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364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

同志们:

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全局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专项活动,目的就是抓队伍作风建设。

如何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我想主要谈三点体会,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

一、以史为鉴看兴衰,充分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建设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

它事关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的存亡绝续、长治久安,事关一个组织、一项事业的荣辱成败、兴旺发达,事关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健康快乐、幸福和谐。

加强作风建设,避免腐化堕落,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夺取政权、保持政权、巩固政权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共产党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

1、从古代历史延续发展看,作风建设是政权兴衰更替的“双刃剑”。

自夏商以来,华夏文明史上大大小小的政权难计其数,存续时间最长的达数百年,最短的只有几十天。

认真研究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在夺取政权和开国之初,大都能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致风正气顺,天下归心;在取得政权和立国一段时间后,多因暴政、怠政、贪政、惰政、苛政等原因,导致世风日下,民心渐失,最终人亡政息。

这种因为统治者作风变化而导致国运衰颓、政权更替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先来看西汉王朝的兴衰史。

西汉初期文帝、景帝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不轻言战事,政治开明宽厚,百姓安居乐业。

文帝以节俭闻名,他在位期间,宫室、苑囿、车马、服饰都沿用前朝。

他曾经想建造一座露台,工匠说要花费百金,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家庭的总收入,文帝觉得太浪费,便放弃了想法。

经过文、景两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渐趋稳定,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文景之后的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他频频对匈奴用兵,消除了边患,但他生活奢靡,信神迷仙,封禅巡狩,大兴土木,出则千乘万骑,入则花天酒地。

为应付庞大的开支,统治者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盗贼蜂起,断送了“文景之治”的美好前程,西汉盛极而衰,其后再无盛世景象。

我们再来看大唐王朝的兴衰史。

唐太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大兴科举,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明的政治风气,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称“贞观之治”。

唐玄宗当政前期,勤政慎治,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有名的“开元盛世”。

但是,他后期宠爱杨贵妃,纵情声色,疏于理政,重用奸邪小人,进取之志衰,谏净之路绝,以至官场腐败,民生惟艰。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当时宫廷腐朽糜烂生活作风的真实写照。

“安史之乱”后,强大的唐朝由盛转衰。

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执政者唐玄宗的作风前后期发生了质的蜕变,“骄侈心代替了求治心”。

我们最后来看农民起义政权的兴衰史。

不仅封建帝王建立的政权如此,就是农民起义取得的政权,也没有跳出这一规律。

李自成进北京之前,“不好酒色,脱粟粗柄,与其下共甘苦”。

进京后,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作风大变,忙着筹备登极大典,纵容部下四处烧杀淫掠,花天酒地。

这就是他为什么从进京到离京,仅仅只有43天时间的最直接原因和最惨痛教训。

1945年7月4日,毛主席在延安与民主人士黄炎培老先生曾有一段经典的对话,就是著名的“延安对”:

68岁的黄炎培直言相问:

“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

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

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

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总之没有跳出这周期律。

”毛主席肃然相答: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2、从苏联和东欧剧变看,作风建设是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风向标”。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之所以相继失去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导致严重脱离群众,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苏联解体前不久,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

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

而认为苏共是代表党内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调查结果揭示了一个无情的现实:

绝大多数苏联人并不认为苏联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这是导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有人总结说:

布尔什维克党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20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近2000万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政权。

东欧各国剧变有一部分是受苏共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东欧各国官僚主义滋生膨胀,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肆意蔓延,使东欧各国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被反对党利用、炒作,导致来之不易的政权被轻而易举地推翻。

邓小平同志说过,“苏联和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

苏共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东欧也是这样。

”一些党员干部由“人民公仆”蜕变成“人民的主人”。

官员腐败、政权腐败和社会腐败问题盛行,领导干部变成特殊群体和特权阶层,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与广大群众越来越疏远,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使政府渐失人心。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是人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这是对中外政党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兴亡规律的一个重要经验总结。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告诫全党:

“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3、从党的发展历史看,作风建设是我党执政兴国的“试金石”

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最早在党的建设中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

十月革命后,列宁多次批评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斯大林首次提出了共产党的作风即党风问题。

我党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是他真正将作风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命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系统的理论。

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的伟大历史创举。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

从总体上党的作风建设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建国前(1921-1949),我们党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形成“三大优良作风”,取得执政地位。

从建党之初起,我们党就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

一。

1926年,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们党历史上最早制定的反腐倡廉文件;1927年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明确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党的七大第一次总结了我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8年间,我们党在严酷的战争中领导人民树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

“延安精神”等不朽的丰碑,在粗布衣与卡其服、小米野菜与牛肉罐头、陕北土窑与庐山行宫、步枪土炮与美式装备的殊死较量中,以“三大优良作风”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由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成为执政党。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

“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党区域特色之一。

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国共两党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作风的较旦里。

二是建国至^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我们党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考验中,继承和发扬“三大作风”,巩固了执政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巩固新生政权,1950年我们党开展了全国解放后的第一次整风运动,1952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违法乱纪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反”运动,1957年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

1961年中央号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2年中央召开著名的“千人大会”,中央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十年“文革”极大地损害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拨乱反正后,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他强调:

“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

随后发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干扰,使党的优良作风得以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艰难时期,但在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感召和鼓舞下,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涌现,如:

“抗美援朝精神”、

“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我们党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活动,把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系统概括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五个方面,提倡“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实践证明,作风过硬,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号召全党同志要结合新的实际,重温“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的作风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在全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中央层面向全党提出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壮士扼腕”“刮骨疗毒”的勇气,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是对我党加强作风建设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深刻反映了党风廉政建设新的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严峻考验,回击了各种敌对势力的种种挑战,带领人民创造了“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新的时代精神,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二、认清形势找问题,看清作风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1、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不会改变且手法不断翻新迫切需要我们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据有关资料披露,早在195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就专门制定了极为机密的搞垮中国的《十条诫令》。

随着几十年国际风云变幻,《十条诫令》也随之不断完善,在成功颠覆苏联政权后,正式列为美国国策性文件,成为对“头号敌人”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条文和行动纲领。

从《十条诫令》全文内容来看,其中有三条是直接针对我们的作风建设(第一条:

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一代,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让他们以肤浅、虚荣为荣,从而毁掉他们强调的吃苦耐劳精神;第五条:

要不断地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就采访他们,报道他们的消极、腐败、堕落的一面,然后不断攻击他们,让他们在群众中的威望丧失殆尽。

第九条:

要利用所有的资源,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

是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成功了一半)。

这其中的每一条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毒用心与卑鄙手段,这在加强和改进作风问题上,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2、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在逐步增强,社会管理和经济活动在日趋规范有序。

同时,市场交换原则这只“看不见的手”对意识形态领域这条“看不见的战线”的影响也在增大。

和过去相比,人民群众的经济条件更宽裕、更富足了,但人们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等多元化,这给我们作风建设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课题。

2009年,有记者到一所小学进行“关于长大了想做什么”的专访,每个孩子都在镜头前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说想当画家,有的说想当老师,有的说想当消防员,其中有一个6岁小女孩的回答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震惊。

记者问:

“你长大后想做什么”,那个小女孩说:

“想做官”;记者又问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

“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

”在南都网关于怎么看一年级小学生理想是当贪官的投票中,只有10%的网友选择了“童言无忌",而有55%的网友认为“折射社会现实”。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下一代百分之一的人都有这种想法,那就有1300万人,如果这1300万人里面有百分之一的人当上了官,那全国至少有13万个贪官,想想这后果是何等的可怕。

3、当前全市公安机关自身客观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近几年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开展“开门评警”大走访、“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正警风、促规范、提素质、树形象”队伍教育专项整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队伍作风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纪律作风有了较大改变,广大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树立,执法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排名连续进位,公安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不良风气在一些民警和领导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和严重。

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懒惰,不思进取。

当前思想上懒惰,工作上懈怠、凑合的现象在一些人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数民警意志衰退,精神不振,缺乏一股干工作干事情的锐气;有的出勤不出力,不愿意动手,不愿意动脑,缺乏争当一流的拼劲;有的同志怕苦怕累,无所作为,只求岗位舒服一点,工作轻松一点,职务高一点,待遇优一点,却很少琢磨如何高标准的干事,干高标准的事,干争一流的事。

二是遇事推诿,效益不高。

少数领导干部和民警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相互踢皮球,单位内部层层推诿,人人卸责,碰到问题,遇到矛盾能推则推,推不了则拖,有时几个小时就能办好的事,结果一拖再拖,领导不问,事情就搁在那,有的还强调种种理由,有些事情一个人就能办的非得几个人来办,有的甚至一级一级往下转,最后落到辅警来做,结果是事情是越办越糟,有的甚至把意思都搞反了,把事情都办错了。

三是自由散漫,纪律松懈。

不按规定着装,不按规定参会,开会迟到,中途溜号。

不按规定上下班考勤,不按规定办事情,暗箱操作,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领导在一个样,领导不在又是一个样。

四是管理不严,人浮于事。

少数部门领导平时不注重提高自己,满足于吃老本,业务不熟,情况不清,工作无计划,无目标,任务不清楚,责任不明确,鞭打快牛,忙闲不均。

有的表率作用发挥不够,自身原则性又不强,奉行好人主义,不敢抓不敢管,对单位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人浮于事,有的甚至带头散布一些无中生有的小道消息,影响团结,破坏团结,还有少数人专门搞名堂,出坏主意,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五是政令警令不畅,工作不作为。

有的民警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大局观念,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政令警令不畅,对上级的指示、要求,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中梗阻情况比较突出,致使问题不断。

六是滥用职权,失职渎职。

有的民警执法不严、不公、不文明、不规范、不作为、乱作为,粗暴执法,态度生硬,没有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起来,以罚代教,不教而罚,甚至有少数民警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贪赃枉法,导致发生一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今年3月10日晚,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的三名辅警在执勤民警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一辆货车闯红灯为由,对货车驾驶员敲诈勒索,甚至私分钱款,影响极其恶劣,辅警行为固然违法,但我们带队民警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七是铺张浪费,趣味庸俗。

有的民警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自律不严,放松思想改造,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有的贪图享受,吃喝玩乐,铺张浪费。

有的情趣低下,交友不慎,甚至“傍大款”。

上述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和个别人身上,但它的存在,既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高度警惕、不抓紧治理,任其蔓延下去,势必削弱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影响公安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好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三、立足自身抓养成,以个人作风的转变促进整个公安队伍作风的提升

对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我个人认为,首要和根本的是要从每个民警、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养成入手,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解决好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的问题,使转变作风成为每个民警、每个党员、每个干部的自觉行动。

1、认真解决好如何“做人”的问题。

做人是做事与做官的根本。

人做正了,做事才不会出偏差,做官才不会出问题。

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应该有“知足心”、“荣辱心”、“感恩心”。

一是要有知足心。

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对待宠辱得失超脱淡定的心态。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仅为升斗”。

人生最终的目的在于以生为乐,知生存之足,知已有之足。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份内工作不尽心尽力,总是抱怨社会亏待了自己,单位亏待了自己,千方百计化公为私、损公肥私,甚至巧取豪夺,这种人终究是要栽跟头的。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知足常乐并非不思进取,放弃追求。

我主张,在一己之利上要超脱一些,在履行岗位职责上要永不满足,追求卓越。

因为在一己之利上懂得知足,工作上便没有了患得患失,没有了负担,轻装上阵,自然如鱼得水。

二是要有荣辱心。

古今中外反复证明,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的兴衰。

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了非常完整和系统的道德体系。

有些学者将其归结为“十德”,即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我们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取向问题。

比如对群众态度生硬的问题,违背了“礼”的道德准则;不能按时、保质履行服务承诺的问题,违背了“信”的道德准则;少数民警、干部中奢侈浪费的不良作风,则违背了“俭”的道德准则。

我们反对“四风”,就是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的浩然正气,传递正能量,“四风”为耻,正气为荣,我们广大民警、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知荣耻、明是非,做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三是要有感恩心。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学会感恩,既是立身做人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它可以促进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

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开始远离这种美德,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认为组织和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都是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激和感恩,一味索取,不思奉献,这种想法很容易钻入“个人自私主义”的牛角尖里。

所以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懂得感恩,要感恩于组织、感恩于社会、感恩于单位、感恩于父母、家人和朋友、感恩于生活,感恩于大自然,甚至感恩于磨难等等。

只有懂得了感恩,才能懂得回报,才能真正理解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2、认真解决好如何“做事”的问题。

解决好“做事”的问题,应该有“事业心"、“责任心”、“敬畏心”。

一是要有事业心。

事业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动力。

我们要把建功立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把岗位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为民建功立业的舞台,重实绩、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有人说:

“人生没有彩排,每时都在现场直播。

”我们只有做好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件,才能无怨无悔,实实在在谱写我们的人生。

我们要把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最高标杆,只有确立了工作的高标准,才会有工作的高起点,才会有工作的新突破。

对于一个集体是这样,对于每个人也是如此。

要把我们的公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时刻做到“三个不满足”。

即不满足于工作干过了,不满足于纵向看进步了,不满足于任务完成了,真正做到追求高标准,实现高标准,达到高效益,这才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应该追求的目标。

二是要有责任心。

如果将社会看作一个舞台,那么每个成员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多个角色。

在家庭中,你可能是父亲、丈夫、兄长;在单位里,你可能是领导,也可能是下属;在社会上,你可能是市民、是朋友。

不论扮演哪一种角色都担负着相对应的责任。

对国家忠诚是一种责任,为群众服务是一种责任,对亲人的关怀是一种责任,对朋友的帮助也是一种责任,等等。

可以说,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你所处的地位越高,肩负的责任也就越重。

没有责任感,或者轻率地放弃责任,对于个人,是人生的悲哀;对于家庭,是家庭的悲哀;对于团队,是团队的悲哀。

现在有些同志,有了成绩便大肆渲染自己的功劳,出了问题却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必须做到在成绩面前不揽功,在问题面前不回避。

做人不负责任,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当官不负责任,就有愧于组织和人民赋予的那份权力。

三是要有敬畏心。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能为民造福,也能遗害百姓;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

我们能不能用好这把“剑”,关键在于有所“畏”。

据记载,唐太宗喜爱鸥鹰,一日正在宫外把玩,却遇到谏议大夫魏征,惊慌之中,忙将鸥鹰藏于袖中,结果鸟因窒息而死。

面对谏官,虽眼见爱鸟死去,太宗却也是敢怒不敢言。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们:

“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的说“金榜题名者快活”,有的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

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

“畏法度者快活”时,朱元璋极为赞赏,随后委以重任。

无论唐太宗怕谏官,还是明太祖的畏法度,他们想到的是同一句话:

“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

”然而到了今天,随着一批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大家在额手称庆的同时,也不免扼腕叹息:

在党中央关于廉洁自律三令五申的情况之下,仍有一部分领导干部落马,这些人都是放弃自律、放弃约束、无所畏惧的结果。

他们中有一些是从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的,按理说来之不易。

可他们不懂得珍惜,忘却了任弼时同志当年那著名的“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

于是贪婪起来,腐化起来,终于在纸醉金迷、温柔香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