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10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 18页.docx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18页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经验(doc18页)

 

 

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

——诸暨珍珠产业的考察报告

万年县珍珠产业专题调研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把上饶建设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现代农业的种养中心、加工中心、销售中心的战略部署和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加快珍珠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万年县委、县政府组织了由县委书记带队的考察组,对浙江省诸暨市珍珠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考察。

通过考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密切了联系,拓展了思路。

现将诸暨市做大珍珠产业的成功经验及其与我县珍珠产业发展情况的比较分析和对提升我市珍珠产业发展层次的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一、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经验

(一)诸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况

诸暨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浙江省中部,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人口106万,现辖23个镇、1个乡、3个街道。

改革开放以来,连续七届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称号,目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

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6.56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总收入22.59亿元,同比增2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92亿元,同比增3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6元,同比增19.3%;农民人均纯收入7271元,同比增12.5%。

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26.3平方公里、人口23.6万人。

城市化率达到48.1%。

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田径之乡”、“浙江省篮球之乡”。

(二)诸暨珍珠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诸暨市同浙江省各县(市、区)一样,块状经济特色十分明显。

珍珠产业作为诸暨市大唐袜业、三都贡缎、山下湖珍珠、枫桥服装、店口五金等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和全市十大块状农业中的一大主导产业,成为诸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2004年,全市年产珍珠100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约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70%以上。

尤其是在珍珠的主产地——山下湖镇,全镇95%以上的农户从事珍珠产业。

去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6亿元,75%来自珍珠;GDP8.9亿元,77%来自珍珠;财政收入1.7亿元,65%来自珍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76元,70%来自珍珠。

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诸暨市为“中国珍珠之乡”。

综观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发展快、规模大,形成了区域化的养殖体系。

诸暨的珍珠产业始创于60年代末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区域发展珍珠产业化经营已成趋势,走出了一条“有限区域、无限发展”之路。

目前,全市有珍珠养殖户3000多户,从业人员1.5万人,养殖面积达33万亩,其中,市外25万亩,占75%,主要分布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所在地的苏、皖、湘、鄂、赣、闽等12个省市以及本省的杭嘉湖和宁绍平原地区;养殖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有56户,5000亩以上10户,万亩以上6户。

浙江阮仕珍珠公司投资2.5亿元,外拓基地6万多亩;浙江山下湖珍珠公司在湖南、湖北等省市养殖珍珠5万多亩;浙江三水珠宝公司在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外建珍珠基地5万多亩。

第二,企业多、实力强,形成了集群化的加工体系。

全市现有珍珠加工企业350多家,珍珠加工设备1万多台套,产品主要有珍珠首饰和工艺品以及珍珠药用、美容、保健品等。

年加工珍珠首饰3000多万件、工艺品800多万件、珍珠粉65吨,年加工产值达50亿元。

涌现了“浙江阮仕”、“浙江千足”、“浙江佳丽”、“浙江三水”、“浙江七大洲”等大型珍珠企业,其中,“全国农业龙头企业”山下湖珍珠集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阮仕集团,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目前,一个占地1500亩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山下湖珍珠特色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

一期工程占地350亩,有33家企业入园。

去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2.16亿元,增长72%;园区单位工业用电产出率达112元/千瓦时,开发面积产出率达280.9万元/亩,居绍兴市13个拟保留省级园区之首。

现已启动二期工程,建成达产后,年加工珍珠400吨,珍珠首饰2000万件,珍珠工艺品150万件,珍珠粉胶囊80吨,珍珠化妆品400吨,新增加工产值20亿元。

这将进一步巩固诸暨作为全国最大珍珠加工基地的地位,并为打造国际淡水珍珠产加销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辐射广、效益佳,形成了国际化的销售体系。

目前,全市从事珍珠营销的有8000多人,其中长期在市外营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珍珠销售网络已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并通过香港转口打入国际市场。

山下湖珍珠集团、阮仕集团、佳丽公司、天使之泪公司、天地润公司等先后在阿联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公司,建立自己的终端客户,自营出口。

去年,全市14家珍珠企业自营出口总额达9231万美元。

今年预计全市有20家企业自营出口,出口额可达1.5亿美元。

建成于2000年的总投资4500万元的诸暨市第五代珍珠市场,占地50亩,建筑面积15360平方米,内设固定摊位1000多个,精品屋100间,市场辐射欧美、中东、东南亚、韩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日人流量近万人次,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中国最大的珍珠、珍珠首饰专业市场”,入选《中华之最》。

2004年,诸暨珍珠市场总成交量680吨,占全国淡水珍珠交易量的90%,占全世界的70%,市场总成交额16.2亿元,香港市场的淡水珍珠90%以上由诸暨珍珠市场提供。

这里的珍珠价格左右着世界淡水珍珠价格的走势。

第四,功能全、服务优,形成了规范化的行业管理体系。

诸暨市珍珠协会成立于1997年5月,有企业会员56个,个人会员259个;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成立于2004年4月,现有112个企业会员。

协会坚持以促进珍珠生产科学化、珍珠产品名牌化和珍珠市场国际化为目标,以凝聚珍珠生产经营者合力和维护珍珠企业合法权益为基本出发点,以深入调查研究、整体推进宣传为手段,把组建科研机构,增强研发实力,制定生产标准,促进技术创新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育珠、加工、转化、系列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

特别是在开展行业自律,制订珍珠产业发展的规划和保护的政策,完善对全行业的协调功能、促进珍珠行业与外界相关行业的联合,开展与国际珍珠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广泛沟通与协调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4年,针对珍珠价格持续走低、低档珍珠以及假冒伪劣珍珠粉充斥市场的现状,珍珠协会集中吸储低档珍珠300吨,较好地维护了诸暨淡水珍珠的品牌声誉。

(三)诸暨珍珠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总结诸暨珍珠产业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基本经验:

第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放活机制体制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基础所在。

浙江经济是市场经济、民本经济、草根经济。

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形式同样是以民营为主。

诸暨市始终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放活、引导、规范、服务”的八字原则,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了先发性体制优势和所有制结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珍珠产业的发展。

目前,全市珍珠产业的资金投入99%是民间资本,养殖、加工企业全部是民营性质,珍珠科研机构也有80%是由企业出资设立。

第二,制订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产业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重要保证。

近些年来,历届诸暨市委、市政府坚持按照“市场带动、园区拉动、服务推动”的要求和“基地立农、龙头兴农、外向活农”的思路,着力政策引导和服务促进,重点发展珍珠产业。

完善了包括研究开发、资金融通、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税收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等在内的综合配套的产业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珍珠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2004年度企业考核奖励的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很高、操作性很强的产业政策。

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认真履行“一张报告、全程服务”的承诺,高效服务于企业发展。

目前,正在就珍珠加工产品销售需缴纳10%的珠宝消费税的问题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要求适用农产品税率,以进一步促进珍珠产品的深加工和珍珠产业的快发展。

第三,扩大对外开放,加大资金投入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动力之源。

诸暨市着力以大开放、大招商促进珍珠产业的大发展,先后出台了《投资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工业园”招商、“珍珠节”招商,注重集群效应,减少产业漂移,增强珍珠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同时,实行重点投资项目“专人服务,跟踪管理”。

珍珠特色园区有12家“三资”企业,占落户企业总数的三成以上。

第四届珍珠节签订合资合作项目37个,其中外商投资项目23个,总投资7370万美元;国内合资合作项目11个,总投资3.05亿元;科技攻关合作项目3个,科研资金投入800万元。

第四,突出发展重点,形成产业链条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关键措施。

在养殖方面,诸暨市积极实施“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外拓发展战略,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实现了由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向经营大户集中连片规模养殖转变。

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有珍珠养殖面积超过5万亩,通过订单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联结养殖基地近8万亩,解决当地农民就业5000余人。

在加工方面,积极实施产业集聚战略,狠抓园区建设集聚要素,搭建企业升级平台,推进珍珠的精深加工,促进了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向一体经营的现代化企业转变。

在销售方面,诸暨市牢牢把握珍珠产业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的特点,立足有形市场,拓展无形市场,大力宣扬珍珠文化,通过举办两年一度的中国珍珠节,赋予诸暨淡水珍珠更多的地域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提升诸暨珍珠的知名度。

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外贸专业人才,鼓励企业在香港创办公司,直接与外商做生意,着力摆脱80%以上的原珠“借道”香港出口的尴尬,最终实现了代理出口向自营出口的转变,较好地解决了在“借道”的同时也把珍珠附加值的巨大利润空间留给了客商的问题,增加利润达15%以上。

目前,诸暨珍珠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加工企业为骨干、养殖基地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正在全力打造国际淡水珍珠产加销中心。

第五,尊重知识和人才,强化科技支撑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活力所在。

诸暨市从长远利益考虑,既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又重视组织创新,通过举办珍珠养殖技术培训班、组织珠农到育珠场考察、建立珍珠网站等途径,培育了一支集幼蚌繁殖、珍珠接种、成蚌管理于一体的技术队伍,引进了一大批硕士、博士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了珍珠养殖技术、漂白加工研究所、医药美容品和珍珠粉应用等4家研究所,组建了珍珠产业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质量检验中心各1家,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先后完成了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3个,其中省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9个。

顺利攻克了纯物理法制备纳米珍珠粉、珠宝级珍珠增光漂白、低值珍珠粉精深加工等高新技术,成功研发了淡水大圆核珠、控形珠、异形珠、夜明珠和纳米珍珠粉、珍珠口服液、珍珠粉胶囊系列产品。

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技术创新,首创固液双相吸附氧化漂白增光和染色工艺技术,成功开发了全天然纳米珍珠粉,使珍珠附加值提高10多倍。

加工水平的提高,不仅解决了除10%的珠宝级珍珠和30%的饰品珍珠之外的低档珠出路问题,为诸暨珍珠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而且,为做强珍珠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下湖珍珠”、“佳丽珍珠”、“阮仕珍珠”、“三水珍珠”、“天使之泪”、“东方巨星”等一批品牌已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二、万年珍珠产业的发展历程、现实差距和原因分析

万年珍珠也有30多年的历史,历经起步、发展、衰退和恢复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初)。

1974年,万年县首产淡水珍珠1.5公斤,揭开了珍珠生产的序幕。

1979年,万年县湖云塘水产场采收1.6公斤交售省外贸厅,引起国家经贸部的关注和重视。

当年,全县珍珠养殖场(点)达到14个,养殖技术同步提高,成功自繁了三角帆蚌,并率全国之先用于大规模生产,从此结束了蚌源野外采集的历史。

1981年,单蚌产量由过去2.8克提高到10克左右,优质珠率由15%提高到30%。

1983年,万年珍珠被国家外经部评为全国优质产品。

2、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随着珍珠市场价格上扬和农村多种经营的稳步推进,万年珍珠迅速发展,养殖技术明显提高,在全国首创异形珠、象形珠、游离珠、有核珠和大颗粒珠等特色新品种。

1995年步入高峰期,养殖面积发展到2万亩,养殖场点达257个,年产珍珠25吨;珍珠工艺厂、贝雕厂、珍珠粉厂、珍珠酒厂、珍珠化妆品厂、珍珠保健品厂等一批珍珠加工企业应运而生,产品涉及珍珠工艺品、珍珠雕饰品、美容化妆品、饮料、食品等6个系列40多个品种,年加工产值达5037万元,销售窗口遍及北京、上海、广州、南昌等大中城市,产品远销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省名牌“万年春”和“湖云”、“佳露碧”等品牌深受省内外好评。

珍珠、贝壳深加工产品于同年获国家“七五”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珍珠——鱼——畜(禽)”综合养殖技术推广获省星火计划二等奖、国家星火计划四等奖,异形珍珠研究与开发获省“星火计划”二等奖。

同时,作为珍珠产业链条中肥源供应环节的生猪生产快速发展,并成为江西省生猪重要出口基地。

3、衰退阶段(90年代中后期——2001年)。

由于国际珍珠市场价格下跌,1995年、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以及大面积暴发的蚌瘟病影响,加上资金、体制、技术、管理等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万年珍珠产业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走下坡路。

1997年6月,县委、县政府采取龙头企业加基地的形式,以国营县湖云塘水产场为核心企业,以国营县丰收畜牧良种场、园艺场、万富饲料厂和珍珠保健品厂等为紧密型企业,组建了江西万年春珍珠集团。

1998年,成立万年珍珠产业总会,与珍珠集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珍珠生产的行政和业务管理权也一并划归该会。

到2000年,全县90%的养殖场消亡,作为产业龙头的原湖云塘水产场以及珍珠集团,虽然进行了改制,但其龙头作用已无力发挥。

4、恢复阶段(2002年——2004年)。

2002年以来,万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三水产业和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的良机,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把珍珠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抓。

2003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展珍珠生产的意见》,确立了“把万年建设成为全国高品质淡水珍珠主要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定位,将环鄱阳湖区乡镇列为恢复珍珠生产的主养区,万年珍珠产业迅速回升。

2004年,对万年珍珠产业总会进行了成功改组。

目前,全县珍珠养殖面积已突破1万亩,养殖品种以有核珠、再生有核珠、异形珠、大颗粒珠等特色珍珠为主,原珠、珠蚌销售及加工产值6000多万元,年创利税近2400万元;全县珍珠销售门点26个,外商投资的万年珍珠商贸城正在兴建之中。

项目

诸暨

万年

养殖规模

33万亩

1.09万亩

养殖产量

1000吨

16吨

从业人员

1.5万人

300人

养殖方式

高密养殖

粗放养殖

养殖周期

3年以上

1-3年

高档珠率

7%以上

3-5%

企业数

350家

13家

500万以上

14家

1

5000万以上

5

0

亿元以上

3

0

加工率

90%以上

5-10%

加工产值

50亿元

2600万元

产品

加工产品

原珠和珠蚌

主要方式

专业市场

零售

销售额

16.2亿元

6000万元

出口

9231万美元

0

品牌

7个

3个

企业会员

56

13

个人会员

259

20

纵观万年珍珠产业的发展,尽管近两年来保持了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但仍处于恢复性发展阶段,相对诸暨珍珠产业而言,差距十分明显(见下表)。

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

30多年前,万年珍珠与诸暨珍珠几乎同时起步,都经历了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产业发展的两次高潮,也都遭遇了90年代中后期蚌瘟病的大面积暴发、国内淡水珍珠价格狂跌的强烈冲击,但敏锐的诸暨人意识到珍珠市场暂时的低谷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及时加强管理,延长养殖周期,收获的珍珠也储而不售,并抓住水面租金便宜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扩大养殖规模。

反观我县,许多珍珠养殖户小农经济意识严重,对珍珠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形势缺乏冷静思考和理性分析,慌乱抛售,退“塘”还“田”,甚至谈“珠”色变;一部分恢复生产的投资者,至今仍心存疑虑,等待观望,满足于小打小闹。

二是体制机制滞后。

万年珍珠产业与诸暨珍珠产业最大的差距就是体制机制上的差距。

诸暨珍珠产业属于民间推动型的,民营企业是产业发展的真正主角。

万年珍珠产业属于政府推动型的,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力推动发展起来的,在产业高峰期,国有或集体养殖场占总数的90%,产量占总数的95%以上。

1997年、1998年先后组建的珍珠集团和珍珠产业总会,名义上企业组织、协会组织,但实际上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对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的集中,没有起到行业管理组织的应有作用,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三是产业投入不足。

养殖一亩珍珠至少需投入1500元。

目前,全县可养水面2.8万多亩,筹集所需大量资金十分困难。

加上过去珍珠生产信贷遗留问题较多,现有珍珠生产场(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民间游资也难以流向珍珠生产。

目前,大部分珠农缺乏资金投入。

由此,我县珍珠业难以跳出“插蚌—卖蚌”和“养小蚌—卖原珠”的圈子。

三、做大珍珠产业的优势条件

珍珠产业市场前景广,比较利益大。

从全市来讲,有着发展珍珠产业的许多优势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资源优势。

我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18.2ºC,年降雨量为1600-1800毫米,年无霜期为251天-274天。

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

水域421.69万亩,可供养殖的水面达160万亩。

特别是滨湖三县,江河纵横,湖泊星布,水质优良,水域235.4万亩,占全市的67.6%;可养水面85.2万亩,占全市的80%以上,加上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多数可养水面基本无旱涝之忧,发展珍珠生产得天独厚。

就万年来看,全县水域11万亩,可养水面7万亩,其中宜养珍珠水面2.8万亩;且水系独立,除西北乐安河以外,河、湖、溪源于本县,对预防蚌瘟病十分有利。

地处山区的裴梅镇,水系大多封闭,洪水季节不会四处贯通,不容易感染蚌病,是全县最理想的幼蚌繁育场所,县内15个万头猪场为珍珠养殖可提供充足的肥源。

同时,上饶盛产金、银贵金属,有利于珠宝级珍珠的配套加工。

二是区位优势。

上饶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的称谓。

浙赣铁路穿境而过,皖赣铁路,横南铁路纵横交错;320、206国道和311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百十里内有四个机场。

滨湖三县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三个中等城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带,位于南昌2小时经济圈内,特别是沪瑞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

乡乡镇镇都通了水泥(油)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三是品牌优势。

境内鄱阳湖和“世界稻作起源地”是两块巨大的品牌。

同时,万年珍珠,“淡雅似明月、瑰丽如云霞”,粒大形圆,光泽照人,品质优良。

2003年,万年通过了国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建立了1个以珍珠为主的省级“三水”产业科技示范园;2004年,“珍珠接种、繁育、分级系列标准”成为省级地方标准,全县珍珠养殖进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

四是技术人才和劳力优势。

在珍珠产业发展过程中,万年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技术人才优势。

90年代中期,万年的育珠技术,与江浙相比不相上下,插种水平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甚至高于江浙;“猪(禽)—沼—蚌”生态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珍珠、贝壳深加工技术和有核珠、象形珠、异形珠等特色珍珠研发技术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平。

尤其是特色珍珠一直保持着价格优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核珠的市场价格是常规珠的2倍,异形珠、象形珠的价格是常规珠的4—5倍。

同时,万年依托县珍珠水产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繁蚌、育珠、加工等实用技术人才。

现有高、中级水产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经过培训的珍珠技术人员达2500多人,目前有1000多人分布在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等全国各主要珍珠生产地,从事珍珠养殖和加工技术方面的工作。

另外,滨湖三县还拥有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加上日益优化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三县吸纳外资、集聚民资,加大产业投入,促进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做大珍珠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借鉴诸暨发展珍珠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快万年和全市珍珠产业发展,特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1)指导思想

围绕打造国际特色珍珠产加销中心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的珍珠业竞争;以提高珍珠质量及效益为中心,立足于同诸暨珍珠“加强合作,错位发展”,重点发展特色珍珠养殖和种苗供应,培植珍珠产销龙头企业,加快市场建设,形成先进的产业体系,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现代化珍珠产业格局。

(2)发展思路

概括地说,就是“紧扣三个要素,做好两篇文章,建立两个体系,打造三个中心”。

即,紧扣“基地”、“产业”和“企业”三个要素,认真做好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两篇文章,加快建立技术创新和行业自律两个体系,着力接轨+融入,切实加强与诸暨的联系与合作,依托“万年珍珠”现有基础和技术优势,大力实施滨湖区域一体化战略,同创“鄱阳湖”特色珍珠品牌,不断提升珍珠产业化层次,快速推进珍珠产业的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国际特色珍珠产加销中心。

(3)发展目标

至2008—2010年,力争特色珍珠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种苗基地1.5万亩,高档珠产出率达到15%以上,珍珠系列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自营出口1亿美元;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拥有1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3个以上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技术创新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特色珍珠国际产加销中心基本建成。

(4)主要措施和建议

第一,突出养殖连接,规划建设珍珠产业带,打造特色淡水珍珠养殖中心。

积极策应诸暨“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外拓发展战略,整合区域资源,按照“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的思路,以鄱、余、万滨湖三县为主,抓紧规划建设珍珠产业带,力争在2-3年的时间内,以异形珠、象形珠、游离珠、有核珠和大颗粒珠为主的特色养殖面积扩大到10万亩,努力把上饶建设成为浙江诸暨珍珠的种苗供应基地和全国高品质特色淡水珍珠养殖基地。

借鉴诸暨经验,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珍珠产业带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产业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建议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日常办事机构。

二是做好产业带统一规划,包括产业带的整体规划及各片区详细规划。

在功能上,万年拟以种苗繁育供应、技术培训指导和产品加工销售为主,鄱阳、余干拟以规模养殖为主,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三是认真研究制定统一的产业带优惠和鼓励政策,规范产业带内各片区在税收、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避免相互竞价、恶性竞争。

四是将农业综合开发、老建扶贫、财政及国债等支农资金捆绑使用,加快产业带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整合市、县、乡各级力量,突出政策导向,对当年引进、改造和新发展的珍珠养殖基地,加以重点扶持;着力机制创新,强化服务措施,激活民间资本,加大资金投入,共同参与产业带的建设。

第二,突出加工连接,大力招商引资,打造特色淡水珍珠加工中心。

珍珠有价更无价。

原珠是有价的,但经过深加工后的珍珠是无价的。

中国淡水珍珠产量约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5%以上,但销售额却不到全球珍珠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