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1662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

《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腹部四部触诊上课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

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杯”

医药卫生类专业说课比赛教案

授课专业:

护理

授课学科:

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课题:

腹部四部触诊

任课教师:

唐虹

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

授课班级:

护理158班(45人)

授课时间:

2011年6月28日

授课教材:

《母婴护理》(高教/林珊主编)

教学内容:

腹部四步触诊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2学时(90分钟)

教学目的

及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概念。

掌握腹部四步触诊的操作步骤。

技能目标:

判定出各种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熟练操作腹部四步触诊。

情感目标:

培养与人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团结协作的能力。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数是女生,学习刻苦努力,热情好动,求知欲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的基础科目学习,初步建立了一定的医学基础,掌握了一些医学学习方法。

妇产科护理学属临床学科,且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有很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但由于刚接触临床学科的学习,故又欠缺相应的临床护理思维。

教学重点

腹部触诊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胎先露、胎产式、胎方位的判定。

教学关键点

应用腹部四步触诊法判定出胎位

教学手段

及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为主、辅以角色扮演法、讲授法等。

学法:

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下的岗位体验法、讨论法、学生讲解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模型;胎儿及骨盆模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1′

清点人数

学生参与互动

预习检测5′

什么是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提问,抽查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回答

提问法

新课导入7′

用漫画提出孕妇关心的问题并通过临床模拟演示导入新课,“孕妇“王某入院行产科检查,欲了解自己的胎位是否正常,作为接诊护士,你如何帮助王某了解她的胎位

先用临床模拟演示引起同学们兴趣,再以“孕妇”的需求唤起同学们的求知欲

学生观看、听讲,参与互动

提问法、讲授法

展示任务2′

1、向孕妇讲解什么是胎方位,胎产式,胎先露

2、通过腹部触诊,了解该孕妇的胎方位,胎产式,胎先露,判定是否是正常胎位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参与互动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实施46′

任务一:

结合骨盆模型和胎儿模型能分组练习如何判定出胎先露,胎产式,胎方位

任务二:

通过角色扮演,分组练习腹部四步触诊的方法并能判定出各自胎方位、胎先露、胎产式

教师指导协调

学生进入角色,互动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法、讨论法

讨论汇报17′

1、请各组同学派一名代表完成老师的检测;

2、随机请一名同学作为护理人员帮该孕妇做腹部触诊并判定她的胎先露、胎方位、胎产式,并通过结果告知其是否是正常胎位。

教师组织

学生走出角色,讨论后汇报并自我检测

讨论法、观察法

总结评价18′

1、学生汇报内容的正确性

2、学生互评

3、老师总结:

(1)学生参与情况

(2)播放视频

(3)护考习题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自评和教师总结评价

学生进行组内及组间评价,参与互动,听讲

观察法、提问法、讲授法

布置作业2′

1、完成保健手册

2、完成预习提纲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提出要求

学生听讲

提问法、讲授法

机动2′

教学反思

1、本次课贯彻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在课程的设计上课引入了“标准化”孕妇,将临床场景搬到课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并且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同时,也把护士资格考试的内容融于课堂教学中。

2、本次课利用率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做中学”,感受不同角色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同学存在依耐性,欠缺主动性,这需要老师在课后,对该部分同学加强心理疏导和医学教育。

板书设计

腹部四步触诊

一、腹部四步触诊的目的

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先露是否衔接。

二、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概念及判定

1、胎产式:

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

2、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3、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

三、腹部四步触诊法的步骤

第一步:

检查者面向孕妇头部,两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测得宫底高度,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子宫底部胎儿部分是胎头还是胎臀,胎头硬而圆,有浮球感,胎臀软而宽,形状不规则。

第二步:

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深触,两手交替进行,仔细分辨胎背位置,平坦饱满者为胎背,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第三步:

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先露部,进一步检查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手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胎先露部仍浮动表示尚未入盆,若胎先露部固定不动,表示已衔接。

第四步:

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放于胎先露两侧,轻轻深按,再次核对胎先露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