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46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锂电设计和分析.docx

锂电设计和分析

三、电池不良项目及成因:

1.容量低

产生原因:

a. 附料量偏少;            b. 极片两面附料量相差较大;         c. 极片断裂;

d. 电解液少;              e. 电解液电导率低;                 f. 正极与负极配片未配好;

g. 隔膜孔隙率小;          h. 胶粘剂老化→附料脱落;           i.卷芯超厚(未烘干或电解液未渗透)

j. 分容时未充满电;        k. 正负极材料比容量小。

2.内阻高

产生原因:

a. 负极片与极耳虚焊;     b. 正极片与极耳虚焊;            c. 正极耳与盖帽虚焊;

d. 负极耳与壳虚焊;        e. 铆钉与压板接触内阻大;        f. 正极未加导电剂;

g. 电解液没有锂盐;       h. 电池曾经发生短路;            i. 隔膜纸孔隙率小。

3.电压低

产生原因:

a. 副反应(电解液分解;正极有杂质;有水);                 b. 未化成好(SEI膜未形成安全);

c. 客户的线路板漏电(指客户加工后送回的电芯);             d. 客户未按要求点焊(客户加工后的电芯);

e. 毛刺;               f. 微短路;                         g. 负极产生枝晶。

4.超厚

产生超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 焊缝漏气;            b. 电解液分解;                       c. 未烘干水分;

d. 盖帽密封性差;        e. 壳壁太厚;                         f. 壳太厚;

g. 卷芯太厚(附料太多;极片未压实;隔膜太厚)。

5.成因有以下几点

 a. 未化成好(SEI膜不完整、致密);                      b. 烘烤温度过高→粘合剂老化→脱料;    c. 负极比容量低;

d. 正极附料多而负极附料少;                              e. 盖帽漏气,焊缝漏气;          f. 电解液分解,电导率降低。

 

6.爆炸

a.分容柜有故障(造成过充);                             b. 隔膜闭合效应差;         c. 内部短路

7.短路

 a. 料尘;                                             b. 装壳时装破;                        c. 尺刮(小隔膜纸太小或未垫好);

d. 卷绕不齐;                                        e. 没包好;                            f. 隔膜有洞;             g. 毛刺

 

8.断路 

a)极耳与铆钉未焊好,或者有效焊点面积小;

b)连接片断裂(连接片太短或与极片点焊时焊得太靠下) 

 

电池基本知识及生产控制

一、电芯原理

    锂离子电芯的反应机理是随着充放电的进行,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脱出,往返穿梭电芯内部而没有金属锂的存在,因此锂离子电芯更加安全稳定。

其反应示意图及基本反应式如下所示:

 

二、电芯的构造

    电芯的正极是LiCoO2加导电剂和粘合剂,涂在铝箔上形成正极板,负极是层状石墨加导电剂及粘合剂涂在铜箔基带上,目前比较先进的负极层状石墨颗粒已采用纳米碳。

    根据上述的反应机理,正极采用LiCoO2、LiNiO2、LiMn2O2,其中LiCoO2本是一种层结构很稳定的晶型,但当从LiCoO2拿走XLi后,其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否发生变化取决于X的大小。

通过研究发现当X>0.5时Li1-XCoO2的结构表现为极其不稳定,会发生晶型瘫塌,所以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应通过限制充电电压来控制Li1-XCoO2中的X值,一般充电电压不大于4.2V那么X小于0.5 ,这时Li1-XCoO2的晶型仍是稳定的。

负极C6其本身有自己的特点,当第一次化成后,正极LiCoO2中的Li被充到负极C6中,当放电时Li回到正极LiCoO2中,但化成之后必须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心以保证下次充放电Li的正常嵌入,否则电芯的压倒很短,为了保证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一般通过限制放电下限电压来实现。

所以锂电芯的安全充电上限电压≤4 .2V,放电下限电压≥2.5V。

三、电芯的安全性

    电芯的安全性与电芯的设计、材料及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控制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电芯的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材料的电极电位均处于动态变化中,随着充电电压的增高,正极材料(LixCoO2)电位不断上升,嵌锂的负极材料(LixC6)电位首先下降,然后出现一个较长的电位平台,当充电电压过高( >4.2V)或由于负极活性材料面密度相对于正极材料面密度(C/A)比值不足时,负极材料过度嵌锂,负极电位则迅速下降,使金属锂析出(正常情况下则不会有金属锂的的析出),这样会对电芯的性能及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

电位变化见下图:

     在材料已定的情况下,C/A太大,则会出现上述结果。

相反,C/A太小,容量低,平台低,循环特性差。

这样,在生产加工中如何保证设计好的C/A比成了生产加工中的关键。

所以在生产中应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负极材料的处理

    1)将大粒径及超细粉与所要求的粒径进行彻底分离,避免了局部电化学反应过度激烈而产生负反应的情况,提高了电芯的安全性。

    2)提高材料表面孔隙率,这样可以提高10%以上的容量,同时在C/A 比不变的情况下,安全性大大提高。

处理的结果使负极材料表面与电解液有了更好的相容性,促进了SEI膜的形成及稳定上。

    2.制浆工艺的控制

    1)制浆过程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及特殊的化学试剂,使正负极浆料各组之间的表面张力降到了最低。

提高了各组之间的相容性,阻止了材料在搅拌过程“团聚”的现象。

    2)涂布时基材料与喷头的间隙应控制在0.2mm以下,这样涂出的极板表面光滑无颗粒、凹陷、划痕等缺陷。

    3)浆料应储存6小时以上,浆料粘度保持稳定,浆料内部无自聚成团现象。

均匀的浆料保证了正负极在基材上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电芯的一致性、安全性。

    3.采用先进的极片制造设备

    1)可以保证极片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大大提高电芯极片均一性,降低了不安全电芯的出现机率。

    2)涂布机单片极板上面密度误差值应小于±2%,极板长度及间隙尺寸误差应小于2mm。

    3)辊压机的辊轴锥度和径向跳动应不大于4μm,这样才能保证极板厚度的一致性。

设备应配有完善的吸尘系统,避免因浮尘颗粒而导致的电芯内部微短路,从而保证了电芯的自放电性能。

    4)分切机应采用切刀为辊刀型的连续分切设备,这样切出的极片不存在荷叶边,毛刺等缺陷。

同样设备应配有完善的吸尘系统,从而保证了电芯的自放电性能。

    4.先进的封口技术

    目前国内外方形锂离子电芯的封口均采用激光(LASER)熔接封口技术,它是利用YAG棒(钇铝石榴石)激光谐振腔中受强光源(一般为氮灯)的激励下发出一束单一频率的光(λ=1.06mm)经过谐振折射聚焦成一束,再把聚焦的焦点对准电芯的筒体和盖板之间,使其熔化后亲    合为一体,以达到盖板与筒体的密封熔合的目的。

为了达到密封焊,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素:

    1)必须有能量大、频率高、聚焦性能好、跟踪精度高的激光焊机。

    2)必须有配合精度高的适用于激光焊的电芯外壳及盖板。

    3)必须有高统一纯度的氮气保护,特别是铝壳电芯要求氮气纯度高,否则铝壳表面就会产生难以熔化的Al2O3(其熔点为2400℃)。

四、电芯膨胀原因及控制

    锂离子电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有肿胀现象,经过分析与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锂离子嵌入带来的厚度变化

    电芯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嵌入负极,引起负极层间距增大,而出现膨胀,一般而言,电芯越厚,其膨胀量越大。

    2.工艺控制不力引起的膨胀

    在制造过程中,如浆料分散、C/A比离散性、温度控制都会直接影响电芯电芯的膨胀程度。

特别是水,因为充电形成的高活性锂碳化合物对水非常 敏感,从而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反应产生的气体造成电芯内压升高,增加了电芯的膨胀行为。

所以在生产中,除了应对极板严格除湿外,在注液过程中更应采用除湿设备,保证空气的干燥度为HR2%,露点(大气中的湿空气由于温度下降,使所含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而开始凝结时的温度)小于-40℃。

在非常干燥的条件下,并采取真空注液,极大地降低了极板和电解液的吸水机率。

五、铝壳电芯与钢壳电芯安全性比较

     铝壳相对于钢壳具有很高的安全优势, 

   注:

压力是电芯压力为电芯内部之压力(单位:

Kg),表内数据为电芯之厚度(单位:

mm)由此可见钢壳对内压反映十分迟钝,而铝壳对内压反应却十分敏锐。

因此从厚度上就基本能判断出电芯的内压,而钢壳电芯往往隐含着内压带来的不安全隐患。

其中钢壳电芯型号为063448。

第三节 锂离子电池保护线路(PCM)

    由第二节锂离子电芯的知识我们可以看出,锂离子电池至少需要三重保护-----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那么就应而产生了其保护线路,那么这个保护线路针对以上三个保护要求而言:

     过充电保护:

 过充电保护 IC 的原理为:

当外部充电器对锂电池充电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终止充电状态。

此时,保护 IC 需检测电池电压,当到达 4.25V 时(假设电池过充点为 4.25V)即启动过度充电保护,将功率 MOS 由开转为切断,进而截止充电。

 

     过放电保护:

 过放电保护 IC 原理:

为了防止锂电池的过放电,假设锂电池接上负载,当锂电池电压低于其过放电电压检测点(假定为 2.5V)时将启动过放电保护,使功率 MOSFET 由开转变为切断而截止放电,以避免电池过放电现象产生,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此时的电流仅 0.1uA。

 当锂电池接上充电器,且此时锂电池电压高于过度放电电压时,过度放电保护功能方可解除。

另外,考虑到脉冲放电的情况,过放电检测电路设有延迟时间以避免产生误动作。

 

    过放电保护及过充电保护IC主要生产厂家有:

美上美(MITSUMI),精工,台湾富晶(DW01,FS301,302),理光,MOTOROLA等封装形式主要为SOT26,SOT6

    过电流及短路电流

    因为不明原因(放电时或正负极遭金属物误触)造成过电流或短路,为确保安全,必须使其立即停止放电。

 过电流保护 IC 原理为,当放电电流过大或短路情况产生时,保护 IC 将启动过(短路)电流保护,此时过电流的检测是将功率 MOSFET 的 Rds(on) 当成感应阻抗用以监测其电压的下降情形,如果比所定的过电流检测电压还高则停止放电,运算公式为:

 

    V- = I × Rds(on) × 2(V- 为过电流检测电压,I 为放电电流)。

 

    假设 V- = 0.2V,Rds(on) = 25mΩ,则保护电流的大小为 I = 4A(小学没毕业吧?

   同样地,过电流检测也必须设有延迟时间以防有突发电流流入时产生误动作。

 

    通常在过电流产生后,若能去除过电流因素(例如马上与负载脱离),将会恢复其正常状态,可以再进行正常的充放电动作。

三、 电池不良项目及成因:

1.容量低

产生原因:

a. 附料量偏少; b. 极片两面附料量相差较大; c. 极片断裂;

d. 电解液少; e. 电解液电导率低; f. 正极与负极配片未配好;

g. 隔膜孔隙率小; h. 胶粘剂老化→附料脱落; i.卷芯超厚(未烘干或电解液未渗透)

j. 分容时未充满电; k. 正负极材料比容量小。

2.内阻高

产生原因:

a. 负极片与极耳虚焊; b. 正极片与极耳虚焊; c. 正极耳与盖板虚焊;

d. 负极耳与盖帽虚焊; e. 铆钉与压板接触内阻大; f. 正极未加导电剂;

g. 电解液锂盐含量低; h. 电池曾经发生短路; i. 隔膜纸孔隙率小。

3.电压低

产生原因:

a. 副反应(电解液分解;正极有杂质;有水); b. 未化成好(SEI膜未形成安全);

c. 客户的线路板漏电(指客户加工后送回的电芯); d. 客户未按要求点焊(客户加工后的电芯);

e. 毛刺; f. 微短路; g. 负极产生枝晶。

4.超厚

产生超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 焊缝漏气; b. 电解液分解; c. 未烘干水分;

d. 盖帽密封性差; e. 壳壁太厚; f. 壳太厚;

g. 卷芯太厚(附料太多;极片未压实;隔膜太厚)。

5.成因有以下几点

 

a. 未化成好(SEI膜不完整、致密); b. 烘烤温度过高→粘合剂老化→脱料; c. 负极比容量低;

d. 正极附料多而负极附料少; e. 盖帽漏气,焊缝漏气; f. 电解液分解,电导率降低。

 

6.爆炸

a. 分容柜有故障(造成过充); b. 隔膜闭合效应差; c. 内部短路

7.短路

 

a. 料尘; b. 装壳时装破; c. 毛刺;

d. 卷绕不齐; e. 没包好; f. 隔膜有洞; 

 

8.断路 

a) 极耳与铆钉未焊好,或者有效焊点面积小;

b) 连接片断裂(连接片太短或与极片点焊时焊得太靠下) 

 

四、 各工序控制重点

(一) 配料:

1.溶液配制:

 

a) PVDF(或CMC)与溶剂NMP(或去离子水)的混合比例和称量;

b) 溶液的搅拌时间、搅拌频率和次数(及溶液表面温度);

c) 溶液配制完成后,对溶液的检验:

粘度(测试)\溶解程度(目测)及搁置时间;

d) 负极:

SBR+CMC溶液,搅拌时间和频率。

2.活性物质:

a) 称量和混合时监控混合比例、数量是否正确;

b) 球磨:

正负极的球磨时间;球磨桶内玛瑙珠与混料的比例;玛瑙球中大球与小球的比例;

c) 烘烤:

烘烤温度、时间的设置;烘烤完成后冷却后测试温度。

d) 活性物质与溶液的混合搅拌:

搅拌方式、搅拌时间和频率。

e) 过筛:

过100目(或150目)分子筛。

f) 测试、检验:

对浆料、混料进行以下测试:

固含量、粘度、混料细度、振实密度、浆料密度。

(二)涂布

1.集流体的首检:

a) 集流体规格(长宽厚)的确认;

b) 集流体标准(实际)重量的确认;

c) 集流体的亲(疏)水性及外观(有无碰伤、划痕和破损)。

2.敷料量(标准值、上、下限值)的计算:

a) 单面敷料量(以接近此标准的极片厚度确定单面厚度);

b) 双面敷料量(以最接近此标准的极片厚度确定双面的极片厚度。

3.浆料的确认:

是否过稠(稀)\流动性好,是否有颗粒,气泡过多,是否已干结.

4.极片效果:

a) 比重(片厚)的确认;

b) 外观:

有无划线、断带、结料(滚轮或极片背面)是否积料过厚,是否有未干透或烤焦,有无露铜或异物颗粒;

5.裁片:

规格确认有无毛刺,外观检验。

(三)制片(前段):

1.压片:

a) 确认型号和该型号正、负极片的标准厚度;

b) 最高档次极片压片后(NO.1或NO.1及NO.2)的厚度、外观有无变形、起泡、掉料、有无粘机、压叠。

c) 极片的强度检验;

2.分片:

a) 刀口规格、大片极片的规格(长宽)、外观确认;

b) 分出的小片宽度;

c) 分出的小片有无毛刺、起皱、或裁斜、掉料(正)。

3.分档称片:

a) 称量有无错分;

b) 外观检验:

尺寸超差(极片尺寸、掉料、折痕、破损、浮料、未刮净等)。

4.烘烤:

a) 烤箱温度、时间的设置;

b) 放N2、抽真空的时间性效果(目测仪表)及时间间隔。

(四)制片后段:

1.铝带、镍带的长度、宽度、厚度的确认;

2.铝带、镍带的点焊牢固性;

3.胶纸必须按工艺要求的公差长度粘贴;

4.极片表面不能有粉尘。

(五)盖帽

1.裁连接片:

测量尺寸规格、检查有无毛刺、压伤;

2.清洗连接片:

检查连接片是否清洗干净;

3.连接片退火:

检查有无用石墨粉覆盖,烤炉温度,放入取出时间;

4.组装盖帽:

检查各种配件是否与当日型号相符,装配是否到位;

5.冲压盖帽:

检查冲压高度及外观;

6.全检:

对前工序员工自检检查的效果进行复核,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7.折连接片:

检查有无漏折、断裂、有无折到位;

8.点盖帽:

检查有无漏点、虚点、点穿;

9.全检:

对前工序员工自检检查的效果进行复核,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10.套套管:

检查尺寸、套管位置;

11.烘烤:

烘烤温度、时间、烘烤效果。

(六)卷绕

1.各型号的识别、隔膜纸、卷尺的规格、钢(铝)壳的卷绕注意事项;

2.结存极片的标识状态;

3.点负极的牢固度(钢、铝壳);铝壳正极的牢固性、负极的外观;

4.绝缘垫片的放置;

5.折、压合盖帽(铝壳)注意杂物外露和铝壳外观的维护;

6.定盖工位:

偏移度。

?

注意先下拉先生产。

(七)焊接

1.钢、铝壳电池焊接时注意沙孔;

2.焊接铝壳的调试、焊接时抽查的测试;

3.检漏工位;

4.打胶。

?

注意先下拉先生产。

(八)注液

1.各种型号注液量;

2.手套箱内的湿度和室内湿度;

3.电池水分测试及放气和抽真空时间;

4.烘烤前电池在烤箱放置注意事项;

5.烘烤12小时后电池上下层换位;

6.电池注液前后的封口。

(九)检测

1.分容、化成参数的设置;

2.化成时电解液流出员工有没有及时擦掉;

3.监督生产部新员工的操作;

4.注液组下来的电芯上注液孔是否有胶纸脱落;

5.各种实验电池是否明显标识区分;

6.提前亮灯的点要查明原因;

7.爆炸后该点的校对;

8.钢、铝壳柜的区分;

9.封口时哪些型号要倒转来挤压

10.封口挤压是否使铝电芯变形;

11.封口后上否及时清洗;

12.夹具头是否清洁,是否有锈蚀;

13.连接电脑的柜子爆炸后电压的查询,该点电压电流曲线的情况汇的;

14.搁置、老化和封口区的环境温湿度。

(十)包装

1.对有的客户抱怨过容量低的要加2分钟容量;

2.对天宇这个客户要控制尺寸的下限;

3.型号电池更改时是否清理整条拉,防止混料;

4.检出的不良品是否用红色周转盒子装,是否明显标识;

5.订单上有特别要求的是否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执行;

6.喷码内容是否正确,喷码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7.压板和铆钉上是否有胶;

8.检测仪器是否在有效期内,防止失准仪器在线上使用(针对所有工位)。

化学电源的组成 化学电源在实现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必须具有两个必要的条件:

 

一. 组成化学电源的两个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过程,必须分别在两个分开的区域进行,这一点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 两电极的活性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所需电子必须由外线路传递,这一点区别于金属腐蚀过程的微电池反应。

为了满足以上的条件,任何一种化学电源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 电极电池的核心部分,它是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架所组成。

活性物质是指正、负极中参加成流反应的物质,是化学电源产生电能的源泉,是决定化学电源基本特性的重要部分。

对活性物质的要求是:

1) 组成电池的电动势高;

2) 电化学活性高,即自发进行反应的能力强;

3) 重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大;

4) 在电解液中的化学稳定性高;

5) 具有高的电子导电性;

6) 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2、 电解质电池的主要组成之一,在电池内部担负着传递正负极之间电荷的作用,所以势一些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的物质。

对电解质的要求是:

1) 稳定性强,因为电解质长期保存在电池内部,所以必须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储藏期间电解质与活性物质界面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小,从而使电池的自放电容量损失减小;

2) 比电导高,溶液的欧姆压降小,使电池的放电特性得以改善。

对于固体电解质,则要求它只具有离子导电性,而不具有电子导电性。

 

3、 隔膜也叫隔离物。

置于电池两极之间。

隔膜的形状有薄膜、板材、棒材等。

其作用是防止正负极活性物质直接接触,造成电池内部短路。

对于隔膜的要求是:

1) 在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并能承受电极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作用;

2) 离子通过隔膜的能力要大,也就是说隔膜对电解质离子运动的阻力要小。

这样,电池内阻就相应减小,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的能量损耗减小;

3) 应是电子的良好绝缘体,并能阻挡从电极上脱落活性物质微粒和枝晶的生长;

4) 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常用的隔膜材料有棉纸、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纤维、水化纤维素、接枝膜、尼龙、石棉等。

可根据化学电源不同系列的要求而选取。

 

锂离子电池设计的一些物理参数:

负极片:

集电极:

铜箔,厚度10-12um

膜材料配比:

石墨/super-C//pvdf-761/=90/1/9

石墨比容量:

320-340mAh/g

负极总容量比正极总容量多不大于10%

单层膜厚:

65um

压实密度:

1.5-1.6g/cm3,

面密度:

8.5-9mg/cm2

容量密度:

3mAh/cm2

正极:

集电极:

铝箔,厚度18um

膜材料配比:

LiCoO2/super-C/KS-6/pvdf761/=88/4/2/6

LiCoO2比容量:

140mAh/g

单层膜厚:

60um

压实密度:

4g/cm3,

面密度:

24mg/cm2

容量密度:

3mAh/cm2

隔膜:

celgard ,小型电池为25um;          动力电池为35-45um

电解质液:

EC/DEC/EMC/DMC/ 1M LiPF6     电解液加入量 按每320mAh加1克电解液;

成品电池折拆分析

1、正极暗红色不一定是铜被电镀了。

2、负极暗红色,在正常充满电或半充电状态,当负极片干了以后,呈安红色为正常现象。

如果是在无电情况下,则电池不正常。

3、负极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物质:

A、你这个原因也是有的,但也可能是上料不均匀造成的,极片有毛刺,造成微短路电池也会产生此现象,隔膜质量不行,厚度不均匀同样存在此现象;B、极耳处,是为枝晶,是由于极耳未焊牢固所致;C、电解液渗透确实存在,但也有可能为原材料有颗粒或什么的原因,造成上料不均匀所致;D、那就是电池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整个制作过程可能存在问题,压实密度高也是原因之一;

4、负极片上下边缘1cm左右颜色为暗黑色,是由于你们的制程和材料体系有问题,你们现在的负极片只有与正极片相对应的负极区域发挥了容量,而多出部分没有发挥容量,必须改进你们制程及材料体系;靠内部为红黄色,中心位置为银白色,在300个循环以后,国内很多厂家都这样,均不同程度上会出现这个现象。

电解液渗透问题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了,

5、估计是水分过多,除水工序正常难道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吗?

要是电解液本身水分超标了。

 

电池的化成,有的采用常温化成,有的采用高温化成,这两种化成各有什么优缺点?

主要区别应该是SEI膜的厚度和致密程度吧,高温化成形成的SEI较厚但不致密,消耗的锂比较多,常温或低温形成的较薄切致密,《电池》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就是讲高低温化成的,可以参考一下

偶尔此配方,大家一起来研究!

负极配方:

CMS:

CMC:

SBR:

Super-P=94.5:

2.25:

2.25:

1

电解液:

1M-LiPF6 EC/DMC/EMC

负极设计比容量:

300mAh/g

正极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