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65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docx

闽江水利水电开发情况

1、建溪流域

开发利用情况:

建溪流域水力发电规划集水面积在500km2以上支流的主干流共有9条,规划已建、在建和未建的水电站共有119个。

其中,已建水电站有74个,在建水电站有12个,未建水电站有33个。

建溪干流有北津、南雅、安丰3个梯级电站,均为堤坝式电站,在发电时,下泄流量远大于天然情况下流量,在不发电时,往往无下泄流量或下泄流量很小。

崇阳溪干流16级电站中,上游的磨石坑、角岭、青潭、龙门一级、龙门二级和东溪二级等引水式电站使引水口至梯级尾水入河段之间河道出现断流;下游坝式电站在不能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时,常造成坝下部分河段脱水或减水,且武夷湖和星箭电站尚未建设,各梯级电站水库回水尚未与上一梯级电站发电尾水完全衔接,脱水问题尤为突出。

麻沙溪22级电站中,坝式电站在不能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时,常造成坝下部分河段脱水或减水;各引水式电站使引水口至梯级尾水入河段之间河道出现断流的现象较严重。

大石溪10级电站中,除高坊一级电站和黄潭电站为坝式电站外,其余电站均为引水式电站,因此大石溪目前出现河段脱水的现象较严重。

临江溪13级开发,各电站都是引水式电站,因此临江溪河段脱水现象严重。

七星溪规划6级开发,其中外屯和范屯洋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它们均造成拦河坝至发电厂房之间河段的河道断流;

高阳河规划11级开发,其中靛墩、垅下、贡桥和仁墩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它们均造成拦河坝至发电厂房之间河段的河道断流;其余电站为坝式电站,不发电情况下可能造成各梯级之间河道脱水或减水。

引水式梯级电站的开发使引水口至梯级尾水入河段之间河道出现断流。

此外,在电站不发电时,往往无下泄流量或下泄流量很小,常造成各梯级之间部分河道减水,在各梯级电站水库回水与上一梯级电站发电尾水不相衔接时,常造成各梯级之间部分河道脱水。

2、富屯溪流域

开发利用情况:

富屯溪流域上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的流域有10条,本次规划涉及各种规模的水电站共82座,目前已建成的水电站达58座,占总数的70.7%;在建的水电站8座,占10%。

尚有规划的16座电站尚未建设,但其中部分已开始设计或施工前准备等。

从水电站建成时间看,2002年以后建成的水电站共29座,占已建成数的50%。

富屯溪流域主要水电梯级开发方案为:

大富屯溪3级、小富屯溪干流14级、北溪干流5级、北溪清溪支流7级、西溪12级、金溪干流10级、濉溪干流6级、澜溪3级、泰宁溪干流10级、角溪干流4级;

本评价调查发现,各流域的水电站几乎均无法保证下泄流量,尤其是小富屯溪上游西溪、北溪利用地形特点,均开发引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梯级电站的开发使引水口至梯级尾水入河段之间河道出现断流,累计总长度约为42km。

而且流域上普遍存在水电无序开发现象,流域上已经建设的水电站数远大于本次规划修编规划的电站数。

大富屯溪3个梯级电站,均为低水头径流式电站,仅可以进行日调节,对径流量调节能力很差。

电站均为坝式电站,在发电时,下泄流量远大于天然情况下流量,在不发电时,往往无下泄流量或下泄流量很小。

但各梯级电站水库回水基本与上一梯级电站发电尾水相衔接,且区间均有支流汇入,不发电情况下不会造成各梯级之间河道脱水。

小富屯溪干流有14个梯级电站,均为低水头径流式电站,仅可以进行日调节,对径流量的调节能力很差。

大洲电站为引水式电站,使引水口至梯级尾水入河段之间河道出现断流的长度约为1km。

已建成的其他电站均为坝式电站,在不能保证最小下泄流量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坝后部分河道脱水或减水。

西溪12个梯级电站中,长源水库是不完全年调节水库,其下游梯级电站均为低水头径流式电站,可以进行日调节。

这些电站中长源水库、管密电站属于坝式电站,在不能保证最小下泄流量的情况下,可能造成各梯级之间部分河道脱水或减水;其余电站均为引水式电站,引水口至梯级尾水入河段之间河道出现断流累计长度约为15km。

北溪干流规划有12个梯级电站。

北溪其它电站低水头径流式电站,大多为引水式电站,其对径流的分配基本上没有影响,仅可以进行日调节。

由于这些电站引水,使引水口至梯级尾水入河段之间河道出现断流累计长度约为10km。

金溪干流有11个梯级电站,这些电站均属于坝式电站,在不能保证最小下泄流量的情况下,均可能造成各梯级之间部分河道脱水或减水。

金溪支流澜溪有里沙溪、都溪和罗坊3个梯级电站,都属于引水式电站,拦河坝至发电厂房之间河段出现断流。

在不发电时,往往无下泄流量或下泄流量很小,不发电情况下可能造成各梯级之间部分河道脱水或减水。

金溪支流濉溪有6个梯级电站都属于日调节性能的坝式电站,在不发电时,往往无下泄流量或下泄流量很小,不发电情况下可能造成各梯级之间部分河道脱水或减水。

金溪支流泰宁溪有11个梯级电站。

这些电站属于引水式电站7座,引水口至梯级尾水入河段之间河道出现断流累计长度约为16km;属于坝式电站4座,在不能保证最小下泄流量的情况下,均可能造成部分河道脱水。

金溪支流铺溪有4个梯级电站。

这些电站均属于坝式电站,在不能保证最小下泄流量的情况下,均可能造成各梯级之间部分河道脱水或减水。

3、沙溪流域

目前,已建的梯级电站已经根本性改变了罗口溪、长潭河原有的自然水文情势。

由于大部分电站未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枯水期造成坝后河段减水,甚至脱水,特别是鱼龙岗、姚坊的引水距离较长,对长潭河、罗口溪的水文情势生产较大影响。

目前,已建的梯级电站已经根本性改变了文川溪原有的自然水文情势。

由于大部分电站未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枯水期造成坝后河段减水,甚至脱水,特别是山峰、洪田的引水距离较长,对文川溪的水文情势生产较大影响。

目前,已建的梯级电站已经根本性改变了桂口溪原有的自然水文情势。

由于大部分电站未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枯水期造成坝后河段减水,甚至脱水,特别是西洋五级、西洋六级、下街等的引水距离较长,对桂口溪的水文情势生产较大影响。

目前,已建的梯级电站已经根本性改变了东溪流域原有的自然水文情势。

由于大部分电站未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枯水期造成坝后河段减水,甚至脱水,特别是天际电站的引水距离较长,对富口溪的水文情势生产较大影响。

目前,已建的梯级电站已经根本性改变了渔塘溪原有的自然水文情势。

由于大部分电站未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枯水期造成坝后河段减水,甚至脱水,对渔塘溪的水文情势生产较大影响。

规划拟建的坂头电站位于陈坑、黄砂之间,其建设对于水文情势已经改变的渔塘溪来说,其影响程度将加重。

目前,已建的梯级电站已经根本性改变了九龙溪中下游原有的自然水文情势。

由于大部分电站未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枯水期造成坝后河段减水,甚至脱水,对九龙溪的水文情势生产较大影响。

规划拟建的石板桥、将军岭、鱼潭、小溪等电站位于九龙溪上游,其建设将对九龙溪上游的水文情势产生较大影响。

4、尤溪流域

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图件计算,尤溪流域由引水式电站开发,导致枯水期河段累计减水、脱水距离约达57.6km。

脱水段或减水段具体分布如下:

尤溪干流:

街面水电站为高水头坝后引水式,枯水期河段减水、脱水段距离约0.5km;均溪干流6个电站均为坝后引水式开发,枯水期河段累计减水、脱水距离约16.5km;仙峰溪支流7级均为引水式电站,枯水期河段累计减水、脱水距离约达20km;文江溪六级为引水式电站,枯水期河段减水、脱水段距离约0.6km;金鸡车四级、后山连五级、后洋六级电站均为引水式电站,枯水期河段累计减水、脱水距离约达12km;华兰溪引水式电站7座,枯水期河段减水、脱水段距离约8km;

5、闽江干流

水口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常规水电站,但已

大箬航电枢纽工程实施后,由于大坝阻隔和水库蓄水,原河道变成了水库,库区水位明显增加,库内流速将明显减缓,使得规划河段原天然的水体流态发生改变,转为缓流型,水库蓄水后,河道变宽、水深增大,库内和坝前流速缓慢,库底流速几乎为零,坝前至水库末端流速逐渐增加,库尾水体受上游河道来水影响,流速接近天然流速。

大目溪电站是一座引水径流式电站,其中拦河坝利用已建大坪水库拦河坝,新建6.2km引水隧洞引水至游宝桥村附近厂房发电,发电尾水仍然排入大目溪。

大坝拦截、隧洞引水,造成主干流6.2km河道脱水,控制流域面积132km2工程建成后,坝址上游约9km左右河道水域环境从急流河道型转为缓流型,在此区段的原天然河道的自然流态不复存在。

6、大樟溪流域

7、吉溪、武步溪流域

吉溪全流域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6.04万kW,可开发水电站装机容量2.29万kW。

吉溪干流流域规划拟开发的梯级电站13座,其中已建11座、规划2座,合计装机容量20423kW,年发电量7912万kw.h。

吉溪流域干流已开发量占全流域可开发水电站装机的79.1%,全部建成后可达89.1%。

武步溪全流域河流水能理论蕴藏5.8万kW,可开发水电站装机容

量2.83万kW,武步溪干流及主流流域拟开发梯级电站10座,其中已建7座、在建3座,合计装机容量22195kW,年发电量7975万kW.h。

武步溪干流及主要支流已开发量占全流域可开发水电站装机的89.7%,全部建成后可达94.3%。

规划的水力发电工程中,大多数为引水式电站,并且大部分未保证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在枯水期会造成部分河段减水,甚至脱水,对下游一定长度的河段水情产生较大影响。

虽然规划建设的水力发电工程造成的减(脱)水河段内基本没有工农业取水,或生活取水的需要,对水资源影响较小,但是河道减(脱)水对河道内的水生生物或两栖生物的影响较大,直接形成了生境破坏。

同时对河道两边的陆域植被也有一定的胁迫作用。

流域内各电站脱水情况表述如下:

吉溪流域:

吉溪干流形成减水、脱水段总长度约24km,占干流河段总长度的34%。

一级鱼腰电站(已建)坝下脱水严重,其电厂在坝址下游约1.36公里。

未设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减/脱水断约1150米。

二级可建电站(已建)未设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坝下约3800米减/脱水,河底礁石裸露。

三级小口电站(拟建),预计建成后会出现2400米减水段。

四级秦溪电站,属引水式电站,坝下脱水严重,未设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坝下约2600米减/脱水,其电厂在坝址下游约2.6公里。

五级竹洲电站(未建)预计建成后可能会出现200米减水段。

六级龙北溪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未设置下泄最小生态流量,约有2100米减/脱水。

七级晋兴电站(已建),属坝后式电站,约出现100米减水段。

八级杨梅坪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未设置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坝下约1900米减/脱水。

九级大布林电站(已建),属坝后式电站,坝下未脱水,约出现100米减水段。

十级龙湾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坝下出现2100米减/脱水段。

十一级店口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坝下出现约3900米减/脱水段。

十二级凤山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下游有约4500米的减水段。

十三级吉溪电站(已建),为引水式电站,为吉溪流域最大电站,坝下出现约3400m脱水段。

武步溪流域:

武步溪干流形成减水、脱水段总长度约9.5km,占

干流河段总长度的16%。

干流一级大禄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其电厂上游有少量

水,未设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坝下减/脱水段约2000米。

干流二级下良坑电站(在建),属引水式电站,预计建成后会出

现约1200米减/脱水段,但如果设置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将缓解对下游局部河段的水文情势影响。

干流三级三井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未设下泄最小生态

流量,坝下减/脱水段约1000米。

干流四级新田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其电厂在坝址下游

约1.5公里,未设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坝下约1500米减/脱水段。

干流五级下坪洋电站(已建),属引水式电站,其电厂在坝址下

游约0.65公里,未设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坝下约650米减/脱水段。

干流六级清水溪电站(在建),属引水式电站,预计建成后会出

现约900米减/脱水段,但如果设置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将缓解对下游局部河段的水文情势影响。

干流七级浮峰口电站(已建),2005年建成发电,坝后式电站,

坝下未脱水,但是可能形成约600米减水段,但如果设置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将缓解对下游局部河段的水文情势影响。

干流八级员墩州电站(已建),2006年建成发电,属引水式电站,

其坝为闸坝,坝下出现约2200米减/脱水段,由于有周边溪流汇入,调查时未发现下游缺水。

干流九级长泉电站(已建),属坝后式电站,坝下未脱水,但可

能形成约300米减水段,但如果设置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将缓解对下游局部河段的水文情势影响。

干流十级赤岭电站(在建),属坝后式电站,预计建成后可能会

出现约300米减水段,但如果设置下泄最小生态流量,将缓解对下游局部河段的水文情势影响。

8、梅溪流域

梅溪干流已建的电站有25级,其中装机大于500KW的5座重点电站分别为:

白樟电站、潭口电站、梅源电站、长汀电站、上丰二级电站。

上述25个电站均未经环保部门审批。

上丰二级水电站为引水式日调节电站,大坝拦截、隧洞引水,造成1km河道脱水。

长汀电站大坝拦截、隧洞引水,造成主干流3.5km河道脱水,炉坪水库蓄水后,河道变宽、水深增大,库内和坝前流速缓慢,库底流速几乎为零,坝前至水库末端流速逐渐增加,库尾水体受上游河道来水影响,流速接近天然流速。

梅源电站为引水式日调节电站,大坝拦截、隧洞引水,造成2.6km河道脱水。

白樟电站利用拦河滚水坝引水发电,为低水头引水式水电站,减水河段长度约1.2km。

潭口电站利用拦河滚水坝引水发电,为低水头引水式水电站,减水河段长度约1.5km。

梅溪干流还有未列入本次规划装机容量小于500kw的20个电站,这些电站利用拦河滚水坝引水发电,均为低水头引水式水电站。

由于拦坝引水造成坝下不同长度的脱(减)水段,调查发现由于梅溪上游电站坝址以上集水面积小,坝址来水量少,由于引水发电形成坝下脱水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官洋电站、山边电站、上院电站、下坂电站形成的坝下脱水段长度分别为700m、300m、300m和1500m,河道生态破坏较为严重。

七都隔电站以下至乾上电站区间,包括坪洋电站、秀环电站、龙池电站、桥头电站、坂尾电站、茶口电站,在枯水期会在坝下形成不同长度的脱水段,其他时期出现比较明显的减水段。

而在鹿角电站以下区段由于流域面积较大,坝址来水量较为丰富,坝下减水现象并不明显。

表:

闽江流域各支流水电站建设情况

流域

支流

规划

已建

引水

未建

备注

 

建溪

流域

建溪干流

3

1

2

崇阳溪干流(含东

溪及其客溪支流)

16

7

6

10

九曲溪

1

1

麻沙溪

22

17

3

2

南浦溪干流

21

11

4

6

大石溪

10

6

4

临江溪

13

9

4

松溪干流

16

12

4

七星溪

6

1

2

3

高阳河

11

10

1

合计

119

74

12

33

 

富屯溪流域

大富屯溪

3

2

1

2002年以后建成的水电站共29座,占已建成数的50%

小富屯溪(含西溪、北溪和仁寿溪)

45

32

4

9

金溪(含濉溪、泰宁溪、铺溪和澜溪)

34

24

3

7

合计

82

58

8

16

 

沙溪

流域

九龙溪

10

6

4

沙溪干流

10

10

罗口溪干流

7

6

1

长潭河

(含里田溪)

5

5

文川溪干流

14

13

1

桂口溪干流

11

11

渔塘溪干流

14

13

1

东溪主干流

(含夏茂溪)

14

13

1

合计

85

77

2

6

尤溪

流域

尤溪干流

7

3

1

3

均溪

12

10

2

其中技改2个

仙峰溪

7

7

其中技改1个

苏坑溪

7

7

文江溪

15

10

1

4

其中技改5个

青印溪

11

10

1

清溪

5

5

华兰溪

10

10

其中技改2个

合计

74

62

3

9

其中技改10个

闽江

干流

闽江干流

2

1

1

其中1个为水口电站

大目溪支流

1

1

合计

3

2

1

大樟溪

流域

浐溪

5

1

4

碧坑水库规划为从大樟溪调水入晋江流域的水利枢纽

涌溪

5

3

2

后亭溪

9

8

1

潼关溪

10

5

1

4

金钟水库为规划跨流域引水工程

大樟溪干流

12

2

10

未建电站中有3个已立项,3个预可研

合计

41

17

6

18

吉溪、

武步溪

流域

吉溪干流

13

11

2

武步溪干流

10

7

3

合计

23

18

3

2

梅溪流域

梅溪干流

25

25

均未经环保部门审批

合计

25

25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向。

不同流域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水电梯级开发的模式也会有所差异。

梯级水电开发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如何根据不同流域的具体特点,选取与之相适应的水电开发模式,评价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对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其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水电规划等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首先,选择哥伦比亚流域和汉江两个典型流域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的流域梯级开发模式,包括,开发任务、梯级布局、调度方式。

其次,分析了水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并从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环境承载力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建立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流域纳污量、水资源供给量、社会生产力水平、水环境状况。

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流域梯级开发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包括流域排污量、水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社会生产力水平。

其次,选择猫跳河、沙溪流域、流沙河总结了流域水电梯级开发之后的水环境问题。

选择流沙河分析了上游水库的生态调度作用,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上游水库的调度作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梯级开发之后,随着区域工矿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持续地增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导致水质恶化,产生富营养化现象;但是上游水库的优化调度可以缓解不利的影响。

最后,采用模糊评价模型评价和预测了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承载力。

结果表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用水效率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改善水环境承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