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平衡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097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地平衡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用地平衡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地平衡表.docx

《用地平衡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地平衡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地平衡表.docx

用地平衡表

用地平衡表

新城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序号

类别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ha)

占建设用地百分比(%)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

1

R

居住用地

1578.4

21.4

19.7

其中

R1

其中

一类居住用地

245.3

3.3

3.1

R2

二类居住用地

1333.1

18.1

16.7

2

C

公共设施用地

1811.5

24.5

22.6

其中

C1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93.1

1.3

1.2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882.6

12.0

11.0

C3

文化娱乐用地

326.1

4.4

4.1

C4

体育用地

70.2

1.0

0.9

C5

医疗卫生用地

35.8

0.5

0.4

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392.5

5.3

4.9

C9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1.2

0.2

0.1

3

M

工业用地

148.5

2.0

1.9

其中

M1

其中

一类工业用地

148.5

2.0

1.9

4

S

道路广场用地

1862

25.2

23.3

其中

S1

其中

道路用地

1780

24.1

22.3

S2

广场用地

80.9

1.1

1.0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1.1

0.01

0.0

5

G

绿地

1780.5

24.1

22.3

其中

G1

其中

公园绿地

1182.2

16.0

14.8

G3

防护绿地

598.3

8.1

7.5

6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32.1

1.8

1.7

7

T

对外交通用地

67.5

0.9

0.8

城市建设用地

7380.5

100.0

92.3

注:

2020年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达到80万。

 

新城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2010年)

序号

类别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ha)

占建设用地百分比(%)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

1

R

居住用地

475.8

20.6

19.8

其中

R2

二类居住用地

475.8

20.6

19.8

2

C

公共设施用地

655.2

28.4

27.3

其中

C1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23.2

1.0

1.0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327.4

14.2

13.6

C3

文化娱乐用地

99.2

4.3

4.1

C4

体育用地

57.2

2.5

2.4

C5

医疗卫生用地

8.0

0.3

0.3

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140.2

6.1

5.8

3

S

道路广场用地

425.2

18.4

17.7

其中

S1

其中

道路用地

351.8

15.2

14.7

S2

广场用地

72.3

3.1

3.0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1.1

0.0

0.0

4

G

绿地

644.3

27.9

26.8

其中

G1

其中

公园绿地

464.9

20.1

19.4

G3

防护绿地

179.4

7.8

7.5

5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09.8

4.8

4.6

城市建设用地

2310.3

100

96.3

注:

2010年城市人口达到24万。

附录二:

新城人口规模预测专题

近几年来,曹妃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6年新区GDP产值为77亿元,2007年达到111.6亿元,同比增长4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2万元;2006年新区财政收入为13.3亿元,2007年达25.5亿元,同比增长91.7%,整体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

随着工业发展在南堡开发区、曹妃甸工业区的带动下,正在向大型钢铁、化工、能源、物流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基地的方向发展。

新区宏观经济发展迅速,发展前景良好。

未来20年,曹妃甸新区人口的集聚,将随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出现超出常规的发展态势,对曹妃甸新城的人口集聚特征的判断,拟采用非常规发展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区域格局的变化、以曹妃甸新城、曹妃甸工业区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地区对外来人口的吸纳特征。

1、国内类似地区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首先收集了国内类似地区的相关资料,包括依靠矿业开发到冶炼最终形成综合性城市的大庆、东营、攀枝花等城市,也包括由大型企业的落户到上下游产业的集聚最终形成综合型城市的十堰市,也包括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从边陲渔村发展成为综合型城市的深圳市等。

通过对这些城市发展的背景,人口聚集的历程、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分析看,曹妃甸新城依托曹妃甸工业区拥有的港口、钢铁、石油、化工也发展的基础在十几年内有人口快速集聚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地区的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目标,最终形成一定的人口集聚,将会不同层面地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城市

产业

形成背景

市区人口达到50万左右历经时间

大庆

石油

1959年大同镇附近发现油田,1960年投入建设

1978年达到51.8万人(18年)

东营

石油

1962年在油田会战指挥部基础上形成矿区基地,会战队伍1万多人。

1984年达到51.2万(22年)

攀枝花

钢铁

1965年大规模兴建钢铁钒钛基地,“弄弄坪”原有7户人家

1978年达到50.2万(13年)

十堰

汽车

1967年在山沟内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

2003年50万(36年)

深圳

综合

1978年为小渔村,6.8万人;启动特区建设,特别邓小平南巡后建设步伐加快

1991年达到43万(13年);

1992年达到80万(14年)

注:

根据“中国城市四十年”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但应注意:

因资料所限缺少比较城市最原始的数据。

目前掌握的最早人口数据是1965年的,不排除比较城市在“发展之初”已有一定人口基础,比较城市不一定是平地起家,从“零”开始的。

2、主导产业带动人口规模预测

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编制中,对工业区人口集聚的特征,采用了依据产业发展,及产业人口就业密度,同时考虑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将会新增人口规模的思路,对工业区产业直接就业人口的集聚进行了预测,在考虑配套产业、带眷人口等多种因素,提出了曹妃甸工业区依据产业引进的规模、速度的人口集聚规模预测。

(1)产业直接就业人口

参照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依据产业就业密度,对主导产业的人口集聚预测,直接就业人口为48.6万人。

产业类型

就业密度

(人/平方公里)

投产用地规模(平方公里)

新增就业人口(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钢铁产业

1000

10

10

7

1

1

1

钢铁产业配套

2000

5

10

13

1

2

2.6

石化产业

800—1200

5

30

0.5

2.6

煤化和盐化产业

800—1200

15

23

1.5

2.8

装备制造产业

2000—3000

20

5

出口加工业

2000

10

2

高新和环保产业

2000

20

4

食品轻工产业

5000

8

4

物流产业区

500--800

10

20

10

0.7

1.4

0.7

港口作业区

270人/泊位

#甸头泊位

14个

0.4

#一港池泊位

65个

1.8

#二港池泊位

36个

1

#三港池泊位

78个

20个

2.1

0.5

产业备用地

2000

45

9

合计

3.1

26.3

19.2

注:

钢铁产业配套指钢铁延伸产业,包括多种门类的相关产业。

(2)配套服务业人口

港口发展在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带动下,将带动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生产服务业和商贸、教育、卫生等生活服务业发展。

按照直接就业人口与配套服务业就业人口比例2.5:

1计算(参考宁波北仑区就业结构)。

配套服务业就业人口为19.44万人。

按照发展时序,2010年为1.2万人,2020年为10.5万人,2030年7.7万人。

(3)总就业人口

根据以上分析,曹妃甸工业区总就业人口为68万人。

(4)总人口规模

带眷人口,考虑曹妃甸工业区是一个开发建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就业年龄结构主要依靠外来的青壮年人口。

规划确定按总就业人口的70%为单身职工,30%为带眷职工,带眷职工平均带眷系数取2.5人。

就业带眷人口规模51万人,按照发展时序2010年为3.2万人,2020年27.6万人,2030年20.2万人。

暂住人口,考虑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将会吸引大量的建筑行业就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形成暂住人口群体的特征。

规划按照发展时序,暂住人口规模占总人口比重,2010年占20%,2020年30%,2030年占50%。

曹妃甸工业区可能集聚的总人口约为2010年9万,2020年94万,远景179万。

曹妃甸工业区总人口规模单位:

年、万人

人口类型

2010

2020

远景

1.新增总人口

7.5

64.4

47.1

其中

新增直接就业人口

3.1

26.3

19.2

新增配套服务人口

1.2

10.5

7.7

新增就业带眷人口

3.2

27.6

20.2

2.暂住人口

1.5

21.6

59.5

3.基期总人口

7.5

71.9

总人口规模

9

94

179

3、住宅用房需求调查

根据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建设管理局对有关单位进行的“曹妃甸新城用房需求问卷调查表”显示,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各大企业共需要职工住宅238.1—333.1万平方米。

以人均25平方米计算,共可容纳职工及其家属95240—133240人;曹妃甸新城拟建大学城,可容纳师生10万人;还有其他金融等生产与生活服务第三产业人员。

规划提出,上述调查显示了曹妃甸新城近期住房建设的需要规模。

表:

曹妃甸工业区部分企业住宅用房需求(单位:

人)

单位名称

职工住宅需求量(平方米)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10000

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

630000—980000

首钢京唐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1000000—1600000

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96000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300000

华润电力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

100000

中国石油唐山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

21600

中石化曹妃甸原油码头项目部

10000

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

200000

中石化华北管网工程建设项目部

23400

小计

2381000—3331000

4、近三年流动人口趋势

唐山市公安局关于“唐山市近三年流动人口情况”的资料显示,唐山市在最近三年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市域以外来的流动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

(这里的流动人口指市域以外来的、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随着曹妃甸工业区乃至整个唐山南部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心城区打造区域生活服务职能进而转型发展的态势,唐山市域的流动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出现显著的增加。

流动人口

市域以外的流动人口

2006年

293670

249620

2007年

372256

312695

2008年

431358

379595

5、超常规发展预测结论

曹妃甸新城在超常规发展的背景下,在产业引进和正常建设的开工的前提下,将体现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即呈现从唐山市境外吸引大量的人口进入。

预计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到2010年曹妃甸工业区将聚集的人口为9万人左右,而曹妃甸工业区内只有少量的生产服务和居住用地;同时考虑到近期唐山市政府大力发展曹妃甸新城的若干重要举措,曹妃甸新区将吸纳大量流动人口,并将主要聚集在曹妃甸新城,部分分布在唐海县城;此外,曹妃甸新城大学城和科研机构的进驻也将带来大量人口(约10万人)。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规划预计曹妃甸新城近期人口规模达到30万人左右。

到2020年,曹妃甸新城将在近期建设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曹妃甸工业区吸纳的大量流动人口(94万人左右),将加快在曹妃甸新城的聚集;同时,也将有少量人口分布在唐海县城和曹妃甸工业区。

因此,规划预计曹妃甸新城远期达到80万人。

附录三:

新城用地规模预测专题

1、新城建设用地现状

1.1土地利用特点

1)国有土地存量大

新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除少量集体土地之外,绝大多数是国有土地,并且多属国有农场等,在盘活土地存量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2)土地政策门槛较低

在国家三令五申的土地政策之下,新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大量的滩涂、盐场等非农用地对于新城发展来说更显得弥足珍贵,也是建设新城的突出优势。

3)原生态资源富集

由于长期以来作为第一产业主导的发展地区,新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部形成了大量的生态类型土地,地主要是苇塘、草甸;虾池、鱼塘;沼泽湿地、潮滩湿地、微咸水泊塘湿地等,同时还是多种候鸟的迁徙地和多种野生动植物的繁衍地,也需要在规划中得到保护和体现。

1.2现状土地利用结构

新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目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水产养殖和盐田,其中盐田占地5.5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起步区北侧,占规划范围的4.41%;水产养殖用地47.61平方公里,占规划范围的37.79%;村镇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柳赞镇和零星分散几个自然村,占地1.53平方公里,占规划范围的1.21%;规划范围内公路系统很不完善,等级和密度都很低,以县道和等外公路为主,占地8.65平方公里,占规划范围的6.87%。

在规划范围内北部有少量基本农田分布,占地1.21平方公里,占规划范围0.96%;新近发现的冀东油田在范围也有少量分布,主要集中在溯河下游两侧,油田作业区占地5.53平方公里,占规划范围的4.39%。

其余为海洋用地。

表:

现状土地利用统计表(2008年)

用地类别

面积(平方公里)

占规划范围比例(%)

盐田用地

5.56

4.41

养殖用地

47.61

37.79

基本农田

1.21

0.96

油田开采区

5.53

4.39

村镇建设用地

1.53

1.21

河流水系

8.98

7.13

道路用地

8.65

6.87

海洋

46.90

37.23

合计

125.97

100.00

2、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和空间扩展分析

2.1土地资源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综合土地利用现状、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生态资源和海洋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根据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等级划分,将曹妃甸新城用地分为五类,其中不适宜建设的区域包括:

(1)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下储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地表土地利用形式以水域或湿地为主,工程建设成本较高。

该类用地不宜作为高密度的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高胜堡和柳赞油田周边。

(2)基本农田分布区、主要的河流水系及其生态廊道、油田开采区、地震断裂带及其缓冲区,该类用地应严禁建设用地开发,宜通过新城水系和绿化廊道建设进行利用。

主要分布在曹妃甸新城北部、高胜堡和柳赞油田开采区以及区内主要河流水系沿线。

2.2新城发展边界的确定

2.2.1新城增长边界确定原则

(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防止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侵蚀外围生态本底资源。

(2)保持城市形态和结构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为城市用地拓展提供一定的弹性。

2.2.2外部发展边界辨析

(1)北侧:

受基本农田、沿海铁路和沿海公路等限制性要素的制约,难以逾越;

(2)西侧:

受区位条件所限,西侧紧邻曹妃甸工业区和曹妃甸新区配套产业区,拓展空间有限;

(3)南侧:

为近海和滩涂,可以适当延展,但是受洋流和航运等条件的制约,可以利用的空间有限;

(4)东侧:

滦南第二泄洪道作为天然屏障,规划期内不宜跨越。

规划确定新城空间增长边界为:

西侧控制在唐滨快速公路以东;北侧基本控制在沿海公路以南;东侧控制在滦南第二泄洪道以西;南侧控制在海防大堤以内。

3、新城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3.1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原则

根据对新城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区域交通条件、城市发展用地条件等的分析,本次规划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为:

1)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2)避免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

3)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

4)保护新城内多样性的生态资源。

3.2新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3.2.1新区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核算

《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提出按照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到2020年全省城镇建设规划用地总量控制在4520平方公里以内,并提出具体用地标准要求,如下表:

设区市

县级市

县城

建制镇

用地标准(平方米)

95

110

110

120

《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依据《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提出的规划原则,并结合唐山市的实际情况,以现状开发区、沿海重点发展地区的独立工矿区、县级城镇、集镇、村庄等分类进行的建设标准核定,核定标准如下表:

开发区

独立工矿区

县级市、县城镇区、建制镇镇区

集镇

村庄

用地标准(平方米)

99

90

120

150

曹妃甸新区城镇建设用地标准的确定,在《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指导下,重点针对曹妃甸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确定:

(1)曹妃甸工业区的用地规模,依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包含海域上的200平方公里(参考2010年海洋功能区划确定),和陆域上的临海地区110平方公里两部分,并作为独立工矿点考虑,不参与新区总体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曹妃甸工业区的综合服务需求,将主要由曹妃甸新城和唐海县城综合考虑,工业区内仅保留为产业提供必要服务的少量综合用地。

(2)南堡开发区用地规模依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第84号公告,核准面积为1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依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预测,规划期末约15万人。

南堡开发区的人均用地指标为100平方米左右。

(3)唐海县和小城镇的建设标准,依据河北省和唐山市的相关要求,并考虑到曹妃甸新城和曹妃甸工业区快速集聚发展的趋势和影响,规划提出人均用地指标控制在88平方米左右,加强用地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020年唐山市曹妃甸新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约425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标准及规模预测如下表:

表:

曹妃甸新区建设用地标准(单位:

万人、平方米/人、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

人均用地标准

用地规模

城镇

曹妃甸新城

80.0

92.3

73.8

南堡开发区

15.0

100

15.0

唐海县城

23.5

88

20.7

小城镇

6

88

5.3

独立工矿区

曹妃甸工业区

1.5

310.0

总计

126.0

424.8

3.2.2新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核算

曹妃甸新城位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沿海地区,需要运用先进的生态规划理念和技术体系,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因此生态绿化指标相对较大;同时新城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在空间上必须充分考虑教育和科研产业等的用地需求。

规划提出规划期末2020年曹妃甸新城的人均用地指标为92.3平方米,低于河北省和唐山市人均建设用地的标准要求体现节约用地的原则。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属于Ⅲ级(90.1-105.0平方米/人)。

新城人口规模为80万人,因此新城用地规模为73.8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近期建设期限为2008-2010年。

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规模首先从区域视角出发,分析新城的发展动力,充分考虑新城与曹妃甸工业区及京唐港产业区的发展互动关系,分析近期的用地需求。

其次,从新城实际需求出发,考虑高等院校迁入等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落实,规划近期建设用地指标可以取较高数值,便于弹性发展,应对初期发展的不确定性。

规划至2010年,城市人口按24万人控制,人均建设用地标准96.3平方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3.1平方公里。

总结:

发展至2010年,人口规模达到24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3.1平方公里;至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8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73.8平方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