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427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新编辑的历史常识题库(参考).doc

  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的几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内。

每题1分,共70分)

1、前秦苻坚攻打东晋时,即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时的东晋丞相是(  B)

A、谢石    B、谢安    C、谢玄

2、第几次“十字军东征”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B)

A、二    B、四    C、五    D、七

3、中华书局的创始人是  (C)

A、张元济  B、舒新城C、陆费逵  D、夏丏尊

4、明朝“三杨”辅政,是指哪三人    (  C)

A、杨溥  杨继盛杨荣   B、杨廷和  杨博  杨继盛

C、杨溥  杨士奇杨荣   D、杨继盛  杨廷和  杨士奇

5、下列哪一任美国总统不是民主党人   ( C )

A、杜鲁门  B、林登·约翰逊C、艾森豪威尔  D、约翰·肯尼迪

6、德意志历史上的“卡诺莎觐见”发生在哪个教皇统治时期  (D  )

A、利奥七世  B、利奥十世  C、尤里乌斯二世  D、格里高利七世

7、下列古史传说人物被商族奉为始祖的是  (  D)

A.神农B.后羿C.后稷D.契

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

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B)

A.节度使       B.布政使       C.三司使         D.枢密使

9、印度每年的宗教节日“大雄节”是为纪念哪个教派的尊者大雄而举办的  ( C)

A.婆罗门教       B.拜火教       C.耆那教         D.佛教

10、科隆大教堂属于( D)建筑风格。

A.罗马式  B.巴洛克C.拜占庭  D.哥特式

11、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是?

(A  )

A.伊利莎白一世  B.詹姆士一世   C.亨利七世    D.亨利八世

12、“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平倭诏》请问上述这段话是明朝那位皇帝说的( D)

A明孝宗   B明武宗  C明世宗  D明神宗

13、“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是指  (B)

A.美、英、法   B.俄、德、法  C.美、德、法  D.美、俄、法

14、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  C)

A《国语》  B《左传》  C《春秋》D《战国策》

15、1851年,英国学者罗林森译出了坐落在今伊朗哈马丹(近两河流域)附近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由三种文字刻写的楔形文字。

后经其他学者的不断努力,最终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

根据所学知识,贝希斯敦铭文中所使用的三种语言文字不包括:

( B)

A.古波斯文    B.古埃及文    C.埃兰文   D.古巴比伦文 

16、下列不属于国际对德国进行经济或军事援助的是( D)

A、马歇尔计划B、道威斯计划  C、杨格计划  D、施里芬计划

17、东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分别掌管  (  C)

A军事、土木工程、农事    B民政、军事、农事  

C军事、民事、农事      D军事、民政、土木工程

1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裁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

这位名将是  (  C)

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张之洞

19、闻名于世的"唐三彩"是  (  A)

A.陶器B.瓷器C.陶瓷器D.金银器

20、下列哪个人物不属于中国民主同盟(民盟)的成员:

(  B)

A.黄炎培B.李济深C.罗隆基   D.沈钧儒

21、一战中规模最大、消耗最多的一次战役是    (  D)

A、日德兰海战  B、凡尔登战役  C、勃鲁西洛夫的攻势  D、索姆河战役

22、黎元洪名字中的“黎元”在古代曾用来代指一种特殊的阶级,它是(  D)

A君王  B官僚  C贵族  D百姓

23、“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  C  )

A道教,佛教,法教  B道教,基督教,名教  C佛教,道教,儒教

24、“东方三大殿”是指( B)、故宫太和殿及岱庙天贶殿。

 

A.孔庙圣迹殿  B.孔庙大成殿  C.孔庙享殿

25、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请问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时间。

(  B)

A、1986  B、1987  C、1988  D、1989

26、中国旅游图标中的马踏飞燕文物出土于(   B)

A.河北邯郸B.甘肃武威C.湖南长沙D、陕西临潼

27、中国佛教名山峨眉山是哪个菩萨的道场  (  B)

A.文殊菩萨B.普贤菩萨C.地藏王菩萨D、观世音菩萨

28、享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是(D)。

A拙政园B留园   C耦园  D虎丘

29、昆曲起源于哪里(  B)。

A浙江   B江苏  C福建  D云南

30、京剧《玉堂春》是哪位京剧大师的代表作  (  B)

A梅兰芳  B荀慧生  C程砚秋  D尚小云

31、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位于哪个省( A  )。

A湖南  B江西  C安徽  D福建

32、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世界上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是(  C)设立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33、被誉为“山西的紫禁城”的是( B  )。

A徐家大院  B王家大院  C乔家大院D渠家大院

34、凡尔赛宫建于(B)时期?

A路易十三  B路易十四C路易十五  D路易十六

35、“天下第一武侯祠”在何地?

( D  )

A.成都  B.西安  C.襄阳  D.汉中

36、香港著名文化及时事评论家梁文道先生的代表作《常识》是向美国独立运动时期的哪位政治家致敬  (  C)

A.本杰明·富兰克林  B.托马斯·杰斐逊  C.托马斯·潘恩  D.詹姆斯·麦迪逊

37、下列哪部外国史学著作在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三种模式说”(即“帝国主义模式”、“冲击—回应模式”、“近代化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   D)

A.彭慕兰:

《大分流》        B.费正清:

《观察中国》

C.贡德·弗兰克:

《白银资本》    D.柯文:

《在中国发现历史》

38、下列那部电影是以13、14世纪英伦三岛上苏格兰人民反抗英国爱德华一世高压统治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为背景   (  C)

A.《众神与将军》   B.《爱国者》  C.《勇敢的心》   D.《伦敦上空的鹰》

39、下列哪名英国(国籍为英国)学者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  D)

A、伯特兰·罗素   B.乔治·肖伯纳   C.托马斯·艾略特  D.赫伯特·劳伦斯

40、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A,《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爽手里收回台湾。

B,《康熙王朝》中孝庄皇太后说:

“只要有我孝庄在,谁也别想动我孙子.........”

C,《少年康熙帝》中,康熙帝智擒鳌拜,并以20条大罪立即将其处死。

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不同战役中打败葛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

41、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意大利语)指的是  (  A)

A.腓特烈一世   B.亨利一世  C.奥托一世   D.奥托二世

42、与雍正皇帝同母的十四阿哥指的是  (  C)

A.爱新觉罗·胤祥  B.爱新觉罗·胤礽C.爱新觉罗·胤禵  D.爱新觉罗·胤禩

43、在目前台湾的行政区划中,下列哪一个行政区域不与桃园县平级( D)

A.基隆市   B.嘉义市   C.新竹市   D.中坜市

44、下列学者与专著搭配有误的一项为  (  D)

A、钱穆:

《文化与教育》    B、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

C、陈寅恪:

《论再生缘》    D、钱基博:

《广校雠略》

45、拉丁美洲诞生的第一个黑人独立国家是(  B)

A、巴西    B、海地    C、秘鲁    D、墨西哥

46、下列哪一条约是英国实行外交均势的产物( B)

A《色佛尔条约》             B《洛迦诺公约》

C《布列斯特合约》            D《五国海军条约》

47、一战后以宗教道德型为代表的现代民族主义思潮是( C  )

A、托尔斯泰主义  B、凯末尔主义C、甘地主义   D、苏加诺主义

48、下列哪一个学者不是中国抗战期间“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  ( A  )

A、吴宓  B、雷海宗  C、陈铨  D、林同济

49、在苏秉琦先生的著作《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河姆渡文化被划分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六大文化区系中的哪一区系之中  (  C)

A、东方文化区  B、中原文化区  C、东南文化区  D、西南文化区

50、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六家”是指    (  D)

A、阴阳、儒、墨、农、法、道    B、阴阳、儒、墨、纵横、法、道

C、阴阳、儒、墨、兵、法、道   D、阴阳、儒、墨、名、法、道

51、西方史学著作《远征记》是根据作者在作为希腊雇佣军时历尽艰辛、从波斯回到希腊的悲壮经历而撰写的,它的作者是  (  B)

A、修昔底德  B、色诺芬  C、塔西佗  D、李维

52、朝鲜战争时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维护了中国和朝鲜的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那么在哪一次战役之后,中朝军队收复了朝鲜首都平壤?

(   C)  

A.上甘岭战役       B.第三次战役    C.第二次战役       D.金城战役

53、南宋学者郑樵著有(  A),是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与唐杜佑、元马端临的作品合称“三通”。

A.《通志》   B.《文献通考》   C.《通典》   D.《通史》

54、1928年7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召开二届五中全会,宣告结束( B  )。

A、训政时期B、军政时期C、宪政时期D、党政时期

55、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前苏联的加盟国   (  D)

A、阿塞拜疆  B、拉脱维亚  C、格鲁吉亚  D、罗马尼亚

56、“预定论”是近代哪位宗教改革者的主要理论  (  A)

A、瑞士的加尔文       B、德国的马丁路德 

C、英国的亨利八世     D、英国的威克里夫

57、二战中法国的光复主要得益于(  C)

A.《开罗宣言》B.雅尔塔协定  C.德黑兰会议  D.《波茨坦公告》

58、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   D) 

A.新加坡B.印度  C.巴基斯坦  D.日本

59、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是哪个时代的文物  (B)

A、春秋中期  B、战国早期C、战国中期  D、战国晚期

60、欧盟总部设在什么地方   (  C)

A、巴黎  B、日内瓦C、布鲁塞尔D、赫尔辛基

61、发现埃及法老图坦卡蒙之墓的考古学家是  (  A)

A、卡特  B、斯坦因C、谢尔曼D、伊文思

62、“炭14”测年法是哪国科学家发明的(  C)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63、下列哪一个是13、14世纪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的中心城市  (  B)

A、法兰克福  B、吕贝克  C、哥本哈根  D、不莱梅

64、李大钊曾将日本的三次侵华罪行概括为“三甲”(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其中的“甲寅”战争是指  (  C)

A.日本出兵侵犯上海  B.日本出兵侵犯哈尔滨  C.日本出兵侵犯青岛D.日本出兵侵犯南京

65、《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哪位画家的作品  ( B )

A、达芬奇  B、拉斐尔C、乔托  D、波提切利

66、中古时期的伊斯兰世界中,盛极一时的阿巴斯王朝被称为:

( A)

A、黑衣大食  B、绿衣大食C、红衣大食D、白衣大食

67、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  B)年间。

A武德  B贞观  C开元  D天宝

68、下列哪位人物没有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  (  D)

A孙家鼐  B章士钊  C马寅初  D蒋南翔

69、1854年法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时,它所依据的条约是  (B)

A.《江宁条约》    B.《黄埔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新约》

70、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1932年代表中国政府参加的是第几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  A)

A.10    B.11    C.12    D.13

【例1】(2007年全国文综卷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考生是否了解古代帝王的年号、谥号和庙号等的文化常识题。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谥号是帝王、诸侯与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

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

该题的情景是新的,但分析能力强的考生可以根据题目本身材料提供的信息“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一句的提示,提炼核心信息“生前行为”,推断出正确答案。

【例2】(2008年全国文综卷I,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例3】(2008年全国文综卷II,12)古人云:

“日之所照曰阳。

”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解析】这两道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阴阳问题。

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实际上是一种方位指示,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我国位于北半球,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

“日之所照曰阳”,因为山峰高耸,日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山的南面;河流因位于地平面以下,太阳能照射到的是其北面。

故“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地名及地理表述与此关系密切,如衡阳、江阴等。

【例4】(2008年宁夏文综卷,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

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

【例5】(2008年海南卷,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

【解析】这两道题实际上是同一类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当中的干支纪年问题。

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简称。

因为地支和生肖都是十二个,所以每一个地支都对应一个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嗜好),考查的是皇帝的“生肖”;1900年的“干支”年是庚子年,这两题课本中基本上不涉及,属于文化常识题。

【例6】(2009年全国文综卷II,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

【例7】(2009年全国文综卷I,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B.邑名C.爵位D.官名

【解析】这两道题实际上是同一类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当中的官名、爵位问题。

“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爵位。

【例8】(2010年大纲版全国卷1,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位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例9】(2010年大纲版全国卷2,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土德

【解析】这两道题实际上是同一类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当中的五行相生相克问题。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

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

五行相生:

即五行相互滋生和相互助长。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

即五行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旧王朝被新王朝推翻后,新王朝强调五行相克;旧王朝“禅让”给新王朝,新王朝强调五行相生。

这两道题中,西晋、曹魏都是通过“禅让”而建立,按照五行相生原理,应该分别选A项与D项。

【例10】(2010年上海卷,12)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

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

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B.商鞅变法C.靖康之变D.光武中兴

【解析】“辛亥”是干支纪年法;商鞅变法是历史事件,不是年号;光武中兴中的“光武”不是年号,是谥号;“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靖康之变是指1127年金朝统治者俘获宋徽宗与宋钦宗,北宋灭亡。

年号·谥号·庙号

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有的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太祖年号“洪武”、明成祖年号“永乐”;有的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宋高宗年号“建炎”“绍兴”、元世祖年号“中统”“至元”;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

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谥号:

谥号是帝王、诸侯与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表褒的称号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表贬的称号有灵、厉、炀、哀等,如周厉王、隋炀帝。

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

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

大体上来说,唐代以前的殁世帝王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大家常看到用“甲午”“戊戌”“丁卯”这样的纪年法。

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因为地支和生肖都是有十二个,所以每一个地支都对应一个生肖。

天干

地支

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1.求天干的方法。

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

4

5

6

7

8

9

0

1

2

3

2.求地支的方法。

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如:

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8年是戊子年(鼠年)等。

【春节·春联】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春联,源于桃符,起于五代十国,兴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岁首。

中国古代历法最早把正月作为岁首是

A.夏小正B.太初历C.大衍历D.授时历

2.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宋太祖时期D.唐太宗时期

3.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五日或六日。

4.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

A.懂得珍惜生命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

5.“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

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①②④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6.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

A.汉武帝B.僧一行C.沈括D.郭守敬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

7.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B.积淀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