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10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铝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铝金属复合材料

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属性

金属复合材料包括铝合金复合材料(由不同牌号的铝合金轧制复合而成)、铝基多金属复合材料(铝合金和其他金属的轧制复合而成),复合材料组合中都涉及铝合金,复合材料采用的轧制复合,工艺上属于金属压延加工。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铝加工行业是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的子行业,铝轧制材行业又是铝加工行业的子行业。

铝加工行业产业链如下所示: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规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中长期产业发展导向和指导性意见、项目审批等。

行业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责:

负责针对行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提出行业发展、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议和意见;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建立和不断完善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进行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开展对全行业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和分析整理工作,研究我国有色金属材料工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装备发展趋势与动向,并向企业和政府提供研究成果;推动行业内外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协调行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合作、营销管理以及市场竞争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国内外同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技术、装备、营销、管理的交流;开展同各国有色金属加工业经济团体的联系以及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授权和委托,负责完成标准制定、行业统计、资质审查、行检行评、项目论证、成果鉴定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目前,对公司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行业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主要有:

(1)《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

2006年9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国科发计字[2006]370号),该目录将“金属层状复合材料:

钛-钢、钛-铜、铝-钢、铝-不锈钢复合材料,贵金属与贱金属复合材料及异型复合材料”,“散热器用复合铝箔:

新型高性能三层复合箔用于制造汽车散热器”,“新型铝基轴瓦材料,包括铝锡,铝铅,铝硅等适用于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和连杆轴瓦使用”等产品列为高新技术产品。

(2)《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6年4月1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环保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鼓励现有铝加工企业通过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并鼓励铝加工企业积极推进技术进步,重点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铝合金、铝深加工产品,推动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铝产品品种、质量的需求。

《通知》明确了铝加工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要求:

要求增加高附加值加工材比重,至2010年使板带材与型材比例达到6:

4,工业型材与建筑型材达到7:

3,双零铝箔与单零铝箔比例达到4:

6,电解液直接铸轧的比例达到70%,铝加工材综合成品率达到76%,增加先进铝加工装备设计制造能力,淘汰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的落后装备。

(3)《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

200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将“双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新型特殊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4)《铝行业准入条件》

2007年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铝行业准入条件》,从企业布局及规模和外部条件要求、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监督管理等方面对铝行业的进入标准进行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

新建铝加工项目产品结构必须以板、带、箔或者挤压管、工业型材为主,多品种综合铝加工项目生产能力必须达到10万吨/年以上,单一品种铝加工项目生产能力必须达到板带材5万吨/年、箔材3万吨/年、挤压材5万吨/年以上。

(5)《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年5月11日,《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颁布实施。

《规划》认为,有色金属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关联度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规定了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是:

一要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改善出口环境,调整产品结构,满足电力、交通、建筑、机械、轻工等行业需求,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二要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实产能;三要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开发前沿共性技术,提高装备工艺水平和关键材料加工能力;四要促进企业重组,调整产业布局;五要开发境内外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六要发展循环经济,搞好再生利用;七要加强企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注重人才培养。

(6)《江苏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2009年5月31日,《江苏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苏政发〔2009〕8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采用前沿技术和最新工艺,重点发展高精度优质铝板、带、箔,高档涂层铝箔,超薄型铝箔和铝箔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板”。

(7)《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2010年10月10日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发[2010]32号)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其中包括“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3月16日正式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

(9)《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2011年3月22日发布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产品基地和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确保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011年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将下列产业列为鼓励类项目:

缺水地区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交通运输工具主承力结构用的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汽车轻量化材料;水性涂料、无铅焊料等汽车环保材料。

(11)《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2011年12月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铝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高端铝材销售收入占铝加工销售收入比重要从2010年的8%提高到2015年的20%,要求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产品,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为产品发展方向,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和工艺。

三、铝轧制行业概况

1、铝、铝加工行业

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在金属品种中,铝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

铝具有质量轻(密度小),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好的延展性、耐腐蚀、吸音性、耐低温、耐磁性等特性,以及良好可加工性和回收性,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业。

铝的许多特性与铜相似,由于铝价格远低于铜价格,铝在许多领域已逐步替代了铜。

铝加工的铝锭主要包括铝土矿加工成的氧化铝电解得到的电解铝,以及废铝生产的再生铝。

铝锭通过轧制、挤压、拉伸和锻造等方法加工成材。

铝加工通常是指铝材塑性成形加工,具体来说是利用铝及铝合金良好的塑性,在一定温度和速度的条件下,通过各种压力加工方法(轧制、挤压、拉伸、锻造等)制造各种形状、规格尺寸和组织性能的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管、棒、型、线、锻件、粉粒等,供交通运输、建筑、包装、电力、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行业使用。

各种铝加工材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我国是铝加工大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铝加工材产量为2,026.05万吨,约为世界总产量的30.4%,2011年我国铝材产量为2,345.58万吨,同比增长15.77%。

2001年至2011年我国铝材产量从234.16万吨增加到2,345.5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91%。

我国铝加工材产量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一位,预计“十二五”末期我国铝加工材产能将达到4,000万吨,产量约为3,200万吨(资料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2001年至2011年我国铝材产量情况如下所示:

铝及铝合金加工材中以轧制材(板材、带材、条材、箔材)和挤压材(管材、棒材、型材、线材)的应用最广、产量最大,轧制材和挤压材合计可占到铝加工材产量的95%以上。

铝轧制加工是指锭坯(铝铸锭或带坯)依靠摩擦力被拉进旋转的轧辊间,借助于轧辊施加的压力使其横断面减小,形状改变,厚度变薄而长度增长的过程。

铝轧制材主要包括板、带、条、箔。

铝板带箔材具有质轻、耐蚀、易加工、表面美观等优点,主要应用领域有包装领域、电力电子、建筑领域、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日用铝制品等。

2、全球铝轧制行业概况

(1)产量

除了因为金融危机造成2009年产量的下滑,全球铝轧制材(板带箔)的产量稳步增长,铝板带产量从2005年的1,571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8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2%;铝箔从2005年的282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39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92%。

2005年至2010年世界铝轧制材(板带箔)产量变化情况如下所示:

(2)消费量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铝轧制材(板带箔)消费量较2008年有一定的下降,其中铝板带消费量下降了8.39%;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铝轧制材(板带箔)消费量迅速增加,其中铝板带消费量达到了1,849万吨,铝箔消费量达到了344万吨。

2005年至2010年全球铝轧制材(板带箔)消费量变化情况如下所示:

消费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和北美、西欧是铝轧制材(板带箔)的主要消费地区。

2010年世界铝板带材消费量1849万吨,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洲,以上三大地区的铝板带材消费量占到当年世界总产量的90.4%,其中,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洲分别占到当年世界总消费量的42.3%、24.4%和23.7%。

2010年世界铝板带材消费区域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目前世界铝箔消费量,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以上3个地区2010年铝箔消费量312万吨,占当年世界总量的和90.7%。

其中,以我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在发展速度上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尚轻时代统计,近5年亚太地区铝箔产量与消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8.8%和15.4%,其中我国(不包括港台)分别达到了24.7%和20.5%。

2010年世界铝箔消费区域分布情况如下:

(3)应用领域

从应用领域来看,包装行业一直是铝轧制材应用的主要领域,2005年至2008年消费量逐年上涨。

但是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铝轧制材的各个应用领域的消费量都有所下降,造成消费量的整体下降。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包装、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建筑等领域对铝轧制材的消费量恢复增长。

2009年,全球包装领域铝轧制材消费量占铝轧制材消费总量的29%,铝箔坯料为24%,交通工具、耐用消费品、建筑和机械设备行业的铝轧制材消耗量大约各占铝轧制材消费总量的十分之一。

2009年世界铝轧制材的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3、我国铝轧制行业概况

(1)我国铝轧制行业的产量

我国是铝轧制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我国铝轧制材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铝板、带轧制企业240家,总产量为630万吨,平均产量约2.63万吨,全国共有铝箔轧制企业143家,总产量为190万吨,平均产量约为1.33万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铝轧制行业产量增长较快,其中铝板带的产量从2001年的52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63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1.94%;铝箔产量从2001年的28.1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约19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6%;2001年至2010年我国铝轧制材的产量情况如下所示:

(2)我国铝轧制材的消费结构

我国铝板带主要消费领域包括五金铝制品、耐用消费品(包括家用电器、日用橱具等)、建筑装饰以及铝箔坯料,2010年上述领域消费占到当年铝板带总消费量的48.9%。

2010年我国铝板带的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如下:

在我国,铝箔消费的主要领域为热传输产业(包括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和汽车空调)、包装行业(包括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烟草包装、日化包装和瓶装啤酒标)、电力电子行业(包括电力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及电缆)。

2010年,我国铝箔的消费结构中,热交换器占比39%,包装占比26%,电力电子占比20%。

2010年我国铝箔的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如下:

(3)进出口情况

我国铝轧制材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是铝轧制材的净出口国。

从2004年起我国铝箔出口超过了铝箔进口量,随后出口量持续增长;在2008年以前,我国一直是铝板带材的净进口国,从2008年开始,我国成为了净出口国。

但是高精度铝轧制材特别是高精度铝板带的供应能力依然较低,通过对近几年进口情况分析可以看出,高性能预拉伸板、CTP版基、高档PS版基、高档装饰板、罐料、磁盘基片及汽车车身板等高性能高精度铝板带产品80%以上仍依赖进口。

随着我国铝轧制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鼓励深加工铝材的出口等因素,从中长期看,我国的铝轧制产品将处于净出口的状态。

2001年至2010年我国铝板带、铝箔进出口情况如下所示:

四、细分行业的情况

1、钎焊铝轧制材行业介绍

钎焊铝轧制材是指各种用于制作钎焊式热交换器的铝板带箔,是铝轧制材行业的细分行业,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铝轧制材。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发达国家对汽车的节能减排要求日益提高,汽车出现“轻量化”的趋势,因为铝具有质量轻(密度不到铜的三分之一),使用铝材代替铜材,可使汽车热交换器减重约40%,同时铝资源丰富,成本也远低于铜,铝材料开始代替铜材料用于制造汽车热交换器;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铝钎焊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铝质热交换器逐渐替代了原来的铜质热交换器,铝合金及铝合金复合材料因其自身的优良性能,迅速取代铜成为汽车热交换器的主要制造材料。

日本和美国的汽车空调热交换器已经完全铝化,汽车水箱的铝化率在欧洲达到了95%以上;从管带式换热器开始,我国汽车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已经实现了全铝结构,汽车水箱的铝化率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铝合金复合材料性能的不断优化以及钎焊式热交换器应用领域的扩展,钎焊铝轧制材逐渐广泛应用于电站空冷系统、工程机械及家用电器等领域。

按照是否为复合材料,钎焊铝轧制材可以分为钎焊用铝合金复合板带箔(铝合金复合材料)和钎焊用铝合金板带箔(铝合金非复合材料)两种类型,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铝合金复合材料,在钎焊式铝热交换器中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铝合金非复合材料是按照钎焊式热交换器的不同设计搭配使用。

钎焊用铝合金复合板带箔(铝合金复合材料)是钎焊式热交换器的核心材料,生产技术难度较大、毛利水平较高,是钎焊铝轧制材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钎焊铝轧制材行业内一般以钎焊用铝合金复合板带箔(铝合金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衡量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自主研发了钎焊用铝合金复合板带箔,并进行了小规模的批量生产。

1996年瑞典萨帕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萨帕铝热传输(上海)有限公司,1999年投产,随后国内民营企业也陆续进入这个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汽车、电力空冷系统、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行业快速发展,对钎焊铝轧制材的需求总量逐年增长,行业发展迅猛。

2、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从国际市场看,生产钎焊铝轧制材的国家主要有瑞典、德国、法国、比利时、挪威、美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

钎焊铝轧制材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萨帕铝热传输有限公司、海德鲁铝业有限公司、爱励铝业公司、诺威利斯铝业公司、美铝公司、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等公司竞争的市场格局,该领域的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钎焊铝轧制材生产国之一,但是国内生产企业规模偏小,2010年钎焊用铝合金复合板带箔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本公司和萨帕铝热传输(上海)有限公司。

萨帕铝热传输(上海)有限公司凭借领先的研发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在行业竞争中内处于领先地位,占据了高端产品市场的大部分。

目前,以本公司为代表的少数内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经验的积累,已具备了和外资企业竞争、争夺高端市场的能力。

同时随着高端产品成本的下降和下游客户对产品要求的提高,高端产品将逐步替代低端产品,市场份额将向具有竞争力的领先企业集中。

国内市场因产品应用的领域不同,竞争的激烈程度存在差异。

汽车热交换器领域使用的钎焊铝轧制材总量较大,但是产品规格杂、单批次数量较小,生产企业数量较多,竞争相对激烈,产品的加工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是质量稳定的高端产品的竞争相对较小,加工费水平较高。

电站空冷系统领域使用的钎焊铝轧制材的单批次数量较大,对材料供应商规模有较高要求,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竞争对手相对较少,加工费较稳定。

经过多年的经营,本公司具有大规模快速供货能力的优势,使得本公司在电站空冷系统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较高。

电站空冷系统某些差异化产品技术要求较高,进入门槛很高,特别是我公司生产的电站空冷系统用铝钢复合带材技术要求高,目前世界上能规模化批量生产该产品的公司只有两家,因而竞争较少,与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比,本公司的铝钢复合带材具有性能和价格优势,未来将在国内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3、行业内主要企业

国内生产钎焊铝轧制材的主要企业有:

本公司、萨帕铝热传输(上海)有限公司、美铝昆山铝业有限公司、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潍坊三源铝业有限公司、南通恒秀铝热传输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4、行业的进入壁垒

(1)资金壁垒

钎焊铝轧制材的规模化生产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首先需要购买先进的制造设备、加工设备、试验和检测设备,投资规模巨大。

在设备购买后还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组合、安装,还需要根据每款产品的工艺流程来调整参数,投资周期较长。

其次,电解铝等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占比较高,企业经营过程中原材料采购及生产经营周转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

因此,投资本行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存在一定的资金壁垒。

(2)技术壁垒

钎焊铝轧制材中的铝合金复合材料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铝基多金属复合材料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其技术涉及到材料学、金相学、压力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特点。

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要求企业首先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行业技术发展情况,且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新产品的开发,需要经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试制、工业认证等多个环节,最终才能实现产品的产业化。

公司开发的空冷用铝钢复合带材从开发到实现产业化,替代进口产品,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研发投入数千万元资金。

金属复合材料对企业技术开发、产业化生产、技术投入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行业进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3)市场壁垒

汽车制造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要成为汽车热交换器制造商的材料供应商必须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体系要求受审核方必须具备有至少12个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记录,包括内部评审和管理层评审的完整记录。

同时汽车热交换器制造商和电站空冷系统制造商通常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认定至少在半年以上,审定过程中将对供应商的生产流程、质量管理甚至经营状况等多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经常出现需要多次整改才能通过资质认定的情况,通过资格认定后一般还需要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小批量供货测试才能正式成为其供应商。

如本公司进入法雷奥公司的材料供应商体系,从签订产品开发协议到通过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批准正式批量供货历时两年左右。

企业一旦通过资质认定,双方会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因此,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定,以及通过资质认定后的稳定客户关系,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强的市场进入壁垒。

(4)政策壁垒

进入钎焊铝轧制材行业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垒。

2007年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铝行业准入条件》,从企业布局及规模和外部条件要求、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监督管理等方面对铝行业的进入标准进行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

新建铝加工项目产品结构必须以板、带、箔或者挤压管、工业型材为主,多品种综合铝加工项目生产能力必须达到10万吨/年以上,单一品种铝加工项目生产能力必须达到板带材5万吨/年、箔材3万吨/年、挤压材5万吨/年以上。

(5)人力资源壁垒

钎焊铝轧制材生产企业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必须拥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以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加工工艺并不断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持续降低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

公司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铝合金复合材料领域技术研发、生产和营销人员,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本公司这种人员结构完整、运作高效有序的员工队伍不是短期内能够形成或者被复制的,对新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壁垒。

五、钎焊铝轧制材行业的需求情况

钎焊铝轧制材主要包括铝合金复合材料(钎焊用铝合金复合板带箔)和铝合金非复合材料(钎焊用铝合金板带箔),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主要是铝合金复合材料,在钎焊式铝热交换器中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

铝合金复合材料产品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因而毛利水平也较高。

铝合金非复合材料和铝合金复合材料的搭配比例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以铝合金复合材料为主。

1、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是钎焊铝轧制材的重要市场,铝合金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汽车热交换器(包括空调器、水箱、机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和加热器等)。

铝合金复合材料的需求直接来自新车和维修两个市场,新车市场的需求量取决于汽车产量,维修市场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汽车保有量。

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我国每年的汽车产量从2000年的207万辆攀升至2010年的1,826.99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24.33%。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2000年至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如下图所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汽车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私家车,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1,609万辆增长到2010年7,08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2009年和2010年增长比例更是达到20%以上。

2000年至2010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变化情况如下所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