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80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湖北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荆州市2006年初中升学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题,8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将准考证号和姓名清晰地填写在密封线上相应的位置,将答题卡上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数字和本考试科目代号的矩形框“”用2B铅笔涂黑。

3.第7页右侧的座位号内填写准考证号最后的两位数。

4.第Ⅰ卷在答题卡上答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答案的代号涂黑,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Ⅱ卷试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Mg:

24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

一、(本大题共20小题,满分32分。

其中第1~12小题每小题1分;第13~18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最佳答案。

第19~2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4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涂黑有关选项的题号。

1.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而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B.张青莲C.拉瓦锡D.门捷列夫

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物质的质量总和

B.物质的分子个数

C.元素的种类

D.各种原子的总数

3.孔雀石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其中铜显+2价,其X的值为

A.1B.2C3.D.4

 

理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10页)

4.车用乙醇汽油是将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那么乙醇汽油属于

A.氧化物B.纯净物C.混合物D.化合物

5.钢铁生锈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4Fe(OH)2+2H2O+O2====4Fe(OH)3。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6.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

将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形成不溶于水的固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印墨水偏酸性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D.打印纸偏碱性

7.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开辟运输水的通道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KNO3属于复合肥料

B.蛋白质、糖类、油脂都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C.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化合物

9.已知氨气也能还原氧化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3Cu+3H2O+X,其中X的化学式为

A.N2H4B.N2C.N2OD.N2O4

10.不能用于鉴别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B.无色酚酞溶液

C.NaCl溶液D.pH试纸

 

理科综合试卷第2页(共10页)

11.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分子式为C16H31N2PO8)是治疗禽流感的唯一良方,其生产原材料是作为中国传统香料和重要的八角中所含的一种重要成分莽草酸(分子式为C7H10O5),据统计,全球90%的八角产于中国。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B.一个“达菲”分子中含有5种元素的58个原子

C.莽草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7:

10:

5

D.莽草酸和“达菲”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5:

8

12.已知某物质在20℃和4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0g和40g。

某温下,将5g该物质加入20g水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0℃是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5g

B.40℃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不管什么温度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分数质量均为20%

D.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3.当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迅速用手将人脱离触电区

B.立即断开闸刀开关或空气开关,或者用于干燥竹竿挑开电线

C.用水果刀将电线割断

D.赶快逃离现场

14.给体温计消毒的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棉球擦一擦

B.在酒精灯上烤一烤

C.在开水中浸泡一下

D.甩一甩后再放在入水中煮沸

15.一辆汽车正在匀速下坡,那么

A.汽车的动能减少

B.汽车的势能减少

C.汽车的机械能不变

D.汽车的势能不变

 

理科综合试卷第3页(共10页)

16.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A.鞋底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B.神州号飞船起飞时,火箭下方有大量的水

C.铁锤装到柄上时,垫上一层布

D.在旅行箱下装上轮子

17.闷热的天气打开柜式空调,吹出的冷风变成“白雾”,这些“白雾”是

A.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凝固形成的

C.空调吹出的冷雾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8.将电视机遥控器对准墙壁按一下开关,有时也将关闭的电视机打开。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不可见光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不可见光的折射现象

C.不可见光的反射现象

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9.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海水的密度比江水的大,那么轮船

A.受到的浮力不变

B.受到的浮力增大

C.沉下一些

D.浮起一些

20.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接在下列四个电路中,能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

 

理科综合试卷第4页(共10页)

荆州市2006年初中升学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8分)

得分

评卷人

本大题包括4小题,满分15分。

21.(3分)

(1)在原子的组成中,核电荷数=——————————————=———————————————。

(2)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得到净化。

(3)酸、碱、盐之间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22.(4分)“雷雨发庄稼”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雷电(放电)时,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降落到大地,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可溶性硝酸盐,为植物提供了氮肥。

从氮气变成硝酸的过程中。

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个。

23.(4分)已知A、B分别是盐酸溶液和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右图中表示向

A中加入B时,溶液pH变化曲线。

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收获的信息:

(1)A是;

(2)

B是;

(3)

;加入B的量

24.(4分)向某无色溶液A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A可能是Na2CO3,因为Na2CO3溶液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BaCO3沉淀。

而乙同学认为A可能是一种硝酸盐溶液,丙同学认为A可能是一种酸溶液。

请你将乙、丙两同学的结论及理由填在下表中:

A中溶质的化学式

判断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

Na2CO3+BaCl=====2NaCO+BaCO3

 

理科综合试卷第5页(共10页

得分

评卷人

三、本大题包括3小题,满分15分。

25.(4分)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称量溶质的质量用到的仪器是

,量取蒸馏水的体积用到的仪器是

;浓硫酸和碱石灰均具有强烈的

性,因此实验室常用他们作干燥剂、干燥CO2气体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26.(6分)某实验创新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片铜片,用砂纸出去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成光亮的紫红色;

②用酒精灯将上述铜片烧到红热后,立即深入到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到的现象为:

铜片表面变成色。

③在一只干燥的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经烘干处理过的木炭粉,再经过②处理过的铜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

④按右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种仪器;

⑤加热大试管,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后,先

移走导管,后停止加热;

⑥待试管冷却后,用镊子取出铜片,洗净

后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上述各空

(2)

②中用到的夹持仪器是(填名称)

(3)⑤中“先”,“后”颠倒,造成的后果是

(4)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铜片表面埋入木炭粉中的部分

27.(5分)我们通常把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称为活泼金属,请用金属铝片和稀CH2SO4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铝是活泼金属。

(1)[方案简述]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已知锌和铁都是活泼金属,请你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铝是活泼金属。

简述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药品自选)

 

理科综合试卷第6页(共10页)

得分

评卷人

四、本大题包括1小题,满分8分。

28.(8分)

(1)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镁。

现有一卷标签上标明120g的镁带,其质量是136g(假设除镁被氧化外没有发生其它任何变化,且氧化是均匀的)。

设计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多少g?

 

(2)称取上述变质的镁带6.8g,加入到足量的盐酸中反应,试计算反应产生氢的质量是多少g?

 

得分

评卷人

五、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5分,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29.(3分)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30O,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a120O(填“>”“<”或“=”)。

站在岸上的人看水底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要

(填“深”或“浅”)

30.(3分)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方向性的(填“有”或“无”),1000w的电锅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1000g,20℃的水烧开,不计热量损失******

31.(3分)

32.(3分)

33.(3分)

 

理科综合试卷第7页(共10页)

得分

评卷人

六、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6分。

请按要求作图

34.(3分)如下图所示,一个光源放在凸透镜左边的焦点处,它发生的光经凸透镜后,有一束经过了右边的A点。

(1)用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焦距为mm。

(填整数)

(2)画出从光源发出的经过A点的光线。

 

35.(3分)如右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开关闭合后,两个小灯泡都能亮。

请你画出它的电路图。

 

得分

评卷人

七,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7分。

36.(4分)如下图所示的温度计,甲的读数是(填整数);乙的量程是、乙的分度值为。

37(3分)在学习了《信息的传递》这一部分内容后,小明想,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也能在介质空气中传播,于是他大胆提出了一个猜想:

电磁波也可以在介质水中传播。

你认同他的猜想吗?

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他的猜想。

理科综合试卷第8页(共10页)

38.(5分)做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如下右图所示。

(1)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下列实物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注意:

两个电表中间接线柱是较小量程,右边接线柱是较大量程,左边接线柱时负极,连线不能相交。

(2)小敏和小亮合作,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读出的5组数据如下表:

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灯泡电阻随电压增高而增加,其原因是

39.(2分)简述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邮票质量的方法。

 

40.(3分)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和设计“测量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请你回想一下,在探究和实验过程中,根据你探究和归纳的的情况来看,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要求填写3个因素)

 

理科综合试卷第9页(共10页)

得分

评卷人

八、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要写出必要的解答依据和步骤)

41.(6分)右表为海尔梅格尔

(青岛)洗衣机有限公司生产

的“丽达洗衣机”的铭牌。

洗衣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

(1)该洗衣机在洗涤时通

过洗衣机电源线的电流是多少?

 

(2)在一次洗涤中,先给洗衣机内的水加热用了6min,然后洗涤用了12min,最后摔干用了3min,问在这次洗衣的全过程中,共消耗了多少度电?

(最后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42.(6分)被誉为“天下第一爆”的长江三峡三期围堰的爆破工程,于2006年6月6日16时完成,爆破的准备工作之一,是往坝体和围堰之间灌水,以减小爆破时冲击波对坝体的冲击和避免爆破后江水对坝体的突然加压。

灌水后的高度达到139m。

比上游水位还高出4m,

,水位指坝底到水面的距离)。

求:

(1)灌水后,水对坝底的压强是多少?

(不计大气压强)

 

(2)引爆之前,设在水下深度为38m的一个药室中,有一个体积为6×10-3m2的炸药包,求它受到浮力的大小是多少?

 

(3)爆破完成平静下来之后,坝前的水与上游的水连成一片,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与爆破之前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

理科综合试卷第10页(共10页)

荆州市2006年初中升学考试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化学:

1.A2.B3.B4.C5.A6.C7.B8.C9.B10.C11.D12.D

物理:

13.B14.A15.B16.D17.D18.C19.AD20.ABD

非选择题

21.(3分)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各0.5分,共1分)

(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答对一个得0.5分,答对2~4个得1分)

(3)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1分)

22.

23.(4分)

(1)NaOH溶液。

(1分)

(2)盐酸溶液。

(1分)

(3)①c点表示两溶液刚好中和。

②两溶液刚好中和附近溶液pH变化较快。

(答对任意一种即得2分,其它正确答案参照给分)

24.

25.(4分)托盘天平(1分)量筒(1分)吸水(1分)浓H2SO4(1分)

 

理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6.(6分)

(1)黑(1分)C+2CuO=====2Cu+CO2(1分)变浑浊(1分)

(2)坩埚钳(1分)

(3)石灰水倒吸到大试管中,使试管炸裂(1分)

(4)由黑色变成紫红色(1分)

27.(5分)[方案简述]:

用试管取一定量稀硫酸,将铝片放入稀硫酸中(1分)

[化学原理]:

2Al+3H2SO4=====Al2(SO4)3+3H2(1分)

[实验现象]:

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1分)

[实验结论]:

铝能置换出氢,铝是活泼金属(1分)

(2)用试管取一定量的硫酸锌溶液(或硫酸亚铁溶液),将铝片放入溶液中(1分)

28.(8分)

(1)由题意可知,镁带变质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136g-120g=16g(2分)

设被氧化的镁的质量为x

2Mg+O2====2MgO

2×2432

x16g

2×24×16g

32

x==24g(2分)

即被氧化镁的质量为24g

(2)设6.8g镁带中含镁的质量为y

136g:

(120g-24g)=6.8g:

yy=4.8g(2分)

设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m

Mg+2HCl====MgCl2+H2

242

4.8gm

2×4.8g

24

m-=0.4g(2分)

即反应产生氢气为0.4g

(其它合理解答参照给分)

 

理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29.﹥(2分)浅(1分)

30.有(1分)336(2分)

31.7.9×10-3m3(3分,无单位的给2分)

32.机械(1分)相互(1分)增加(1分)

33.275(1分)1100(1分)不高于36V的电压(1分)

34.50(1分)如下图所示(2分)

35.如下图所示(3分)

36.19℃(2分,答20℃的也给2分,无单位的给1分)

35℃~42℃(1分)0.1℃(1分)

37.方案一:

把一小收音机在播放状态下用塑料纸封闭好,用细线吊悬在盛水脸盆中,如果收音机继续响,我们就能看到脸盆中的水振动,说明电磁波能在水中传播;反之则不能在水中传播。

方案二:

把一开机状态下的手机用塑料纸封闭好,悬吊于盛水脸盆中,用一电话拨打该手机号码,然后取出手机,查看是否有该次拨打电话的号码显示,若有说明电磁波能在水中传播;反之,则不能。

(其它设计,只要能说明问题,均给3分)

38.

(1)如下图所示(3分)

(2)电压越高,灯泡功率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2分,答:

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给2分)

理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39.数100枚邮票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将称量的结果除以100便得到1枚邮票的质量。

(2分,类似方法都给2分)

40.动滑轮的重力,绕绳方式,被提升货物的重力,绕绳的重力,绕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滑轮与轮轴之间的摩擦。

(只写出三个因素就可得3分,多写了不扣分,但写了无关因素扣1分。

41.

(1)洗涤功率P1=330W,由P=IU得

I=P/U=330W/220V=1.5A(2分)

(2)洗涤功率P1=330W=0.33KW时间t2=12min=0.2h

消耗电能W1=P1t1=0.33KW×0.2h=0.066KW·h(1分)

加热功率P2=1950W=1.95KW时间t2=6rain=0·1h

消耗电能W2=P2t2=1.95KW×0.1h—0.195KW·h(1分)

甩水功率p2=650W=0.65KW时间t3=3min=0.05h

消耗电能W3=P3t3=0.65KW×0.05h=0.0325KW·h(1分)

总共消耗电能W=Wl+W2+W3=0.066KW·h+0.195KW·h+0.0325KW·h

≈O.29KW·h.(1分)

(若在分步过程中只保留了二位小数最后结果为0.3KW·h也同样给分)

42.

(1)根据P===pgh得

P=1·0×103kg/m3×10N/kg×139m

=1·39×106Pa(2分)

(2)根据阿基M德原理

F浮=p水V物g

=1.0×103kg/m3×6×10—3m3×10N/kg

=60N(3分)

(3)根据P=pgh,由于h减小,坝底受到的压强比爆破之前减少。

(1分)

理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