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28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docx

第四章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第四章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一、判断题

 1.GB17859与目前等级保护所规定的安全等级的含义不同,GB17859中等级划分为现在的等级保护奠定了基础。

 二、单选题

 1.在完成了大部分策略的编制工作后,需要对其进行总结和提炼,产生的成果文档被称为       。

 A.可接受使用策略AUP

 B.安全方针

 C.适用性声明

 D.操作规范

 2.对于远程访问型VPN来说,       产品经常与防火墙及NAT机制存在兼容性问题,导致安全隧道建立失败。

 A.IPSecVPN

 B.SSLVPN

 C.MPLSVPN

 D.L2TPVPN

 3.1999年,我国发布的第一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国家标准GB17859—1999,提出将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划分为       个等级,并提出每个级别的安全功能要求。

 A.7

 B.8

 C.6

 D.5

 4.等级保护标准GB17859主要是参考了       而提出。

 A.欧洲ITSEC

 B.美国TCSEC

 C.CC

 D.BS7799

 5.我国在1999年发布的国家标准       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奠定了基础。

 A.GB17799

 B.GB15408

 C.GB17859

 D.GB14430

 6.信息安全登记保护的5个级别中,       是最高级别,属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关键信息系统的保护。

 A.强制保护级

 B.专控保护级

 C.监督保护级

 D.指导保护级

 E.自主保护级

 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将       作为实施等级保护的第一项重要内容。

 A.安全定级

 B.安全评估

 C.安全规划

 D.安全实施

 8.       是进行等级确定和等级保护管理的最终对象。

 A.业务系统

 B.功能模块

 C.信息系统

 D.网络系统

 9.当信息系统中包含多个业务子系统时,对每个业务子系统进行安全等级确定,最终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应当由       所确定。

 A.业务子系统的安全等级平均值

 B.业务子系统的最高安全等级

 C.业务子系统的最低安全等级

 D.以上说法都错误

  10.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       。

 A.逻辑隔离

 B.物理隔离

 C.安装防火墙

 D.VLAN划分

 11.如果一个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必要时,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指导。

那么该信息系统属于等级保护中的       。

 A.强制保护级

 B.监督保护级

 C.指导保护级

 D.自主保护级

 12.如果一个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

那么其在等级保护中属于       。

 A.强制保护级

 B.监督保护级

 C.指导保护级

 D.自主保护级

 13.如果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这应当属于等级保护的       。

 A.强制保护级

 B.监督保护级

 C.指导保护级

 D.自主保护级

 14.如果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强制监督、检查。

这应当属于等级保护的       。

 A.强制保护级

 B.监督保护级

 C.指导保护级

 D.自主保护级

 15.如果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国家指定专门部门、专门机构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这应当属于等级保护的       。

 A.专控保护级

 B.监督保护级

 C.指导保护级

 D.自主保护级

 16.GB17859借鉴了TCSEC标准,这个TCSEC是       国家标准。

 A.英国

 B.意大利

 C.美国

 D.俄罗斯

 1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将测评分为安全控制测评和       测评两方面。

 A.系统整体

 B.人员

 C.组织

 D.网络

  1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对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进行了要求,共划分为       级。

 A.4

 B.5

 C.6

 D.7

 三、多选题

 1.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内容包括       。

 A.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和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B.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

 C.对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实行按等级管理

 D.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按照等级进行响应和处置

 E.对信息安全违反行为实行按等级惩处

 2.目前,我国在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等级保护时,划分了5个级别,包括       。

 A.专控保护级

 B.强制保护级

 C.监督保护级

 D.指导保护级

 E.自主保护级

  四、问答题

 1.简述如何确定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2.简述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含义。

 3.简述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级别划分。

 4.简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过程。

 

 答案

 一、判断题

1.对       

 二、单选题

1.A     2.A     3.D     4.B     5.C     6.B     7.A    

8.C     9.B     10.B    11.C    12.D    13.B    14.A    

15.A   16.C    17.A    18.A    

 三、多选题

1.ABD     2.ABCDE     

 四、问答题

1.简述如何确定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答:

为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首先要确定信息系统内各业务子系统在“信息系统所属类型”、“业务信息类型”、“业务系统服务范围”和“业务依赖程度”四个定级要素方面的赋值,然后分别由四个定级要素确定业务信息安全性和业务服务保证性两个定级指标的等级,再根据业务信息安全性等级和业务服务保证性等级确定业务子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最后由信息系统内各业务子系统的最高等级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2.简述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含义。

答: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

(1)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和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2)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

(3)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按照等级进行响应和处置等。

 3.简述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级别划分。

答:

(1)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

其主要对象为一般的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

(2)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

其主要对象为一般的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轻微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必要时,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指导。

(3)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

其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4)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

其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强制监督、检查。

(5)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

其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国家指定专门部门、专门机构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4.简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过程。

答:

对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等级保护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系统安全定级阶段、安全规划设计阶段、安全实施阶段、安全运行维护阶段和系统终止阶段。

具体如下图:

 

 

第五章信息安全监管

 

 

一、判断题

 1.一旦发现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信息系统所有者应当在2天内迅速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的取证和调查。

 2.我国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定义了3种新的犯罪类型。

 二、单选题

 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有关使用单位应当在       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

 A.8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2.公安部网络违法案件举报网站的网址是       。

 A

 B

 C.

 D

 3.对于违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行政处罚中,       是较轻的处罚方式。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吊销许可证

 4.对于违法行为的罚款处罚,属于行政处罚中的       。

 A.人身自由罚

 B.声誉罚

 C.财产罚

 D.资格罚

 5.对于违法行为的通报批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中的       。

 A.人身自由罚

 B.声誉罚

 C.财产罚

 D.资格罚

 6.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赋予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A.信息产业部

 B.全国人大

 C.公安机关

 D.国家工商总局

 7.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通过       所实施的危害       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并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

 A.计算机操作 计算机信息系统

 B.数据库操作 计算机信息系统

 C.计算机操作 应用信息系统

 D.数据库操作 管理信息系统

 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       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

 A.公安部

 B.国务院信息办

 C.信息产业部

 D.国务院

 三、多选题

 1.与计算机有关的违法案件,要       ,以界定是属于行政违法案件,还是刑事违法案件。

 A.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和所造成的后果进行界定

 B.根据违法行为的类别进行界定

 C.根据违法行为人的身份进行界定

 D.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规范来界定

 2.对于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具有的特点是       。

 A.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是公安机关

 B.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行政违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C.必须有确定的行政违法行为才能进行行政处罚

 D.行政处罚具有行政强制性

 3.       是行政处罚的主要类别。

 A.人身自由罚

 B.声誉罚

 C.财产罚

 D.资格罚

 E.责令作为与不作为罚

 4.在刑法中,       规定了与信息安全有关的违法行为和处罚依据。

 A.第285条

 B.第286条

 C.第280条

 D.第287条

 四、问答题

 1.简述至少5种与信息安全违法行为有关的处罚方式。

 2.简述3种向公安机关报告网络犯罪案件的途径。

 

 

 

 

 

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错

 二、单选题

1.C       2.C       3.A        4.C        5.B  

6.C       7A        8.A       

 三、多选题

1.ABD        2.ABCD       3.ABCDE       4.ABD      

          

四、问答题

1.简述至少5种与信息安全违法行为有关的处罚方式。

答:

(1)警告;

(2)通报批评;

(3)罚款;

(4)拘留;

(5)没收违法所得;

(6)吊销许可证;

(7)责令停机整顿;

(8)责令停止联网。

 2.简述3种向公安机关报告网络犯罪案件的途径。

答:

公安机关作为管辖部门,为了保证计算机案件的及时受理,建立了畅通的报警渠道。

发现案件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报案,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之内迅速完成案件的受理。

(1)直接向所辖地区的派出所报案,由派出所予以受理。

(2)通过统一报警电话110,向公安机关报案。

(3)通过所在地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设立的报警网站报案。

公安部互联网违法案件举报网站为。

第六章信息安全管理务实

 

 

一、判断题

 1.安全管理的合规性,主要是指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之上,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机构内部的方针和规定。

 2.防火墙虽然是网络层重要的安全机制,但是它对于计算机病毒缺乏保护能力。

 二、单选题

 1.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       。

 A.技术

 B.策略

 C.管理制度

 D.人

 2.计算机病毒最本质的特性是       。

 A.寄生性

 B.潜伏性

 C.破坏性

 D.攻击性

 3.对保护数据来说,功能完善、使用灵活的       必不可少。

 A.系统软件

 B.备份软件

 C.数据库软件

 D.网络软件

 4.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个人,由公安机关处以       。

 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B.警告或者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C.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D.警告或者15000元以下的罚款

 5.安全管理中经常会采用“权限分离”的办法,防止单个人员权限过高,出现内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权限分离”属于       控制措施。

 A.管理

 B.检测

 C.响应

 D.运行

 6.安全管理中采用的“职位轮换”或者“强制休假”办法是为了发现特定的岗位人员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属于       控制措施。

 A.管理

 B.检测

 C.响应

 D.运行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的是       。

 A.行为监控

 B.安全培训

 C.人员离岗

 D.背景/技能审查

 8.《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规定,       主管全国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工作。

 A.信息产业部

 B.国家病毒防范管理中心

 C.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D.国务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9.计算机病毒的实时监控属于       类的技术措施。

 A.保护

 B.检测

 C.响应

 D.恢复

 10.针对操作系统安全漏洞的蠕虫病毒根治的技术措施是       。

 A.防火墙隔离

 B.安装安全补丁程序

 C.专用病毒查杀工具

 D.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11.下列能够有效地防御未知的新病毒对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安全措施是       。

 A.防火墙隔离

 B.安装安全补丁程序

 C.专用病毒查杀工具

 D.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12.下列不属于网络蠕虫病毒的是       。

 A.冲击波

 B.SQLSLAMMER

 C.CIH

 D.振荡波

 13.传统的文件型病毒以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攻击对象,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蠕虫病毒将攻击范围扩大到了       等重要网络资源。

 A.网络带宽

 B.数据包

 C.防火墙

 D.LINUX

 14.       不是计算机病毒所具有的特点。

 A.传染性

 B.破坏性

 C.潜伏性

 D.可预见性

 15.关于灾难恢复计划错误的说法是       。

 A.应考虑各种意外情况

 B.制定详细的应对处理办法

 C.建立框架性指导原则,不必关注于细节

 D.正式发布前,要进行讨论和评审

 16.防火墙最主要被部署在       位置。

 A.网络边界

 B.骨干线路

 C.重要服务器

 D.桌面终端

 17.下列关于防火墙的错误说法是       。

 A.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

 B.对IP数据包进行分析和过滤

 C.重要的边界保护机制

 D.部署防火墙,就解决了网络安全问题

 18.IPSec协议工作在       层次。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传输层

 19.IPSec协议中涉及到密钥管理的重要协议是       。

 A.IKE

 B.AH

 C.ESP

 D.SSL

 20.信息安全管理中,       负责保证安全管理策略与制度符合更高层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发生矛盾和冲突。

 A.组织管理

 B.合规性管理

 C.人员管理

 D.制度管理

 21.下列       机制不属于应用层安全。

 A.数字签名

 B.应用代理

 C.主机入侵检测

 D.应用审计

 22.保证用户和进程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又没有从事其他操作可能,这样能够使失误出错或蓄意袭击造成的危害降低,这通常被称为       。

 A.适度安全原则

 B.授权最小化原则

 C.分权原则

 D.木桶原则

 23.       不属于必需的灾前预防性措施。

 A.防火设施

 B.数据备份

 C.配置冗余设备         

 D.不间断电源,至少应给服务器等关键设备配备

 24.对于人员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员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B.安全授权不是人员管理的手段

 C.安全教育是人员管理的有力手段

 D.人员管理时,安全审查是必须的

 25.防火墙能够       。

 A.防范恶意的知情者

 B.防范通过它的恶意连接

 C.防备新的网络安全问题

 D.完全防止传送已被病毒感染的软件和文件

 26.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

 A.潜伏性

 B.传染性

 C.免疫性

 D.破坏性

 27.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规定,凡向国际联网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       。

 A.内容过滤处理

 B.单位领导同意

 C.备案制度

 D.保密审查批准

 28.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规定,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       的原则。

 A.国家公安部门负责

 B.国家保密部门负责

 C.“谁上网谁负责”

 D.用户自觉

 29.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规定,保密审批实行部门管理,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建立健全上网信息保密审批       。

 A.领导责任制

 B.专人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D.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制

 30.在目前的信息网络中,       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类型。

 A.引导型

 B.文件型

 C.网络蠕虫

 D.木马型

 3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重点维护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等重要领域的       的安全。

 A.计算机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信息系统

 D.计算机操作人员

 32.系统备份与普通数据备份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备份系统中的数据,还备份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用户设置、系统参数等信息,以便迅速       。

 A.恢复整个系统

 B.恢复所有数据

 C.恢复全部程序

 D.恢复网络设置

 33.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是       。

 A.计算机病毒

 B.计算机系统

 C.计算机游戏

 D.计算机程序

 34.对保护数据来说,功能完善、使用灵活的       必不可少。

 A.系统软件

 B.备份软件

 C.数据库软件

 D.网络软件

 35.灾难恢复计划或者业务连续性计划关注的是信息资产的       属性。

 A.可用性

 B.真实性

 C.完整性

 D.保密性

 36.在信息安全管理中进行       ,可以有效解决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问题。

 A.内容监控

 B.责任追查和惩处

 C.安全教育和培训

 D.访问控制

 37.根据权限管理的原则,一个计算机操作员不应当具备访问       的权限。

 A.操作指南文档

 B.计算机控制台

 C.应用程序源代码

 D.安全指南

 38.网络蠕虫病毒以网络带宽资源为攻击对象,主要破坏网络的       。

 A.可用性

 B.完整性

 C.保密性

 D.可靠性

 39.要实现有效的计算机和网络病毒防治,       应承担责任。

 A.高级管理层

 B.部门经理

 C.系统管理员

 D.所有计算机用户

 40.统计数据表明,网络和信息系统最大的人为安全威胁来自于       。

 A.恶意竞争对手

 B.内部人员

 C.互联网黑客

 D.第三方人员

 41.双机热备是一种典型的事先预防和保护措施,用于保证关键设备和服务的       属性。

 A.保密性

 B.可用性

 C.完整性

 D.真实性

 42.       能够有效降低磁盘机械损坏给关键数据造成的损失。

 A.热插拔

 B.SCSI

 C.RAID

 D.FAST-ATA

 43.相对于现有杀毒软件在终端系统中提供保护不同,       在内外网络边界处提供更加主动和积极的病毒保护。

 A.防火墙

 B.病毒网关

 C.IPS

 D.IDS

 三、多选题

 1.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病毒呈现出的特点是       。

 A.与因特网更加紧密地结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进行传播

 B.所有的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