说明此处发生泄漏;正常情况下,压缩机排气管端的冷凝器温度略高于另一侧的冷凝器,但温差不是很大。

1.4诊

诊即测量分析诊断,经过上述望、闻、切掌握的信息,经过测量分析诊断出故障所在的部位,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测量分析包括:

测量冰箱的电流、温度、压力,开停机以及其直流电阻等。

a.测量电流

测量冰箱的电流值,是了解冰箱正常与否的重要数据。

(1)启动电流。

冰箱启动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8倍左右,用专用的测流计从启动到正常运行后,看电流表的读数,大于或等于8A时,为启动电流过高。

其主要原因是;电机启动绕组短路。

若启动绕组匝间短路严重,冰箱将不能投入正常运行。

一般情况接通电源,在0.2s-0.5s内一瞬间完成冰箱从启动到正常运行,进入额定电流值,若冰箱启动电流值滞后一段时间,再下降至额定电流值,说明制冷导管内有局部堵塞。

(2)运行电流。

运行电流过高或过低:

当冰箱运行电流大于或小于额定电流时,为运行电流过高或过低,

运行电流过低(相对于额定电流),故障症状为:

制冷导管发生堵塞,制冷剂缺少等。

运行电流过高(相对于额定电流),故障症状为:

充入制冷剂过多,系统内有空气等。

b.测量工况温度

在18~38℃的环境温度下,在温控器上能找到一档使冷藏室几何中心平均温度在0~10℃之间,冷冻室的最高温度在-18℃以下

压缩机温度不大于85℃。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大于90℃。

c.测量开、停机比

电冰箱的开、停机比是一个主要的参数,它与温控器的温差、温度范围调整有直接关系。

若调整不当,冰箱维修的再好,制冷也会不正常。

冰箱运行时,通常将温控器旋钮置于“4”档,为测量参考点。

达到稳定状态后,冰箱开停比夏天为3:

1-1:

1;冬天为1:

3-1:

5。

2.电冰箱常见故障检修

电冰箱常见故障:

包括漏、堵、冻、压缩机故障、电气系统和箱体结构故障。

2.1漏:

指制冷系统制冷剂微漏或全部泄漏。

a.        原因:

焊缝质量不好,管道与接头受腐蚀或碰撞后有裂纹,蒸发器腐蚀穿孔等。

b.       现象:

制冷效果下降甚至不制冷,压缩机排气管与冷凝器热度下降甚至不热。

蒸发器结霜不正常甚至不结霜,流水声减小甚至消失。

如果是蒸发器本身穿孔泄漏,蒸发器有“吱吱吱”的气流声。

压缩机运转不停,折断压缩机工艺管,只有少量甚至没有气流喷出。

2.2堵:

指制冷系统内污物堵塞毛细管、干燥过滤器和管道等。

a.        原因:

毛细管由于油污和其它污物集结在入口段而堵塞,干燥过滤器由于铜丝网脏堵或生锈、分子筛粉碎致使干燥剂层过于密实而堵塞,管道(尤其是低压管道)会由于油污、污物的积结而堵塞。

b.       现象:

制冷系统的堵塞现象与上述“漏”的现象相同,但折断压缩机工艺管有气流(制冷剂)喷出,制冷系统低压压力呈真空。

干燥过滤器堵塞时,外壳发凉甚至凝露。

具体脏堵的维修办法是:

1、依次焊开工艺管、过滤器、压缩机排气管端冷凝器接口和压缩机吸气管端蒸发器接口;2、在冷凝器、蒸发器端口分别连接快速接口,用0.8MPa干燥氮气对高低压管进行冲洗,将管路中的水分吹出,此过程需要重复多次处理;3、如管路轻度污染可直接用R600a分别吹洗不少于30秒,再用0.8MPa氮气对管路吹洗2分钟以上;4、如管路严重污染可直接用R113清洗剂或四氯化碳注入系统清洗,后用0.8MPa氮气吹干净系统;5、更换相应干燥过滤器,严重污染时需要更换压缩机,迅速组装焊好,充入氮气对焊点检漏,一般用肥皂水涂在管路焊接处查漏,如有连续的气泡则可判定为虚焊,需要重新焊接,进行抽空灌注试机。

一、温控器故障检测与维修:

温控器故障现象一般有冷藏室结冰、冷藏室温度偏高、不制冷与不停机。

(一)冷藏室结冰冰箱维修指引:

7,8,9月份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天气湿热,冰箱开机时间偏长,容易导致冰箱冷藏室结冰,另外还与开机比率有关系(冰箱开机率与环温的关系,一般冰箱在25℃环温下的开机率只有25%-35%。

38℃环温下的开机率约80%-90%。

)。

不同型号冰箱其具体维修要求略有不同,现给予一般维修指引。

1.     向用户说明

用户报修时,根据用户使用情况,首先向用户解释结冰原因。

提醒用户在天气湿热的情况下,冷藏室内储藏物品不可放的太多,开门也不能过于频繁。

(指导文件《冷藏室结冰问题服务指引》。

2.     判断结冰原因

常见冷藏室结冰的原因可能有:

① 脱粘:

冷藏室蒸发器铝箔与箱胆之间有空隙,使得冷藏室与蒸发器传热热阻变大。

毛细管套管与箱胆之间的传热正常,使得冰箱开机时间较长,停机时间较短,冷藏室后壁正常微霜来不及融化,时间长了就形成厚冰。

② 微漏:

当冰箱制冷系统出现微漏现象,系统制冷剂不足时,一般机械冰箱会出现开机百分比偏大,冷藏室容易结冰。

③ 堵塞:

当毛细管部分堵塞时(脏堵或冰堵),系统会出现冷量不足的现象。

此时冷凝温度偏高,蒸发温度偏低。

制冷剂在冷冻室很容易蒸发完,所以也会出现制冷剂不足的现象。

同样开机百分比会偏大,冷藏室容易结冰。

④ 温控器坏:

温控器参数漂移或触点粘连损坏,致使开机点温度偏低或压缩机长时间工作,使冷藏室后壁结冰。

⑤ 温控器差异性:

个别产品温控器感温处的温度偏高及温控器制造允许偏差范围内的开机点偏低,虽然温控器调整在正常位置,仍然造成压缩机工作时间较长、较低温度开机的事实,使冷藏室后壁结冰。

⑥ 门封问题:

门封和箱体结合不紧密,导致湿度和冷藏室负荷变大。

使压缩机工作时间长,停机时间短,致使冷藏室后壁结冰。

3.     维修方案

① 脱粘:

帮用户除去冰块,擦干冷藏室后壁,用手摁冷藏室蒸发器覆盖部分,检查冷藏室蒸发器是否有脱粘现象,并记录结果。

如果有较小覆盖面脱粘,换维修温控器维修;覆盖面脱粘较大超过50%,见图1,则用细针在脱粘面中心扎一个小孔,排挤掉里面的气体,将箱胆与蒸发器铝箔压合后用注射器打胶堵上小孔。

② 微漏:

其维修方法见相应的维修手册;

③ 堵塞:

其维修方法见相应的维修手册。

注意,一定要更换脏堵和受潮的干燥过滤器;

图1:

245F、265F冷藏室蒸发器全面积示意图

 

④ 门封和箱体结合不紧密:

其维修方法见相应的维修手册,建议热化恢复门封条或直接更换门封条。

 

注:

例如,定制的维修温控器图号为“原图号+WX”,例如,245F的温控器图号为289501,则其维修温控器图号为289501WX。

换完温控器后将其档位设置在3档。

上门维修后,要再次向用户讲解冰箱的使用方法。

图2:

内调节螺丝调节关机点温度图3:

外调节螺丝调节开机点温度

 

4、温控器故障冰箱冷藏室结冰维修说明:

一般需更换维修温控器,如在无专用维修配件的情况下,有经验的维修人员通过自行调试温控器参数,亦可有效解决冷藏室结冰问题,具体方法为:

打开冰箱侧面的控制盒后,将温控器拆下,将外调节螺钉顺时针旋转180°~270°或360°,顺时针旋转一周温度上升约3℃左右,见图4、图5,再将温控器重新装好即可。

情况比较严重的要对温控器毛细管套管位置做相应调整:

打开后背板,调整温控器毛细管套管与蒸发器盘管的距离,然后手工发泡恢复。

 

图4:

外调节螺丝调节开机点温度图5:

外调节螺丝顺时针旋转180°~270°

 

 

(二)温控器故障冷藏温度偏高维修说明:

与冷藏室结冰温度偏低维修工艺的调节方向相反,即将相应的温控螺钉逆时针旋转180°~270°或360°,逆时针旋转一周温度下降约3℃左右,如调整后无效则需更换新温控器。

(三)温控器故障不制冷与不停机

温控器漏气、设置的档位不正确等都可能使冰箱不制冷或不停机,应更换新温控器或重设温控档位。

注意事项:

1.     从冰箱上拆下温控器前,先标记出感温毛细管插入套管的初始位置,以便调节后仍恢复安装到原来的位置。

2.     调整前先标记出该螺钉的初始位置,严格按本说明的范围调节,不要调节过度;同时不得调节其它螺钉。

3.     拆装温控器要小心,不要使感温毛细管过度弯折而破裂。

二、压缩机故障不制冷工判定及检修工艺:

 

判定压缩机各部分管路的方法:

(主丁主任补充)

 

压缩机的解剖图如下:

应用范围:

一般通用压缩机故障

(一)工艺流程:

家用冰箱几乎全部采用全封闭压缩机,压缩机与电动机两大部分被壳体完全封闭。

压缩机工作时,机件在壳内与冷冻机油和制冷剂长期接触,在高温和压力的作用下频繁启动,容易出现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

具体故障现象如下:

故障名称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线圈烧毁

通电后,无任何反应

⑴供电线路故障;⑵绝缘材料质量差、变质;⑶热保护器失败

卡死,又称卡缸、抱轴

通电后有轻微嗡嗡声,启动数秒后,再停止运行,连续反复启动,不能正常启动

⑴缺油或冷冻油路堵死;⑵材质选择不当;⑶装配间隙过小

制冷差

压缩机效率降低

⑴运动件磨损,使配合间隙过大;⑵吸排气阀破裂或关闭不严;⑶缸垫石棉纸板击穿

不制冷

 

⑴制冷剂充注过量,造成缸垫冲破;⑵高压管断裂;⑶高、低压阀片击碎

渗油、漏油

接线柱或其他焊接部位(如上下壳体焊缝)有油迹

⑴接线柱焊接不良或玻璃绝缘体破裂;⑵机壳或引出管虚焊;

吊簧脱落

能运行,但壳体内有撞击声音

⑴吊簧材质不良而断裂;⑵吊簧装配不良而脱落;

1、通电后无任何反应:

冰箱通电后,无任何启动迹象,用手触摸压缩机外壳,也没有任何振动的感觉。

首先,通过检查冰箱内照明灯是否能点亮,确认供电良好,排除电源保险丝烧断、电源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电源先断路、电压稳定情况(187V~242V)等供电故障原因。

其次,还要排除其他造成压缩机不能启动的因素,如将温控器旋钮调至停机点上,温控器失灵,启动保护器安装不良或损坏等。

如果这些地方经仔细检查后,均未发现故障,就应该考虑是压缩机坏了。

(1)造成冰箱不启动的压缩机故障,最常见的是电机绕组烧毁。

电机绕组如果完全烧断,通电后压缩机启动电流等于零,而如果绕组与定子或两绕组之间严重短路,会导致电流增大。

而此时如果冰箱通电,电源保险丝很快被烧毁,或者是将保护器烧断后,冰箱亦无法启动。

(2)压缩机的电机绕组烧毁,大部分发生在启动绕组上。

因启动绕组的线径较细,且它是按短时工作方式设计的。

如果电机不能正常启动,保护器又未能及时动作,就会烧毁启动绕组。

若保护器能动作,但压缩机又不能正常运转,就会出现启动频繁现象,此时,电流很大。

长时间的反复动作,将使启动绕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也会将启动绕组烧坏。

(3)电机运行绕组烧毁的机会较少,一般因制冷剂泄漏、毛细管堵塞、冰箱不制冷,会使压缩机无法自动停机而长时间连续运行。

如果此时保护器失效,最终就会将运行烧坏。

检修方法:

检修时,卸下启动保护器(PTC),用万用表电阻挡测绕组的电阻值。

如果测的某个绕组时,其电阻值为无穷大,表明该绕组断路。

但如果是两个绕组的电阻值均为无穷大时,则有可能电机绕组的内部引线插头脱落。

如果某绕组的电阻值明显减少或与机壳的阻值明显变小,则表明该饶做短路或绕组已与铁芯短路,出现以上情况均需要更换压缩机。

一般压缩机绕组的阻值测量规律是:

总阻值=运行绕组阻值+启动绕组阻值。

2、压缩机不启动,但有轻微的“嗡嗡”声:

压缩机没有启动运转,所听到的“嗡嗡”声是电机铁芯轻微振动发出的。

若保护器正常的话,数秒钟后就会跳开,几分钟后保护器又复位接通电路,数秒钟后保护器再次跳开,如此反复动作,压缩机皆不能启动,且温度上升很快。

这种现象是压缩机“卡死“(又称抱轴、卡缸)故障的典型表现。

压缩机卡死的主要原因有:

⑴压缩机内部运动配合间隙过小,机体温度升高后,由于热膨胀作用而卡死,压缩机冷却后再开机,有可能恢复运转,但运转一段时间后又被卡死。

⑵制冷系统中的脏物、金属屑等杂志进入气缸或轴承中,造成机械卡死。

⑶冰箱久置不用,压缩机内部缺油锈蚀,冷冻机油不能循环,造成部件烧损卡死。

⑷冰箱受到剧烈振动,导致压缩机电机的定子移位,轻则使电机运行电流增大,电机温度迅速升高,重则卡死不能运转。

检修方法:

卡死故障的压缩机,有的经过外部处理可以恢复运转,方法是将压缩机从冰箱拆下,如果压缩机内的冷冻油够量,将高、低压接管、工艺管的开口堵死后,把压缩机倒过来放置一段时间,这样冷冻机油充分浸泡压缩机上部件部分,冷冻油侵入机件缝隙。

而后,把压缩机放好,去掉3个管口的堵塞物,再通电启动。

若卡轴不太厉害,启动时用榔头轻击压缩机的顶部和四周,振动其内部机件,压缩机有可能恢复运转。

若严重的卡死直接更换压缩机。

3、压缩机能运行,但不正常

压缩机在通电后能启动,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后又停止,数分钟后又重新启动运转,经过很短的时间的运转后又停止,这样运转不正常现象。

如此反复启动,频繁运转压缩机,若用电流表测运行电流,比正常情况大。

压缩机运转不正常的原因,除了电源电压波动、冰箱内热负荷过大,PTC不良外,还可能是压缩机自身损坏。

检修方法:

去掉压缩机PTC,采用人工启动的方法直接启动压缩机,同时用电流表检测压缩机的工作电流。

通过压缩机启动后的运行电流超过冰箱名牌上标注的额定电流值过多,则说明压缩机运行电流过大,应更换新的压缩机。

如果压缩机运行电流正常,则可判定压缩机正常,故障出在压缩机PTC上面。

4、制冷差、不制冷

冰箱长时间连续运行,但箱内温度不下降或降温不够,达不到规定要求温度。

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除系统制冷剂严重泄漏、管道堵塞以外,就压缩机自身而言是内排气系统出了故障。

压缩机内排气故障的特征是压缩机连续运行,冰箱内不降温度,当然也不会自动停机。

此时压缩机机壳较热,而冷凝器不发热,压缩机内有时会发出轻微的气流声,甚至有不太明显的金属撞击声。

检查时,将压缩机的排气管与吸气管焊开,再让启动压缩机运转,高压侧无气体或少量气体排出。

压缩机的内排气管断裂、高压密封垫被击穿、阀片破裂等,都是产生内部排气故障的原因。

检修方法:

出现此类现象就只有更换新的压缩机。

5、压缩机运行噪音

冰箱在工作时的噪音来自压缩机,正常时应不超过40dB(分贝)。

压缩机的异常噪音多数来自其内部。

压缩机启动和停转时由于受力突然,会发生较强抖动,所以压缩机的机体是由三只弹簧悬吊在壳体内,以达到防振的目的。

发生弹簧弹力不均,机体在某一方向靠近机壳,在启动或停机时因抖动厉害而与机壳相撞,发出撞击声,这种噪音一会就消失,一般称为“撞壳“。

检修方法:

轻微的不予理会,严重则需要更换新压缩机!

相关噪声标准:

GB19606-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

容积

直冷冰箱

噪声限值

dB(A)

风冷冰箱

噪声限值

dB(A)

冷柜噪

声限值

dB(A)

≤250

45

47

47

>250

48

52

55

6、更换压缩机的操作规范、维修现场要求与注意事项:

压机损坏形式和现象

①   不排气,现象:

压机运转正常但不制冷

②   排气差,现象:

同上

③   吊簧脱落,现象:

制冷正常,但发出”咣当”金属碰撞声

④   卡缸,现象:

灯亮,但压机不启动,并发出断续的”哒哒”保护声

⑤   线圈绕组开路.现象:

灯亮,压机不工作

压机故障诊断

1)  压机不排气:

插上电源,运行10-20分钟后,右手持管刀或刻丝钳打开工艺管,观察瞬间有无有无制冷剂排出,随即用左手拇指堵住压机工艺管口感觉有无吸气感,来判断压机排气是否正常.

①   瞬间有大量制冷剂排出,98%是压机不排气

②   瞬间有少量制冷剂排出,说明压机工作效率低

③   瞬间无制冷剂排出,用食指堵住工艺口,有吸力感,压机排气正常

2)  压机有漏故障判断,在遇到制冷差,对高低压打压均未发现漏,且压机原工艺管口焊接良好,才考虑压机可能有漏点.原因:

压机长期运行发生震动,造成高,低管根部,原焊接口出现裂缝,或压机接线柱及压机上下外壳焊缝处出现漏,导致制冷剂泄漏.方法:

高低压口焊死,从工艺管口对压机加注氮气,打压12公斤力/平方厘米,观察24小时,如有变化,说明有漏点.

3)  压机卡缸,吊簧脱落判断较简单,在此不叙述了.

 

压机的拆卸步骤:

①   打开工艺管口放气,即用管刀或刻丝钳打开压机工艺管口,放掉制冷济

②   拆下压机附件,用平头改锥撬开附件盒固定簧片,取下附件盒,然后分别取下启动器,过载保护器.

③   将高,低压管路分别从压机高,低压口焊下.以使压机与制冷管路分开.

④   拆下压机固定螺丝或卡子并保存好.

⑤   水平取下压机,双手抱住压机,水平移出压机,严禁压机倒置或倾角过大

⑥   正置压机,用压机堵子封好,防止脏物进入压机

压机安装步骤:

(拆卸逆过程)

①   压机正置,且水平移动放置于原固定位置.

②   安装好压机4个固定螺丝或卡子

③   将制冷系统高,低压管口焊接口用零号砂纸打磨干净,以露出金属本色为准,打磨位置在焊接口1厘米范围内,打磨时应管口向下,以防止金属屑或其他脏物进入制冷管路.

④   取下压机高低压管口防尘帽,将系统高低压管口,对应插入压机高低压管口,插入深度在1厘米左右.

⑤   焊接好高低压管路,安装好压机附件,附件盒及卡子,

注意事项:

①   安装和拆卸时应尽量保持压机水平,倾斜角小于30度,否则易造成压机吊簧脱离.

②   防止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压机排气口,吸气口,工艺管口中进入异物,从而导致新的压机故障.

③   焊接压机各管口时,应用黄铜焊条进行焊接

④   焊接过程要快速,温度不要过高,尽量不要反复焊接,以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