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261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doc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

目录

一、配电线路“三架”安装工艺 2

二、10kV杆型安装工艺 6

三、拉线安装施工工艺 17

四、设备接点安装工艺 19

五、接地引线安装工艺 22

六、线路附件安装工艺 23

七、电杆标识工艺规范 26

一、配电线路“三架”安装工艺

1、分段及支线开关引线架安装

工艺规范:

1、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

2、三相引线应排列整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5m。

3、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

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4、杆上设备引线均应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

5、开关与支撑的构架应至少有2个以上的固定点。

6、开关应安装在人员易到达、易操作的一侧。

2、带刀闸电缆引线架安装

工艺规范:

1、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

2、三相引线应排列整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5m。

3、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

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4、杆上设备引线均应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

5、电缆保护管管口应用防火胶泥封堵。

6、电缆应悬挂标示牌。

7、电缆支架及保护管应与接地装置连接。

3、直线杆T接分支线带隔离开关

工艺规范:

1、隔离开关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

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2、T接横担应与线路方向平行,横担端部上下及左右歪斜不得超过20mm。

3、隔离开关安装牢固、排列整齐,倾斜30°为宜,相间距离应不小于500mm。

4、引线与电杆、拉线、横担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200mm。

5、公用变配变台架

工艺规范:

1、杆上杆上变压器台架底部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2.5m,在路边车辆可能碰撞的地方应不小于4.5m。

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

2、一、二次引线应排列整齐,绑扎牢固。

3、变压器高压侧应设防雷装置、高压刀闸、高压跌落式开关;避雷器应装设在高压刀闸下端,跌落式开关距变压器台面的高度不小于2.5m。

变压器低压侧应装设低压刀闸或低压熔断器。

4、接地可靠,变压器中性点、外壳、避雷器引下线应相连接后接地。

5、变压器高压侧套管必须加装高压绝缘护罩。

6、配变台架上层高压刀闸动触头应朝向配变低压侧,隔离刀刃分闸时应使静触头带电,各相隔离刀闸之间相间距离不应小于0.5m。

7、跌落式熔断器安装时与杆塔保持10-15oC的倾斜度,公路边的配变台架高压侧跌落式开关应朝向公路一侧。

8、综合配电箱安装在配变台架下方,底部距离地面高度应大于1.8m。

配电箱出线电缆排列应整齐一致。

二、10kV杆型安装工艺

1、单回路单瓷横担三角排列杆

工艺规范:

1、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

2、导线应固定在瓷横担第一瓷群内。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

5、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6、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2、单回路单柱式绝缘子三角排列杆

工艺规范:

1、柱式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

2、导线应固定在柱式绝缘子顶部中间凹槽内。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

5、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6、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3、单回路双柱式绝缘子三角排列杆

工艺规范:

1、柱式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

2、导线应固定在柱式绝缘子顶部中间凹槽内。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横担安装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5、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6、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4、单回路双瓷横担三角排列安装

工艺规范:

1、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

2、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横担安装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两瓷横担导线固定点的水平高度应一致。

4、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5、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5、双回路双瓷横担垂直侧安装

工艺规范:

1、瓷横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

2、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横担安装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两瓷横担导线固定点的水平高度应一致。

4、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各相导线弧垂相差最大不应超过50mm。

5、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6、单回路悬式绝缘子三角排列耐张安装

工艺规范:

1、横担安装平正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2、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三相跳线弯曲弧度应一致,跳线需有绝缘子绑扎固定。

4、悬式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安装方向应防止瓷裙积水。

安装时应清除瓷瓶表面灰垢。

安装前绝缘子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

5、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

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

6、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耐张线夹应安装专用的绝缘防护罩。

7、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7、单回路十字横担悬式绝缘子三角排列耐张安装

工艺规范:

1、横担安装平正牢固,两横担端部间距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两层横担安装方向应成90°角。

2、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三相跳线连接按顺线路方向内角相对内角相,外角相对外角相的原则跳接。

4、跳线需有绝缘子绑扎固定。

5、悬式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安装方向应防止瓷裙积水。

安装时应清除瓷瓶表面灰垢。

安装前绝缘子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

8、跳线连接应采用楔型线夹等新型材料,绝缘导线的跳线连接处应安装绝缘防护罩。

9、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耐张线夹应安装专用的绝缘防护罩。

10、.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

8、双回路悬式绝缘子垂直耐张安装

工艺规范:

1、三层横担应平行一致,不应发生偏移、扭曲。

2、横担安装平正牢固,三层横担端部间距均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各相跳线弯曲弧度应一致,跳线需有绝缘子绑扎固定。

5、悬式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安装方向应防止瓷裙积水。

安装时应清除瓷瓶表面灰垢。

安装前绝缘子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

6、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

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

7、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耐张线夹应安装专用的绝缘防护罩。

8、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各相导线弧垂相差最大不应超过50mm。

8、双回路十字横担悬式绝缘子垂直耐张安装

工艺规范:

1、三层横担应平行一致,不应发生偏移、扭曲。

2、横担安装平正牢固,三层横担端部间距均应一样,横担无弯曲。

3、电杆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电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4、各相跳线弯曲弧度应一致,跳线需有绝缘子绑扎固定。

5、悬式绝缘子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安装方向应防止瓷裙积水。

安装时应清除瓷瓶表面灰垢。

安装前绝缘子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500兆欧。

6、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

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

7、没有绝缘衬垫的耐张线夹内的绝缘线宜剥去绝缘层,其长度和线夹等长,误差不大于5mm,将裸露的铝线芯缠绕铝包带,耐张线夹应安装专用的绝缘防护罩。

8、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应一致,各相导线弧垂相差最大不应超过50mm。

9、绝缘导线过电压保护器安装规范

工艺规范:

1、绝缘导线应放在柱式瓶中间凹槽内(不得放置在侧槽内)。

2、过电压保护区不锈钢引流环与绝缘导线线芯之间的间隙要控制在100±5mm范围内,引流环与绝缘子之间的间隙必须均匀,控制在25±5mm范围内。

3、对于不剥除绝缘层的架空均匀线路,三相引流环圆弧应朝同一方向外置,以免引流环之间间隔过小,影响架空线路绝缘配合。

4、安装前过电压保护器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兆欧。

10 线路避雷器安装规范

1、避雷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

2、安装前避雷器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在干燥的情况下,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兆欧。

三、拉线安装施工工艺

1、拉线制作工艺

工艺规范:

1、当采用UT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

b)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c)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

d)拉线绑扎线应采用不大于3.2mm(#8或#10)镀锌铁线,扎线长头为15圈,短头为5圈,扎线尾线应拧花。

扎线短头离线尾留25mm,扎线须均匀、紧密、美观。

e)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f)UT型线夹带上螺母后(应是双螺母),螺杆露出螺纹长度应在螺纹总长的1/3,调紧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

2、拉线地面UT线夹均应安装防盗螺栓

3、当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及拉线松脱可能碰触导线时应装设绝缘子。

拉线绝缘子的安装位置为最下层导线以下,并且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拉线绝缘子的电压等级应与线路电压等级一致。

4、当一基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各条拉线的受力应一致,不得有过松、过紧、受力不均匀的现象。

5、安装在路旁、人行道上的拉线应加装防撞警示管。

6、拉线与线路带电部位安装后的净空距离,10kV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

2、防风拉线制作

工艺规范:

1、同一基杆上的防风拉线的受力应一致,不得有过松、过紧、受力不均匀的现象。

2、每个耐张段中间及连续5基直线杆时应设一基防风杆,装设防风拉线。

四、设备接点安装工艺

1、设备外壳接地

工艺规范:

柱上开关、变压器、综合配电箱、表箱外壳与接地引线的连接应采用铜端子或铜铝端子。

不得采用引线直接绕扎固定的方式。

2、设备引线端子连接

工艺规范:

1、柱上开关、变压器、电缆引线采用150mm2及以上导线时,应采用双孔固定的端子或设备线夹。

2、引线采用设备线夹连接的,进入设备线夹的导线应用铝包带缠绕,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五、接地引线安装工艺

工艺规范:

1、接地引线与接地园钢应螺栓或并沟线夹连接,采用并沟线夹连接的并沟线夹不应少于2个。

2、接地引线及接地圆钢应每隔1.5-2m有一处固定电。

3、电缆保护管与接地引线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接地螺栓焊接处要有防锈处理。

六、线路附件安装工艺

1、故障指示器安装规范

工艺规范:

1、线路故障指示器应安装在设置分段开关的杆塔、分支杆的负荷侧、架空与电缆连接处,以及长线路段每隔7至8基杆且便于人员到达检查处。

2、三相故障指示器的安装点距离电杆导线固定点距离应一致。

2、验电接地环安装规范

工艺规范:

1、绝缘线路应根据停电工作接地点的需要,在线路分支线接第一根杆或装设支路刀闸后的第一根杆需装设一组验电接地挂环。

线路超过5根杆的,宜每5根杆左右安装一组接地挂环。

2、各相验电接地环的安装点距离绝缘导线固定点的距离应一致。

接地环的颜色应与线路相别一致。

3、安装后挂环应垂直向下,接地环与导线连接点应装设绝缘防护罩。

3、变压器绝缘防护罩安装

工艺规范:

1、变压器高低压侧接线柱均应装设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防护罩。

2、绝缘防护罩颜色应与变压器接线柱相序一致。

3、绝缘防护罩应将接线柱连接点裸露部位全部包裹。

七、电杆标识工艺规范

1、电杆警示标识

工艺规范:

1、在距离电杆根部4.5m高度用黑色油漆喷涂“有电危险,禁止攀登靠近”的警示标志,字体采用黑色字体,字体大小规格为100×100mm;警示标志应设置于较为醒目的位置,竖放形式。

2、路边电杆应喷刷红、白相间反光标识,红、白相间200mm,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5m。

2、电杆杆号标识

工艺规范:

1、电杆杆号采用白底黑字(白色底漆为A3纸大小),喷有电压等级、台区名称、杆号、“电力服务热线95598”,杆号字体采用宋体,线路或配变名称的长度不超过1行,杆号喷在距离地面3.5m以上。

2、高低压同杆的,高低压均需有杆号,高压杆号应在上方,低压杆号在下方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