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4819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docx

22 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目标

1.认识“仅、麻”等6个生字,读准“仅、旋”2个多音字,会写“读、昆”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2.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写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2.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学生准备:

1.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活动1 交流读书经历,感知书趣

1.激趣:

同学们,“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喜欢读书吗?

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最爱的书。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读的书。

活动2 揭示课题,质疑导学

1.导入:

同学们确实是爱读书的孩子。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读一本怎么读也读不完的大书。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

这是一本什么书?

为什么读不完?

为什么说是“大书”?

操作指导 可通过交流读书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在读题后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活动1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交流释疑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桌交流,自己找答案。

活动2 汇报字词学习成果,重点指导

1.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树。

2.过渡:

瞧,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我们一起来摘苹果。

(课件出示会认字,学习会认字。

仅 麻 旋 佩 笋 寸 副 爽

(1)学生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

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仅、佩”都是单人旁。

“寸、笋”用字理识字法识记。

中医把手腕上边用手按时可以觉察到脉搏的部分叫“寸口”。

这部分离手掌约一寸(三厘米左右)。

字形由“又”(手)和“一”(指事符号)构成,表示这是一寸的长度。

篆书从竹,其形像竹叶,表示笋是竹子的嫩芽;旬(xún)表声,旬为十天,表示笋生长迅速,十天左右就很显著。

楷书从竹、从尹(尹像手持杖),表示笋能长成用来做手杖的竹子。

本义是竹子的嫩芽。

“麻”和“床”区别偏旁记忆。

“副”和“幅”区别偏旁记忆。

“爽”用字谜识记法:

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鼓励学生自由编字谜、儿歌等帮助识字。

3.过渡:

把生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课件出示词语,巩固会认字。

不仅 麻雀 盘旋 敬佩 春笋 几寸 一副 秋高气爽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火车读好词语。

4.过渡:

你们真了不起!

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把它们藏到句子里,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

(课件出示句子,巩固会认字。

(1)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2)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3)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4)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5.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操作指导 字词是学习的基础,教学中可借助摘苹果的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重点指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再由字到词到句,步步深入,渗透学字,为阅读作准备。

板块三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通读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朗读全文,思考:

课前的提问你知道答案了吗?

3.引导学生思考:

你能从文中找出可以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吗?

(1)学生汇报。

(2)课件出示句子: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3)指名朗读,体会句子的作用。

活动2 结合活动卡,学习交流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思考:

大自然为什么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里面有哪些奥秘和乐趣呢?

结合活动卡读一读第1自然段,看看你是否能够找到答案。

2.出示学生活动卡,学生自主探究。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

大自然中哪些地方的什么事物引起了“我”的兴趣?

地点

事物

3.小组交流,完善学生活动卡。

4.汇报交流,相机导学。

(1)指生汇报交流。

(2)随着学生汇报,相机在地点栏依次出示:

天、地、林间、水里。

(3)相机在“天”下面一栏出示:

浮云飞鸟。

(4)相机在“地”下面一栏出示:

走兽昆虫。

(5)相机在“林间”下面一栏出示:

花草树木。

(6)相机在“水里”下面一栏出示:

虾蟹游鱼。

5.多么有趣的大自然啊!

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

(1)课件出示词语:

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花草树木、虾蟹游鱼。

(2)学生交流自己想到了什么。

(3)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遐想”的意思。

6.本段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能否仿照课文的样子自己说一说?

(1)学生交流省略号的作用。

(2)仿照课文说一说。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指导学生抓住“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花草树木、虾蟹游鱼”读出童真童趣,“沉思”和“遐想”要读得轻一些,慢一些,读出那种边看边思考的境界。

操作指导 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读就要有所收获。

因此,要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全文,读懂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结合学生活动卡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会表达。

板块四 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活动1 指导观察,明确重点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朗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生字,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3.指导观察左右结构的字“读、蚂、蚁、塘”,交流哪些生字的书写有难度,需要注意些什么。

4.教师利用课件重点演示“读”“塘”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活动2 练习书写,展示反馈

1.学生独立观察“蚂、蚁”,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2.展示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操作指导 书写指导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教师可抓住难点进行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板块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

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操作指导 要指导学生将课文读熟练,提高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活动1 巩固词语,夯实积累

1.课件出示词语:

浮云飞鸟  走兽昆虫  虾蟹游鱼  高空盘旋  展翅滑翔  

雄健勇猛  叽叽喳喳  井然有序  两军对垒  勇敢忠贞 

暑寒荣枯  千姿百态  高大挺拔  超凡脱俗  秋高气爽

2.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3.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活动2 回顾课文,引入新课

1.快速浏览课文,指名说说: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相机出示课文的中心句,指生朗读。

3.交流:

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了哪些好玩的事物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他的幸福和快乐。

操作指导 要先指导学生巩固词语并回顾全文内容,夯实学生的积累,再回顾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激起学习热情。

板块二 精读课文,赏析积累

活动1 结合活动卡,合作学习

1.出示学生活动卡,自主学习。

  带着问题“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生动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作者喜欢的原因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好玩的东西

生动的语句

作者喜欢的原因

自己的感受

2.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卡。

活动2 汇报交流“好玩的东西”

1.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和大家分享了哪些好玩的东西?

2.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在第一竖行出示:

飞鸟、蚂蚁、花草、果树、竹林、棕榈树。

4.学生完善自己的答案。

活动3 精读赏析对飞鸟和蚂蚁的喜爱

1.引导学生思考:

你是怎么体会到作者对飞鸟和蚂蚁的喜爱的?

2.学生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飞鸟和蚂蚁作者最喜欢哪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4.学生交流,互相补充。

5.指导朗读。

(1)大自然中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呢?

(惊讶 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齐读,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活动4 精读赏析对花草的喜爱

1.过渡:

作者对花草的喜爱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学生分享,补充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

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和形状各异的草,你见过吗?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一些花草的图片。

5.指导朗读:

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高低起伏的变化表达出喜爱之情。

活动5 精读赏析对果树、竹子及棕榈树的喜爱

1.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对不同树木的喜爱中哪些地方也触动了你呢?

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学生汇报,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3.导读描写果树的段落:

(1)如果置身于这样的一个小院里,不同季节欣赏不同的花,品不同的果,是一种什么感觉?

(2)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段,读出你的幸福和喜悦。

(3)出示不同的图片配乐,学生齐读。

4.导读竹子和棕榈树的段落:

(1)教师出示竹子和棕榈树的图片,鼓励学生谈感受。

(2)小结:

“竹”,禾本科植物,多年生,有木质化长或短的地下茎。

杆木质化,有明显的节,节间常是空的。

“棕榈”,棕榈科,常绿乔木,高约7米。

竹与棕榈两种植物都很美丽,所以,孩子最喜欢。

(3)作者对竹子和棕榈树充满了痴迷,再把你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活动6 融情想象,突破难点

1.过渡: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美好的景象,辽阔的天空,浮云朵朵,飞鸟翱翔,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出沁人的芳香,满山的果树、竹林生机勃勃,高大的棕榈树……

2.这时你有什么感受?

3.作者会有什么感受呢?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5.学生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6.总结:

这是对全文的总结。

“看不完的大画册”,写大自然美不胜收,处处如诗如画。

“读不完的大书”,写大自然蕴涵丰富的知识,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未知。

最后一句承接前文,对文题做进一步诠释。

大自然是“大画册”“大书”,能给人们乐趣,能给人们知识。

操作指导 要以文本为依托,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词、句子,谈自己的感悟,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循序渐进中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丰富学生的积累。

板块三 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活动1 指导观察,明确重点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朗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生字,找出上下结构的字。

3.指导观察上下结构的“昆、梨、柔”,交流哪些生字的书写有难度,需要注意什么。

4.教师利用课件重点演示“柔”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活动2 练习书写,展示反馈

1.学生合作观察“昆、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2.展示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活动3 自主练习,交流分享

1.学生独立观察“麻、寸、册”。

2.教师播放生字书写动漫。

3.自主进行练习,反馈分享。

操作指导 书写指导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教师抓住难点进行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板块四 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活动1 拓展练习,加深感悟

1.导思:

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你都读到了什么?

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2.学生练习。

3.组内交流。

4.选代表全班交流。

操作指导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写作时间,如果课堂写的时间不够,也可以让学生说,课后写下来。

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鼓励学生读书,使学生热爱读书。

活动2 课堂回顾,布置作业

1.回顾: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

2.延伸:

(1)把这篇课文读给家人听。

(2)再找一些这样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与文本碰撞,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具体反思如下:

1.关注能力培养。

整节课,教师能够借助学生课堂活动卡,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完善活动卡,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学生活动卡全班进行汇报。

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注重朗读指导。

整个教学中,从开始的初读到课文的精读,教师能够关注学生朗读,从读准字音到读得有感情,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品读,读中升华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3.夯实基础知识。

三年级是一个转折期,字词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是教师能够注重基础的夯实,字词的学习理解尺度把握得非常好。

能够依托摘苹果的情境,由检查学生自学到重点指导,有的放矢,扎实有效。

4.拓展练笔提升。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恰当的练笔训练能够教给学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能够抓住契机,指导学生练笔,可谓一举多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