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492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5页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5页
亲,该文档总共1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docx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 术 报 告

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九年五月

技术报告编委会成员

主 编 宗文骥

副主编 李清峰 孔祥国 张洪国

编 委 贾 辉 庞常生 翟丽芬 刘丛 张传凤王冬霞 贾厚刚 朱少伟

前言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和济宁市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总体部署安排,我县污染源普查工作从

2007年底,在省、市普查办的技术指导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至2009年5月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并以污染源普查数据库为基础,编写了此技术报告。

为此在报告付印之际,向一切参加此项工作的各乡镇及县环保局、农业局、畜牧局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

嘉祥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目录

目 录

III

第一章 嘉祥县区域概况 1

一、地理区位 1

二、自然环境 1

三、社会经济 3

第二章 污染源普查工作概况 5

一、污染源普查工作目的、意义 5

二、普查工作的时间安排 5

三、区域内建制镇情况 7

四、普查对象的范围 10

五、普查员的数量及培训情况 10

六、普查的文件资料印制,制度建设及其它情况 11

第三章 污染源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13

一、普查技术路线图 13

二、普查基本名录库的筛分和整理 15

三、重点源监测工作情况 15

四、产排污系数运用情况 20

第四章 清查及普查对象的确定 22

一、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确定情况 23

二、清查及普查工作的评价 27

第五章普查质量保证 29

一、质量保证 29

二、普查工作质量评估 33

第六章 普查结果与分析 35

一、各类源的汇总数 35

二、工业源分析与评价 44

三、农业源分析与评价 79

四、生活源分析与评价 81

五、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分析与评价 102

六、地区总体情况及评价 103

第七章主要结论、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 110

一、主要环境问题 110

二、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13

第一章嘉祥县区域概况

第一章 嘉祥县区域概况

一、地理区位

嘉祥县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 东经116°06′~116°27′,北纬35°11′~35°

38′。

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7.5公里,总面积971.6平方公里。

东临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靠菏泽市的巨野和郓城县,北依梁山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汶上县相望。

辖八镇(嘉祥镇、卧龙山镇、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七乡(马集乡、满硐乡、仲山

乡、孟姑集乡、老僧堂乡、黄垓乡、万张乡),714个行政村,人口79.44万人。

二、自然环境

嘉祥县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的长方形。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海拔高度一般在

35~40米。

低点在县城东南金屯镇东部,海拔35米;高点在县城西北黄垓乡中部,海拔40米。

东南比西北相差5米,东比西相差3~4米。

55

全县有大小山头126座,多是东北、西南走向,呈岛

状突出平地,主峰海拨高度一般在50~200米,成为鲁、豫、皖、苏交界平原地带的独特自然景观。

纸坊镇与马集乡交

界处的孟良山(旧名塔山)绝顶,海拔243.1米,为全县最高点。

全县土壤多样,共有三个土类:

潮土类、褐土类和水稻土类,可利用总面积为81666.7公顷。

其中潮土类占可利用面积的86.4%,遍布全县各乡镇,该类土壤比较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较好,耐涝耐寒,适合各种林木生长;褐土类占可利用面积的9.8%,分布于县城以南的低山丘陵区,该类土由青石长期风化形成,土壤质地粗糙而多含石砾;水稻土类占可利用面积3.8%,主要分布于金屯镇东部,该类土壤由潮土类经连续种植水稻转变形成,有机质较高、透水性较小、还原性较强。

全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2.8℃

~13.9℃。

在东亚季风影响和控制下,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上很不均匀。

全县境内资源丰富,已探明有煤面积125平方公里、总储量1694亿吨,梁宝寺煤田煤炭地质储量10亿吨,煤

质为气肥煤,现由肥矿集团建矿开采。

金屯镇东部,深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待进一步勘查。

嘉祥镇坡刘一带煤田面积约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5000万吨,现由里能集团建矿开采。

全县石灰岩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全县石灰岩探明储量约为90亿吨,既有厚层状、巨厚层状石灰岩,也有板状及条带状石灰岩。

既有质纯灰岩,又有鲕状灰岩、竹叶状岩、豹皮状灰岩和白云岩。

质纯灰岩是生产优质水泥的主要原料,豹皮状岩是十分漂亮的建筑面料,鲕状灰岩的物理机械性能是碳酸盐岩中的姣姣者,白云岩的物理机械强度好,且化学性能稳定。

地下矿藏水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县境内地下矿藏水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赋存于奥陶、寒武系石灰岩中的地下水,资源条件更佳 ,埋藏浅、水位高、储量丰富、水质较好,基本符合国家、国际用水标准。

三、社会经济

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财政总收入达68421万元,比上年增长4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49亿元,增长1%;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86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67亿元,增长18.8%。

一、二、三产业比为

13.2:

58.9:

27.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308元,增长22.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86元,增长14.8%。

2007年全县全年粮食总产量42.09万吨,播种面积增长1.5%,产量比上年增长0.1%;蔬菜总产量98.61万吨,减少18.9%;油料总产量0.69万吨,减少3.8%;肉类总产量4.78万吨,减少19.01%;禽蛋总产量2.77万吨,减少27.25%;奶类总产量0.86万吨,增长61.39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3万亩,比上年增长49.4%,水产品总产量

0.42万吨,比上年增长10.5%。

第二章污染源普查工作概况

第二章 污染源普查工作概况

一、污染源普查工作目的、意义

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

污染源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为了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

搞好污染源普查,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普查工作的时间安排

我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从2007年12月份开始启动,截止目前,先后经历了准备、宣传动员、选聘“两员”、入户清查、普查、数据录入上报、审核汇总、档案整理、迎

查验收等环节。

此次普查时间紧,任务重,具体工作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嘉祥县污染源普查工作时间安排表

时间安排

工作任务

备注

准备

试点阶段

2007.12-2008.1

成立普查机构办公室,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

行组织动员;制订普查方案和各类技术规范;选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1、集中力量搞好清查摸底,做好普查表填报前

的准备工作。

全面

2008.1-2008.5

2、普查培训。

对各乡镇普查机构的普查人员组

织专业培训,做好普查表填报的技术准备。

普查

3、对排污企业和单位入户调查,组织填报普查

阶段

表,完成审核录入工作。

2008.5-2008.7

完善污染源普查相关档案材料,迎接上级抽查。

2008.7-2008.12

完成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审核修改和汇总工作。

1、编写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

总结

2、建立嘉祥县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开发利用普

验收

2009.1-2009.7

查成果。

阶段

3、迎接上级普查小组的验收

三、区域内建制镇情况

我县境内现辖八镇七乡:

嘉祥镇、卧龙山镇、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 马集乡、满硐乡、仲山乡、孟姑集乡、老僧堂乡、黄垓乡、万张乡。

1、嘉祥镇地处宗圣曾子故里——嘉祥县城区、城郊,全镇辖45个村(居)委,4个服务区,8.6万人,总面积

45平方公里。

2、卧龙山镇地处鲁西南,东连嘉祥县城,西邻牡丹之乡——菏泽,面积76.4平方公里,辖52个行政村,6.4万人,综合经济实力在嘉祥列居第2位,是济宁市经济30强乡镇之一。

3、梁宝寺镇坐落于嘉祥县西北部,位于嘉祥、郓城

、梁山、汶上四县交界处,旧为南昭县所在地。

全镇辖

79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耕地面积8万亩,是一个集农业型、工矿服务型商贸流通型于一体的中心镇。

4、马村镇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北十公里处,面积41平方公里, 人口4.3万人,耕地面积4.5万亩,辖38个行政村。

省道济董公路、日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

5、大张楼镇位于嘉祥县城北15公里,总面积

70.76平方公里,全镇辖50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总人口9007户、3.6万人,耕地面积6.13万亩。

6、纸坊镇位于嘉祥县南部山区,距县城12.5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氏祠所在地,中国天青石之乡。

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全镇辖51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

济宁机场坐落境内,北邻日菏高速,327国道,省道嘉金线纵贯南北,洙赵河洙水河横穿镇境。

7、金屯镇位于嘉祥县东南部,距县城 22 公里 ,总面积92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人口6.2万人,是水稻生产加工基地、棉花生产加工基地、香瓜种植基地、合同鸡养殖基地。

8、疃里镇地处鲁西南,隶属于济宁市嘉祥县管辖,面积64.4平方公里,耕地6.2万亩,辖59个行政村,人口

6万人。

交通便利,东临济宁市区、西依嘉祥县城,南靠日菏铁路、327国道、日东高速公路贯穿东西。

9、马集乡地处嘉祥县城南6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涝洼地,西是山丘陵,东与济宁任成区唐口镇接壤,南与本县金屯镇相邻,西连纸纺镇,北靠嘉祥镇。

洙水河南北流经全境,济宁机场专用线贯穿全乡南北。

位于东经116°06′,北纬35°11′处。

属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43平方

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人口3.6万人,辖40个行政村,是著名的石雕之乡。

10、满硐乡地处鲁西南,嘉祥、金乡、巨野三县交界处,面积40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是儒家四大圣贤之一——曾子的故里。

11、仲山乡地处菏泽、济宁,嘉祥、巨野两区、两县交界处,距嘉祥县城西南10公里总面积80.20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7.3万亩,洙赵新河、洙水河横贯东西,

水利设施配套齐全,世行二期项目开发面积 3万亩,辖

36个行政村,共有5.7万人。

北靠327国道、日菏高速、新石铁路,东邻济宁机场,交通便利,财政总收入

759.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9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6元。

12、孟姑集乡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35个行政村,3.8万人。

位于嘉祥县城西北18公里处,日东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大黄公路纵贯南北,距济宁机场25公

里,距京杭大运河济宁码头2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干事创业的热土,商贾云集的宝地。

13、老僧堂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 25公里,

面积70.5平方公里。

辖42个自然村,42个村民委员

会;有10835户,36529人;其中女17899人,非农业人口13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

14、黄垓乡位于嘉祥县西北部,北与武术之乡梁山毗邻,西与宋江故里郓城接壤,总面积35.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

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冉子的故里,文化教育底蕴丰厚,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

15、万张乡位于嘉祥县城北5公里处,辖38个行政

村,4万人,面积54平方公里,南临新石铁路,327国道,北有日东高速公路穿乡而过,嘉汶路、济董线分别从东西两侧纵贯南北,区位优势突出,交通极为便利。

四、普查对象的范围

在我县污染源普查中,覆盖全面,对辖区内15个乡镇

满足普查要求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尽力做到不重不漏。

五、普查员的数量及培训情况

按照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要求,我县选聘了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普查指导员24名,分别来自嘉祥县环保局、发展计划局、工商局、统计局、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等,普查员233名,分别来自15个乡镇环保所、经贸委业务骨干和经济开发区。

表2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数量一览表

普查对象

普查指导员(人)

普查员(人)

工业源

重点源

10

92

一般源

1

17

农业源

11

110

生活源

1

13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1

1

2008年4月17日、18日,在县委党校会议室对普查员进行了普查工作培训。

培训期间,向普查员同志们讲解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目的和意义;详细讲解了工业

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技术要求和表格的填报技术规范;授课完毕后,进行了现场答疑。

通过培训,为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六、普查的文件资料印制,制度建设及其它情况

2007年12月初开始,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我县成立了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嘉祥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印发了《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指导本辖区内的污染源普查工作更好的开展。

为加强经费保障,积极向县政府申请普查经费,先后印发了《嘉祥县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关于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经费的申请》、《嘉祥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关于拨付污染源普查经费的申请》等文件,到位的资金坚持专款专用,为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其次,十分重视制度建设。

在清查阶段,根据上级普查机构对清查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县普查办制定了《嘉祥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细则》。

在普查阶段,转发了国家普查办《关于入户调查填表有关问题的通知 》和

《关于工业源普查表填报及<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确保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普查表填报的规范性。

此外,通过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关于污染源普查的公益广告语;通过“走进直播间”栏目,利用县广播电台向全社会宣传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意义、目的。

在兖兰路、建设路等繁华路段悬挂条幅;散发、张贴宣传画600余张,引导全社会关注污染源普查工作。

第三章 污染源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一、普查技术路线图

工业源、生活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路线详见图1,农业源普查技术路线见图2:

第三章污染源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污水处理厂

嘉祥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

图1 工业源、生活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路线

图2农业源普查技术路线

二、普查基本名录库的筛分和整理

为更好的完成污染源普查清查阶段工作任务,从县环保局、统计局、工商局等相关单位获取2007年基本单位名录库,经县普查办公室进行整理和核对,形成嘉祥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基础资料册”,作为开展单位清查工作的依据。

三、重点源监测工作情况

1、重点源的确定

按照国家、省、市文件要求,重点污染源范围是:

(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2)11个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

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

按照以上要求,我县污染源普查中重点工业源数量为390个。

2、重点源监测情况

(1)我县重点源监测共有14家企业,见表3。

表3 重点企业监测表

序号

企业名称

数据来源

1

嘉祥县嘉冠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C废水数据来源于验收监测

2

济宁奥力诺油脂有限公司

E废水数据来源于企业监测

3

济宁阳光煤化有限公司

B废水数据来源于监督监测

4

山东里能新河矿业有限公司

B废水数据来源于监督监测

5

山东省嘉祥县峰源纸业有限公司

E废水数据来源于企业监测

6

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B废水数据来源于监督监测

7

嘉祥蒂澳钛白粉厂

B废水数据来源于监督监测

8

济宁金升纸业有限公司

A废水数据来源于普查监测

9

嘉祥县嘉星热电有限公司

C废气数据来源于验收监测

10

华能嘉祥发电有限公司

F废气数据来源于在线监测

11

嘉祥县黄岗水泥厂

D废气数据来源于委托监测

12

嘉祥县中天环保节能砖业有限公司

D废气数据来源于委托监测

13

山东里能水泥有限公司

C废气数据来源于验收监测

14

嘉祥县污水处理厂

A 数据来源于普查监测

(2)重点源监测过程严格程序,正确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合理布设监测点位。

废水中汞、镉、六价铬、铅、砷的监测,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的设施排放口采样;废水其它项目的监测,在厂区外排口或厂区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所有排放口均分别采样、分析。

所有废水或废气排放口,在采样监测污染物浓度时,均同步监测废水。

废气采样点位的位置条件与布设、采样方法与操作、流量测定执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的规定。

现场采样和测试前,对仪器进行校准,并按照国家环保部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山东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了全过程质量控制。

监测数据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进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负责人审定。

(3)实验室分析方法

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如表4所示。

表4 重点污染源监测分析方法

项 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废水监测

废水流量

污水流量计法、流速仪法、量水槽法、容积法、溢流堰法

HJ/T91—2002

HJ/T92—2002

化学需氧量

(COD)

重铬酸钾法

GB11914-89

氨氮

钠氏试剂比色法

GB7478—87

蒸馏和滴定法

GB7478-87

石油类

红外分光光度法

GB/T16488-1996

挥发酚

蒸馏后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7490—87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68—87

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69—8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1-87

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7-87

总铬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6-8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0-87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7485-87

总氰化物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GB7486-87

氰化物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GB7487-87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893-89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11894-89

生化需氧量

(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7488-87

pH

玻璃电极法

GB6920—86

项 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废气监测

废气流量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

烟尘、粉尘

二氧化硫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HJ/T56—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T57—2000

氮氧化物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43—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42—1999

氟化物

大气固定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67—2001

燃料成份

煤质灰份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2—2001

燃料含硫量

煤中全硫量分析

GB/T214—1996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GB/T387—199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

GB/T17040—1997

3、部分重点源未监测的原因

由于我县环保监测站经费落实困难,硬件设施不够先进,人员不够充足等多方面的原因,监测能力严重不足,监测项目少,只是对国家、省、市控企业按照污染源普查技术规范(即“重点污染源废水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4

次以上,废气污染物年监测频次达到2次以上,且任意2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月,任意3次监测数据不能在同一个季度”)要求进行了监测,重点源面多地广,且很多企业规模较小,所以未能对全部重点企业进行监测。

四、产排污系数运用情况

产排污系数法是指根据《产排污系数手册》提供的工业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普查对象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体系,包括32个大类行业、351个小类行业、1344种原料、8367种产品、1026种工艺、10504个产污系数、12891个排污系数。

其中,通过实测得出产排污系数的小类行业259个,可以参照、实测小类行业得出产排污系数的小类行业共92个。

以上32个大类行业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合计约占全部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5%以上,基本上反映了我市工业行业污染排放规律的整体状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绝大多数工业源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