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892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docx

浅析静态控制测量

静态控制测量

【GPS布网等级】

根据我国1992年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PS基线向量网被分成了A、B、C、D、E五个级别。

下图是我国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中有关GPS网等级的有关内容。

  GPS网的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的,其具体形式为: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中误差(mm);

  

固定误差(mm);

  

比例误差(ppm[6]);

  

相邻点间的距离(km)。

  对于不同等级的GPS网,有下列的精度要求:

测量分类

固定误差

(mm)

比例误差

(ppm)

相邻点距离(km)

A

≤5

≤0.1

100~2000

B

≤8

≤1

15~250

C

≤10

≤5

5~40

D

≤10

≤10

2~15

E

≤10

≤20

1~10

A级网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框架网、区域动力学网;

B级网为国家大地控制网或地方框架网;

C级网为地方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

D级网为工程控制网;

E级网为测图网。

【GPS布网形式】

1、点连式

特点:

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的优点是作业效率高,图形扩展迅速;它的缺点是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发生问题,将影响到后面的同步图形。

2、边连式

  

特点:

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具有较好的图形强度和较高的作业效率。

【选点原则】

1、测站点开阔(15度以上)

2、无电磁波干扰(离无线电发射台距离大于200米,离高压线距离大于50米)。

3、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观测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幕墙或对电磁波反映或吸收强烈的物体)。

4、观测站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5、测点易保存。

【静态野外观测】

1、对中整平GPS。

2、测量仪高(三个方面取平均值)。

3、开机观测。

4、做好观测记录。

(1)点名(不大于4位数,只能是数字或字母)。

(2)时段(同一点、同一天『北京时间第一天的8:

00~第二天的8:

00』观测N次就为N)。

(3)仪器高度

(4)开机记录时间(在状态灯闪时开始记录)。

(5)关机记录时间

(6)仪器号

5、同步观测一段时间后关机搬站(注:

是以晚开机时间为准,距离不能超过50公里)

10公里

60分钟

10-20公里

90分钟

20公里以上

2小时

观测注意事项:

●设置GPS采样间隔和高度截止角(同步的几台GPS要设置相同)。

●观测时使用对讲机,手提电话等无线设备与GPS距离大于10米。

●GPS处于静态模式。

●观测记录数据时不能动仪器。

【HD8200X静态机主机硬件操作】

面板按键图解

图2-1主机面板按键图

HD8200X静态机主机面板有按键两个,F功能键和电源开关键,指示灯3个,分别为电源灯,卫星灯,状态灯,按键操作功能、指示灯含义分别是:

1、双击

(间隔>0.1秒,小于1.2秒),进入“采样间隔”设置,按

键有1秒、5秒、10秒、15秒循环选择,按

确定。

超过10秒未按

确定,则自动确定。

2、长按

大于3秒,进入“卫星截止角”设置,按

键有5度、10度、15度、20度循环选择,按

确定。

超过10秒未按

确定,则自动确定。

注意:

已经进入记录文件状态后,如果改变了卫星截止角度和采样间隔,会关闭之前的文件,重新建立文件采集。

3、单击

键,当未进入文件记录状态时,语音提示当前卫星数、采样间隔和卫星截止角。

若已经进入文件记录状态,则仅卫星灯闪烁,闪烁次数表示当前卫星颗数。

4、按住

1秒开机。

5、在开机状态下,电源灯指示电池电量。

长按

3秒则关机。

6、在同时按下

,会恢复到出厂初始设置,采样间隔5秒,卫星截止角度10度,并重新建立文件采集。

指示灯操作说明:

1、电源灯(红色):

“常亮”:

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慢闪”:

欠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

指示电量:

每分钟快闪1~4下指示电量

2、卫星灯(绿色):

“慢闪”:

搜星或卫星失锁

“常亮”:

卫星锁定,间隔一分钟闪烁,闪烁次数表示当前卫星颗数

3、状态灯(绿色):

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

静态数据采集指示,按设置的采样间隔进行闪烁

USB数据下载时闪动指示

连接端口及GC-3Y型电缆介绍

主机底部八孔插座口为USB数据线下载端口。

GC-3Y型电缆线的USB接口用于HD8200X静态机静态数据的下载,串口用于对HD8200X静态机静态文件的管理操作。

图2-1连接端口图2-2GC-3Y型电缆线

【GPS静态控制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安装】

运行中海达随机光盘中——中海达软件——hds2003——hds2003完整版——setup.exe

【GPS静态控制测量数据下载】

对HD6000、HD8200G

1、用GC-2数据传输电缆(一头是9芯母口串口,一头是5芯公圆口)连接好GPS与电脑,GPS开机

2、运行Hitmon传输软件(运行HDS2003软件——工具——Hitmon数据传输)

3、连接——计算机通讯设置——通讯串口、波特率115200——设置

4、连接-连接(注:

连通后要出现数据)

5、对照记录本选中要下载的数据块——右键——输入测站信息(输入测站名、时段、仪器高)-确认

6、重复5步完成所有信息输入

7、文件-设置卸载文件的存储目录(事先可建一个新文件夹)

8、选中所有要下载的文件-右键-数据导出

9、等数据导出完

10、点“电源”关GPS

注意事项:

●HD6000GPS要设置为静态模式

●连通后可进行:

◆工具——采样间隔和截止角

◆工具——注册码

对HD8200X

1、GPS开机,用GC-3数据传输电缆(一头是8针公圆口,另一头是USB口和9芯母口串口)连接好GPS与电脑,

电脑自动弹出对话框,新硬件“中海达V8”,打开该文件夹,文件名:

共八位字符,前1、2位以下划线替代,3、4位为采集数据的机身号的最后两位,5、6、7位为年积日,8位为主机当日采集的次数。

2、事先新建一文件夹,把数据复制到文件夹即可,双击该文件:

弹出对话框,点名和天线高,对照野外记录的数据信息,输入即可。

注:

U盘式只能对HD8200X静态机静态数据下载,不可以对HD8200X静态机进行写操作。

串口不能进行U盘式下载,但可以对HD8200X静态机静态数据进行删除操作。

【GPS静态数据处理】

在运行HDS2003软件的前提下:

项目名称(输入名称)

一、项目——新建————确定——

项目文件(选择存储路径)

 

项目细节(可不填)

控制网等级(根据项目工程需要来确定)

注:

 

●如何修改项目属性:

项目——项目属性——对需修改的进行修改,再确定。

二、项目——导入——选择中海达ZHD数据——确定——选择观测文件所放的文件位置——选中所需要处理的全部观测文件——打开——是。

三、静态基线——处理全部基线——是/否。

四、在列表中查看ratio(方差比)是否≥3,若有小于3的,则选中一条这种基线进行处理。

方法有三种:

1、删星:

选中该基线——右键——处理该基线——否

2、删段:

选中该基线——右键——处理该基线——否

删星或删段:

属性区——基线残差图——观测数据图。

采样间隔

3、选中该基线——右键——选定基线处理设置————确定

截止角

——选中该基线——右键——处理选定基线。

注:

●1、2、3步骤是重复过程;

●如果基线ratio(方差比)总是小于3,则看网图,如该基线不重要可禁用,禁用后不能出现支点或孤点。

方法是:

列表——选中该基线——右键——禁用——是。

●误禁基线的恢复方法:

选中该基线——属性区——修改——参与平差——是

●恢复错删的卫星或时段:

选中该基线——属性区——观测数据图——选中误删的卫星或时段——右键——恢复——选中该基线——右键——处理该基线——否。

五、静态基线——搜索重复基线——如果计算区出现警告则:

双击警告信息(逐步的)——出现不合格的两个重复基线——人工判断差基线——列表中选中弱(差)基线——右键——禁用——是。

注:

●人工判断方法:

ratio越大越好,整数解误差越小越好。

重复操作手第五步,至到不出现警告为止。

六、静态基线——搜索基线闭合差——如果计算区内出现警告,双击警告——出现问题的环——人工判断差基线——列表——选中该基线——右键——禁用——是。

重复第六步。

七、静态基线——搜索闭合环。

八、项目——坐标系统——左下角“新建”——在弹出对话框,“设置”——地图投影——一般选“高斯投影”,输入“中央子午线”值,如成都:

105——文件——保存——输入坐标系名称和国家名——确定——退出,投影参数设置——弹出对话框“要保存坐标转换文件吗”选“否”

九、管理区——站点——选中1个已知点——属性区——修改——是否固定(是)——固定方式(选择一种固定方式)——输入坐标——重复第七步输入第二个已知点。

注:

●至少输入2个已知点,最好是3个已知点,若多于3个已知点,则进行组合,选出最优的。

十、网平差——平差设置——平差设置——选中二维平差和高程拟合(若没有高程就不选)——确定。

十一、网平差——进行网平差——确定——否。

十二、处理报告——平差文本报告——查看二维平差里的平面距离平差值:

相对误差是否达规范要求。

注意事项:

●如果超限,则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方法:

◆重新解算数据。

◆补测或重新测量。

十三、查看三维无约束平差,X平方检验,若未通过,则记下参考因子数字——网平差——平差设置——自由平差——协方差比例系数(输入参考因子数字)——确定——网平差——进行网平差——确定——否。

十四、处理报告——简明成果报告——出现坐标,另存为一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