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06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docx

中医养生与保健剖析

中医养生与保健

睡眠保健

中医养生名著之一《养生三要》里说:

“安寝乃人生最乐。

古人有言:

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无际真人”。

可见,睡眠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在人类生命的过程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

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睡眠科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

美国有两位学者,对7000人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研究,认为有7种原因可影响人的寿命,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睡眠。

众所周知,人可以七天不进食,只要饮水,尚可维持生命,但如果真正七天七夜不睡觉便有生命的危险。

有位生理学家用狗做实验,每天只给水喝而不给食物,它能活25天,若连续5天不让它睡眠,结果体温下降4℃~5℃,再经92~143小时剥夺睡眠它就死亡了。

狗死后解剖,发现它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形态学上的变化。

可见,经久不眠,必然导致衰竭,这种结论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不要说长时不眠,就是长期睡眠不足,对健康也有很大的损害。

这是因为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

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的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多数人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睡眠不足时,第二天就显得疲惫不堪,无精打采,感到头晕脑胀,工作效率低,但若经过一次良好的睡眠之后,这些情况随之消失。

曾有人形象他说睡眠好比给电池充电,是“储备能量”。

确实,经过睡眠可以重新积聚起能量,把一天活动所消耗的能量补偿回来,为次日活动储备新的能量。

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

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睡眠是天然的补药”的谚语。

食后摩腹

腹内为胃肠所在之处,腹部按摩是历代养生家一致提倡的保健方法之一,尤宜于食后进行。

《千金翼方》中说:

“平日点心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之。

”又说:

“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进食后摩腹养生的方法。

食后摩腹的具体做法是:

先搓热双手,然后双手相重叠,置于腹部,用掌心绕脐沿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转摩36周,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摩36周。

此种摩法能增加胃肠蠕动,理气消滞,增强消化功能和防治胃肠疾病。

进餐情绪

这是饭前首先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即要有一个好的情绪,因为情绪好坏直接影响着进食。

食欲是人之本能,丧失食欲的人,任何美味佳看,吃到口里也如同嚼蜡,毫无兴趣。

据报道:

江西一位妙龄女郎患神经性厌食症,终日靠吃水果过日子,看到别人进餐时,自己却躲在屋里喝开水。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下丘脑有一群专管食欲的神经细胞,叫食欲中枢。

食欲中枢在大脑控制之下,依靠胃部的反馈信息进行工作,因此也受人的情绪所制约。

当情绪愉快时,吃什么都津津有味。

因为愉快的情绪和兴奋的心情都可使食欲大增,胃肠功能增强;相反,人在愤怒、忧郁或苦闷时,茶不思,饭不想,勉强吃下也难以消化,正如古人所云:

“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

”事实证明,任何紧张和不安都会破坏食欲,抑制唾液分泌。

所以,在进餐时应保持良好安定的环境和舒适愉快的心情,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

有些家庭常常利用吃饭的机会,争论问题,训斥孩子,这都不符合营养卫生学的要求。

那么,又怎样使人在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呢?

首先,要“以乐侑食”,据《周礼·天宫·膳夫》记载:

“以乐侑食,膳夫受祭,品尝食,王乃食。

”意思是,周代王君在进餐时,要奏乐助兴。

《寿世保元》中说:

“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

”说明,在进食中,听轻快的乐曲,有助于消化吸收。

其次,要选择适宜的进食环境,即安静、整洁,让人看了舒服。

若环境喧闹、脏乱、嘈杂,会影响人的食欲,对消化和健康不利。

最后,要注意在吃饭过程中,不谈令人不高兴的事情,也不要与人争吵。

生意人往往喜欢在餐桌上谈生意,这是最不卫生的。

细嚼慢咽,不可暴食

“细嚼慢咽,益寿延年”,这句卫生谚语,说的是吃饭时细嚼慢咽对健康的好处。

人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

食物进入口腔后,首先牙齿把它们嚼碎,使大块的东西变成碎小的容易吞咽、消化的食糜。

人还生有三对唾液腺:

腮腺、颔下腺和舌下腺。

这些腺体能分泌唾液,正常成人每天约分泌唾液1.5升,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促进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使之转变成麦芽糖。

了解了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就可以懂得细嚼慢咽的重要,如果吃饭时狼吞虎咽,不仅食物嚼不烂,而且食物在口腔里停留时间短,来不及起化学变化,吞下去后必然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有时还会引起打呃。

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牙齿不好,细嚼慢咽更为必要。

古代名著《养病庸言》中说:

“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

”日本医学家从实验中证明,细嚼30秒便能使致癌物质的毒性失灵。

其试验方法是:

把非常有害的致癌物质放入试管内,把吐出的唾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取样化验,观察其变化,开始没有发现什么,但当把混有唾液的试管反复摇动30秒以后,再观察时却发现里面的致癌物质的毒性80%~100%都已消失。

同志社大学的西冈教授,根据这一试验报告的方法,让大家对含微量致癌物质的食品添加剂、农药、食物霉菌、烧焦的鱼肉,分别进行试验,结果完全一样。

这一试验表明,人们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具有很强的消毒能力,它能杀死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使其毒性失灵。

不过,食物进入口内,必须细嚼30秒以上,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咀嚼时,不要单侧咀嚼。

单侧咀嚼天长日久会造成下颌骨单侧肥大,对侧的牙床也会萎缩。

因此,要养成双侧咀嚼的习惯。

进食姿势与速度

一些人喜坐低凳或蹲着吃饭,这样不符合饮食卫生。

究其原因是胃体受压,食物在食管里不能顺利通过贲门入胃,食道粘膜长期受到机械刺激,容易损伤变性,甚至发生癌变。

所以,进餐时应当端坐,上体与大腿应大于90度角,这样才能保证食物畅通入胃。

吃饭速度不宜太快,老人和小孩更要慢点。

这是因为进餐速度太快,超过胃部饱满信息向饱腹中枢反馈的速度,饮食就易过量。

调查发现,胖人多数都有吃饭过快的习惯。

食宜专心

此指吃饭时不可分心。

我国古代早有“食不语”及“食勿大言”的训诫。

吃饭不说话,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德。

若吃饭时喋喋不休,口沫四溅,既不卫生,又妨碍自己或他人进食。

《马琬食经》主张:

“凡食,欲得安神静气,呼吸迟缓。

”所谓安神,是指进食时,需将头脑中各种琐事尽量抛开,把注意力转移到饮食上来。

倘若进食时,头脑中仍思绪万千,或一边看书报,一边吃饭,注意力没有集中在饮食上,心不在“食”,那么,也不会激起食欲,纳食不香,自然影响消化吸收。

此外,《养生要集》中记载:

“已劳勿食”,“已汗勿饮”。

所谓“已劳勿食”,是说在十分劳累之后,不要立即进食,应该先稍事休息。

所谓“已汗勿饮”,是说大汗后不要立即暴饮,因为此时猛喝水,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不抽烟,少饮酒,多喝茶

烟、酒、茶,似乎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联,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没有烟、酒、茶,他们会觉得缺点什么。

特别是在一些像样的宴会上,必须要有好烟、好酒、高级茶,否则不成宴席。

宴会是这样,就是家里来个客人,也都离不开烟、酒、茶。

平时,即使不来客人,人们也好像离不开烟、酒、茶,真可谓人生中的重要内容。

正因为烟、酒、茶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所以讲养生,必须研究烟、酒、茶。

不抽烟好,抽烟损人体健康。

但近年来,我国抽烟的人越来越多,不但中年人抽,青年人抽,有些八九岁的小孩也在学着抽,女性抽烟者也在迅猛发展。

尽管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抽烟等于慢性自杀,可这对于那些抽烟的人来说,好像是耳旁风,不抽就活不了。

因此,我们必须大喝一声:

为了您的健康,为了国家的富强,还是不抽烟好!

那么,如何才能不抽烟呢?

(1)要切实认识抽烟的危害性。

有人曾做过一些统计:

90%的肺癌、75%的肺气肿和25%的冠心病由吸烟所致。

全世界每年约有250万人死于吸烟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

每年由于被动吸烟造成的死亡,在美国有4000~5000人,英国有1000人,加拿大有500人。

1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杀死1只老鼠,20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致人于死命。

世界上男性吸烟率最高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如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尼泊尔和泰国。

这些国家有70%以上的男人吸烟。

男性吸烟率最低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如奥地利、德国、芬兰、新西兰、挪威、瑞典和美国。

这些国家中吸烟的男性不到40%。

抽烟人的一生,如按每日吸一包7角钱的低档香烟计,一年就要花费255元。

若从20岁吸至60岁,就有10220元化作青烟。

如将每月的21元存入银行,连本带息,到头来将成为一个万元户。

所有上述统计说明,对于戒烟,人们绝不能麻木不仁,必须下决心戒烟。

但对不少人来说,为什么又下不了决心呢?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

烟确有他物难以替代的作用。

有一幅香烟店的对联说:

“醉我非关酒,留宾可代茶。

”显示了香烟既方便又惬意的特点。

吸烟还可松弛人的神经,交谈可以缓和气氛。

在影视和文学作品里,伟人名人及作品主角大都吸烟,生活中有众多的吸烟者,无疑也给欲学吸烟者一种心理支持和影响。

其实,只要人们真正认识了吸烟的危害或迫于身体健康的原因,吸烟也是可以戒掉的。

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名人都是能下决心戒烟的,这里仅举几例。

乾隆很喜欢吸烟,几乎一有空就吸,后来经常咳嗽,请太医治疗。

太医说:

“皇上的咳,是吸烟伤肺,若要治咳,必须先戒烟。

”乾隆很听太医的话,戒了烟,咳嗽也治愈了。

马克思一度烟瘾很大,常常一边工作一边吸烟。

他曾说过,《资本论》的稿费不够偿付我写作时需用的雪茄烟钱。

后来,他得了气管炎,医生禁止他吸烟,他就下决心把烟戒掉了。

过去,美国前总统里根抽烟斗,自1985年起,他认为吸烟对身体危险甚大,决定戒了烟。

1988年他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香烟盒广告须附载更多的有关吸烟危险的警告。

美国正在为在2000年以前建立一个“无人吸烟”的社会而努力。

以上说明,只要下决心,烟是能戒掉的。

(2)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戒烟措施。

烟草并不具有成瘾性和病态的依赖性,仅是一种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或者叫做条件反射,是一种精神心理反应。

有的人,戒烟开始时,可能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有点心绪不宁,有的稍感精神不振,唾液增多,这主要是条件反射的表现,几天之后就过去了。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染上了抽烟的习惯。

据统计,在大中城市中至少有1/3的15~25岁的青年人吸烟,甚至有些女青年也开始抽烟。

怎样劝他们戒烟呢?

关键是针对其思想状况,耐心做说服工作。

有的抽烟是出于好奇心,以在校中学生为多。

他们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和成人欲,对于大人们的一举一动有意无意地加以模仿,这是其一。

其二是虚荣心,普遍存在于20岁左右的青年工人中,认为不抽烟,怕被人讥为不合群,为了摆“阔绰”,不得不用“牡丹”、“希尔顿”来装门面。

其三是时髦感,此种心理以女青年居多,他们以为染得血红的指甲夹着一支又细又长的烟卷,似乎很时髦、新潮。

青年人抽烟时间不长,戒烟较容易,只要耐心说服,正确引导,大多数人是会戒掉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戒烟要准备过五关:

一是辛苦疲劳关,即当感到疲劳或是动脑筋、写材料时,千万不能原谅自己,把抽烟当成一种慰劳品或者兴奋剂,企图用抽烟解除疲劳。

二是逢年过节,或者参加喜庆活动,或者招待多年不见的老友、远方的宾客,都不能当作例外,用抽烟庆贺。

三是喜怒哀乐关。

逢婚丧喜庆,或者思想苦闷烦恼,或者见到什么好烟,都不可存在偶而为之的心理,再抽一支。

四是自尊关。

朋友间常把戒烟当作开玩笑的资料,有说戒烟是为了省钱的,有说戒烟是因为“气管炎”(妻管严)的,往往经朋友一“将”,“自尊心”勃然而起,于是前功尽弃。

五是“最后”关。

戒烟的人常常宽慰自己,这是最后一支,下不为例,最后边还有最后,一支后边又来一支。

  以上只要有一关闯不过去,就会死灰复燃,前功尽弃,所以戒烟千万不能等闲视之。

对于戒烟者,有几种情况尤当注意,戒烟不妨先在这几种情况下开始戒烟。

一忌饭后立即吸烟。

不少人常说: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饭后人体功能代谢旺盛,许多脏器处于吸收物质的最佳状态,倘若饭后立即吸一支烟,比平时吸10支的中毒量还要大。

二是忌服药后吸烟。

因为吸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这是由于口服或注射人体内的药物由肝脏代谢,而抽烟则会增加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活力,使药物的浓度降低。

美国纽约市一家医院还发现,服用某些药半小时吸烟者,药物在血液内的有效成分仅为1.2%~1.8%,而不吸烟者则达21%~24%,约为前者的20倍。

三是忌一边饮酒,一边吸烟。

因为吸入口的烟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沉淀于吸烟者的嘴、鼻、喉、肺等部,当饮酒伴吸烟时,粘附在口腔、咽喉上的烟油就会随酒下肚,然后迅速溶解,被血液吸收。

因酒精要经过肝脏代谢,而肝分解了酒精就顾不上及时清除烟毒,致使烟毒加倍危害人体健康。

四是忌上厕所时吸烟。

厕所里氨浓度很高,含氧量不足,而烟草在低氧情况下由于燃烧不全,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这样更多的有害气体被吸入体内,易使冠心病人诱发心绞痛,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

五是忌孕妇、小在场时吸烟。

妇女怀孕后,若长时间闻烟味,会发生流产或早产现象;小儿长期生活在被动抽烟的环境里,会引起肺功能降低,患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怎样喝酒好?

几千年来,人们跟酒结下了深厚情谊,它是友谊的标志,胜利的象征。

喜怒哀乐都用得上酒,所以,“酒逢知己千杯少”,“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直到今天,酒仍然是人们离不开的“朋友”。

常言道:

“无酒不成席。

”每逢过年过节,招待亲朋时,沽酒欢叙,可增加情谊和欢乐气氛。

酒为各种粮食与曲或果类酿成的一种饮料,分蒸馏酒(烧酒、白酒)与非蒸馏酒(黄酒、葡萄酒)两大类,都含有酒精(乙醇)。

白酒:

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

而酒精既是一种调味品、刺激剂,又是一种营养料。

动物实验证明,酒精(乙醇)化学能的70%可被人体利用,即1克乙醇可供热能5千卡。

葡萄酒:

除去酒精和水以外(约占89%~90%),还含有较多量的糖、甘油、蛋白质、有机酸、有机盐和矿物质等。

葡萄酒具有轻度的酸味,这种酸度正接近于人体胃液的酸度(pH2~2.5),是蛋自质食品最优良的佐餐饮料。

葡萄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但缺乏维生素C;钾盐、镁盐含量亦很丰富,但磷酸和钙较少。

啤酒:

是一种低度发酵酒,每升啤酒可供给热量400千卡,其中一半来自酒精成分,另一半来自各种糖分。

啤酒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和糖类代谢,并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之含量很多。

黄酒:

是我国最普遍的一种低度饮料,既能去腥,又能作药引,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黄酒有去鱼、虾腥味,除膻味的作用。

造成鱼虾腥味的是三甲胺等,它能溶解在黄酒的酒精中,加热烹调时,腥味随着酒精而蒸发消失。

《本草纲目》上说:

诸酒醇不同,惟米酒入药用。

所谓入药用,是说在中药里作为药引子。

药酒:

此指在酒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食品以及药物等制成的酒,用来防病健身。

如人参酒,可治神经衰弱、疲倦、心悸、气短、阳痿等症;山楂酒,治劳动过度、身体疲倦和妇女痛经等症;枸杞子酒,治肝肾虚损型目暗、视弱、迎风流泪等目疾,并可长肌肉,益面色;红花酒,治疗妇女血虚、血瘀性痛经等;白术酒,可坚齿,使面有光泽,除病延年。

对于酒,人们毁誉参半,这种现象大概从古到今,没有什么大变。

事实上,酒可成事,亦可坏事。

《今古奇观》中“李大白醉酒下蛮书”,讲了李白在豪饮后,凝激情于笔端,挥毫修书,大振国威。

李白嗜酒如命,只有饮酒,诗兴才能大发,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佳话。

《水浒传》中,武松醉酒打猛虎,也是酒壮了英雄胆。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都是以酒作文章。

但酒亦可败事,如殷纣王的垮台和“酒池肉林”有关;隋炀帝的鸣呼哀哉,也和“沉溺酒色”有关;“当阳桥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也因喝醉了酒,胡乱打人,稀里糊涂地被人割去脑袋。

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亦有不少饮酒丧生的悲剧。

既然酒对于人体有两重性,那么,怎样喝才有益于健康呢?

首先,饮酒宜少而不宜多。

因为少量饮酒可使人精神振奋、愉快,解除消极情绪。

人在受凉之后或风寒初起时,饮少量酒还可防止感冒的发生和发展。

“大寒凝海,惟酒不冰”,说明酒性热,可温通血脉,祛风胜寒。

冬天破冰入水,往往先喝上两口白酒,这已成为习俗。

林冲雪夜看守草料场,冻得不行才去买酒喝。

妇人产后喝黄酒红糖,可以活血去瘀逐恶露。

所以,酒又是一味历史悠久的药,既可舒筋活血,散寒祛风,又能使人兴奋,使人豪放。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何等豪壮!

以上说明,少喝些酒对人是有益处的。

但酒不宜多喝,这是由于饮酒过量往往会发生急性中毒。

据研究表明,引起中毒症状的酒精量约为75~80克,这与酒精在人体血中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

轻者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受抑制,低级神经中枢失去控制,表现为兴高采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其辨别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洞察力变得迟钝,做事效率大大降低。

重者,抑制进一步发展,中枢神经麻痹,往往出现沉睡、昏睡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据临床观察,饮酒过量发生昏迷超过12小时以上者,死亡的危险性最大。

那么,喝多少酒才算适量?

酒量小的,沾酒即醉;酒量大的,三碗不乱。

各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以感到身体温暖、精神振作为度。

或者只饮到自己酒量的1/5足矣。

要是不自量力,非喝到迷迷糊糊、舌头欠灵的程度不可,那实际上已经有害于健康了。

其次,饮酒时要慢慢饮,一边说话一边饮;切忌“一饮而尽”,或连喝猛酒。

饮酒中间可以随时喝点浓茶,有解酒作用。

据日本《人间医学》报道,日本90多岁名画家横山大观的饮酒秘诀:

边饮酒边吃豆腐、豆芽等豆制品,是饮酒而又不影响健康的良法。

报道说:

豆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半胱氨酸等,堪称世界上最佳的解酒良药。

还有,饮酒要适时。

俗话说:

“酒落饥肠容易醉”,意思是,人不能在空肚时喝酒,因为“酒精于肠管之吸收迅速,特以胃空虚未食前饮用时为然,于10~30分钟后血浓度可达于顶点”(见王筠默《中药药理学》)。

那么,什么时候喝好呢?

一般是在晚餐之时,小酌慢斟,恰到好处。

再有,要注意酒后禁忌。

一禁“醉以入房”。

这是指酒喝太多后,禁行房事,因酒醉后性行为难以控制,必欲竭其精而后快,这样就会严重损耗人体最可宝贵的物质——阳精,且酒后行房事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令儿癫痫病”。

二禁酒后开车。

虽主要是指司机而言,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机动车辆将进入千家万户,因此,这一条也非常重要。

三禁“不可大呼叫及大怒,奔车走马,……使人五脏颠倒,或致断绝、杀人”。

意思是,酒后不可情绪激动,大喊大叫、大怒,也不可从事奔车、走马等剧烈运动。

如果再激动,易致肝浮胆横,肝风内动,会发生中风等。

最后,要注意洒醉后如何解酒。

对已出现言语含糊、举止失态的轻度醉酒者,要立即劝其停止饮酒,并让其饮用浓茶或白萝卜汁以醒酒。

对步态不稳、哭笑无常的中度醉酒者,一方面让其安静休息,一方面用食醋、白糖解酒。

方法是:

食醋30毫升加白糖15克和少量开水,白糖溶解后,一次饮服;也可用黑豆60克或扁豆30克,加水煎服;还可频饮淡盐汤。

若醉酒者连连作呕,可用生姜一片,置其舌下,有止吐作用。

对于昏迷不醒的重度醉酒者,要立即送医院急救。

第三,必须坚持喝茶。

茶叶历来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之品,有“灵丹妙药”之效。

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主张人有小病,只需饮茶,不要服药,有诗说: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

”卢同是历史上以喝茶闻名的唐代文人,他在《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对饮茶的妙处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胁习习清风生。

”这就是闻名于世、脍炙人口的“卢同七碗茶”。

我国是世界上产茶最早的国家,是茶的故乡,唐朝陆羽写成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巨著《茶经》,书中论述了茶的起源、茶的品种、种茶技术、加工方法、烹法、饮法和采制烹饮有关的各种器具等。

这部论述茶叶的科学技术专著,传播了茶的知识,不仅对我国茶叶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对世界茶叶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茶叶的输出,逐渐引起了世界饮茶的发展,使茶叶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

这主要是由于茶对人具有保健作用。

茶不但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功能多,可以防治很多疾病。

早在唐代的医学家陈藏器就看到了这一点,提出:

“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高度地评价了茶对人的保健作用。

具体他说,茶的主要作用是:

(1)提神醒脑。

“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香草换梦回”,这是陆游《试茶》诗中雅句,说明茶叶有提神醒脑作用。

就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用“破睡见茶功”的诗句,来赞扬茶叶的提神醒脑作用。

茶叶之所以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而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2)利尿强心。

俗话说:

“茶叶浓,小便通。

三杯落肚,一利轻松。

”这是指茶的利尿作用,故饮茶可以治疗多种泌尿系统的疾病,如水肿、膀胱炎、尿道炎等;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茶叶也有一定的排石作用。

福建医科大学曾在安溪茶区对1080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喝茶与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很有关系。

不喝茶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为3.1%,偶喝茶的为2.3%,常喝茶的为1.4%。

可见,常喝茶对预防冠心病确有好处。

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使血液充分地输入心脏,提高心脏本身的功能。

(3)生津止渴。

《本草纲目》中说:

“茶苦味寒,……最能降火。

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唐《本草拾遗》亦云:

“止渴除疫,贵哉茶也。

”尤其是在夏天,茶是防暑、降温、除疾的好饮料。

(4)消食解酒。

饮茶能去油腻,助消化,逢年过节,加菜食荤,泡饮一杯浓茶,便容易化腻消食。

这是由于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肉类食物。

我国边疆一些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深明此理,他们说:

“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饮。

”茶之所以解酒,是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物质的代谢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有利于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体外,缓和与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

因此,在酒后泡饮好茶一杯,有助于醒酒和解除酒毒。

(5)杀菌消炎。

实验证明,茶叶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茶黄素等多酚类物质会与病毒蛋白相结合,从而降低病毒的活性。

茶叶浸剂或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与黄连不相上下。

(6)降压、抗老防衰。

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P,都是茶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能降脂、降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

据《国外茶叶动态》报道,有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饮茶治疗临床实验,能在5天之内使血压恢复平常者有50例。

一般认为:

从降血压说,绿茶疗效优于红茶。

茶的抗老防衰作用,是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E和各种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日本,据说“茶道”人士多长寿,而且气色好、皮肤润,这与他们经常饮茶有密切关系,故日本有人称“茶叶是长生不老的仙药”。

除上述作用外,茶叶还具备不少保健、医疗作用,因此,坚持经常喝茶,有益于身体健康。

但喝茶也还必须讲究方法,懂得科学饮茶。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年龄以及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等条件,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采用不同方式饮用。

从体质方面看,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饮用红、绿茶均可;老年人则以饮红茶为宜,可间接饮一杯绿茶或花茶,但茶汤不要太浓。

对于妇女、儿童来说,一般以淡绿茶为宜,儿童还可提倡晨起以茶漱口。

少女经期前后,性情烦躁,饮用花茶可疏肝解郁、理气调经;更年期的女性,也以喝花茶为宜。

孕期适当饮用绿茶有好处,因绿茶中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锌;产妇在临产前,宜饮红茶,如加红糖更好。

患有胃病或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以喝红茶为好,不宜多喝浓绿茶。

有习惯性便秘的,应喝淡红茶。

睡眠不好的人,平时应饮淡茶,且注意睡前不能饮茶。

对于心动过缓或窦房传导阻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