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401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docx

雨作文之西窗法雨读书笔记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

【篇一: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

西窗法雨

价值判断这东西,有事就是见仁见智。

所以,有些西方人相信,必须慎重对待自己认为不好的法律。

吧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便容易导致没有理性没有秩序而只有暴力。

西方人时常认为,当世俗法律和更高的法则发生冲突的时候,更有义务去服从后者。

这样才能防止世俗社会中有人利用法律造成专制。

人无法摆脱时间命运的安排,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从而选择自认为更好的法律秩序。

大家都说,法律的有点在于它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

可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它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

正式因为它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所以遇到特殊情况便无法随机调整;正式因为它具有明确性,不能模棱两可,所以遇到未曾遇见过的情形,便难以灵活处置。

而人的智慧就可以随机应变。

(如果再加上人的自觉自律,那么在治国上能说认知不如法治吗?

其实,法律的缺陷是法律本身固有和无法消除的。

而最后选择法治,仅仅觉得法治比人治要可靠,因为,人的自觉自律是不恒常的。

纠正人的犯罪的手段只有两个:

心灵的教训和肉体的制裁。

前者是道德,后者是法律。

洋人以为人性恶,觉得教育的力量是软弱的,教育无法抑制人的犯罪倾向,因此特别喜欢用法律(圣经影响)。

西方人班相信,纠正以及防止政府犯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而“以权力制约权力”首先表现为法院存在于政府旁边。

如果法院存在于政府之中,那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及人员的“道德自律”了。

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政府被认为是除了为公共利益进行管理之外,别无特权。

就是在管理中,政府也要遵守自己的承诺。

政府是为民众权利而产生的,当然不能随意破坏民众权利。

与此同时,东方政府的“回答”市场不存在“承诺”的含义,而是“赐予”。

政府是基于契约而产生的,政府也要遵守契约。

西方人就是以这种方式讲述“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同时以此告诫在公领域不要想到“上下关系”,而要想到“契约关系”。

法律不仅要关心大多数人,而且关心少数人,因为法律

是跟所有人有关的。

总而言之,大多数人的喜恶似乎不能作为个人权力的唯一立法依据。

人的人性和理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先于法律权力的自然权力;这些人具有的权利,不是由国家的法律决定的,而是自然存在、与生俱来的。

某些权力是天生具有的,无论国家的法律是否承认,这些权力都是永恒的。

国家法律必须尊重某些最基本的自然权力,因为国家制定法律权利的权力本身也是自然权利的授权,而且国家制定法律权利只能是对人们原有的自然权利的肯定,而不是什么恩赐。

应该意识到,当人们使用善良违法的方式表达意愿时,他们的政治及道德的要求是相当迫切的,这本身恐怕已经足以使政府反思自己的法律与政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共同的需要而言,人们的利益总会发生冲突,因而同样地要照顾最大多数人的最大需要。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秩序”也许的确是首要的。

我们一定会发觉,没有“秩序”,一切恐怕真的无从谈起。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称为法律外的平等。

这种平等主要的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因为,它不大关心法律制定在内容上是否平等。

适用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很重要,是起码的平等,它标志着人治文化向法治文化的基本转换,能够做到这点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内容上的平等也十分重要。

法律的目的在于公正,而不在于法律本身,因此,当法律不能实现公正时,公正本身便是超越法律的判决依据。

法律和正义完全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当然,这只是西方法律思想中的某一观点或派别,更多的人则是在不断地争论法律和正义是不是一个东西。

他们一方面希望法律是“神圣”的,“恶法非法”;另一方面有希望法律可以摆脱价值判断的干扰。

康德: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在于前者约束内心,后者约束外在行为;前者只具有说服力,而后者具有一种物质的强制力。

法律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它的基础主要在于人们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迫服从。

自然正义:

不能违反显而易见的公平正义,即使法律的规定再清楚不过时也是如此。

人们无法证明某类公平正义是绝对真理,然而通过实践理性可以发现这类公平正义是必须接受的,就如同必须接受“人类无食品就肯定死亡”说法的正确性一样。

西方人有事认为,法律的规定正是由于具有普遍性一般性,总不免会与特殊情况格格不入,而当特殊情况明显不公平时,就应该恢复正义的“自然性质”。

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法律都要自然而然地予以保护。

法律应该是规律的一部分,我们当下更为需要法律的权威,如果有意识地增加”法律与规律的内在联系”的观念,或许我们就会像信服规律那般新信服法律。

孟德斯鸠的“地理因素说”:

法律不仅事实上而且应该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相适应,着地理环境等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温差、土质、水质、矿藏甚至人中等自然构成。

其实,每个人都会发觉,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与诸如学校、公司、医院以及这些单位之类的社会组织规则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最关心是往往就是这类规则,而不是国家制定或

【篇二:

西窗法雨读后感】

法治世界的红与黑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

已经是第三遍读刘星老师的《西窗法雨》了。

翻开这本书,里面讲的故事,对于已经学习了6年法律的我,已是毫无陌生感可言。

第一篇是讲苏格拉底宁死而保卫雅典法律尊严的故事;第二篇是讲安提戈涅中自然法大于国法的故事;?

?

总之,都已经很熟悉了。

书中阐述的道理,也并不是深不可测,而只是给大家一些法的观念。

但正是这些观念,让我们这些人成为了“法律人”。

“法律人”这个称谓,现在可能并不一定招人喜欢。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也不太容易找到工作。

但法律人整天嘴里念叨的“公平”、“正义”、“权利”,却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

我这一代的法律人,学习西方法律观念、法治观念、民主观念,要远比专业本身多,这也是我们这些人的特点。

小时候,老师总是说,好像是个著名科学家说的,把老师教会你的东西都忘掉,剩下的就是你学会的。

的确,现在我们都能讲上一两个西方法律史上的故事,从故事中说出一些道理。

而这些故事所折射出的道理,恰恰是我们真正学会的。

粗读《西窗法雨》这本书后,你会发现作者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人最伟大的不是教会别人什么,而是要别人学会自省。

作者虽然没有专门写一篇关于“道德与法律”的文章,但却在很多其他的文章中流露出作者关于“道德”与“法律”的看法。

本文即是以此为切入点,整理分析作者的观点,再附之以自己浅陋的看法。

理”之类的词句需要解释,而这些词句的解释最好使用“大众标准”,而不要使用所谓的“专家标准”。

因为法律的基础在于人们的主动接受,如果采用所谓的“专家标准”,强迫人们去接受,去履行,则与法律的调节作用,法律的正义正当性背道而驰,这样的法律即是所谓的“恶法”。

对此我很是赞同。

因为法律本是以多元化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它在道德冲突发展到极端情况下,不得已而担负起这一沉重的历史使命的1。

因而,法律不可能脱离道德而存在,法律制定的理念也不可能与道德,与人们日常所信奉遵循的大众准则相脱节。

法律规范之所以为广大的民众所遵守,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些规范的背后隐藏着所谓的国家强制力,即人们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遵守法律。

更主要的是这些法律规范本身合乎道德原则,并且民众相信它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正义性,即法律有内在的道德价值2。

亦如英国法学家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一书中说:

“法规可能仅是一个法律外壳,因其明确的术语而要求由道德原则加以填充。

在“泾渭分明”中,作者引述了这样一个观点:

法律不能要求应做道德赞许的事情,而只能要求如何符合法律的条件;道德是“高”要求,法律是“低”要求,高要求的事情可以朦胧“审美”,而低要求的事情必须径渭分明。

而在“道德的法律强制”一文中,作者又提出了一些似是与前述矛盾的观点。

作者认为,法律与道德界限其实没有那么明显,当某些法律未禁止的缺德行为引起了社会强烈普遍的憎恶感、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在法律上已有足够的理由对其予以强制。

这种情景下的法律似是在调整“高要求”,其实不然。

因为如果将“高要求”认为是法律未禁止或未强制要求履行的事,将“低要求”认为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事或强制要求的事,则不免有法律与道德本末倒置的嫌疑,但如果将“高要求”看成是做利人的事,将“低要求”看成是不做损人的事,则上述的事项便在法律的调整范围内。

因而在“各扫门前雪”一文中法官的判决便有了依据,因为各扫门前雪是不做损人的事的“低要求”,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内,况且,如果运用道德手段呼吁奉献精神,则不仅管管他人瓦上霜的人会越来越少,而且自扫门前雪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反之,运用法律手段,不仅后者会俯拾皆是,而且前者也会渐出萌芽。

1《法律与道德》梁德云傅萍载于天涯法律网

2《法律与道德》梁德云傅萍载于天涯法律网

在《赵氏孤儿案》里,离楼受屠岸贾指使试探程樱时说,“御医只会救人不会杀人。

”法官和医生一样关乎于生命,只是前者掌管判处,后者尽力挽救。

然而像医生会误诊会有医疗事故一样,法官判处时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

在这里我还想谈的一点是关于法律的性质或者目的方面的问题。

作者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需要”一文中,以歌星的案例引出法律的意义或目的在于确定一种“秩序”,或者说首要的是确定一种“秩序”,因为在有限的资源下,要确保人们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秩序的确必不可少,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必备前提。

对此,我很是认同。

就拿我们的俗语“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来说,当一个人剥夺他人的生命的时候,最公正公平的做法便是剥夺他的生命,一命抵一命。

但问题是,别人又有什么资格来剥夺他的生命?

他的被剥夺的生命又该由谁来偿还?

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下去,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公正、正义不仅没有得到实现,反而更加的沦落。

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法律的第一要义便是秩序。

正如作者所言,人们要法律,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有个秩序。

最后想说是是“法律的最终效力”一文,看罢若有所思。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把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则当作法律,因此我们总是把国家权力、法院联系起来。

从初中起政治老师就教育我们会“军队、警察、法院是国家的暴力机器”,当时听了就觉得心里很是不愉快:

奈何代表着公平和正义的法院与“暴力机构”是挂钩的呢?

那我们生活遵循的规则不都是被强制的吗?

本书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为什么法律具有效力?

为什么立法机关颁布制定的这个规则就具有法律效力?

很多人的看法可能是:

法律就是由国家暴力机器保护的规律,你不服从它,它就会镇压你。

先不说这个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本书列举了西方的一些思维,他们认为法律的最终效率来源于社会本身,而不是源自国家的暴力。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当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或接受的行为本身就反映了一种规则的活动。

那么国家暴力的作用,其实只是保护这些“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或接受的行为”,因此像美国南北战争以前的黑奴法律、希特勒颁布的纳粹种族灭绝法律、我国清朝末代颁布镇压老百姓的法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恶法非法”就是说这种情况吧。

从西方人的逻辑看:

法律的最终效力既来源于社会规则,而又规范着社会规则。

他们希望给遵守法律的行为一个道德上的合理解释,同时也希望法律本身能

成为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然而事实上社会规则往往存在着不同的争论:

比如说堕胎应否合法?

在我们的国家里堕胎是被接受的,并且主动堕胎者大约也没有西方人那么紧张的担心人权组织来找麻烦,然而在很多西方人眼里堕胎是不道德的,它是一种扼杀他人生命的方式,因此难以为社会的部分人所接受。

君不见每届美国总统大选时,每个竞选人对公众公布其政见时都不离:

就业、堕胎和同性恋这几个话题。

然而不堕胎者也有他们的说法,例如斯蒂芬写的《魔鬼经济学》有提到:

正是堕胎导致了美国90年代犯罪率的大幅度下降。

先不判断这个命题的真伪,但是如果选择堕胎的家庭是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如果强迫他们生下来,最终孩子可能由于教育、医疗不足等问题而走上歧路,确实会成为社会的问题。

那面对这些“社会上存在争论的行为”而订立的法律的最终效力又来自哪里呢?

如果因此制定的法律,难免顾此失彼,因此西方人在必要的时候“会将法律放在一边,运用更高的“公正原则”来判案。

”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法律的理性,西方人更愿意把法律当作是一种“工具”,相当多的人认为“工具如果不具有理性”那么法律就很有可能成为邪恶的手段,从而使公平或理性无法实现。

书中也说“这时候的法律更需要的是在一般规则下的自由裁量,自由裁量的度又由法院和法官来衡量。

难怪柏拉图很早就说过:

法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但更要有善恶的判断力以及在法律中扬善惩恶的智慧。

法治社会是我们法律人共同追求的宏大理想,也是所有公民追求的美好愿望。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应该是个能容纳各种声音却有一套共同合理的规范,能发表不同意见却有一致追求的目标的社会。

现行大陆社会在北京奥运后也开始一步步开放,新一代领导人也欢迎大家“讲真话”,虽然电视机前的“迎客松”仍不时出现在凤凰等港台的舆论节目当中,但舆论开放的成果还是有目共睹的。

台湾常笑大陆没有民主,然而他们的民主也好不了去哪里。

政界与民间团伙势力的勾结早已从明朝天地会就有传统,政党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是借民主的名义来毒害民众的行为。

君不见大选枪击案与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扁家洗钱风暴就是法治不完善的结果,如果台湾检察院能像美国的联邦法院一样独立司法,这样的案子恐怕能消亡在萌芽之际。

【篇三: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

想起刚进大一学习法理学的第一堂课时,通过老师的推荐我结识了《西窗法雨》这本书,仅仅是书名就透露着宁静而深邃的味道,浅显易懂的书名。

此时读完这本书我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刘星透过西方世界这扇窗,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法的故事、道理。

开的是“西窗”,下的是““小,作者本书的文字犹如书名一样,沉稳而又宁静,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意。

可那“雨”不仅“潜入”了“夜”,也潜入了“心”。

读着读着,我就被带入了那法的世界,他讲着西方的法律,却又像是在讲“雨”也小。

一纸千于字,挺低调的。

中国的现状,让人时时思考中国的问题。

作者是研究西方法理学的学者,对法律问题,他不仅讨论法律的制定,而且讨论为什么、凭什么制定这些法律。

小故事,告诉我们大道理。

这些是我对此书的总体感悟。

下面来谈谈《法律的缺陷与人的智慧》一文中提到法理社会无非有三种形式:

法治、我比较

喜欢的几个章节吧。

人治和无为而治。

文中所提到的乔治案就体现了法律的缺陷和人的智慧。

大家都说,法律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

可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它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

而这种稳定性和确定性是不能朝令夕改的。

这样导致一些特殊情况和未曾遇见过的情形,无法随机应变和灵活处断。

在乔治案中律师帕克用自己的智慧随机应变,灵活处断。

在我们看来帕克律师这种行为是在钻法律空子,而现如今的法律中有多少律师不是在钻法律的空子。

其实,法律的这种这种缺陷是法律本身固有和无法消除的。

现在每个国家都选择法治而不是人治,因为法治比人治要可靠。

历史证明人的自觉自律是不恒常的。

法治优于人治。

《西窗法雨》此书中的一文《死刑的存废》使我颇有感触,这一问题是现在讨论的最激烈的,对于死刑存废的问题众说纷纭,就像墙头草随风倒,不管是支持存废,还是不支持存废两方都有道理。

而我读了《西窗法雨》后我坚定的站在废除死刑这一立场。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认为这是恶有恶报,这很公平。

其实,刑罚的目的在于防止犯罪,而不是在于杀掉罪犯,罪犯是有可能从新做人的,死刑只能助长人性的残忍。

我们认为杀人者是可恶的,那么杀死杀人者的人又该怎样定位?

坏人杀了好人,好人又杀了坏人,这岂不是“人杀人”的恶性循环?

这不冲淡了人道主义的思想感情?

可见死刑并未起到制止杀人行为的作用。

从发展趋势上看,虽然有的国家废除了死刑,有的国家废除了又恢复,而废除死刑的国家越来越多了。

就中国国情而言,中国死刑是不能废除,这是对待杀人犯的最好方法。

如果要防止杀人行为的出现。

就因具有人道主义理念。

死刑只是众多刑法中的一种,而刑法的本质,是要引起罪犯内心

忏悔使之能重新做人,回归社会。

在随笔《活的法律》使我对法律有了重新认识。

如文中所说我们总把法律和国家权力、法院联系起来.但是,如果从一个人一生所遵循的行为规则以及整个社会所主要依赖的规则来看,与国家权力和法院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规则好像并不是发挥主要作用的规则。

我们往往关注的不是国家制定或法院适用的规则,而是日常生活中的规则也就是活的法律。

其实,每个人都会发觉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存在法律,而这种法律不过是活的而已,不是国家或法院规定的。

法律因该是活的,活在我们的心中和生活中。

成为人们思想上的一种习惯。

这样人们才会更

好的去关注和遵守它。

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这是个奇怪的问题。

如西方人所言为了社会有条不紊、井井有序人们应该遵守法律;在一个社会中必须要有一个权威,这个权威是放在法律上的。

在我们的观念中法律是维护秩序和正义的,它是公平的象征。

但法律真正能体现公平与正义吗?

这值得我们思考,法律有时使用暴力来要求人们守法,导致人们害怕法律。

难道这样的法律还值得我们去遵守吗?

如果有一天法律

能真正体现自身的公平与正义,那人们对待法律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

这些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想,我觉得此书不仅仅是法学者的启蒙读物。

不管你是学法律的,还是不是学法律的读完此书都有很大的收获。

小故事大道理带我们走进的是另一个世界――法的世界。

西窗法雨》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西方的法律,使我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一些个人对“法”的看法。

由于这本书各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因而读书体会也是零零散散。

当我读到有体会时,就写下来。

写完再将这些体会联系起来。

由于相关法律知识很有限,所写的感悟缺乏一个法律人应有的“法言法语”,甚至有一些很幼稚。

但无论如何,记下的,都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苏格拉底的慎重》中,谈到苏格拉底的死。

在中国人看来这似乎是不可理喻的。

因为当时雅典的法律是“不公正”的。

但其实,法律的制定,都只能使一部分人获益,另一部分人受损。

因而,法律无所谓对错和公不公正,只有相对公正。

苏格拉底选择死,是觉得自己有服从法律的义务,即使他知道当时制定的法律有诸多弊端,但如文中所说“人们要法律,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有个秩序”。

我想,他是为了这个方圆而牺牲的。

西方人相信,要慎重地对待自己认为不好的法律。

其实在我们国家制定的法律中,虽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保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权益,人民当家作主,但其实也会有让社会中的一些人觉得“不公平”,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

如上课时老师举的一个案例:

有一老人因住在工厂旁边,长期受工厂噪音影响。

最终导致生重病住院。

其儿女对工厂提起诉讼。

但结果却是败诉。

原因是该工厂的噪音程度没超过国家的指标。

我们如果从老人的角度来讲,工厂的噪音已经对其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其住院。

老人会觉得这件事上法律不公,因为没有维护他利益。

但从法律制定部门的角度来说,它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是大部分人获益。

假设立法部门提高噪音的指标,那么必然会使很多个工厂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因而,法律只能“相对公平”。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法律是否能实现法治和人治的结合。

如果可以,那么特殊情况就能得到特殊解决。

有人说“法律的目的之一在于实现同样情况同样对待”,亦即有特殊情况需要特殊的方式进行解决。

如《一般规则之下的自由裁量》中提到的案例,同样是盗窃500元,但如何运用法律处理这三种人,就会给人们留下很多问题。

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同等处理,似乎对出于良好道德动机的人不公。

这似乎有悖于法律制定的本意。

不同等处理,会让人觉得由法治又返回了“人治”,这会导致法治社会建设的道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又如《法律的条文与目的》,军人将军用吉普车开进市中心公园,并停放在那里,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享受欢乐生活的同时明白幸福来之不易。

但市政委员会颁布的法律却明文规定机动车不能停放在公园中。

但其实我们想,颁布这一法律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

而军人的作为并不影响。

因而,严格依法办事其实不应该处处唯条文是举,法治才更有理性。

法律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很

多人未意识到,这个优点,其实也是它的缺点、它的局限性所在。

法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新的方法解决。

很多特殊的情况会不断地涌现。

新的问题无法用旧的规范来约束。

我觉得,法治,应当是在尊重一定的法律原则、并真正地理解法律制定的根本目的的基础上,给予人适当的权利进行判断。

因而,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如何合理调整自由裁量权的大小和怎样使这个权利得以正确的实施是关键。

如果调整不好,就很难做到法治和人治的很好结合。

法治里说到,法无明文不为罪,法不禁止即权利。

而这种权利,或者将其扩大说成是法益,有时候会危害到未来的社会。

而法律的制定者无法预测到未来,因而法律具有滞后性。

正是这种滞后性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导致特殊的情况无法特殊解决。

而作为人治,则会涉及到公平问题,人治总会有比较多的主观因素,即使拥有最公平正直的法官,也会在同一种情况下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

因此人治和法制均有优缺点。

我认为,真正公平和合理的社会,应该是将法治和人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将两者的优点很好地汇聚起来,从而使这种治理的模式深入人心,使社会正常发展。

西方的法院具有审查能力,可以手执宪法,左审右审,对立法机关规定的法律表示怀疑并作出修改、甚至废除。

《法律的审查能力》中的马歇尔毫不留情地废除了司法条例第十三条,刚开始看时,我感到不可思议。

感性告诉我,好直爽的决定!

静下心细思,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大多数人意志的体现。

而相关部门法的制定,围绕此展开。

违宪的法规法条,确需废除。

从这个角度理解,废除合情合理。

但法律具有稳定性,废除却是在审理此案件的过程中废除,似乎又不合理。

在此便有一个疑问。

即使某条文违宪,但它已经制定出来并已用于规范和制约人的行为。

在实施过程中,却突然被废除。

这是否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是否会使人心惶惶?

难道在遵守部门法或者运用部门法来保护自己时,应先考虑是否违宪?

如果这样,那么部门法就会失去其稳定性。

因此我觉得,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是应更加谨慎,防止出现该案例的情况。

如果有可能,要设立相关的部门对立法机关所立的法律进行审核,确定无违宪行为后再颁发。

其实,看完这本书后的体会不只这些。

写在纸上零零散散的体会也没有全部打出来。

只是将其中体会较深的部分整理一下,并呈现出来。

从书中简单叙述的案例中,可以获得很多法律知识,有的是直接的,更多的,需要自己去思考。

这是一本好书,适合初学法律的人进行自我充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