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283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高二会考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

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中春季会考考前综合练习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这一制度称为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秦朝时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

3.唐朝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内史省

4.清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丞相制度B.建立内阁制度

C.设立军机处D.设立殿阁大学士

5.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是

A.协定关税B.割香港岛

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

6.下列文献“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民报》D.《新青年》

7.规定列强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各国在使馆区可以驻扎军队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的白话文传单,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主张。

”这段文字叙述的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西安事变

9.下列口号出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打土豪,分田地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

10.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

11.1954年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下列各项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B.社会主义公有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

12.1972年2月,尼克松在与毛泽东谈话时说:

“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突破,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中美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

”材料中的“突破”指的是

A.美国兵乓球代表团访华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结束对抗状态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3.公元前594年,在雅典推行改革,从而将雅典引上民主轨道的是

A.苏格拉底B.梭伦

C.克里斯提尼D.伯利克里

14.“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反映了英国革命

A.剥夺了国王一切权力B.确立了议会主权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D.发展了两党制

15.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有权提名联邦法官人选的是

A.总统B.最高法院C.参议院D.众议院

16.下列规定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的是

A.国家元首“统而不治”B.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C.总统和议会议员由民选产生D.首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

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的诞生D.工人运动的兴起

18.“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成立D.“华约”的成立

19.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小麦、玉米B.小麦、粟C.玉米、水稻D.水稻、粟

20.世界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西汉B.唐朝C.宋朝D.明朝

21.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①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②官营作坊工匠来自官奴

③官营作坊不计成本④官营作坊之间竞争激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

22.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3.“1894年,全国棉布消费总量中,进口布所占比重达到14.1%,在纺与织分离的同时,织与耕的分离过程也开始了。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土地兼并严重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民族工业急剧萎缩D.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24.下列企业中由李鸿章创办的是是

A.安庆内军械所B.上海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D.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5.“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

”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安B.太原C.重庆D.上海

26.1958至1960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而农业下降22.7%。

造成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

C.自然灾害严重D.国际环境恶劣

27.“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段话描述的是

A.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特点B.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D.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28.1492年,率船队从欧洲向西航行到达美洲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29.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冶金业D.采矿业

30.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由此可见

A.水力成为主要能源B.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

C.城市日益喧嚣拥挤D.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31.1921年,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稳定国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贸总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33.20世纪50年代,率先在苏联进行经济改革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4.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的标志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B.欧洲统一货币的使用        

C.《罗马条约》的签订        D.欧洲关税同盟的建成

35.“任何提议,只要有一个成员表示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全体成员都通过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

”这种合作方式属于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东南亚国家联盟  

C.亚太经合作组织 D.欧洲联盟  

36.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荀况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37.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这表明他

A.维护封建礼教    B.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君主立宪

38.下列科技成就中,传入欧洲并对近代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造纸术B.地动仪C.印刷术D.指南针

39.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40.歌曲《说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是

A.越剧B.黄梅戏C.京剧D.沪剧

41.下列小说,成书于清朝的是

①《三国演义》②《聊斋志异》③《红楼梦》④《水浒传 》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③

42.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B.《各国律例》C.《海国图志》D.《变法通议》

4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表现在

A.开展识字教育B.恢复高考制度

C.通过《义务教育法》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44.“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D.十五大

45.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46.领导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是

A.马丁•路德B.加尔文C.伏尔泰D.康德

47.发表《物种起源》,创立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赫胥黎C.哥白尼D.伽利略

48.下列作品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是

A.《战争与和平》B.《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

49.20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化。

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经典力学的创立B.电的发明和利用

C.相对论的提出D.原子能的应用

50.标志中国航天科技步人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制度变迁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共18分)

据统计,公民大会每隔八九天便召开一次,讨论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粮食供应、国家债务、官员审核、惩罚和罢免;执政官抽签和十将军选举也在公民大会上进行……当此民主政治鼎盛之际,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则无论其功勋威信多高,皆依法惩处,从罢官放逐直至处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上卷

1.依据材料概括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对该制度进行全面评价。

(6分)

 

1873年4月,正是靠了巴黎工人的支持,“新阶层”(主要指城乡资产阶级)的候选人、激进共和派巴罗德才当选议员。

选举中甚至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状况,尽管工人和他们的老板之间矛盾重重,但只要老板赞成共和制,工人在选举中就投老板的票。

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

德莫子爵就无可奈何地说过:

“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

——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

2.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70年代法国社会的政治态势,结合所学说明这种态势发展的最终结果。

(6分)

 

《临时约法》规定: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

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上增设了法院,为司法机关,独立审判,行使司法权。

规定参议院为立法机关,选举大总统和行使立法权。

——王文泉刘天路《中国近代史》

3.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诞生的背景及历史贡献。

(6分)

 

二、文物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共18分)

青花釉里红瓷碗珐琅彩瓷瓶粉彩开光花尊

1.某班举行文物图片展览,依据所学知识为上述图片设计一个总标题,并概括说明这一时期手工业领域的新现象。

(6分)

大生纱厂厂房大生股票

2.上述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哪一发展阶段的状况?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A.1939年建成的第聂伯河发电站B.1933年开始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3.图A和图B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建设模式。

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片进行说明(应包括背景和目的)。

(6分)

 

三、某历史学习小组以“语言文字的变化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

请协助小组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本题共14分)

探究活动一“马”字的演变

1.依据上表和所学说明汉字演变的趋势。

(4分)

 

探究活动二“她”字的产生

“她”字诞生于五四时期,最先孕育于《新青年》内部,最早被追赶“新潮”的北大和其他高校那些致力于文学革命的“新青年”们所大胆“尝试”,而且其得以运用之初,也正是国内“男女同校”、“妇女解放”的呼声响亮,国际上妇女参政运动也正处于高潮之际。

——杨念群《新史学》第一卷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她”字产生的文化背景并列举为此进行“尝试”的代表人物。

(6分)

 

探究活动三“网络”成为流行语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人们在享受它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议论网络的意义和价值:

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化正在导致人文精神的丧失,因此人们应该远离网络。

3.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

请联系实际说明你的理由。

(4分)

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中春季会考考前综合练习

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D

A

D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B

A

D

B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B

C

D

B

A

C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B

A

C

B

C

D

D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C

D

B

B

A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一、本题共18分

1.特点: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大事。

(2分)

评价:

其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2分)但雅典民主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具有历史局限性;其用抽签的办法任免公职人员也存在很大弊端。

(2分)

2.态势:

广大民众支持共和制。

(2分)结果:

颁布1875年宪法,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

(4分)

3.背景:

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成立。

(2分)贡献: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

(4分)

二、本题共18分

1.标题:

明清时期的制瓷业。

(2分)新现象:

私营手工业规模扩大,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资本主义萌芽)。

(4分)

2.状况: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分)原因: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4分)

3.图A:

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按照五年计划,集中全国力量发展重工业。

(4分)第聂伯河水电站就是为发展重工业而修建的(或:

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2分)

图B:

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

(4分)田纳西水利工程就是以工代赈的产物。

(2分)

三、本题共14分

1.趋势:

由繁到简,实用性增强,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4分)

2.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提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4分)代表人物胡适、刘半农。

(2分)

3.同意第一种观点可从网络对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积极影响的角度举例说明。

同意第二种观点可从网络负面影响的角度举例说明。

(4分)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投稿可联系QQ:

1084591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