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69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docx

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技术方案

2017年度煤矿瓦斯安全治理方案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掌握矿井瓦斯涌出规律,提高矿井瓦斯管理的针对性,有效防治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

经矿领导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17年度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检测矿井瓦斯涌出来,分析矿井瓦斯涌出原因及规律,确定矿井瓦斯等级,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定瓦斯管理制度,防治瓦斯事故提供依据。

一、矿井基本情况简述

1、矿井概括

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怀远煤矿始建于1986年,1987年建成投产,设计(核定)生产能力21万吨/年,为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前为乡镇煤矿),是证照齐全有效的生产矿井。

截止2016年底,矿区平面范围内累计保有储量:

(122b+333)691.5万吨{(122b)类108.6万吨,(333)类582.9万吨}。

剩余服务年限18年。

核准开采B2、B3+4、C5煤层,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闭,面积1.2409km2,开采海拔标高+500-+200m。

2、企业证照情况

(1)采矿许可证号C510000************1272,生产规模为21万吨/年,有效期2017年3月15日至2018年5月24日。

(2)营业执照编号为511500000002439,有效期限由2001年5月6日至长期。

(3)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川)MK安许证字[2013]5115250052A,有效期由2014年12月23日至2017年12月23日。

3、机构设置

矿井设置有矿级领导9名,其中矿长1名、总工程师1名、安全副矿长1名、生产副矿长1名、机电副矿长1名,负责地测、通风、机电、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各1名。

设有矿级职能部门,即:

矿办、监调室、生技科、机运科、通防科、安全科、保卫科等部门。

区队设置有:

采煤队、掘进队、运输队、机电队、通风队。

4、井田地质构造

(1)褶皱

怀远煤矿位于珙长背斜西北缘的次级褶皱腾龙背斜南北两翼近倾伏端。

地层走向38~1000。

二叠系上统宣威组地层因腾龙背斜向西倾伏而大部分已被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地层覆盖。

腾龙背斜为-北翼倾向北西,倾角450~650、南翼倾向南东,倾向450~600、轴向400~500、向西倾伏的不对称背斜,倾伏角100,西部倾伏于高县南广河西侧附近,背斜全长15km。

(2)断层

区内背斜轴附近断裂发育,且受褶皱控制,在褶皱转弯处及起伏较急剧处断裂较为发育,在岩层倾角变化较大的地段隐伏断层发育。

在矿井范围内地表共发现断层8条,其中正断层4处逆断层3条,平移断层1条,F2、F6两条断层对煤层破坏较大,F2断层纵贯全区,使煤层造重复,给矿井增添了较多的上山储量,其余断层因断距较小,对煤层储量影响不大。

本矿区范围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类型。

5、煤层层位及厚度

矿区内的煤层有4层(即B2、B3、B4、C5煤层),均为采矿许可证上的准采煤层。

B3、B4煤层在矿区内平均间距约3~8米,局部复合为B3+4煤层。

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各煤层主要地质特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①C5煤层

现开采的C5煤层(俗称“背影炭”)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第三段(P2x3)的上部,顶部以深灰、灰色泥岩与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底部泥质灰岩(K9标志层)分界,底部以深灰色细粒岩屑砂岩或深灰色泥岩与B煤组(B4煤层顶界)分界,下距可采B4煤层间距27~33m,平均间距约28m。

该煤层为单一煤层,纯煤厚度一般为0.9~1.61m,平均厚度1.43m。

②B4煤层

开采的B4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二段(P2x2)的中上部,C5煤层之下,B4煤层与C5煤层的间距为27~33m,平均间距约28m;B3距B4煤层在矿区内平均间距约3~8m,局部复合为B3+4煤层纯B4煤厚度一般为0.97~1.21m,平均厚度1.41m。

③B3煤层

现开采的B3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二段(P2x2)的中上部,B4煤层之下,上距可采B4煤层间距约3~8米,局部复合为B3+4煤层。

下距可采B2煤层间距5.48~8.35m,平均间距约7.00m。

④B2煤层

现开采的B2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二段(P2x2)的中部,下距第一段(P2x1)顶界12.00~16.00m,平均间距约15.00m,上距可采B3煤层间距5.48~8.35m,平均间距约7.00m。

该煤层以复合煤层为主,少数为单一煤层。

纯煤厚度一般为1.00~2.36m,平均厚度1.79m。

矿区内B2煤层有1~2层夹矸,岩性为黑色炭粘土岩,厚度0.05~0.85m,平均0.35m。

6、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

①、矿井煤层瓦斯基础参数

2009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对高县怀远煤矿的B3+4煤层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鉴定,其鉴定报告显示:

该井田范围内+300m水平煤层瓦斯压力值0.22MPa,瓦斯含量6.81m3/t,瓦斯放散初速度(△P)为8.668,煤的坚固系数(f)为0.999,B3+4煤层破坏类型属于Ⅱ类,煤层透气性系数9×10-3m2/(MPa2.d)。

②、矿井瓦斯涌出量鉴定结果

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2016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CH4绝对瓦斯涌出量4.12m3/min,CO2绝对瓦斯涌出量3.17m3/min,CH4相对瓦斯涌出量13.92m3/t,CO2相对瓦斯涌出量10.71m3/t。

本矿山均属高瓦斯矿井。

瓦斯主要成份为CH4,其余为CO2、N2、CO等气体。

(2)、煤层自燃

根据2016年11月14日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煤炭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矿区内C5煤层、B2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B3+4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属自燃发火煤层,发火周期为3~6个月,其原因主要为:

煤层中含较多的黄铁矿结核,夹黄铁矿薄层,据煤质工业分析报告,全硫含量平均2.26%;煤的挥发份9.88~12.88%,含有一定量的水份,井下隐伏断层较发育等,这是煤层自燃的内在因素,另一因素由于生产过程中,浮煤多,采空区封闭质量差,漏风等造成煤层自燃。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生产管理和及时清除粉煤,加强通风,防止煤层自燃灾害的发生。

(3)、煤尘爆炸

据《井田报告》爆炸性试验成果:

矿区C5、B3+4、B2煤层火焰长度5~10mm,岩粉含量5~35%,不燃物含量38.2~57%。

具有爆炸危险;根据2016年11月14日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煤尘爆炸性检验报告,矿区内C5煤层、B3+4煤层、B2煤层均无煤尘爆炸性。

矿井及周边小煤矿从未发生过煤尘爆炸。

但矿井放炮产生的煤尘、岩尘对井下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是有危害的,并且煤尘浓度过高,在遇火种的情况下有爆炸危险,矿山企业必须加强洒水防尘工作,设置防水袋,随时清扫工作面粉煤和灰尘,并杜绝火种。

(4)、地温

本区属正常地温区,调查时井下良好通风时温度约为16~18℃,地温梯度为3℃/100m。

按规定大于30℃为有热害,故矿井无热害,而且矿井加强通风后,地温尚可降低1~2℃,井下温度将小于30℃。

7、矿井开拓开采系统:

开拓方式:

平硐+暗斜

井筒数量:

5个,分别为+350m主平硐、+348m副平硐、+402m安全平硐、+395m西风井、+413m东风井。

水平及采区划分:

水平划分:

从上往下,矿井划分为5个水平,即:

+400m标高以上为一水平;+350m为二水平;+300m为三水平;+250m为四水平;+200m为五水平。

采区划分:

以背斜轴部划分为南北两翼,以主井南北石门为中心划分为东西两翼,各水平划分为4个采区,即:

南东采区、南西采区、北东采区、北西采区。

8、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的通风方式:

两翼对角式;

通风方法:

机械抽出式;

采面通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均为独立“U”型通风;

掘进的通风方式:

均为局部通风机压入式;

主扇参数:

西风井风机型号为:

ZT60-4-№11,电机功率:

22kW,风量1150~650m3/min,风压450~1250Pa。

;东风井风机型号为:

FBCZNO12/45,电机功率:

45kW,风量1910~840m3/min,风压740~1250Pa。

局部通风机参数:

FBD2№5/2×7.5,风量240m3/min,风压400m3/min

9、矿井抽采系统

瓦斯抽采方法主要采用高位顶板孔抽采和采空区埋管抽采等相结合的综合性瓦斯抽采方法。

安装2BE1353-0型抽采泵2台,电机功率75kW。

瓦斯抽采管全部采用具有煤安标志、矿用阻燃抗静电PVC管,主管250×18.4mm;干管225×16.6mm;支管140×8.2mm。

安装KXW24X型瓦斯抽采参数监控显示装置,制定较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

10、防尘、防灭火系统:

储水池及供水管路系统:

井下防尘、防灭火用水在一号井北翼+410m标高建有220m3水池一座,采用静压供水,敷设直径87mm钢管至主井各采掘工作面。

氮气灭火系统:

在主井地面安装有一套KFD97-300型变压吸附制氮设备,氮气浓度95~99.9%,配套SAH90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电机功率90kw,排气压0.8MPa,排气量16m3/min。

当矿井内发生煤层自燃灾害时,可接通向井下安装的压风管路直接将高浓度氮气注入井下火区。

11、矿井提升及运输系统

主平硐及三水平大巷运输采用蓄电池机车串车运输。

机车型号CTY5/6GB,牵引力5.1KN,速度4.54km/h。

矿井主斜井斜长140m,倾角-21.5度。

提升绞车选用JTPB1.2×1.0P型绞车,配套电机YBK2-3155-6防爆变频调速三项异步电动机。

选用21.5mm钢丝绳,上山内铺设22kg/m钢轨,600mm轨距,担负+300m水平煤、矸、材料的提升任务,提升容器采用1T标准矿车,一次串车提升4个煤车(或3个矸石车),矿车之间采用大连环钩联接,矿车组加装护绳。

12、矿井供电系统

供电方式:

矿井有两回路供电电源线路,均来自怀远变电所,取自不同母线端,供电距离1.6km,LGJ-3×50型供电线路。

另在主井地面配电房备有一台120GF型柴油发电机。

入井电缆趟数:

主井入井电缆为4趟,一趟90×3+35×1供主井采掘工作面生产用电(兼作排水备用电源);一趟90×3+35×1供主井提升电源(兼作生产备用和局部风机备用电源);一趟35×3+16×1作主井局部风机专用电源;一趟35×3+10×1作主井排水泵专用电源。

13、排水系统及设施设备

主暗斜井在+301m落平后,在落平点附近建有主副水仓,主水仓容量300m3。

水泵型号100D45×2,功率37KW,同型号水泵3台,流量45m3/h,扬程90m。

排水管道二趟,排水管直径为100mm。

14、六大系统:

(1)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在2004年即安设了KJ90NA瓦斯监控系统。

现有主机两台,一台备用,一台运行,并配有打印机和UPS备用电源,KDF型分站8台,瓦斯传感器36台、CO传感器4台、CO2传感器4台、O2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4台,负压传感器2台、风速传感器4台、风门开关传感器7台、风机开停传感器12台、风筒传感器4台。

(2)人员定位系统:

我矿安设有KJ129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配套使用KJ129-F人员定位分站10个,KJ129-F-S人员定位标识卡350张。

(3)供水施救系统:

主井地面安装有一趟直径57mm管路与主井井下防尘管路接通,当一号井储水池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时,由主井地面动力向井下供水施救。

(4)压风自救系统:

主井地面设有1台型号为LGRJ90A的空气压缩机,电机功率90KW,压力0.7MPa,排气量15.8m3/min,入井主管路直径100mm,各采掘工作面支管路直径57mm,井下各人员集中场所设有压风自救站。

(5)通讯联络系统:

矿井生产调度通信采用KTH-11本质安全型电子电话机,井下机电硐室(水泵房)、采掘工作面附近设置了KTH-11本质安全型电子电话机。

联通、移动信号覆盖全矿区,矿井管理人员均配备有移动通讯工具,管理人员和主要部门间与外界通讯畅通。

(6)紧急避险系统:

于2013年9月由四川华标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高县欣雅煤业有限公司怀远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明书》,设计避难硐室容纳84人。

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15、成立瓦斯管理小组

组长:

杨朝友

副组长:

吴忠金、杨朝春、惠恒勇

成员:

何模方、李西元、杨天宝、易帮富、陈绍余、李增文、杨国清、游天富、惠恒清、赵远兵、赵桂江、杨朝兵、徐从江、何模云、何军刚、王仕江、周绍香、周琴、孙健美

该小组的成立将对我矿的瓦斯治理起着主要作用,制定建立各种瓦斯治理制度和措施,并督促全矿职工认真学习,认真履行相关制度、措施。

16、“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1、通风管理制度

1、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械必须装置两套同等能力的通风机(包括电动机),其中一套备用,并保证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

2、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

3、主要通风机必须有反风设施,必须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

4、反风措施由矿长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反风演习时间一次不少于2小时,当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也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5、装有主要通风机的主要通风口,应安设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一次。

6、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扇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

7、禁止利用主要通风机房作其它用途,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按装水柱计、风量、电流表、功率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安装矿井负压、风量、瓦斯传感器,使负压、风量、瓦斯变化情况反应在模拟盘上,以及以地面电缆(线)安装通到公司调度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

8、主要通风机日常管理与操作,由专职司机负责,司机每小时应将通风机运转情况填入专项记录,发现有异常变化时,必须立即报告公司总调度室。

9、主要通风机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需要停风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主要通风机在停风期间必须打开井口防爆门和有关风门,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10、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主要通风机,改变通风机,转数或叶片角度时,必须通风区制定措施,给出数据,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由机电科或运输区配合执行。

11、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

一翼一个水平面的通风系统时,必须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12、所有通风设施的构筑,必须符合矿井通风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

13、进、回风井和主要通风巷道之间每个联络巷道中,必须砌筑永久挡风墙,需使用的联络巷道,必须安装两道正向和两道反向的风门,防止在反风时风流短路。

14、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一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三年必须进行一次,矿井转入或改变一翼通风后,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矿井要不断改善通风系统,确保巷道畅通无阻,采取合理的降低通风阻力的措施,使用情况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所需。

15、由设计、生产、通风等部门严格把关,消除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扩散通风和老塘通风。

16、合理调配风量,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17、通风部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负责具体调整工作,严防有害气体及温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为井下生产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18、所有的回采工作面,都应考虑设计尾巷原则,对于不能设计尾巷的工作面也应考虑后部掘送专用巷道进行负压瓦斯牵制,由生产科负责。

19、矿井通风系统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必须按季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多煤层同时开采的矿井,必须绘制多层系统图,矿井应绘制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矿井通风网络图。

2、巷道贯通通风管理制度

1、一般巷道贯通必须编制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的包括通风内容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贯彻到生产队组;与采空区、老窑的贯通措施以及有可能和老窑区、小窑破坏区贯通的措施,(必须先探明情况),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公司总工程师现场指挥,救护队协助进行贯通,通风区负责贯通时的通风系统调整及瓦检工作。

2、一般巷道贯通的规定

炮掘面相距20米,机掘面相距50米,贯通执行下列规定:

(1)地测部门必须向公司总工程师报告,并书面通知通风区,通风部门事先必须做好贯通时的系统调整及瓦检工作。

(2)地测部门下达通知书后,公司调度每班必须向通风区通报掘进进度,通风调度每班掌握瓦斯、风量变化情况,并汇报当日值班负责人。

(3)对掘工作面必须停止一个面作业,且该面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警戒,保持正常通风。

(4)与盲巷贯通时,应先对该巷进行瓦斯排放,排放完毕,恢复正常通风,并设置警戒。

(5)每次放炮前,掘进工作面班组长必须派专人和瓦检员共同到对方工作面,检查该工作面回风流及附近20米内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先停止掘进工作面作业,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两个面、回风流及其附近20米内的瓦斯浓度都在1%以下时,方可进行掘进工作和装药放炮。

每次放炮前,必须在两个工作面安全地点设置专人警戒。

爆破工作应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制度。

每次放炮后,瓦检员和掘进工作面班组长必须巡视放炮地点及附近,检查通风、瓦斯情况,如果有异常,应立即处理,双方工作面检查完毕,认为无异常情况,才允许进行该面的下一次放炮工作。

(6)需要做风门或调节时,在贯通前必须完成设施工程,在主要进、回风巷之间严禁临时代永久工程。

(7)贯通的巷道属于主要通风巷道,并直接影响矿井通风系统时,公司总工程师必须负责贯通的指挥工作,通风区长负责贯通时的现场指挥工作。

其它贯通,通风区必须派干部现场统一指挥,确保施工安全。

(8)贯通后应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形成正常的全负压通风系统后,方可停止局扇运行,同时要检查回风流,作业地点以及相关地点的瓦斯浓度、检查通风设施,以及风流状况。

如果有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9)参与贯通的部门应明确岗位分工,特别是贯通后通风系统受影响的区域,必须设置专人检查瓦斯、停电撤人、设置警戒,同时要进行风量测定。

3、未经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严禁任何巷道与采空区、老窑及情况不明的巷道贯通,一旦打透,按事故追查处理。

3、盲巷通风管理制度

1、凡是井下6m以上不通风的独头巷道称为盲巷,生产科在安排生产时,应避免出现盲巷

2、在生产施工过程中造成盲巷时,生产科必须书面通知通风科,说明造成盲巷的原因和时间,通风科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安排进行管理。

3、对暂时停止施工的停风巷道采区临时密闭或设置栅栏,对永久报废巷道采用永久密闭进行盲巷管理。

4、密闭要设置距盲巷口6m范围内,并按质量标准化进行施工,密闭前设置栅栏(距盲巷口不超过2m),说明牌、瓦斯检查牌、警标,按标准悬挂并齐全完好。

5、通风科必须建立盲巷管理台账,对井下出现的盲巷进行定期检查,注明造成盲巷的原因、时间、长度、管理方式等。

6、盲巷密闭前的瓦斯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写在检查牌上。

7、任何人不得随意打开密闭进入盲巷,当因工作需要进入盲巷时,作业单位必须提前编制安全措施,经通风科等业务科室审批,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8、盲巷密闭、栅栏5m范围内严禁堆放杂物、材料等

9、通风科每周对盲巷进行一次检查,发现管理设施损坏,要及时维修,防止人员误入盲巷。

4、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

1、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2、掘进工作面所用的局部通风机功率应根据所需风量进行匹配。

所用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配备安装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并能自动切换。

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专用变压器)供电,专用变压器最多可向4套不同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供电。

3、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4、正常工作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失电停止运转后,当电源恢复时,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不得自行启动,必须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5、掘进工作面与瓦斯电、风电、主备风机切换设施必须做到“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6、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全风压进风流处,并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由指定人员开启局部通风机。

17、测风制度

1、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配备足够的测风工坚持正常的测风工作。

每10天对矿井主要大巷进行测风,采区的进风、回风风量,采掘面以及其它用风地点的风量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进行全面的测风。

因井下风量调整或主要通风机工况变化等原因,使井下风量发生较大的变化时,由通风部门领导安排测风工及时进行全面测风。

2、采煤工作面测定进、回风巷道的风量;掘进工作面测定局部通风机的全压供风量、出口风量、入口风量及全压总回风量。

3、安装局部通风机前测定局部通风机前的全压供风量;更换局部通风机后及时测定局部通风机的全压供风量、出口风量、入口风量及全压总回风量。

4、主要通风机的外部漏风量至少每半年测定一次。

5、瓦斯涌出异常的采、掘面以及通风巷道的风量,矿通风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测风次数。

6、所有测风结果要及时填写到测风地点的记录牌板上和台帐上,数据要求真实可靠,严禁弄虚作假。

测风员在测风过程中如发现通风系统有问题,要立即查明原因并向通风调度汇报,待通风系统稳定后重新测定风量。

7、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必须建立正规的测风站,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的测风点建立临时的测风站,测风站必须挂测风牌。

对正规测风站的断面每季度进行一次校正,对临时测风站的断面每月进行一次校正。

测风时将巷道风量、风速、断面、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时间、测风工填写到测风牌和测风记录本上,数字齐全清楚。

8、风量测定结果每旬报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等,每月以报表形式报集团公司通风部门。

旬报要在每月10号、20号、30号后报出,当矿井风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6、矿井风量管理制度

矿井风量管理制度

l、根据每月的生产计划和矿井通风状况,编制合理的矿井配风计划。

2、矿井配风计划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方可执行。

3、通风报表必须按要求进行填写,数据真实、准确,上报。

4、井下主要进、回风巷必须建立测风站,并符合规程的要求。

5、测风站要设记录牌板,牌版的内容有:

测风站断面、平均风速、风量、大气压力、空气温度、瓦斯、二氧化碳、测定日期以及测定人员等项目。

6、井下所有的通风巷道或地点的风量每旬至少全面测风一次。

每次测风结果必须填写在现场的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上,及时填写旬报,上报给有关领导。

7、主要大巷要实行每十天至少测风一次。

采煤工作面和采掘工作面根据实际要求随时测定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量,并记在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手册上。

8、巷道中风速必须经过验算,不得有无风、微风或超速巷道。

9、工作地点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低于4m3/min。

10、采煤工作面回撤期间每天测风一次,工作面进回风都要测定,风量要满足风速和稀释瓦斯的要求,并将测定结果填在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上。

11、巷道贯通前、系统调整后、扇风机导机或改变叶片角度后都必须进行测风,测风结果必须填写在测风记录上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2、发现风量与配风计划差别较大要及时分析原因、检查系统,并及时调整设施状态。

13、矿井外部漏风率不大于5%,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