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35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docx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五

第六章岭南地区:

粤、桂、海南

纲目:

1.红土、桑基鱼田:

岭南的自然环境与地缘政治

2.中原下岭南之路:

珠矶巷与客家,移民迁移的路线

3.得风气之先的岭南城市风格和影响

4.岭南民系与南越文化

第一节红土、桑基鱼田:

岭南的自然环境与地缘政治结构

岭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岭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方,包括大陆与岛屿两部分。

大陆部分包括广东与广西两省,岛屿部分包括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岭南地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处于我国丰水地带,汛期长达半年以上。

气候与降水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品种布局、生长和产量。

岭南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山地丘陵众多,占全区陆地总面积的80%,平原和盆地的面积一般不大。

山地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多由花岗岩、红砂岩构成,易风化成丹霞地貌。

岭南没有太高大的山脉分布,西部与北部为岩溶地貌。

岭南区海岸线长而曲折,分布着众多岛屿。

以广东鉴江为界:

以西为海拔不高的台地与丘陵,迫近海岸,形成台地海岸;以东属于陆上山地直逼海岸而形成的山地海岸。

港湾伸入大陆内部,形成不少优良的港湾。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四季不明显,受季风、台风的影响较重。

岩石经风化后形成深厚的红色风化壳,这在基础上,土壤发育成热带湿热的砖红壤。

土体中的原生矿物受到强烈分解为铁铝聚积,土壤呈强酸性反映。

广东省自然地理

广东省岭南在宋代以前从来是个整合的地方行政区,秦汉时虽然有南海、苍梧、郁林交趾、九真、朱崖数郡之分,却统合在一个大行政区内(广州、岭南道)。

只是到了北宋端拱元年(988)才分为广南东、西两路,明朝初年设广东布政使司管辖广东省。

全省地势北高南低,向沿海倾斜。

北部山地丘陵,占陆境面积地2/3;中部为河网密布地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约占1/3。

全省山地主要为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南岭为本省北部界山:

大庾岭、骑田岭、大瑶山等,海拔700-1500米,呈弧形向南突出,走向复杂而形成曲折的南北通道;罗浮山脉,自连平向罗定延伸,海拔600-1100米;莲花山脉,由大埔、惠阳到香港。

连州至韶关的大东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

山地的四周为花岗岩侵入砂页岩所成的丘陵,高350米-500米,坡度陡缓不一,排列凌乱。

台地、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和各江河的中下游谷地,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较大;雷州半岛的电白和高州以西,台地分布最为普遍。

广东省河流众多,主要有珠江、韩江、漠阳江、鉴江等,珠江是广东最大的水系,由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从三面汇集而成,在下游构成河网稠密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包括西江、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

三角洲河口河网密布,海岸曲折,岛屿列布。

珠江三角洲平原大部分是在近1000多年以来逐渐形成。

其成陆历史,可分为两部分:

大致以黄埔、顺德、江门一线为界,该线以北为古三角洲,距今5000千年新石器文化时代就有人开垦,称为围田区;此线以南,是以后河流泥沙淤积冲填海湾而成,属于沙田区。

珠江三角洲原是一个多岛屿的古海湾,海湾的西、北、东三面被古兜山、罗浮山、鼎湖山等断续的山地和丘陵环绕。

由于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夹带的泥沙在湾内不断填充、堆积,逐渐形成了三角洲平原,那些岛屿成为平原上的山丘,例如:

西樵山等。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平原,以西江流域的高要、北江流域的清远、东江流域的惠州为界;一般狭义所称的珠江三角洲则要小得多,其范围大致在新会、高明、三水、增城、东莞、深圳连线以内。

桑基鱼田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

雷州半岛的自然环境与海南岛类似。

地貌主要是海拔100-200米的台地与丘陵,由浅海沉积物与玄武岩组成。

全年气温高,蒸发强烈,加之植被破坏严重,所以水分不足。

植被为天然次生的热带草原。

辽阔的南海水域中,散布着许多的海洋岛屿。

南海诸岛按其地理分布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组群岛,统称为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地处热带海洋,大部分岛屿气温的年变化极小,终年皆夏。

珠江三角洲的开发

珠江三角洲农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土地利用精耕细作,生产水平较高,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三角洲的南海、顺德一带,水网密布,基堤纵横,除种植水稻以外,土地的利用方式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统称为三基鱼塘。

岭南区除珠江三角洲外,还有韩江三角洲,即潮汕平原以及广西的小面积平原等。

但大陆上以丘陵山地为主,有不少地方可以发展热带作物,例如广东西部的信宜、茂与化州,地形条件优越,北、东、西为云开大山屏障,对寒潮有明显的阻挡作用。

学者多认识到珠玑巷移民对珠江三角洲开发的重要意义。

珠玑巷移民的组织者是有知识的士人,是有计划的迁移;迁民大多数有充足的资本是富民;移民有政府和群众的支持。

宋代以前开发珠江三角洲只在边缘的平原、谷地、台地等地方。

三角洲平原因年年受淹,故称潮田,收成不稳定。

入宋以后,三角洲的潮田因人建堤保田,使得潮田成为收成稳定的高产田。

以开垦荒滩、海滩为特征;以诸堤护田为技术,珠玑巷移民创造了筑堤护田的技术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功绩。

广东地缘政治结构

秦以前,岭南虽与中原商、周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初通交往,但是由于山川阻隔,发展很缓慢。

秦灭六国以后,派军队50万南下,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

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下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县。

秦末,赵佗趁中原无首,自立南越国。

西汉初,汉高祖曾派陆贾到番禺,说服赵佗名义上臣服于汉朝,可是不久赵即反目。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兵分五路,一举平定岭南,将岭南划分为九郡,即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

西汉末,儋耳、珠崖并入合浦郡,从此,岭南的郡县制度与地缘政治格局确立下来。

西汉设立“十三部刺史”时,岭南九郡统归交趾刺史巡察。

东汉末,改交趾部为交州,仍为一整合体。

三国孙吴时期,将合浦以北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等郡划归广州,合浦以南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归交州。

岭南始被一分为二,广州之名始现。

唐朝贞观年间,将全国按山川形胜之便划分为十道,岭南地区为岭南道,置经略使以式遏四夷,又整合而一。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岭南再划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今南宁),岭南再次分治,但州县分布不均衡,粤东只有潮、循2州,粤西及西道有15州。

宋代在岭南先设置广南路,太宗末,仍然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是广东、广西名称之来历。

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有14州;广南西路治所在桂林,有7州。

广南东西之划分,以西江流域的封州之间梧州为界,贺江、云开大山以东属于广东、以西属于广西,从此基本奠定今日两广的分界线。

元朝,岭南地区没有单独设置一级行政区划,而是将原广南东路辖区归江西行省管辖;原广南西路划归湖广行省管辖,今海南省和广东省雷州半岛,都归湖广行省统辖。

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元代通岭南的主要交通线,是沿赣水和湘水分东西两路而下。

自赣水逾大庾岭,则进入北江流域,连接的地区多在广南东路范围内;沿湘水上溯,经全州、灵渠、桂州(今桂林),则进入西江的支流漓水,便于联系的地区是原广南西路的范围,所以才会有广南东、西两路分别统属于江西、湖广之怪现象。

明朝朱元璋开国之际,先平定长江中游之陈友谅,下游之张士诚,以控制五岭山脉以北的江西和湖广的部分地盘,未暇遽问两广。

事隔三年之后,才陆续分兵平定广西、广东。

直到此时,明朝才又将岭南两广与江西、湖广分开。

而这个时期,由于广西壮、黎、瑶三个民族反明起义猛烈,朱元璋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广西的门户钦、廉地区划归广东,以便加强控制。

这个地缘政治的格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只是后来海南独立建省而已。

这种因交通线和军事用兵引起的地缘政治格局,对广东民系、方言、习俗的影响,至今仍然能够感觉。

澳门历史地理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由澳门半岛和氹仔、九澳两个小岛组成,与香港隔伶仃洋相望。

澳门半岛面积6平方公里,澳门地区面积23.5平方公里。

明嘉靖时期,为了控制闽、粤商人同暹罗、爪哇及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将广东省电白市舶司移至壕镜澳;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壕镜澳(澳门)港深浪静,适宜海船停泊。

从15世纪末开始,西欧用新产生的资本主义力量战胜了桎梏自身的封建主义,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并以其实力冲击着各大洲的古老文明。

西欧社会内部难以解决的诸多需求,刺激着新航路的开辟与海外殖民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最先踏上了太平洋西海岸的土地。

葡萄牙看中壕镜澳优良的港湾,借口曝晒被水浸湿的货物,在壕镜澳登陆。

几经交涉,1557年,明朝政府允许葡人在此地居留。

葡人趁机在北境的青洲建立教堂,修筑城墙,作为进入中国腹地的跳板,称其地为澳门。

历史上的澳门曾经一度成为广东、珠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外贸商品集散地,而且成为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往的中继站。

在香港未被英国强占之前,澳门所具有的海外贸易到发地的地位比广州、日本的长崎、菲律宾的马尼拉、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更为重要。

由澳门出发,有通往南亚印度、欧洲的海上航线;对内可以把珠江水系和外洋连为一体。

随着西风东渐,澳门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明朝后半叶,一些来自欧洲的天主教耶稣会士就是首先从澳门登上中国的土地,一些中国的书籍、地图也是从澳门装船起锭,远航欧陆。

香港历史地理

香港是珠江口东侧近海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面积只有75.6平方公里,现在香港特区包括九龙、新界,总面积1071平方千米。

香港在15世纪以前的中文文献中被称作“红香炉山”,在中国古代地图上,这个地名一直使用到18世纪末。

香港之名,最早见于元代《大德南海志》,明朝万历年间刊刻郭榧编纂的《粤大记》,其附图中的一个岛屿上标出了“香港”二字,是迄今为止现存地图中最早出现“香港”之例。

香港岛是个岩石岛屿,岛上山岗的南侧有山泉,能够为过往的航海船只提供淡水,因此一直是珠江口外船泊寻求停靠的港湾。

香港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水道,即今维多利亚港,是地壳下沉形成的港湾,水深港阔,适宜停泊吃水很深的大船。

而且,有幸的是,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从珠江口带出来的泥沙主要向珠江三角洲西海岸漂移,很少在东部的香港沉积。

同时,香港湾内外岛屿众多,成为风浪的天然的屏障,更利于泊船。

相反,澳门的泥沙淤积越来越严重,19世纪以后,澳门的对外经济贸易地位逐渐被香港取代。

自从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英国利用香港优越的地理条件,将其当作向中国内地进行殖民侵略的跳板。

在19世纪以后的半个世纪中,英国通过战争与不平等的条约,先后又攫取了九龙半岛和新界,土地面积超过香港本岛许多倍。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地理

广西也是北宋端拱元年(988)分广南东、西两路以后逐渐形成一个行政区划,从整体上看广西属于我国东南丘陵的一部分,它和广东一起有时合称两广丘陵。

大桂山和云开大山是两广的分界。

广西地处低纬地带,北回归线横贯中南部,濒临海洋,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从整体而言,广西的西北部属于云贵高原的延伸,东北部属南岭山地,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岭和萌渚岭,坡谷相连,平行排列,地势北高南低。

广西山脉的分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多分布于边缘地带,使广西成为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称“广西盆地”;二是山脉多呈弧形结构,自南而北一弧套一弧。

桂北的大南山、天平山和九万大山构成第一个弧,即北弧。

桂中的大瑶山和大明山构成第二个弧,即中弧。

桂南的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和六韶山、大青山、公母山构成第三个弧,即南弧。

这些弧形山脉的分布很有规律而且整齐,由于受弧形山脉分隔的影响,使广西境内山岭绵延,丘陵错综、平原狭小,山地丘陵占全区总面积的2/3。

广西的沉积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地貌类型多样,尤以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分布广泛,占广西总面积的51%。

集中在柳江、红水河流域,其次是左、右江流域,再其次是桂江和贺江的中上游。

由于石灰岩是一种可溶性的岩体,在广西水热气候条件下,使它发育成多种多样的喀斯特地貌。

其中以桂林、阳朔一带的峰林——槽谷类型为代表,山峰秀丽,岩洞深幽,江流清澈,形成著名的桂林--漓江风景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广西的低山丘陵还有很多属于花岗岩性,集中在桂东和桂南。

花岗岩易被淋蚀风化,形成圆浑状的山丘,风化层土质疏松,如果植被受到破坏,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广西的岩溶地貌不易保存水土,从而限制了历史上农业经济的发展。

广西的平原仅占全境面积的14%。

其特点是:

面积小,分布零星,水热条件普遍较好,其中较大的平原有右江平原、浔江平原、南流江平原、郁江横县平原、钦州三角洲等,盆地有南宁盆地、右江盆地、宁明盆地、玉林盆地等。

历史时期,广西一般以盆地平原而划分府、州行政区。

广西河流众多,流量丰沛,受盆地地形影响,干支流向中部汇集,形成以梧州为出口的叶脉状水系,每段各具名称。

全区三百多条大小河流中比较重要的是:

红水河、柳江汇流成黔江,左江、右江汇流成邕江,下游称郁江;黔江与郁江合流为浔江,再汇入桂江、贺江、北流江等,共同组成西江水系,东流入广东境内;只有钦江、南流江、北仑河单独流入北部湾;灌江、海洋河组成湘江的上源,汇入长江水系。

此外,广西地下河数量多、规模大,水量也十分丰富,是该区域河流水文的另一特点。

广西地缘政治结构

由于湘江发源与广西境内,与漓江间的分水岭不算高峻,因此,在广西东北部形成与湖广联系的天然孔道。

导致广西地区的发展总是与长江中游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湖广、江汉地区,而受到中原文化的渲染和教化。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百越的一部分,后为楚的领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朝出兵统一岭南地区,大军由湘江、灵渠而入,设立南海郡、桂林和象郡。

今广西分属各郡,广西简称“桂”,盖因秦置桂林郡而得名。

秦末,南海尉赵佗占据岭南,并桂林、象郡,而立南越国。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出兵平南越,在今广西境内设立了苍梧、郁林、合浦三郡。

广西的地形地势对历代广西建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此列弧形山脉以内的诸郡无论怎样分合,常隶属于广州;而此弧形山脉以外的合浦郡多分隶属于统辖交趾半岛的交州;广西东北部的郡县,有时划归湘江流域的高一级行政建制统合。

隋唐时期在今广西境内划分的州县建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广西的行政格局。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岭南西道不仅囊括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外,还统管今广东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从地域交通形势来看,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可以通过钦、廉地区,与北方、中原的联系并不费力。

雷州半岛与海南岛究竟听命于中原政权,还是受制于广东,要看哪方的势力更强。

五代十国期间,广西地方先属于盘据湖南的楚国,后隶于南汉,就是一例。

宋朝分广南东、西二路,为“广西”名称之始,路治设在桂州(今桂林),所置州县地域范围与唐代基本相同。

北宋侬智高起兵失败后,宋朝在广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土州、县、峒五十余处。

元代,设立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和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隶属于湖广行省,又是从长江中游控制广西地区的例证。

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置广西等处行中书省,为广西设省的开始。

明代,将原属于湖广行省的全州划给广西布政使司,将原属广西的廉州、钦州,雷州半岛与海南岛皆划归广东管辖。

清代的广西维持明朝的格局未变,省治在桂林,下辖桂林、柳州等11府,郁林1直隶州及上思、百色2直隶厅。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南宁、庆远、思恩、太平、镇安、泗州境设土州27、土县5、土司10、长官司3。

直到1952年,钦州地区才又划归广西,但是1954—1965年,又一度划归广东省,由此可见,被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此列弧形山脉隔在外围的钦州地区,即原合浦郡的隶属问题,一直是广西地方政区划分上的一个变数。

“广西盆地”本身是封闭的,只有南面钦州地区临海,才使广西能够具备一个对外联系的出口。

因此,从广西的发展来看,绝不应当将其划分出去。

广西地区地缘政治结构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广西的区域中心城市放在那里?

历史上,桂林长期作为广西地区的首府,南宁的兴起只是最近百年间的事情。

如果以桂林为首府,位置偏北,有利于与北方内地的联系,适于进退,但是不便于对桂南的经略。

南宁位置居中,选作首府,更有利于对广西全境的管理。

历史上的海南岛

海南岛,北隔15公里宽的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

全岛在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大陆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海南岛原与大陆相连,大约在距今50万年前,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的地质断裂,形成琼州海峡,海南岛遂与大陆分离。

海南岛的地貌,中南部为山地,周围为丘陵,岛的北部与沿海是台地平原,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

这种地形导致岛上存在很多独自发源入海而流程短促的河流,坡降不大,流域内的盆地适合于早期人类居住与发展农业生产。

海南岛属热带海岛,全年高温,日照长,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但是由于五指山的隆起,受地形的影响,岛内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别,自然植被也表现出鲜明的地区差异性。

东南部降水丰富,西北部降水偏少,水热条件结合不均,给历史上海南的土地开发先后与利用形式带来影响。

降水的地区差异导致岛内东南部植被为热带雨林;中西部有明显的旱季,由落叶、半落叶与长绿乔木组成热带季雨林植被;岛的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处于背风的环境,降水稀少,但热量很充分,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这种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品种差别。

海南岛东南部低平地区,以发展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西部沿海适宜发展海岛棉、剑麻等耐旱作物,需要人工灌溉。

在水热气候与生物共同作用下,海南岛的自然土壤带主要是砖红壌和黄壌,土壤的肥力偏下;受台风的影响,容易被暴雨冲刷,这些也都影响着古代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土地开发方向。

在汉族进入海南岛以前,岛上的祖民是黎族。

考古工作发现距今七千年前,海南的人类已经从渔猎活动进入原始农业的生产,新石器文化遗址多沿岛内各条河流流域分布。

当地自然部落社会的原始农业开发,在公元前二世纪被来自大陆西汉王朝的势力所打破。

西汉武帝平南越之后,将海南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元封元年(前110年)于海南岛设立珠崖、儋耳两郡,共16县。

郡县的设置,揭开了海南岛土地开发利用的新阶段,中原的铜器和铁制农具被带到海南。

从西汉到唐朝以前,受大陆政权更迭影响,海南岛军事战争频繁,地方建置变换不定。

三国孙吴时期(230--231)重建珠崖、儋耳郡的失败,反映出中央王朝既不愿放弃海南岛,而又无力占领。

但是与中原的丧乱相比,岭南和海南的相对安定,使海南接纳了许多南迁的移民。

直到隋末,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在冼夫人恩威影响下发生的大陆俚人成群地向海南迁移。

俚人的迁徙入居,使之成为海南岛的实际统治者,并改变了海南岛的人口地理分布。

俚人集团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北部,隋朝分设珠崖、临振、儋耳三郡管理,这只是中央政府在名义上的统治,岛上的实际权力控制在冯冼家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手中。

唐代用设置琼州都督府来加强对海南的控制,海南岛的行政建置经过变动,形成琼州(辖5县)、崖州(辖3县)、振州(辖5县)、儋州(辖5县)和万安州(辖4县),共22个县的局面。

今天海南岛县市的名称,大多沿用唐代旧名。

唐朝除继续经略北部外,移民与开发的重点是岛内东北、东南地区,海南环岛平原、台地逐渐被开垦为耕作农业,森林分布向山地后退。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政权按四个方位,分海南为琼、崖、儋、万四州。

隋唐五代,海南的地方势力始终表现出顽强的割据意识,直到宋代以后,汉族势力才逐渐站稳脚跟。

宋代是海南岛的发展时期,首先,大陆农作物的三熟制、新的品种和耕作技术有了创新和发展,“占城稻”传入海南,梯田被用与山地丘陵,薯芋也在海南出现;其次,由于广州的兴盛,外贸发展的需求,使海南岛的香料、槟榔、麻、藤、黄蜡等经济作物开始大面积生产,然后输往大陆,从而推动了海南的土地开发与利用方式。

宋代的海南常常是政坛遭贬抑的官僚外放之地,也使海南濡染了中原的文化,行政建置深入到黎族生活区域内。

宋代政区有所变革,琼州大致管辖海南岛北部的台地和平原区,崖州管辖南部的高温海岸区,儋州管辖西部炎热干旱区,万州管辖东南部强风多雨海岸区。

北宋熙宁七年(1074),又改为一州三军,即琼州、昌化军、万安军和朱崖军,并产生了许多墟市。

元代海南隶属湖广行省,属海南海北道宣慰司统管,与江西行省属下的广东道平级,从而加强了对海南的统治。

由于元代对海南岛加强统治表现在军事镇压,“黎乱终元之世”不绝,黎族的生活地域退入山区。

元代采取在海南的旷土地区建立屯田机构,作为地方建置的补充,也引发了明朝的大规模屯田与新州县的建立。

明代将海南岛划归广东省布政使司管辖,从州县名称到数目自明至清,基本不变。

明朝在海南实施减轻赋役的特殊政策,废除黎族首领世袭制,改为起用黎族峒首为土官,不仅促进了土地的进一步开发,而且为日后的该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明朝的行政建置并未增加,而实际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清朝黎族逐渐编入户籍,几乎所有黎族聚居地均划入州县,到清朝末年,海南只有五指山腹地未建县而已,也就是说,海南岛的土地开发至此基本完成。

1988年4月由广东省析置海南省,成为国家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之一。

纵观海南的历史,就是海南岛的土地开发史,她的发展与大陆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思考题

清朝在广东、广西设立“厅”的原则、用意和地域分布

在历史上,广西首府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有什么影响?

参考书:

方志钦、蒋祖缘《广东通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司徒尚纪《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年

覃延欢、廖国一《广西史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曾昭璇,黄伟峰《广东自然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第二节中原下岭南之路:

珠矶巷与客家,移民迁移的路线

早在先秦时代,中原地区与江南、东南沿海及岭南的往来就见于记载了。

周公摄政时期,岭南的越人曾献白雉于周室;《逸周书》记载“成周之会”,广西的骆越人曾献“大竹”、“翡翠”给周成王,“越席”、“越骆之菌”已饮誉中原。

想必当时中原与江南、岭南是互为往来的。

春秋战国时代,长江流域和岭南主要是楚人和越人的天下,楚国经过吴起变法而强盛,“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逸周书·王会篇》云:

苍吾之地产翡翠。

苍梧在今湖南、广西之间,有苍梧山、苍梧渊,同时,也作为部族和地区之名,苍梧山就在平乐、肇庆之间。

解放后,广西平乐银山岭发现战国中晚期墓葬出土的器物都具有楚文化的特点,有些铜戈兵器上还刻有楚国境内的地名,如:

“江”,指江国,位于今河南省息县;“鱼”,即庸国,位于四川奉节县东;孱陵,今湖北公安县。

这些器物显然是由楚国内地带到岭南的,广东肇庆市北岭松山也发现葬式和出土器物特点与长江流域出土的楚文化相同的战国墓葬。

广东清远、四会、德庆、肇庆、始兴、罗定等地,广西恭城、平乐、宾阳等地都曾发现了大量的春秋战国墓。

这些墓葬都具有中原地区商和西周墓葬的特点,特别是具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而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则兼中原和地方特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墓葬在空间上的分布,大致在五岭南北两侧的河流沿线,岭南主要分布在西江水系的北面支流,北江水系的东西几条支流。

表明岭南地区和中原文化的交往是沿着南岭山地的河谷而进行,这些河谷正是历史上的过岭通道。

公元前355年楚灭越,有越人走避丹阳,更姓梅。

后秦灭六国,梅氏从江西豫章(今南昌)南逃,逾大庾岭入南雄,在浈水岸边筑城,奉其王居之,史称:

“梅将军城”,以扼大庾岭道。

故,后人又称大庾岭为“梅岭”。

大庾岭横浦关道是江西、广东之间最重要的一条交通线,它在秦统一前就存在了,广州东面的增城战国遗址发现与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物相似的铜刻刀,也反映中原文化有可能由江西传入岭南。

不过,从历史记载看,正式开通中原与东南沿海和岭南的交通道路,加强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还应该始于秦汉统一时期对南方的经略与开发。

五岭与过岭的交通

“五岭”一词首见于《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淮南衡山列传》:

秦始皇“使尉佗踰五岭攻百越。

”《汉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