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21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docx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汇总

知识点:

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

(一)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举例

(二)检定时是否满足符合性评定基本要求的判断举例

(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举例

(一)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举例

【例1】滚刀检查仪螺旋线测量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依据jjfll25一2004《滚刀检查仪校准规范》,以pwf-250滚刀检查仪为例评定如下:

1.数学模型

仪器螺旋线测量示值误差为e:

                   

                  

式中:

ss——仪器测头运动的三圈导程数值;

       sb——标准滚刀螺旋线的三圈导程数值;

     as,ab——仪器与标准滚刀的线胀系数;

—仪器与标准滚刀温度偏离标准温度200c的值。

 该式舍去微小量,整理后得:

                  

式中:

            

2.灵敏系数和合成方差

灵敏系数:

      

由于各输入量彼此独立,根据不确定度传播律,合成方差为

3.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4-1。

                 表4-1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xi)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值

灵敏系数

 

自由度

u(ss)

测量重复性

0.64

1

0.64

9

u(sb)

标准滚刀螺旋线导程

 

-1

1.202

u(δa)

仪器与标准滚刀线胀系数差

 

1.202

0.231

50

u(δt)

仪器与标准滚刀温度差

 

0.816×10-60c-1

0.314

8

4.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仪器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ss)

  取一把m=10的单头标准滚刀,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被测滚刀检查仪测量其螺旋线10次,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出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差s=1.lμm ,实际校准时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故

           

(2)标准滚刀螺旋线导程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尺u(sb)

根据jjg2055一1990《齿轮螺旋线计量器具检定系统》,标准滚刀的扩展不确定度按下式计算:

            

当m=10,n=3时,ub=3.605μm,故

                

(3)温度偏离200c,由线胀系数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δa)

  仪器与标准滚刀线胀系数均取(11.5±1)×10-60c,两者之差的最大可能性为±2×10-60c,在其分布区间内服从三角分布,因此取k=

                

估计线胀系数差在分布区间内的不可靠程度约为10%,则自由度为

                       

(4)仪器与标准滚刀存在温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δt)

等温后,两者温差δt在(一0.50c,+0.50c)分布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因此取

,故

 

估计温差在分布区间内的不可靠程度约为25%,则自由度为

                      

5.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6.计算有效自由度

        

7.确定扩展不确定度

  当p=0.95,veff=204,查表的k95=t95(veff)=1.06,故

         

8.不确定度报告

  滚刀检查仪三个导程螺旋线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二)检定时是否满足符合性评定基本要求的判断举例

检定时判定计量器具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据

1.什么是符合性评定

  计量器具(测量仪器)的合格评定又称符合性评定,就是评定仪器的示值误差是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也就是测量仪器是否符合其技术指标的要求,凡符合要求的判为合格。

  评定的方法就是将被检计量器具与相应的计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在检定的量值点上得到被检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再将示值误差与被检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相比较确定被检仪器是否合格。

2.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

按照jjfl094一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的规定,对测量仪器特性进行符合性评定时,若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满足下面要求:

  评定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或k=2时的u)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

绝对值(mpev)之比小于或等于1:

3,即满足

u95≤1/3mpev

时,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也就是合格评定误判概率很小),此时

合格判据为

             

     判为合格

不合格判据为

              

  判为不合格(3-28)

式中:

——被检仪器示值误差的绝对值;

                  mpev——被检仪器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对于型式评价和仲裁鉴定,必要时u95与mpev之比也可取小于或等于1:

5

3.考虑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后的符合性评定

  依据计量检定规程以外的技术规范对测量仪器示值误差进行评定,并且需要对示值误差是否符合最大允许误差做出符合性判定时,必须对评定得到的示值误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当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95或是k=2时的u)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之比不满足小于或等于1:

3的要求时,必须要考虑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对符合性评定的影响。

  

(1)合格判据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δ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之差时可判为合格,即

               

≤mpev一u95       判为合格

(2)不合格判据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δ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与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95之和时可判不合格,即

      

 判为不合格

(3)待定区

  当被评定的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既不符合合格判据又不符合不合格判据时,为处于待定

区。

这时不能下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即

当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评定处于不能做出符合性判定时,可以通过采用准确度更高的计量标准、改善环境条件、增加测量次数和改善测量方法等措施,以降低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u95后再进行合格评定。

  对于只具有不对称或单侧允许误差限的被评定测量仪器,仍可按照上述原则进行符合性

评定。

【例1】声校准器声压级的检定

依据jjgl76一2005《声校准器》,声校准器的主要量值为声压级,本例是用标准传声器以传声器法对i级声校准器(活塞发生器)的声压级进行检定。

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如下。

1.数学模型

  被校活塞发生器发生的总声压级lp可由下式得出

               

式中:

——i次测量的平均声压级,db

    k0——实验室标准传声器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db

△β——前置放大器的传输损失,db

△k——声校准器的气压修正值,db

△p——腔体积修正值, db

△h——相对湿度修正量,db。

 2.灵敏系数

 由于各输入量间不相关,且相对湿度修正量可忽略不计,因此合成方差为

         

式中灵敏系数为

3.a类标准不确定度

对活塞声压器进行18次测量,测量得到的声压级数据汇总见表4-13。

则测量结果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3次测量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即

4.b类标准不确定度

  

(1)测量声压级lpi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①在测量放大器上,“直接输入”和“传声器输入”灵敏度调节的最大偏差为0.003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

,则

              

       

  ②测量所用交流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1%(相当于±0.009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

              

(2)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k0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实验室标准传声器在测量放大器上使用时,其开路声压灵敏度级修正值k0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有两个分量:

  ①由耦合腔互易法声压基准给出的量值传递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基准给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0db(k=2),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由于温度、气压的影响,使用该校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0dbxl.25=0.025db(k=2),故

               u4=0.050db/2=0.025db

  ②测量放大器极化电压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08db,以均匀分布考虑,对实验室标准传声器的开路声压灵敏度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3)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β也是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得到的,其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交流电压表的准确度,交流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1%(±0.009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

,则

              

                

(4)活塞发声器气压修正量△k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活塞发声器气压修正量△k主要取决于气压表的准确度,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

5%,对气压修正值△k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0043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

·,则

               

  

(5)腔体积修正量△p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腔体积修正量△p主要取决于使用不同型号和结构的标准传声器,而腔体积修正量的误差取决于使用传声器的前腔体积测量的准确度,b&k4160型标准传声器的前腔体积最大允许误差为±30mm3,腔体积修正量△p产生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013db,以均匀分布考虑,取

,则

               

  

(6)计算中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测量声压级lpi和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

是用同一个交流电压表测量得到的,因此u3与u6是相关的,相关系数为1。

  (7)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各分量汇总见表4-14。

   表4-14标准不确定度来源汇总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于声压级lpi和前置放大器传输损失△β是用同一个交流电压表测量得到的,因此u3与u6是相关的,相关系数为1。

其他各量均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6.扩展不确定度

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所以报告声压级lp校准值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7.是否满足检定要求的评价

用于检定声校准器时能否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检定结论。

当被检声校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40db,则被检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与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k=2)之比为0.06/0.40=1/6.7,远小于1/3。

因此给出检定结论时,可以忽略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只要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小于最大允许误差就可以给出合格的检定结论是可靠的。

(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举例

【例1】以长度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

依据jjfl070一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以长度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仪器法(计米器)

方法适用于一般长度类商品,如电线等。

用测量设备为专用长度检测仪器(计米器),其滚轮直径、计数器等应经过检定或校准,

整机计量性能满足要求。

检验步骤:

1)将样本单位置于仪器的两滚轮中,调整两滚轮之间的间距,使样本在滚轮之间做无相对滚动运动,由样本拖动滚轮旋转(或滚轮带动样本运动)。

2)调整计数器使其归零。

3)启动仪器,计数器自动记录样本前移而带动测量滚轮转动的圈数,当样本到尽头的瞬间,迅速读取计数器记录的圈数。

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商品实际含量的计算公式:

       实际含量(样本单位长度)=直径×π×转动圈数

最后按要求评定结果并出具检验报告。

2.称重法

本方法是用于在全长范围内重量均匀分布的商品,如电缆等。

测量设备包括钢直尺、电子天平或电子秤等,其计量性能应满足要求。

检验步骤:

1)称重:

逐个称重样本单位的重量(不含样本单位的包装物)。

2)拉直:

如用拉力方法将样本单位的头、中、尾三部分长度分段拉直(不能有拉伸现象)。

3)定量截断并称重:

用钢直尺和剪切设备在样本单位的头、中、尾三处分别准确量截单位长度(一般取1m),并称各段的重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样本单位的单位长度的重量。

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商品实际含量的计算公式:

实际含量(样本单位长度)=(单位长度/单位长度重量)×样本单位重量

最后按要求评定结果并出具检验报告。

3.直线法

本方法适用于易拉直且长度尺寸较小的商品,如壁纸等。

一般长度小于50m。

测量设备包括钢卷尺、钢直尺或激光测距仪等测长计量器具,其计量性能应满足要求。

验场地,用适当的方法如拉力法拉直样本单位(不能有拉伸现象)。

    检验步骤:

1)拉直:

在足够的检验场地,用适当的方法如拉力法拉直样本单位(不能有拉伸现象)。

2)测量:

测长计量器具对样本单位进行整段或分段测量,分段应均匀,并能满足测量要求。

其测量值或分段量值相加,即为样本单位的实际含量(长度)。

  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最后按要求评定检验结果并出具检验报告。

【例2】以质量(重量)单位标注净含量商品的计量检测方法

  依据jjfl070一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以质量(重量)单位标注净含量一般性商品的通用计量检测方法如下:

  一般性商品的通用方法适用于奶粉、糖果、饼干等一般性商品。

  检验用设备:

秤或者天平,经检定合格,准确度等级和分度值应符合要求。

  检验步骤:

1.皮重一致性较好的商品

  

(1)首先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秤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量(gwi)并记录结果。

  

(2)计算商品的标称总量(cgw)和实际含量(q)

          标称总量(cgw)=标注净含量(qn+平均皮重(p)

          商品的实际含量(qi)= 实际总量(gwi)一平均皮重(p)

  (3)计算实际含量的偏差(d)

      单件商品的实际含量偏差(d)= 实际总量(gwi)一标称总量(cgw)

单件商品的实际含量偏差(d)=实际含量(qi)一标注净含量(qn)

  注:

实际含量偏差(d为正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不短缺;实际含量偏差(d)为负值时,说明该件商品为短缺商品(下同)。

2.其他商品

(1)测定总量(gw)

在秤或者天平上逐个秤量每个样品的实际总量(gwi)并记录结果。

(2)测定皮量(p)

在秤或者天平上按顺序秤量每个已打开包装样品的皮重(尺),记录结果并与总量结果对应。

(3)计算商品的实际含量(q)

        商品的实际含量(qi)=实际总量(gwi)一皮重(pi)

(4)计算实际含量的偏差(d)

         单件商品的实际含量偏差(d)=实际含量(qi) 一标注净含量(qn)

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最后按要求评定检验结果并出具检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