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64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责 任 重 于 泰 山.docx

责任重于泰山

 

当知青,插秧锄草,他任劳任怨;做学生,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当教师,他努力钻研业务,每一节课都讲得有声有色;当研究生导师,他为人师表,以德育人;当院长,他时刻想着对学生负责,狠抓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当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他带领全体党员参政议政,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当吉林市政协副主席,他认真履行职责,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建言献策……他是一个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的人,在他的心目中:

责任重于泰山

——记吉林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

北华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医学院院长)毕胜利

 

1982年,毕胜利这位恢复高考后白求恩医科大学的第一届优秀毕业生,放弃了在省城留校机会,自愿来到当时的吉林医学院任教。

光阴荏苒,25个春秋过去了,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上交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毕胜利当时正在农村当知青。

得知知青可以参加高考的消息,与他一道从城里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青人都兴奋不己,他们在争分夺秒地迎战高考。

毕胜利也在翻着书本,尽管他相信自己的学习基础较好,但他的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全家人因父亲的‘历史问题’被下放到农村。

在那个讲究“根红苗正”的年代,这样的出身,怎能奢望上大学呢?

内心的忐忑,没能阻止他上大学求知渴望,竟以全县第三的好成绩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

这在他所在的小县城和农场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望着儿子那改变命运的录取通知书,饱受政治折磨的父亲感慨万千,他告诉儿子,不要忘了共产党的恩情。

父亲的冤案、全家人的苦难都随着那一纸录取通知书淡化了。

1982年,大学毕业时,父亲的冤案得到了平反昭雪,恢复了人民教师的职务。

对那段错误的历史,毕胜利从没有抱怨过。

而且时刻不忘父亲的教诲,明明白白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

把自己的全部智慧与青春都献给了医学院教育事业,献给了他的学生……

当教师,他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充实自己,课堂上深入浅出,进修、考研、申请科研科目,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

1982年,作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的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毕胜利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分配到当时的吉林医学院任教,在医学院当教师时,他感到了自己学校与母校师资力量的差距,为了尽快提高教学水平,毕胜利成了图书馆、阅览室的常客。

在他看来,教师不应只讲书本上的知识,应围绕教学大纲讲书本上没有但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每到上他的课时,不论是全日制还是成人班的学生都涌跃地前来听课。

当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该有一桶水。

对于这句老生常谈的话,毕胜利有自己更深的理解,他感到自己做一名高校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

为使自己掌握更多的医学前沿知识,1985年,在女儿刚百天时,毕胜利便扔下了可爱的女儿和心爱的妻子,到知名学府重庆医科大学进修学习。

回来时,女儿都不认识这个求学归来的爸爸了。

为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他从不放弃每一个学习机会。

他自学英语和计算机。

1989年,他考上研究生。

在研究生毕业时,拒绝了国内多所高校的高薪聘用及出国留学的机会,选择了继续留校任教。

是呀!

当时的医学院师资力量还很薄弱,需要像他这样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骨干教师勇挑重担,把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搞上去。

他深知,科研对高校教学的意义之所在,在研究生毕业时,就申报了青年科研基金,拿到了科研项目。

其中,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项目,只查血液中一个抗体就可准确诊断病人是否患了溃疡性结肠炎,解决了以往做肠镜都难以诊断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科研项目,丙肝试剂盒的研制成功,在吉林市中心血站用于检测血液中的丙肝病毒,为市财政节省了大量资金。

作为当时的研究室主任,在毕胜利主持下的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吉林市青年科技奖”、“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奖”、“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高校首席教授”等殊荣。

由他担任学科带头人的临床检验诊断学科被评为省重点学科。

在荣誉的光环簇拥下他并没有停止进取的脚步,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最终获得批准,填补了北华大学医学界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空白。

2006年,先后主编《临床检验免疫学》和《医学免疫学》两本十一五规划教材。

这也是全国同道对毕胜利实力的认可。

填补了北华大学医学教育又一空白。

   作为管理者,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对学生负责。

他遵循教育规律,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科研项目。

学校整体师资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

2001年,学校党委任命他担任北华大学医学院院长。

当校长在大会上宣布时,从没有想当院长的思想准备的他这样表态:

组织上的决定,我义无反顾,我会尽全力去做。

这是他的心理话,但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做什么他都要做得最好。

这位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的男子汉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他在日夜思索着、操劳着……很快,学院工作就有了起色。

   凭着当年在高校搞教学和科研的实际工作经验,他深知,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高校不误人子弟,才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毕胜利首先从提高教学质量入手,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手抓科研工作。

他鼓励教师外出进修、考研、考博、申报科研项目,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对此,他常对教师说:

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进而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如今,医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整体教学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最直接的受益者—学生的考研率居省内高校前列。

而且,从这里考入其它高校读研的学生都受到了所在学校的好评。

在毕胜利看来,高校搞科研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直接载体。

为此,担任院长后,他把科研工作放到了与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长远的眼光和高度的责任感,使他紧紧抓住了学校搬迁和日元贷款的机会,全面改善了教学硬件条件。

目前,学校教学设备在全国医学院校中都处于领先水平。

教学硬件条件的完善为科研项目搭建了平台。

2003年,吉林省教育厅在北华大学医学院设立了吉林省医学检验与测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4年,吉林省卫生厅又把四个重点实验室设在了北华大学医学院,这在学校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担任院长以来,毕胜利带领他的团队已在国家、省、市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奖。

作为管理者,毕胜利以自己正直、公正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众多的学科精英在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留校任教;为给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他让学生按成绩选择实习地,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搭上实习就业的直通车。

在毕胜利任院长的6年多时间里,全院教师几乎都取得了研究生学位。

一些教师还取得了博士学位。

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论文、著作在全国都有了影响。

为此,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又成了这位时刻想着对学生负责的院长必须面对的难题。

毕胜利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医学院的每一位教师。

作为院长,一些行政事务占去了很多搞科研和教学的时间,但面对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高薪聘请,毕胜利还是一次次地婉言拒绝了;做为院长,他要为教师搞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创造条件;作为院长,他要以自己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让教师感到自身努力与真才实学的重要;作为院长,他努力带领自己的团队向着全国一流的高校目标而努力。

面对北方高校师资流动大又难以引进人才的现实,他千方百计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

针对一些教师读完博士学位后难以留住的情况,毕胜利做了大量耐心而细致的思想工作,留住了许多专业人才,并为他们创造进修深造和提高的各种机会。

领导的信任与关怀,同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赖,优越的科研环境,为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目前,医学院的教师中有硕士生60多名,博士生20多名。

学校近两年还引进了3名学科带头人,在他们和本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北华大学医学教育和科研水平都有了很大进步。

当然,真正的受益者还是那些渴望获得知识的莘莘学子……

毕胜利常说,对学生负责,就要对学生的前途负责。

在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就特别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公平的,学生实习与就业单位的选择都是公平、公开的。

学校开通实习、就业直通车,选择好实习点就可能直接就业。

而实习点的选择是把学生平时成绩张榜公布,让学生现场选择。

这样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让学生心悦诚服。

在学生中树立了只要努力学习,将来就能选择理想的实习和就业单位的信心。

作为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和吉林市政协副主席,毕胜利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

带领农工党党员参政议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出提案反映群众呼声……

2002年初,毕胜利当选为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不久又当选为农工党吉林省委会副主委。

同年底,当选为吉林市政协副主席。

面对职务的提升,他没有惊喜与陶醉,而是又一次感到了肩负责任的重大。

一边是带领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一边是带领农工党党员参政议政,一边是为市委、市政府工作建言献策。

同样的责任,同样的重大。

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但他却做得样样出色。

作为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毕胜利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积极参政议政,共提出有价值的提案、议案200余件,集体提案50余件。

他还带领农工党员积极做好社会服务,在农工党吉林省委会的帮助下,农工党吉林市委会在丰满区建起了“青山地方病扶贫生产联合社”,并被农工中央确定为“中国农工民主党构建和谐社会联系点”。

在毕胜利担任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的五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农工党吉林市委会先后组织义诊活动120余次,向各地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0多万元,招商引资超亿元。

2007年,农工党吉林市委会被农工中央授予2005—2006年度全国社会服务先进集体。

作为吉林市政协副主席,毕胜利更感到自己认真履行职能的重要,每次参加会议,他总是认真听、认真思考,坦诚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出独到的见解。

作为吉林市政协副主席,毕胜利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写出多篇有价值的提案和调研报告。

当“非典”袭来的时侯,提案《坚决将“非典”拒之门外》,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此提案得到了及时地采纳和落实。

使得江城480万父老乡亲远离了非典病毒的侵害。

这一提案也因为提的及时、超前,而获得了多项嘉奖。

是呀!

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学者和领导,他时刻都想着自己的责任:

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农工党党员负责、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

这就是毕胜利——一个学者和一个领导者视责任重于泰山的人格魅力!

 

――――――――――――――――――――――――――――

 我只对上面这篇做了改动,下面这篇是怎么回事?

建议以前面一篇为准。

一节课都讲得有声有色;当院长,他时刻想着对学生负责,狠抓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当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他带领全体党员参政议政,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当吉林市政协副主席,他认真履行职责,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建言献策……他是一个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的人,在他的心目中:

责任重于泰山

——记吉林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

北华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医学院院长)毕胜利

 

1982年,毕胜利这位恢复高考后白求恩医科大学的第一届优秀毕业生,放弃了在省城留校任教,自愿来到当时的吉林医学院,只为了日后有机会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然而,光阴荏苒,20几个春秋过去了,他自己没有当上临床医生,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白衣天使……

因为出色的工作业绩,他被破格提拔到了高层领导的岗位,从此,他便以自己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的人格魅力,带领团队把事业做的红红火火。

小县城里的高考状元,由于家庭出身不好,高考只报了白求恩医科大学。

没指望能被录取,却意外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毕胜利当时正在农场当知青。

得知知青可以参加高考的消息,与他一道从城里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青人都兴奋不己,他们在争分夺秒地迎战高考。

毕胜利也在翻着书本,尽管他相信自己的学习基础较好,但他的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他知道自己当教师的父亲早年曾加入过国民党,全家人也因此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下放到农村。

在那个讲究“根红苗壮”的年代,这样的出身,怎能奢望上大学呢?

所以,高考志愿他只填报了白求恩医科大学。

然而,无心复习,不抱希望的他当年竟考了296分的好成绩,这在他所在的小县城和农场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对于录取,毕胜利同样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但命运却对他格外地恩赐,他竟然收到了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望着儿子那改变命运的录取通知书,饱受政治折磨的父亲感慨万千,他告诉儿子,不要忘了共产党的恩情。

父亲的冤案、全家人的苦难都随着那一纸录取通知书淡化了。

1982年,毕胜利大学毕业时,父亲也得到了平反,恢复了人民教师的职务。

对那段错误的历史,毕胜利从没有抱怨过,而是时刻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全部智慧与青春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献给了他的学生……

当教师,他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充实自己,课讲的深入浅出,进修、考研、申请科研科目,他在一步一个台阶地努力着……

   1982年,作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毕胜利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分配留校。

但那时他考虑到自己既然选择了医学专业,就该到医院做一名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

于是他选择了到当时的吉林医学院任教,以待日后有机会去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在医学院当教师时,他感到了自己学校与母校师资力量的差距,为了尽快提高教学水平,毕胜利成了图书馆、阅览室的常客。

在他看来,教师不应只讲书本上的知识,应围绕教学大纲讲书本上没有但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每到上他的课时,不论是全日制还是成人班的学生都涌跃地前来听课。

   当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该有一桶水。

对于这句老生常谈的话,毕胜利有自己更深的理解,他感到自己做一名高校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

为使自己掌握更多的医学前沿知识,1985年,在女儿刚满百天时,毕胜利便扔下了可爱的女儿和心爱的妻子,到知名学府重庆医科大学进修一年。

回来时,女儿都不认识这个求学归来的爸爸了。

为此,1989年,当毕胜利考上白求恩医科大学研究生时,他放弃了去省城读书。

而是选择了留在本校读研。

因为他理解做临床医生的妻子独自照顾孩子的难处,他要尽到一个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如今,每每提起放弃到白医大读研的遗憾时,妻子还嗔怪他是舍不得他的那些学生。

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舍不得”的责任,毕胜利在研究生毕业时,拒绝了国内多所高校的高薪聘用,选择了继续留在本校任教。

是呀!

当时的医学院师资力量还很薄弱,需要像他这样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骨干教师勇挑重担,把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搞上去。

毕胜利深知,科研对高校教学的意义之所在,在研究生快毕业时,他就申报了青年科研基金,拿到了科研项目。

其中,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项目,只查血液中一个抗体就可准确诊断病人是否患了溃疡性结肠炎,解决了以往做肠镜都难以诊断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科研项目,丙肝试剂盒的研制成功,在吉林市中心血站用于检测血液中的丙肝病毒,为市财政节省了大量资金。

作为当时的研究室主任,在毕胜利的主持下,北华大学医学院的科研成果一个个喜获嘉奖。

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吉林市青年科技奖”、“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奖”等殊荣。

由他担任系主任的临床检验诊断学科被评为省重点学科,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也因此被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高校首席教授。

   作为高校管理者,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对学生负责。

他遵循教育规律,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科研项目。

学校整体师资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居全省高校之首。

   2001年,作为吉林省首席教授,毕胜利正在为能在教学和科研上多出成果而努力着……此时,学校党委破格提拔他担任北华大学医学院院长。

当校长在大会上宣布时,从没有想当院长的思想准备的他这样表态:

组织上的决定,我义无反顾,我会尽全力去做,做不好请领导及时把我撤下来。

这是他的心理话,但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做什么他都要做得最好。

   凭着当年在高校搞教学和科研的实际工作经验,毕胜利深知,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高校不误人子弟,才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他首先从提高教学质量入手,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手抓科研工作。

他鼓励教师外出进修、考研、考博、申报科研项目,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对此,毕胜利常对教师说:

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进而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如今,医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整体教学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最直接的受益者—学生的考研率居省内高校之首。

而且,从这里考入其它高校读研的学生都受到了所在学校的好评。

在毕胜利看来,高校搞科研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直接载体。

为此,担任院长后,他把科研工作放到了与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长远的眼光和高度的责任感,使他紧紧抓住了学校搬迁和日元贷款的机会,全面改善了教学硬件条件。

目前,学校教学设备在全国医学院校中都处于领先水平。

教学硬件条件的完善为科研项目搭建了平台。

2003年,吉林省教育厅在北华大学医学院设立了吉林省医学检验与测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4年,吉林省卫生厅又把四个重点实验项目设在了北华大学医学院,这在学校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2005年至2007年,毕胜利连续三年组织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最终获得批准。

每个课题获资助28万元,填补了北华大学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空白。

担任校长以来,毕胜利带领他的团队已在国家、省、市获得了100多项科研成果奖。

作为高校管理者,毕胜利以自己正直、公正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众多的学科精英在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留校任教;为给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他让学生按成绩选择实习地,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搭上实习就业的直通车。

在毕胜利任院长的6年多时间里,全校教师都读了研究生。

一些教师还取得了博士学位。

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论文、著作在全国都有了影响。

为此,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又成了这位时刻想着对学生负责的校长必须面对的难题。

毕胜利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医学院的每一位教师。

作为院长,一些行政事务占去了很多搞科研和教学的时间,但面对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高薪聘请,毕胜利还是一次次地婉言拒绝了;做为院长,他要为教师搞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创造条件;作为院长,他要以自己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让教师感到自身努力与真才实学的重要;作为院长,他要带领自己的团队把医学院办成全国一流的高校。

面对北方高校师资流动大又难以引进人才的现实,毕胜利千方百计以事业留人,以物质留人,以感情留人。

针对一些教师读完博士学位后难以留住的情况,毕胜利做了大量耐心而细致的思想工作,用情感留住了许多高精英人才,并为他们创造进修深造和提高的各种机会。

领导的信任与关怀,同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赖,优越的科研环境,为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目前,医学院的教师中有硕士生60多名,博士生20多名。

学校近两年还引进了3名学科带头人,在他们和本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北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处于国内高校领先水平。

当然,真正的受益者还是那些渴望获得知识的莘莘学子……

毕胜利常说,对学生负责,就要对学生的前途负责。

在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就特别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公平的,学生实习与就业单位的选择都是公平、公开的。

学校开通实习、就业直通车,选择好实习点就可能直接就业。

而实习点的选择是把学生平时成绩张榜公布,让学生现场选择。

这样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让学生心悦诚服。

在学生中树立了只要努力学习,将来就能选择理想的实习和就业单位的信心。

作为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和吉林市政协副主席,毕胜利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

带领农工党党员参政议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出提案反映群众呼声……

2001年,当毕胜利意外地被提拔为北华大学医学院院长时,这位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的男子汉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他在日夜思索着、操劳着……很快,学校工作就有了起色。

此时,他又得到了命运的再次垂青。

2002年初,毕胜利当选为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不久又当选为农工党吉林省委会副主委。

同年底,当选为吉林市政协副主席。

面对职务的意外提升,他没有惊喜与陶醉,而是又一次感到了肩负责任的重大。

一边是带领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一边是带领农工党党员参政议政,一边是为市委、市政府工作建言献策。

同样的责任,同样的重大。

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但他却做得样样出色。

作为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毕胜利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积极参政议政,共提出有价值的提案、议案200余件,集体提案50余件。

他还带领农工党员积极做好社会服务,在农工党吉林省委会的帮助下,农工党吉林市委会在丰满区建起了“青山地方病扶贫生产联合社”,并被农工中央确定为“中国农工民主党构建和谐社会联系点”。

在毕胜利担任农工党吉林市委会主委的五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农工党吉林市委会先后组织义诊活动120余次,向各地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0多万元,招商引资超亿元。

2007年,农工党吉林市委会被农工中央授予2005—2006年度全国社会服务先进集体。

作为吉林市政协副主席,毕胜利更感到自己认真履行职能的重要,每次参加会议,他总是认真听、认真思考,坦诚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出独到的见解。

作为吉林市政协副主席,毕胜利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写出多篇有价值的提案和调研报告。

提案《坚决将“非典”拒之门外》,写的有理有据,预见性、可操作性极强,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此提案得到了及时地采纳和落实。

使得江城480万父老乡亲远离了非典病毒的侵害。

这一提案也因为提的及时、超前,而获得了多项嘉奖。

由此,我们想到:

当年在发现第一例“非典”病毒的广东,如果有人提出这样坚决、紧迫的提案,非典就会得到遏制,病毒就不会向全国蔓延,非典就不会夺走那么多无辜而宝贵的生命。

是呀!

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学者和领导,毕胜利时刻都想着自己的责任:

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农工党党员负责、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

这就是毕胜利——一个学者和一个领导者视责任重于泰山的人格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