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462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1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docx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

查核人员欲对受查者支出循环之内部控制有概括性之了解

查核人員欲對受查者支出循環之內部操纵有概括性之瞭解時,須先對其內部操纵之環境及所使用之會計制度加以瞭解。

支出循環包括商品或材料之購進、固定資產之購置、薪工成本之產生以及各項現金支出等有關之活動均屬之。

於買賣業或製造業中,賒購商品或材料、現購商品或材料、現金支付賒付購款、進貨之折扣、折讓、退出、固定資產之購置及付款、薪工之發生及付款、各項費用之發生及付款、長、短期投資之產生及付款及償還欠款之現金支出等均與支出有相關。

本章只針對進貨及其抵減科目、現金支出及固定資產等部分之內部操纵與其調查及評估加以討論。

(1)內部操纵之環境

內部控環境乃受該企業之治理階層之領導情形及監督情形、組織結構、人事制度以及公司之環境等影響;假设受查者有健全之組織結構,配合良好之人事制度,其所聘用的均為具有勝任性且忠誠之員工,加以公司設有預算制度,對於現金編列預算,對於資本支出亦編列有預算,則可藉由比較預算數與實際數之差異,以達到內部操纵之效用,如此則表示受查者之內部操纵環境完善,因此查核人員須先對受查者之內部操纵環境加以分析,取得其對內部操纵之概括性瞭解。

因此,在支出循環中,審計人員必須了解到以下的操纵環境因素:

(1)由於在處理採購與現金支出交易時容易發生員工舞弊及治理當局窗飾財務報表的情事,故就支出循環而言,操纵環境中「正值與道德」的重大性便比收入循環要重要的多。

(2)治理當局的承諾是否適當,應反映於-

a.採購與支出交易。

b.保管已購買資產。

c.報導支出循環活動等人事之指派與訓練。

(3)受查客戶支出循環的組織結構與治理當局的授權與責任應明確劃分,並維持權力、責任與報導關係的明確關聯。

(4)人力資源的政策與實務可能包括對處理現金支出或保管資產之人員的限制。

有關支出循環之交易程序所牽涉到之組織結構部門為公關部、生產部、財產部及會計部門等。

由於支出循環與購料有關,而購料又與生產有關,生產時須投入人工,其又與人事有關,而各項進項均須經採購發出訂單,且經驗收加以檢驗後再存於倉庫,故採購、驗收及倉儲均隸屬於生產部;而製造產品時有關人工之對內、對外關係事宜則由公關部處理,故公關部下又分設人事、員工福利、安全警衛及工會關係等單位;至於應付憑單之編製由應付憑單會計、存貨明細帳之記錄由存貨會計、固定資產之財產卡記錄由固定資產會計、分錄及過總帳由一般會計、工人工作時間及其分配由計時會計、有關新工之記錄則由薪工會計等處理之,這些會計人員均隸屬於會計部門;至於與支出循環有關之財務會計、收發及出納則隸屬於財務部。

(2)重要性及審計風險

由於支出循環包含現金之支出、進貨〔料〕、固定資產等,其交易影響了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之科目類別較多,而且現金支出及進貨交易量专门大;另外對製造業而言,其財產、廠房及設備占資產總額之比率专门大,且由此所產生之折舊費用亦為決定損益表淨利之一個重要之因素,而投入如此龐大之資產,要紧目的係欲由此獲得較高之報酬,因此健全之內部操纵對支出循環之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另外,現金支出及進貨之交易量大,且現金及存貨易被偷竊或遭受舞弊,且有些存貨易於腐敗、過時或陳廢,因此均需有強化之內部操纵,故要求支出循環之擯制風險應在較低之水準,如此才易於偵測錯誤及舞弊,因而整體之審計風險應保持於低度水準中。

治理當局對於支出循環交易的風險評量中,讓審計人員較感興趣的事項包括:

(1)公司因採購交易所產生現金流量需求的因應能力。

(2)因採購承諾所產生之偶發性損失。

(3)與重要供應商繼續穩定關係的可能性。

(4)因成本增加所造成的影響。

(5)固定資產帳面價值的可實現性。

將治理當局對上述風險的評量及其相關的操纵活動並同考量,則可減少對上述環境務述的可能性。

故在評估支出循環的固有風險時,審計人員不緊要考慮各循環共通的因素,亦須考量支出循環中所特有的聲明。

可能引起治理當局務述支出循環聲明的共通因素包括:

(1)由於全球、國內或地區性的經濟因素致使營運成本增加、技術發展遲滯、生產力衰退或經營治理不善,導致公司無法達成預定的盈餘目標或同業水準,故以低估費用的方式來達到美化盈餘數字的目的。

(2)當公司面臨流動性問題及繼續經營遭受質疑時,便利用低估應付帳款的方式以達到增加營運資金的目的。

其他可能造成務述支出循環聲明的因素包括:

(1)交易量通常专门大。

(2)可能有未授權的採購和現金支出交易。

(3)已購置的資產可能被侵佔盜用。

(4)可能發生成本是否應予資本化認列為費用的會計爭論。

就大部分制度健全的公司而言,治理當局本身的風險評估程序,已使得內部操纵的政策及程序足以減少支出循環交易發生務述的風險。

但無論如何,對於不同委託客戶或同一客戶的不同聲明,審計人員對於採購及現金支出內部操纵的設置與否及其有效性,均應予個別的考量。

此外,審計人員亦應謹記操纵風險的原始限制包括:

治理當局忽略內部操纵的可能性、共同舞弊、因疲勞或務解所造成的錯誤,以及環境變遷而未能改變適當的內部操纵等。

(3)資訊與溝通〔會計資訊系統〕

在對內部操纵結構進行瞭解之前,應先具備支出循環交易中資料處理、要紧文件及記錄的差不多知識。

造成會計資訊系統不同之缘故,包括購貨簿或憑單記錄的使用等因素。

在一個電腦化的系統之中,審計人員不緊要對相關的一样操纵和應用操纵進行了解,亦須熟悉要紧的交易和主檔。

(4)監督

治理當局為了解其他內部重結構是否有效,以減低支出循環交易及餘額務述的風險,便會設計幾種持續性或定期性的監督活動。

審計人員對於此種監督活動所應獲得之資訊包括:

(1)對於供應商的付款問題或未來的交貨情形,應有持續性的回饋。

(2)對於內部操纵的可報導情況和重要缺失,應與往常的外部審計人員取得聯繫。

(3)內部稽核人員對於支出循環之操纵政策與程序所做的定期評估。

由於對操纵風險的評估不同,故使用較低的操纵風險評估水準策略或差不多證實策略、或兩者兼用,對於支出循環的查核都可能是適當的。

低操纵風險評估水準策略對於大量重複性交易以及預期能有效運作之內部操纵政策及程序的聲明而言是較有效率的。

 

貳、內容探討

第1節支出循環有關交易之流程

〔一〕執行與支出循環有關交易之流程

對於進貨〔料〕及固定資產之購置等交易之執行係過請購、訂購、驗收及核准付款等程序來操纵;而對於現金支出交易之執行則透過詳細審核原始憑證等資料及開立載有抬頭、劃線並禁止背書轉之支票付款之方式來加以操纵,於說明執行交易流程前,先列示有關該交易流程中所將使用之表格單據,因此類表格單據於內部之流轉及職責之劃分,於內部操纵中扮演专门重要之角色。

有關之表格單據列示如下:

〔1〕請購單

  商品、材料或固定資產於購置前須透過請購之程序,由需用之單位所填寫之單據即為請購單。

請購單須經過授權者核准。

請購單大部分係由倉儲編製,专门是對於存貨治理制度健全,訂有商品或材料最低訂購單之企業,當倉管發現該項貨品已達最低訂購點時,則可編製請購單要求訂購。

但有些专门訂單之生產,其所使用之材料前所未有,此時請購單須由瞭解此专门材料之製造部填製;另外固定資產之購置所使用之請購單可能與進貨〔料〕之請購單分別設計,稱之為資本支出請購單;由於請購單編製單位不只一個,专门少請購單係採連續編號。

〔2〕訂購單

  由採購向供應商要求購買特定貨品所填製之單據稱之為訂購單。

由於健全之內部操纵係要求所有之採購均由獨立之單位辦理,因此均採用事先連續編號之訂購單訂貨。

〔3〕驗收報告單

  驗收單為於收到貨品時,根據貨品之品名、規格及數量所編製之單據,驗收係統籌由獨立單位處理,故其係屬預先連續編號之單據。

〔4〕供應商發票

  由供應商所開立,載明所售貨品之品名、規格、數量、單價、金額及付款條件等資料之單據。

〔5〕供應商對帳單

  由供應商所寄發每月月底該企業尚未償付之償付之帳款之單據。

〔6〕應付憑單

  採用應付憑單制度之企業才有此單據之存在。

應付憑單係指載明賣方名稱、付款條件、金額、到期日及會計科目等資料之內部劃分職責之單據,經授權核准後可憑以付款之單據。

有些公司何使用供應商發票等憑證來代替應付憑單。

〔7〕支票

  命令銀行於到期日支付款項給受款人之憑證即稱之為支票。

〔8〕匯出匯款通知單

  於支付支票時,通知受款人該項支票支付內容,包含訂購單號碼、供應商發票號碼及金額等資料之單據稱之為匯出款通知單。

〔9〕應付憑單日報表

  將每日所開立之應付憑單依號碼先後順序列示其金額及當日總金頍之清表,即稱之為應付憑單日報表。

〔10〕支票開立日報表

  將每日所開立之支票依其號碼先後順序列示其金額及當日開立支票之總額等之清表,即稱為支票開立日報表。

  於執行與支出循環有關之交易流程列示於下文中,其中所應用表格單據均己如上所述。

交易牽涉到組織結構圖之生產部門、財務部門及會計部門,其所採行之步驟中,倉儲、採購及驗收係隸屬生產部、應付憑單會計係隸屬會計部,財務會計則隸屬財務部,茲將該交易流程說明如下。

有關進貨〔料〕之請購大都由倉儲填寫請購單一式兩份;而固定資產之購置亦須填寫資本支出請購單一式兩份。

由於資本支出牽涉到龐大之金額,因此健全之內部擯制制度下應設有預算制度,當請購單位填寫資本支出請購單時,則主管之核准應先比較此項增加是否列在原編列之預算上。

兩種請購之流程以下皆同,以下只有在程序不同時才提出說明,否則均視為相同之流程。

根據會計制度之規定,可能在某一定金額以下之請購,只須該部門之主管授權核准即可,但在超過某一限額時,無論進貨〔料〕或購置固定資產,均須經董事會、高級主管或委員會核准才行。

兩聯之請購單經核准後,一聯依號碼先後順序存檔,另一聯則轉交採購單位。

採購單位接獲請購單,先審核該單據是否經授權核准後,再決定其是否為經常性物品之訂購,假设為經常性物品之訂購,則可查經常性物品訂購之價目表,據以填寫訂購單;假设非經常性訂購之物品,則採購須經比價或投標之方式取得訂購品之價格,另外經常訂購之貨品亦有已核准供應商之名單存於供應商檔案中,以供填列訂購單,故無論何種物品之訂購,於填製訂購單時即須決定訂購物品之品名規格、數量、單價及總金額及供應商之名稱,並據以填寫訂購單,於發出訂購單時,固定資產因編列有預算,故須比較實際成本之金額與預算數間之差異,並迅速地向有關主管報告。

有關訂購單共填寫五聯,其中一聯訂購單寄給供應商訂貨;一聯訂購單移交給倉儲或原請購單位,請購單位則將此訂購單與原請購單一併歸檔,而尚未附隨有訂購單之請購單須單獨歸檔,此部分即為尚未訂購之請購單檔,此檔代表可能請購尚未核准或雖已核准但未來得及發訂單之部分;另一聯訂購單通常不填寫訂購貨品之數量、單價及金額而送往驗收單位,以便其得以驗收已訂購之貨品,而拒絻同意未曾訂購之貨品;另一聯訂購單則由採購依號碼之順序存檔;最後一聯訂購單及一聯之請購單則一併送交應付憑單會計,以便憑以編製應付憑單。

當供應商接獲公司之訂購單後,如期出貨,由驗收單位專辦物品之核收事宜,由其檢查所送到之貨品品名、規格、品質是否與訂購單上所載資料相符,假设相符則盤點數量,並編製驗收報告單一式三聯,其中一聯轉交應付憑單會計,據以編製應付憑單,假设屬進貨,則另外兩聯連同貨品交倉儲,並由倉儲點收無誤於該驗收報告單上簽章後,一聯由倉儲留存,據以登存貨卡,另一聯則交回給驗收單位,驗收單位取回後與原由採購單位轉入之訂購單一併歸檔,而對於尚未附隨驗收報告單之訂購單,須單獨歸檔,稱之為尚未驗收之訂購單檔,驗收單位須隨時檢查此檔中是否有已到期尚未收貨之訂購單,應通知採購單位向供應商催貨;假设驗收之貨品係屬固定資產之購置,則所驗收之貨品連同驗收報告單應送至原請購單位而非倉儲;除非是小型工具之購置,由於價小量大,可能整批購置後,先存放於倉儲,待須用到時再填單請領此小型工具,此時之小型工具驗收後,則存放於倉儲中。

應付憑單會計分別由採購處接獲核准之請購單及訂購單,由驗收單位處接獲驗收報告單,由供應商處接發票,由於此三方面之單據送達時間不一致,故應付憑單會計須先依客戶筆劃之先後順序將有關尚未齊全之單據存檔,直到所有單據均齊全後,核對所有單據是否均有效且相符,檢查無誤後,即編製應付憑單及應付憑單日報表,於編製應付憑單時須注意科目之應用是否得宜,专门是固定資產之購置,應付憑單會計須先瞭解公司對資本支出及收益支出之劃分,是否有書面說明訂有假设干金額以下均以收益支出列帳。

主管於核准此應付憑單時亦須特別注意此科目之使用是否正確。

應付憑單一式兩聯,將其中一聯之應付憑單及應付憑單日報表送至一般會計,而另一聯之應付憑單連同附隨之已核准之請購單、訂購單、驗收報告單及發票則依該應付憑單到期之先後順序予以存檔,該檔名稱即為未付憑單卷,每日應付憑單會計應將該日到期之所有應付憑單連同所附隨之單據轉送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於接獲應付憑單及其附隨之所有單據時,則仔細審核各項資料之有效性及是否相符,無誤後即行編製支票及匯出匯款通知單兩聯,並交由有權簽發支票者於支票上簽章。

當支票一經簽章後,財務會計將其應付憑單及其所附隨之有關單據予以打洞註銷,或於其上蓋「付訖」之章,以免發生應付憑單重複付款之現象。

由收發將支票及一聯之匯出匯款通知單寄交給供應商,而另一聯之匯出匯款通知單及支票開立日報表則轉交給一般會計,憑以記分錄及過總帳;另外已付應付憑單連同附隨之所有單據,則依應付憑單之號碼先後順序予以歸檔。

實務上,各項處理程序應指派給不同的人或部門。

在此情況下,員工或部門的工作能够作為其他員工或部門工作之獨立覆核。

(1)請購貨品及勞務:

請購單能够由倉庫對已列為存貨之項目或由任何部門對未列為存貨之項目發出。

多數公司允許對正常之營運需求作一班之授權;此類授權通常擴大至達到再訂購點時存貨及原料的採購、正常之維修以及類似項目。

相對的,公司的政策通常要求對資本支出和租賃合約作特定的授權。

此類政策之運作係允許受指派之個人發出請購。

請購單可由人工或電腦編製;每張請購單應由對此類支出負有預算責任之監督人員簽准。

由於請購單可由任何部門發出,故专门少預先編號。

在經過申請程序與編製請購單後,「請購單」便成為支持治理當局採購交易存在或發生聲明之最初憑證。

(2)編製訂購單:

採購部門有權只對收到業經適當核准之請購單發出訂購單。

發出訂購單之前,採購部門應確定最正确的供應來源,且應取得要紧項目之廠商競價。

訂購單應包含所要貨品及勞務、數量、價格、廠商名稱及地址之正確敘述。

訂購單應預先編號且須經授權的採購人員簽名。

訂購單亦是支持治理當局有關採購交易存在或發生聲明之交易憑證之一,除了這些訂購單之正副本之外,電腦中通常储存一個未收貨之訂購單檔案。

獨立驗證訂購單之續後處理以確定貨品及勞務業已收到和入帳,係與採購交易之完整性聲明有關。

(3)驗收貨品:

有效的訂購單代表授權驗收部門同意廠商運來之貨品;驗收部門人員應比較所收貨品及與訂購單上此貨品之規格是否相符,點收貨品數量並檢查貨品是否已損壞。

驗收人員應對所收每批貨品編製一張預先編號之驗收單。

驗收單對資產或費用及採購的相關負債之存在或發生聲明是相當重要的支持文件。

續後定期獨立驗證玉先編號之驗收單的順序以確定每筆採購交易業已編製憑單,係與採購交易之完整性聲明有關。

(4)儲存以驗收商品作為存貨:

不論已驗收貨物入庫儲存或其他部門請領貨物,驗收人員均須取得已簽名之收貨單。

取得此等單據之副本不但可作為日後採購交易存在或發生聲明之憑證,並可做為已購貨品日後會計責任之基礎。

將已驗收貨品之保管與涉及採購之其他職能與已劃分,可降低未經授權採購和侵占盜用貨品之風險。

(5)編製付款憑單:

記錄採購之前,應付憑單部門先編製憑單。

此項功能的操纵包括:

a.確定供應商發票之內容與相關之驗收單和訂購單相符。

b.確定廠商發票之計算正確性。

c.編製預先編號之憑單,並將支持文件附貼其上。

d.執行對憑單計算正確性之獨立覆核。

e.於憑單上填入適當之科目代號。

f.由經授權人員於憑單上簽字,以核准此付款憑單。

當憑單涉及某些型態之勞務或租賃資產時,則需要其他諸如合約副本的支持文件證明其交易之發生。

惟在其他情況,如每月之水電費帳單、廠商之發票可能便足以證明交易之發生。

所有未付憑單之副本係储存在應付憑單部門之未付憑單檔,以待日後之付款,適當核准且預先編號之憑單提供記錄採購交易之基礎。

〔二〕治理報表和資料檔案的查核證據

以電腦處理取得及支付交易使得治理當局能够產生許多可提供重要審計證據的報表,查核人員應取得並使用這些報表。

(1)未決採購單

從編製採購單一直到商品、勞務收到前,採購單都被視為〞未決〞,並保留在〞未決採購單〞檔案中。

一样說來,沒有負債被記錄直到交易完成為止。

然而,查核人員可能當市價降至採購單上買價以下時,在檔案中發現採購協議損失的證據。

(2)未配合的驗收報告

在正常情況下,負債應在勞務或商品收到並通過部門或另外負責人檢驗時才可記錄,然而有時供應商發票較晚收到,此時,應付帳款部門先保留此一無相對發票的驗收報告,直到有足夠的資訊為止才入帳。

查核人員藉由檢查未配合驗收報告檔案以決定在資產負債表日公司是否有重大未入帳的負債。

(3)未配合的供應商發票

有時供應商發票在驗收程序完成前即送達應付帳款部門,此無相對驗收報告的發票保留至商品勞務确实收到並完成檢驗才入帳。

查核人員可檢查未配合發票檔並和未配合驗收報告檔比較以決定負債是否未記錄。

系統失敗或人為編碼錯誤會造成所有記錄負債資訊已到手,而未配合的發票及驗收報告卻閒置一側不被注意。

(4)應付帳款試算表

此試算表為應付給供應商金額的清單,總額必須與應付統制帳一致。

(有些組織以個別發票而非供應商名字保留記錄,故試算表為未付發票清單,其金額亦需與統制帳一致。

)對查核目的而言,最正确的試算表種類為包含所有與組織有商業往來之供應商姓名,即使其餘額為零。

搜尋未入帳負債的查核需注意小額及零餘額,特別是一样供應商,因為其最可能產生未入帳負債。

所有已付及未付應付款都應有『應付憑單』或類似憑證支持。

『應付憑單』為一摺疊夾或信封,其中包含所有支持性憑證-請購單(假设有的話)、採購單(假设有的話)、供應商發票、驗收報告(假设有的話)及支票影本(或支票號碼、日期、金額之備忘錄)。

(5)進貨日記簿

列出所有進貨的清單可能被印出,亦可能不被印出。

其可能只存在一電腦交易檔中,在任一情況下,其提供原料(a)購買類型的電腦審計分析,其可顯示出錯誤及舞弊的特性。

(b)針對有效性、授權、正確性、分類、會計處理及過帳、適當期間記錄的證實性文件之詳細測試提供抽樣﹙一個公司可能已經執行有關進貨的分析,假设其分析在可靠的操纵狀況下,查核人員可依此作為分析證據﹚。

(6)固定資產報表

此報表因為在統制帳中列示出固定資產的明細,故與存貨報表類似。

因其可用以檢查及選取樣本,故更像存貨報表。

有關計算折舊的資訊(成本、耐用年限、方法、殘值)能够用來審核折舊或應用電腦重新計算折舊的樣本。

(7)現金支出報表

現金支出程序會產生現金支出日記簿,有時會列印出,有時只保留在電腦檔案中。

此日記簿必須包含日期、支票號碼、受款人、金額、現金支出的借方科目,及與憑單號碼的交叉索引﹙通常與支票號碼相同﹚。

此一日記簿可當做選取詳細測試樣本的母體,以測試有效性、授權、正確性、分類、會計處理及過帳,和適當期間記錄。

〔三〕操纵風險評估

在取得與支出循環中,評估操纵風險對查核餘額的證實測試而言专门重要,因其影響性質、時間及範圍,這些科目餘額包括:

存貨

固定資產

折舊費用

累積折舊

應付帳款及應付票據

現金餘額查核的現金支出部分

各項費用:

  治理:

用品、法律費用、審計費用、稅捐

  行銷:

佣金、旅費、運費、修理、廣告

  製造:

維護、運費、電費

〔四〕一样操纵的考慮

適當責任劃分的操纵程序應設置並執行。

由表10-1可看出,適當的分工包括不由保管、記錄、調節責任的人員擔任授權﹙請購、採購﹚任務;保管存貨、固定資產、現金的人員不能直截了当授權進貨或現金支出;編製會計分錄,或調節實際資產、現金與帳載金額、記錄﹙會計﹚不由授權交易或保管資產、執行調節的人員來做;期間調節需由對相同資產無授權、記錄、保管責任的人員來做。

由一人員、一職位,或電腦化系統執行兩種以上上述責任,將會大開錯誤及舞弊大門。

除此之外,操纵結構必須提供詳細操纵檢查程序,例如:

﹙1﹚請購及採購必須由授權人員簽名或發起﹙由電腦產生採購單的系統,其再訂購及供應商主檔的詳細說明只能由授權人員更换﹚;﹙2﹚存貨倉庫及固定資產所在地必須有適當的實體安全措施﹙諸如儲藏室、圍籬、鎖﹚;﹙3﹚會計人員該遵行以下指示:

支持性文件齊全時才可記錄應付帳款;於支票離開公司操纵時才可記錄現金支出;﹙4﹚供應商發票應與採購單及驗收報告比較以決定發票以核定價格索價及數量為實際收到的數量。

(5)詳細操纵測試查核程序

一個組織必須有預防、偵知、改正會計錯誤的詳細操纵程序並加以執行。

查核人員可經由執行詳細操纵測試查核程序以決定是否真如公司人員所說,已執行的操纵确实是適當的。

對操纵程序的詳細測試包括:

﹙1﹚確認為了審計目的,將會被選為樣本的資料母體;﹙2﹚說明為了產生相關證據所將採取的行動。

一样而言,在操纵程序的詳細測試中,此行動包括順查、逆查、觀察、檢視及重新計算。

假设組織人員沒有將操纵程序執行好,查核人員必須設計證實測試程序以偵知是否因操纵的失敗使得會計科目餘額產生重大誤述。

 

第2節生產設備的查核

一、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為用於營運的有形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此類項目包括:

(1)土地、房屋、設備及生財器具。

(2)租賃物。

(3)累積折舊。

其相關之損益科目為折舊費用、修繕費及營業租賃之租金費用。

固定資產往往是資產負債表上資產總數之最大部份,其相關費用亦為決定淨利之重要因素。

然而,驗證次定資產所涉及之時間和成本通常比流動資產驗證少专门多,與之有關的風險及查核程式的討論如后。

 

 

圖19-1生產設備與有關帳戶

財產及設備帳戶代表公司的生產設施的成本,其中可能是可折舊﹙房屋及機器的成本﹚,可折耗﹙目然資源如油電的成本﹚,可攤銷﹙租賃改良物的成本﹚或固定﹙如土地﹚。

租賃財產及設備假如在一样公認會計原則下可資本化的話也可包括在資產負債表內,而在某些特定狀況下,例如在準改組或個人財務報表中,財產及設備並非以成本為基礎,然而一样公認會計原則要求企業不得將財產及設備調至成本以上以反映鑑定價,市價或當期價值。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121號要求當某些狀況指出長期資產的帳面值有可能無法回收的話須複核其減損情形。

由於資產的長期性本質及活動量少,一家公司對於財產設備的詳細會計記錄不假设現金、應收帳款及存貨般的小心維護;財產設備記錄通常應包括一詳細單系統,而這記錄對於公司及審計人員確定及檢查報廢資產的成本是专门重要的。

批准資本支出、資本及維修支出間的區分以及資產報廢的報導及記錄的正式政策是資產內部操纵重要一環。

二、固定資產之查核

〔一〕固定資產之查核目標

查核財產設備及相關累積折舊的目標﹙聲明﹚如下:

〔1〕確定在財務報表顯示的財產設備金額是否代表所有﹙完整性﹚實體設施﹙存在性﹚皆由公司所有﹙權利﹚且和生產過程有關﹙表達﹚,以及所有報廢之財產已適當地從帳戶移除。

〔2〕確定財產設備是否以適當資本化成本記錄,且折舊費用是適切的並且依據一样公認會計原則計算而得﹙評價及分攤﹚。

〔3〕確定累積折舊相對於財產預計有效年限是否合理﹙分攤﹚。

〔4〕確定有關財產設備是否遵循一样公認會計原則適當揭露﹙揭露﹚。

有關固定資產作業項目如下表19-1:

作業項目

操纵及稽核重點

相關憑證帳冊

固定資產作業

1.查核固定資產折舊之計确实是否正確

2.查核資本支出之歸屬是否適當

3.查核固定資產折舊之年限是否適當

1.固定資產明細帳

2.固定資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