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44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docx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句式转换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专题13:

句式转换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在白露那个时候种麦太早,寒露那个时候种麦太晚,秋分这个时候种麦子正好。

如果用一句谚语来形容这样的现象,最恰当的是()。

A.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B.六月六,看谷秀

C.夏天不热,五谷不结

D.人怕老来穷,禾怕寒露风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意思是()

A.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B.四周黑洞洞的,不知道会不会碰壁。

C.四周黑洞洞的,要小心走路才不会碰壁。

D.四周黑洞洞的,很不容易碰壁。

3.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改为陈述句)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不使我们流连往返。

B.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改为反问句)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C.男孩说:

“亲爱的猫咪,你可得帮我的忙啊!

”(改为转述句)男孩对猫咪说,让猫咪一定帮他的忙。

D.盼望:

漂泊异乡的儿子要回来了,母亲觉得一天的等待仿佛过了一年。

(仿写)喜欢:

蒙蒙非常喜欢那本书,恨不能把那本书都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去。

4.下列句子句式变换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改为双重否定句:

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为“被”字句:

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于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改为感叹句:

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

改为反问句:

他扔掉的难道只是一个馒头吗?

5.下面对某物品的数量“从100增加到700”和“从700减少到100”这两种情况描述都正确的一项是…………………………………………………………………………()

A.增加了六倍,减少了七分之六。

B.增加了七倍,减少了六倍。

C.增加了七倍,减少了七分之六。

D.增加了六倍,减少了六倍。

6.下列句子按要求改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A.母亲说: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改为转述句)母亲说,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B.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改为陈述句)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得上。

C.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缩句)风撩乱了银发。

D.云雀在树上叫。

(改为拟人句)云雀在树上唱歌。

7.下面句子表达的意思与“我的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不同的是()。

A.我的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也不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B.我的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只能说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C.我的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难道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D.我的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8.下列对“你,不要挤!

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

”对句中的“挤”理解正确的是()

A.句中的“挤”仅仅是指行动上的“挤”,指的是有些人不遵守交通秩序,上公共汽车时挤人

B.句中的“挤”仅仅是指思想上的“挤”,指的是有些人听不得不同的意见,缺少宽容之心

C.句中的“挤”指思想上的“挤”、行动上的“挤”和心灵上的“挤”。

它告诉我们在追求自由时,不要侵犯别人的权利,要容纳别人,不要使别人的感情受到压抑

选出正确的答案。

9.“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这句话用的句式是()。

A.疑问

B.反问

10.“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这句话用的句式是()。

A.设问

B.反问

11.下列句子中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浩瀚的天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这句话可以缩成:

“天空中撒满了星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与元宵节日有关。

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鼎”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目”部,再查7画。

12.下列句子中能体现青铜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的是()

A.他对奶奶他们说:

“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B.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二、语言表达

13.按要求改写句子。

(1)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蘑菇长出来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婷婷做完了老师所有布置的作业。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学路上,王刚同学与你一同骑自行车遇到红灯。

王刚见四周既无车辆来往,又无交警值班,便叫你一起闯红灯。

你既不愿意伤害与王刚的感情,又想劝说他不闯红灯,你打算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吹起的。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慢慢地缓缓地吹成一个网球大小的泡儿。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月亮挂在空中。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风吹来,柳枝左右摆动。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弟弟爬上爬下。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高采烈的人们手拿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秩序井然地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用画线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妈妈忙啊忙,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许多花果树木往往从家家户户的白墙里探出枝条来。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用新竹子做成的长勺从里面将水舀起来。

(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让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先挖了小洞。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难道蟋蟀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吗?

(改为陈述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草地上捉住了一只大蟋蟀。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适。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______)的北风(______)刮着,吹在脸上像(________)。

2.(______)的大雪从天上(______)飘下来。

3.(______)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______)的泼水节又到了。

22.按要求写句子。

1.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调换语序,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对不起它。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尖舔舔他的手。

 (仿照例句,围绕加点词写一句话突出画面的生动形象)

这场雪下得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唐代林杰在诗中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

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

23.句子快乐屋。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

______  ______

(2)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爸爸哈哈大笑,说: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起了个大早,把蘑菇全晾上了。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书。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提高克服困难的决心。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金吉娅到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送洋娃娃和卡片。

(1)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飞舞。

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兴安岭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换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农业产品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____。

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京春节__________这一民俗特点。

3.请从诗意、表达的情感等方面简要赏析下面的诗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信能让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逐步提高和扩大。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难道实现中国梦还会很远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魏在赛场上跑。

(至少扩写两处,并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按要求写句子。

1.小兴安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还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不仅是       ,还是         。

2.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人送给国王一张图画。

(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村民们有的种庄稼,有的狩猎,有的织布,有的捕鱼。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下围棋,松子每随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    。

6.     ,满山翠柏苍松。

29.缩句.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处数千尺高的断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精彩阅读。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

“鹅要吃我了!

鹅要咬死我了!

30.“我”被鹅袭击时的心情如何?

用几个四字词语形容出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1.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我”_____的描写,真实地表现出“我”___________。

32.用“________”画出选文中写老公鹅攻击“我”的语句。

33.读了这段文字,老公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买馒头

(台湾)林清玄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mántoutān(),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每天下午4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xiānxuān)开。

③掀开蒸笼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雾气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雾气四溢了。

④差不多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还是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

“各位老乡!

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清早,谢谢各位捧场。

⑤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

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⑥他说:

“俺(án ǎn)的馒头全是手工制作,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

钱只要够用就好。

⑦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的生活里也别有zīwèi()。

⑧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xiǎofàn()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层。

⑨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⑩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

⑪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

dànshēng()、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⑫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xìnì()。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hùndùn()。

⑬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

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cāng chāng)桑,每天开蒸笼(lóng lǒng)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雾气,麦香四溢。

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和热望。

⑭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好!

多么值得感恩!

(有改动)

34.读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词语。

35.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6.“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作,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忙到顶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赚那么多钱干什么?

钱只要够用就好”,从中可以看出山东老乡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37.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

请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将下面的文字插入原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

A.⑩、⑪段之间

B.⑪、⑫段之间

C.⑫、⑬段之间

D.⑬、⑭段之间

快乐阅读。

动物的耳朵

鸡的耳朵长在眼睛后面,那儿有一撮儿突起的毛,毛后面就藏着它的耳朵。

它的耳朵只有一个小洞,虫子钻不进去,雨水湿不着。

狗的耳朵很大,能竖起来,还能来回转动呢,所以四面八方的声音,它都能听到。

松鼠的耳朵毛茸茸的,很大很大,它成天在树林里跑来窜去,这样的大耳朵可以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让树枝刺伤。

你看动物的耳朵多有趣!

39.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40.短文中说了哪几种动物的耳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找出文中动物耳朵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你还了解哪些动物的耳朵?

选一个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耳朵的样子和作用告诉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课文放映室。

教练被小男孩儿的真诚感动了,他把小男孩儿从树坑里拉上来,说:

“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停了一下,他继续说:

“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1)划线句子还能有其他说法,请你至少写出3种。

(3分)

①                                                                     

②                                                                     

③                                                                     

(2)选文中“最好的礼物”是指                         。

(2分)

(3)教练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礼物”?

(3分)

四、句型转换

4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照样子,补充句子)

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光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送掉了爸爸的新鞋子。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跑 轻轻地跑着 小妹妹在后面轻轻地跑着。

(照样子,写句子)

走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完,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按要求写句子。

(4分)

(1)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改为被字句)

(2)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缩句)

五、判断题

46.下列说法正确吗?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_______)

2.“斜”应查偏旁“斗”,左右结构。

           (_______)   

3.《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_______)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句诗出自杜牧的《山行》。

            (_______)       

5.《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里读书,发现不懂的问题向先生请教的故事。

(_______)

47.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大风把小树刮得东倒西歪。

()

(2)小树被大风刮得东倒西歪。

()

(3)大风刮得小树东倒西歪。

()

(4)小树把大风刮得东倒西歪。

()

(5)我们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

48.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鲸生活在海洋里,人们又常常把它称作鲸鱼,所以鲸是鱼。

   ()

(2)鲸用肺呼吸,看来它其实是哺乳动物。

   ()

(3)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生活在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鲸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变成了鱼的样子。

   ()

(4)鲸是胎生的,而鱼是卵生的,这一点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

(5)蓝鲸亦称“刺刀鲸”,是地球上最大与最重的动物。

   () 

49.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威信扫地”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威望或信誉因某事而降到最低点”。

   ()

(2)“我们扛着渔竿去钓鱼,提着水桶去捉虾,背着救生圈去游泳。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

   ()

(3)“小草顽强地从石头缝儿里钻出来。

”这里的“缝”读“féng”。

   ()

(4)“掘一条长长的小河”中的“掘”可以换成“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