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71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docx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工作报告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评估工作报告

目录

1.生源情况2

2.培养模式3

2.1培养方案3

2.1.1专业设置背景3

2.1.2专业培养目标3

2.1.3相关学科的支撑4

2.1.4课程体系4

2.1.5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计划对学生毕业、就业的影响8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9

2.2.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9

2.2.2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9

3教学资源10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10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13

3.3专业教师教研情况13

3.4实验实践教学14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情况14

3.4.2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利用情况14

3.4.3实习基地情况15

3.5图书资料15

4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15

5.教学质量保障17

5.1教学质量监控17

5.1.1教学质量监控机制17

5.1.2教学质量监控措施18

5.2教学质量评价19

5.2.1教学环节评价19

5.2.2学生学习结果评价20

5.2.3教师能力水平评价21

6培养效果22

6.1就业情况与培养质量22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22

7.专业特色23

8结语23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评估工作报告

在学校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十余年办学,整个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和健康地发展,在各方面的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的专业办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就土木工程专业生源情况、培养模式、教学资源、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保障和专业特色六个方面进行总结。

1.生源情况

土木工程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生以来,生源较好,报到率高,且从学生的档案发现,考生把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专业志愿的较多。

近四年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生源情况如下:

2013年计划招生135人,实际报到131人,报到率为97%;2014年计划招生130人,实际报到122人,报到率为94%;2015年计划招生130人,实际报到127人,报到率为98%;2016年计划招生130人,实际报到129人,报到率为99%。

近四年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快速增长,近两年(2015、2016年)的一志愿录取率基本为100%。

2013-2016年,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分数最低为484,最高为517,高考总分除以高考满分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为0.65-0.69。

表1-1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

专业名称

年度

计划录取

实录

一志愿

一志愿率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

2013

135

131

30

0.2290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

2014

130

122

118

0.9672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

2015

130

127

127

1.0000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

2016

130

129

128

0.9922

备注:

2013-2016年,近四年郑州航院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快速增长,近两年(2015、2016年)的一志愿录取率基本为100%

综上对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生源情况的分析,自评合格。

2.培养模式

2.1培养方案

2.1.1专业设置背景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

为了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工作者的需求,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人才,我校抓住机遇,结合学校“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同时体现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于2005年开始招收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本科生,已连续招生11届学生,已有8届毕业生。

2.1.2专业培养目标

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道路、桥梁等土建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交通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与养护维修等基本知识,具有从事道路、桥梁、机场及港口等工程及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监理、投资和开发等技术或管理的初步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土木工程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城市开发建设公司、学校科研单位从事交通土建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具有广阔、稳定的就业前景。

2.1.3相关学科的支撑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我校的工业设计、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工科专业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支撑,具有功能完善的绘图室和设备齐整的实验室以及专业实验基地,这些都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1.4课程体系

土木工程(道桥)专业的培养方案分为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实践体系和大学生创新训练三部分,培养方案通过有序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完成,利用各个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符合要求的基本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

具体的知识体系如表2-1、表2-2所示。

表2-1土木工程(道桥)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联系表

序号

知识体系

知识领域

相关课程

序号

描述

1

工具知识

1

外国语

大学英语、专业双语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C程序设计

2

信息科学技术

3

计算机技术应用

2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

哲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

体育专项基础、军事理论

2

政治学

3

历史学

4

法学

5

社会学

6

经济学

7

管理学

8

心理学

9

体育

10

军事

3

自然科学知识

1

数学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工程地质、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土木工程材料

2

物理

3

化学

4

环境科学

表2-2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及相关课程

序号

专业知识领域

相关课程

1

力学原理与方法

理论力学、建筑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土质土力学

2

专业技术相关基础

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制图Ⅰ、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

3

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

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概预算

4

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梁基础工程

钢结构设计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

桥梁抗震机场道基道面工程

5

施工原理和方法

桥梁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道路与桥梁工程试验与检测技术

6

计算机应用技术

BIM基础、道路与桥梁工程CAD、桥梁软件应用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培养方案涵盖了土木工程的所有知识范围,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掌握了这些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及其运用方法,就具备了从事土木工程的理论分析、设计、规划、建造、维护保养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础。

上述知识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单元及知识点的集合,构成了学校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学生的必修知识。

考虑到行业、地区的人才需求差别,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培养方案上还开设了学校特色选修课,比如民航概论、民用航空法规、航空概论、航空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可以在上述知识领域外加强行业专业知识,反映了郑州航院学校办学的特色,根据学校定位、专业定位、自身的办学条件而设置。

专业培养方案注意到行业和地方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适合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各类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

具有非独立设置和独立设置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实践环节都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点。

实践体系分实践领域、实践单元、知识与技能点三个层次。

它们都是土木工程(道桥)专业的核心内容。

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实验技能、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等。

(1)实验领域

实验领域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四个环节。

基础实验实践环节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等实践单元。

专业基础实验实践环节包括建筑材料力学实验、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土质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测量等实践单元。

专业实验实践环节包括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实验、道路与桥梁工程试验与检测技术实验按。

研究性实验实践环节可作为拓展能力的培养,不作统一要求,包括航空模型设计与制作,由学生自己选修掌握。

(2)实习领域

实习领域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实践知识与技能单元。

认识实习实践环节按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知识的相关要求安排实践单元,重点是道桥专业方向的相关内容。

课程实习实践环节包括工程测量、工程地质等实践单元。

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环节的实践单元按道桥专业方向安排相关内容。

(3)设计领域

设计领域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两个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单元按专业方向安排相关内容。

课程设计领域包括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满足道路桥梁方面专业知识体系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一共安排14周,能够对整个土木工程(道桥)的知识体系作统一规划和梳理,完成大学四年知识体系的构建。

土木(道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工具、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中推荐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12门;在专业知识体系中主要专业实验:

建材实验、土木实验、水力学实验、结构实验等,土木(道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实践体系中安排实践环节15个,实习8周,设计14周。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培养方案涵盖了土木工程的所有知识范围,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掌握了这些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及其运用方法,就具备了从事土木工程的理论分析、设计、规划、建造、维护保养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础。

上述知识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单元及知识点的集合,构成了学校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学生的必修知识。

考虑到行业、地区的人才需求差别,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培养方案上还开设了学校特色选修课,比如民航概论、民用航空法规、航空概论、航空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可以在上述知识领域外加强行业专业知识,反映了郑州航院学校办学的特色,根据学校定位、专业定位、自身的办学条件而设置。

专业培养方案注意到行业和地方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适合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道桥)培养方案匹配培养目标的要求,方案设置满足专业定位,课程设置适合培养目标,结构合理;课程设置体系满足土木(道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要求;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专业主干课和主要专业课程能够支持土木(道桥)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经过规定的职业训练,也可以报考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

土木工程(道桥)在今后相当长的阶段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人类对自身居住、出行质量要求的提高,活动范围向天空、地下的拓展,对已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升级,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等,都会使土木工程专业长久不衰、不断更新。

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即:

收集数据、计划或者规划、设计、经济分析、现场施工以及日常运营或维护。

土木工程(道桥)培养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工程的理论分析、设计、规划、建造、维护保养和管理、研究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根据市场预测,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2.1.5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计划对学生毕业、就业的影响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毕业就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平均就业率和考研率位居学校前列,近四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2-3和表2-4。

表2-3近4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院系

专业方向

毕业生人数

签约就业

人数

签约就业率

灵活就业

人数

灵活就业率

2012届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214

154

71.96%

21

9.81%

2013届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235

156

66.38%

54

22.98%

2014届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260

149

57.31%

0

0%

2015届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151

85

56.29%

45

29.80%

表2-4近4年毕业生升学情况表

院系

专业方向

毕业生人数

升学人数

升学率

2012届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214

19

8.88%

2013届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235

13

5.53%

2014届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260

33

12.69%

2015届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151

18

11.92%

2.2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2.2.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

土工工程专业通过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调整教学方法等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和定位,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人文教育、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生个性的选择和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全面发展的人才,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相关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在就业过程中展示较强的适应性。

2.2.2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多年来,我院一直重视开放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积极为拓展师生的国际化视野搭建平台。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站在世界的高度,与国外大学加强联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共享教育资源,扩大国际影响力。

经过多年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方式方法的实施和持之以恒的教学中注重双语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也为我院毕业生走向世界级企业单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另有具体材料见附录1)

综上对培养模式的情况分析,自评合格。

3教学资源

3.1专业师资基本情况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一个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学校和学院以及土木工程教研室主要从稳定教师队伍,防止人才的流失,调动教学科研积极性,鼓励学术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等几个方面加强学术队伍的建设。

针对本专业师资力量以青年教师为主的特点,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从生活和工作上关心他们,正确引导他们尽快适应环境,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土木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名,分别毕业于22所大学。

其中高级职称8人,占比28%;中级职称21人,中高级职称人数占100%。

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硕士学位的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到总人数的100%,其中双师型7名,占到总人数的24%,10位教师具有行业从业经历。

土木工程专业现有本科生433人,专升本41人,硕士生3名,生师比为16.5:

1,形成了年富力强,团结和睦,学缘结构指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近四年来,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率达到100%。

表3-1土木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毕业学校

专业

学位

职称

备注

1

薛茹

51

中国矿业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教授

2

李广慧

4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教授

3

杨广军

47

上海交通大学

固体力学

博士

教授

4

谢晓鹏

40

郑州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副教授

一级注册建造师

5

马亚丽

42

北京工业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副教授

6

邓苗毅

41

福州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博士

副教授

7

闫祥梅

38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8

侯晓英

38

郑州大学

结构工程

硕士

副教授

注册造价师

9

李莲秀

42

湖南大学

市政工程

硕士

副教授

10

王继兵

37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11

魏保立

38

石家庄铁道学院

桥梁与隧道工程

硕士

讲师

公路检测工程师

12

陈会凡

41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学

硕士

讲师

13

贾燕

38

郑州大学

工程力学

硕士

讲师

14

管巧燕

38

郑州大学

水工结构工程

硕士

讲师

15

李锐

41

西南交通大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硕士

讲师

桥梁工程师

16

孙庆珍

36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硕士

讲师

17

潘春风

37

北京交通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硕士

讲师

18

魏锦辉

38

合肥工业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博士

讲师

19

姚贝贝

36

长安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博士

讲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20

栗蕾

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21

曹周阳

34

长安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博士

讲师

22

赵丽苹

34

长安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博士

讲师

23

刘洁

3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24

张大英

36

河南工业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25

何盛东

41

郑州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道路桥梁工程师

26

李晗

35

华中科技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27

魏晓刚

3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岩土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注册建造师

28

郝晓燕

33

大连理工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讲师

29

李亮

33

广岛大学

建筑学

博士

讲师

3.2专业教师科研情况

近四年来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师先后在振动与冲击、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噪声与振动控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该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共计72篇(其中A类期刊4篇,B类期刊7篇,C类期刊19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检索10篇,他引次数35次。

近四年来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项目合计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2项,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13项。

近四年来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师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7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

3.3专业教师教研情况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基本要求编定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近十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编写7部教材和出版15部专著。

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近四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全国公共期刊上发表教研论文8篇;获得省部级教研项目2项。

3.4实验实践教学

3.4.1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情况

实验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学院领导非常重视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给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大力的支持,为本专业实验室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院共有试验设备580台/套,总价值4883480元,土木工程道桥专业本科生533人,研究生3人,折合每学生9086元;其中2013年以后购置设备386台/套,总价值2486710元,折合每生4626元。

3.4.2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利用情况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创建于1999年,隶属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位于郑州航院东校区09专业实验楼A座。

总建筑面积约4600m2。

中心现有专兼职人员1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人。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技术服务的基础平台。

中心紧紧围绕土木工程类本科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努力构建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设计与创新实验教学平台。

能够满足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的基本实验教学要求,可以为本科生提供土木工程类设计性、创新性开放实验的条件。

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全,不仅有满足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例如:

负压筛分析、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振筛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且有满足培养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学生专业课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例如:

固结仪、直剪仪、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沥青软化点仪、沥青针入度仪、沥青延伸度仪等仪器;更有满足培养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学生进行社会服务能力的仪器设备,例如:

钢筋定位仪、数显回弹仪、非金属超声波检测分析仪、地质探测仪等仪器。

3.4.3实习基地情况

土木工程专业一直重视加强校外产学研基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实践教学对不同实践场所的要求。

已经与河南省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公路工程公司、郑州路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河南省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能够满足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子的实习实践教学需求。

3.5图书资料

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专业现有在校生574人,共有专业课教师29人,经校图书馆纸质图书专业检索,土木类(检索号TU),公路运输类(检索号U4),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资料室土木类登记在册查询,截至2016年11月20日,合计共有纸质图书71824册,现有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为125册,完全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科研使用。

现有专业电子图书资料源分别为:

读秀学术搜索系统,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及搜索系统,中国知网搜索系统,重庆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西文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公司西文期刊ASP+BSP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等,截至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