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555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docx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

基于社区视野的信息行为研究

乔欢/牛莉

2012-12-2416:

00:

46  来源:

《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2期

  【英文标题】ResearchofInformationBehaviorBasedonCommunityPerspective

  (SchoolofManagement,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

  【作者简介】乔欢,女,1955年生,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牛莉,女,198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本科生。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内容提要】文章以“日常生活中信息搜寻行为”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北京两个社区居民的信息行为调查,描述并分析普通市民生活的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影响居民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

  ThispaperinvestigatedandanalyzedBeijingcitizensinformationbehaviorswithintwocommunities.Theresearchconcentratesoninformationneeds,informationseekingchannelsandinfluentialfactorsbasedon"InformationSeekingBehaviorModelinEverydayLife".

  【关键词】社区/信息需求/信息行为/信息获取/生活方式community/informationneeds/informationbehaviors/informationseeking/lifestyle

  

  伴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信息社会中,任何人都需要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与信息相关的各类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调查和把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查询和获取信息,发现影响人们信息行为的各类因素,并从信息角度研究人的行为,从行为角度分析信息的功能和效用,构成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

  行为是心理的外显形式,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信息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的心理状态。

信息的多样性和隐蔽性特征,使信息行为研究面临着多方面挑战。

如何从特定案例中、从“人人眼中皆有”的普遍现象中,概括并推论出具有普适性的研究结论,目前仍是信息行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芬兰图书馆学家Savolainen提出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g,ELIS)模型,应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第一次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寻求行为模式化,对休闲、消费、健康等非工作领域中信息行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拟在ELIS模型基础上,通过社区范围内的信息行为调查,分析普通市民的信息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文章采用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从社区文化、教育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角度综合考量社区居民的信息行为。

调查分为三个方面:

(1)信息需求的类型;

(2)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3)影响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

调查以2008年6月至11月为时间区间,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9份,有效问卷260份,回收率为89.67%。

由于选题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联,样本选取局限较大。

在设计问卷之前,作者走访两个社区居委会,形成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在问卷调查之后,作者采用深度访谈法,追踪调查特定家庭,以增强研究结论的直观性和可读性。

  1研究框架构成

  1.1信息行为的基本类型

  信息行为指与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相关的所有人类行为。

根据信息行为的发生动机和发生环境,可以把信息行为划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行为,其特点是在受控环境中,有着明确的“目的”和“产出”形式(例如,论文、研究报告等),该类行为的直接目标是“解决问题”。

长期以来,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行为构成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另一类信息行为是指非工作性信息行为,以“维持生活的连贯性”为目的,受动机、教育背景和日常生活需求等因素驱动,主要目的是“控制生活的可持续性”。

  1.2ELIS模型的核心概念

  在ELIS模型中有两个核心概念:

“生活方式”(styleoflife)和“生活支配”(masteryoflife)。

生活方式指“事物的次序”或“偏爱”;“生活支配”指“维持事情的次序”,属于人的认知或情感范畴。

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支配是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的基本情境结构。

任何单一因素都无法决定信息寻求的行为模式。

生活方式只是提供选择信息渠道的一般性标准,生活支配才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寻求倾向。

人所在的社会阶层赋予生活支配基本模式,影响并决定着个人的习惯、工作态度及休闲时间分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并从生活实践中建立起符合自己心理认知水平的次序。

当这种次序受到干扰时,需要恢复正轨,人首先会根据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些经验影响着人的信息导向(informationorientation)和信息寻求习惯,形成人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及情感倾向。

  1.2.1生活方式

  所谓“事物”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活动,而“次序”则代表着对不同活动的喜好程度。

事物的先后次序影响着个人对日常活动的喜好和活动的优先选择。

决定事物次序的因素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

当个体认为事物的次序有意义时,就会维持一定的生存状态;反之,不受控制,无意义的次序代表着不一致性,是例外的情景。

大部分人都在追求每日事物内部的一致性,这种次序能够提供更好的机会去规划和选择有意义的行动。

  “生活方式”由三个基本成分构成:

时间预算结构(structureoftimebudget)、商品与服务的消费方式(modelsofconsumptionofgoodsandservices)、偏爱性质(natureofhobbies)。

时间预算结构是指花费在学习、工作之外活动的时间比例,例如,家务及嗜好等;消费方式是指花费在不同商品或服务上的金钱比例;偏爱性质是指使个体得到快乐的事物或活动。

从外在形式看,生活方式决定着个体对工作与休闲时间的分配模式;从内在思维(价值观)看,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职业,教育)、宗教、教育、人际关系及事件本身,决定着个人的生活风格。

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本,如物质、社会和认知资本,是个体行为的基本配置;人的价值观、生活状况、信息环境、信息渠道和交流方式,以及所在群体的次文化,构成影响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

时间预算结构、消费方式和偏爱性质,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哪些事物对人是有意义的,哪些是需要调试或改进的。

  1.2.2生活支配

  人们控制生活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不一致性,以便理性有效地维护生活的次序和稳定性。

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学习而形成习惯性监督系统,得到引导性信息(orientinginformation)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根据人在解决问题时的理性程度、认知或情感,以及对问题能否解决所持的态度,可以把生活支配划分为:

乐观—认知、悲观—认知、防御—情感以及乐观—情感四种类型。

  乐观和悲观是个体对解决问题期待程度的考量指标:

持有“乐观认知”的人对问题解决抱有乐观态度,能从不同信息源及信息渠道获得有用信息;“悲观认知”的人虽然对问题解决持有悲观态度,但仍会寻求信息;持“防御性情感”的人对问题解决抱着保守的态度;“悲观情感”的人无法依靠自己解决问题,不会有计划地寻求信息。

生活态度影响着人对事物的理解,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对问题的认知以及目前的生活状态,是影响信息行为的直接因素。

  2研究样本

  研究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支配不同,其信息需求次序及表现强度也不相同,处于相似环境中的人有着相近的信息行为表现。

在小的社会环境(社区)中,便于把握人群的变化形态和行为特征。

本项目选择的两个普通社区,有着全然不同的发展历程。

老社区居民长期居住在固定环境中,在邻里之间传递和延续着老北京的生活习惯;而新小区建立在城乡结合处,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分别带有原属地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小区文化有着明显的新北京特色。

在两个社区的分析对比中,作者希望能够发现“小世界”居民的信息行为特征,以及影响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

  样本1:

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社区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位于东城区的南锣鼓巷是北京市城区的老居民区,处于北京市的核心地带。

社区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

在这里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迹。

2004年以来,东城区政府开始对这一地区进行“微循环”改造,一方面疏散原有人口,另一方面改造原有平房院落,使南锣鼓巷的10条胡同成为北京市的著名旅游景点。

社区附近分布着东城区图书馆、中央戏剧学院等单位。

南锣鼓巷A社区(简称A区)在册居民有1249户,其中人户同在的有1018户,占户籍的81.51%;居民人数3433人。

  

  样本2: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北里社区

  芍药居北里社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社区,该社区居民主要由城区拆迁户、占地农民和“新一代”北京人组成。

芍药居北里B社区(简称B区)共有4843户,9127人。

  从人口数量来看,B区人口数量(8827人)相当于A区(3433人)的2.57倍。

社区人口密度与住房条件密切相关。

南锣鼓巷以平房为主,居民人口数量增长缓慢,伴随城市改造过程,大量居民迁往郊区,该地区人口数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向。

芍药居北里属于新建楼房社区,目前居民人数不断增长,人口结构更加复杂。

  从居民的年龄结构看,两个社区14岁以下人口比例均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2007年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14岁以下人口比例为13.6%,而两个社区该年龄段人口比例分别为:

A区2.59%,B区6.4235%。

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两个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A区居民大多几代生活于此,人口老龄化特征十分明显;B区人口以“新一代”北京人为主,年轻化特征明显。

A区20-29岁年龄段居民比例(20.5068%)远远高于B区(13.5493%),但是14岁以下人口比例A区(2.5825%)却低于B区(6.4235%);60岁以上人口A区(18.9047%)与B区(16.9820%)的比例接近。

这种现象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原因。

B区40%以上的居民受过高等教育,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在北京落户后,大部分选择居住在新兴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居民的年龄结构。

A区居民的老龄化问题是当前老城区难以改变的现实。

如何针对新老社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对社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问卷设计与分析

  问卷项目分为三个方面:

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影响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

  3.1日常生活信息需求分析与比较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三种类型:

生理需求(如对食物、水等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情感需求(如心理或情绪的需求)、认知需求(如学习需求)。

如果将信息与三类需求联系在一起,可以将信息需求归纳为三类:

事实数据或主题内容需求、文献需求、交流渠道需求。

美国图书馆学家Grover认为,对于信息需求的评估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诊断(Diagnosis),

(2)处方(Prescription),(3)治疗(Treatment),(4)评价(Evaluation)。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信息需求与人的信息素养、文化水平、认知风格、世界观、文献偏爱、文化和技术能力、年龄、性别和交流风格有关。

本研究将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分为10大类:

购物、旅游、房屋、子女上学、保健、国家政策、理财、求职、爱好、新闻。

填表者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两个社区的居民在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图1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分布图

  A区居民的信息需求依次为:

购物(13.08%)、保健(11.59%)、新闻(11.44%)、爱好(10.85%)、房屋信息(10.55%)、子女教育(10.25%)、理财(9.80%)、国家政策(8.77%)、旅游(7.13%)、求职(6.54%)。

  B区居民的信息需求分布为:

新闻(14.29%)、购物(12.78%)、保健(12.03%)、爱好(12.03%)、旅游(12.03%)、国家政策(10.53%)、房屋(9.77%)、理财(7.52%)、子女教育(6.02%)、求职(3.00%)。

  

图2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北里社区居民需求分布图

  基于社区范围分析居民的信息需求,可以看出两个社区居民在生活偏爱、时间预算结构和消费模式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

B区居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多于A区,从各类需求的排序看,B区居民将新闻作为首要需求,说明他们的生活视野比较开阔,对自己生活范围以外的人和事有着较多关注。

A区居民将购物等作为首要信息需求,说明该社区居民注重实用的生活偏爱。

同时,由于老城区改造逐步深入,A区居民对拆迁、医保、退休等国家政策也有很高的敏感性。

在业余爱好方面,A区居民对养鱼、养花等业余爱好兴趣浓厚,显示出皇城根下“老北京”人的生活情趣,不管现有生活状况如何,他们都可以对生活持有乐观的认知情感,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也使一部分人缺少改变生活现状的动机。

  3.2信息获取途径分析与比较

  问卷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人际、图书馆和文化馆等作为人们获取生活信息的主要渠道。

调查数据显示,A区居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依次为:

人际(26.4%)、报纸(23.76%)、电视(16.50%)、广播(11.55%)、图书馆和文化馆(4.33%);B区居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依次为:

报纸(26.67%)、人际(20%)、广播(18.67%)、电视(16%)、图书馆和文化馆(5.33%)。

  信息交流分为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两种途径。

直接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不通过媒介而直接进行的信息传递;间接交流则通过传播媒介交流信息。

A区居民对人际交流途径的依赖,一方面是居住环境决定的,平房居民邻里关系密切,人际网络是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

B区居民处于楼房环境,加之社区形成历史较短,人际交往范围受到限制。

调查发现,平房社区居民关系也呈现出“楼房化”发展趋势,邻里关系淡化,一些老北京的风俗礼仪正在消失。

  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四大媒介的使用中,两个社区居民的侧重点明显不同。

南锣鼓巷A区居民对电视的依赖程度最高,其次为报纸和互联网,对广播的依赖程度最低,相当一部分居民几乎从不收听广播,居民最经常阅读的报纸是《北京晚报》。

芍药居北里B区居民同样以电视为主要信息来源,其他三种渠道使用程度接近,但对广播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A区居民。

  电视作为最为普及大众传媒,对各层次的人都有影响。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电视仍然是人们获取生活信息的重要渠道。

电视节目的传递信息功能,以及电视节目的人性化特征,使电视成为最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体。

  

  图3北京市南锣鼓巷A区居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图4北京市芍药居B区居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调查发现,图书馆和文化馆等信息服务机构,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大。

40岁以上、初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人群,基本没有使用图书馆的经历。

尽管南锣鼓巷与东城区图书馆、文化馆相毗邻,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居民没有使用图书馆的习惯。

芍药居居委会藏有部分图书,却从不对外借阅。

从客观上讲,场所、图书馆员的缺乏是无法开展社区图书馆服务的原因;但居民图书馆意识的淡薄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如何培养普通市民的图书馆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3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渠道选择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从居民自身特质看,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经济条件,是影响信息行为的内在因素。

46岁以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存在着“技术恐惧症”,更偏爱报纸、电视等信息传播途径,人际交流是生活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

35岁以下、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对网络有着较高程度的依赖,对旅游、金融、购房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较高,而低收入家庭更关注与当前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信息,如购物、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信息。

  哈里斯等指出,社会大众的信息寻求行为有六个特征:

(1)信息寻求从问题开始;

(2)信息寻求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3)人们更倾向于寻求最容易获得的信息;(4)人们首先从人际资源中寻求信息和帮助,尤其是背景相近的人;(5)信息寻求期待着情感上的支持;(6)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习惯模式寻求信息。

  分析人的信息行为需要从问题开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问题。

在基础层面,人们需要消费、子女培养方面的信息,以帮助自己在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中做出合理选择。

在精神生活层面,人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以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需求。

调查发现,尽管楼房增加了居住空间,但是,公共活动场所日益减少。

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在扩大。

虽然现有社区都在兴建建议的体育锻炼和文化设施,但是,人们更需要交流和交往的活动空间和信息交流媒介。

无论在平房院落,还是在楼房空隙,两个社区都缺少足够的公共交流空间。

在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存在着某种警惕,进而影响了人的信息交流,也使居民缺少应有的家园感。

  调查还发现,尽管在北京这样一个信息丰富的环境中,仍有一部分居民的信息行为有着“边缘化”特征。

他们对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明确的意识。

如何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使这部分居民在保持乐观生活态度的同时,形成更为积极的进取精神,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对人的生活有着更大影响。

年青一代对网络将有更多的依赖。

调查发现,网络在城市居民中的普及程度已经超过其他媒体。

但是,大多数居民仍将网络作为娱乐工具,而对网络的信息传递和获取功能则没有足够关注。

如何开展有效的网络服务,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构建信息功能模块,将成为网络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

  4结语

  两个社区居民的信息行为调查,不足以概括北京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行为。

我们认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应该加强信息交流空间的构建,社区图书馆应该成为新兴社区最重要的文化设施。

通过信息交流,不仅可以提高社区的文化品位,而且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形成更加和谐的社区文化。

北京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都市,其信息化程度以及所拥有的信息量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广大市民的信息需求,培养和提高普通市民的信息意识,将成为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龚贻洲.论社区文化及其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36-38.

  [2]Thomas.InformationLiteracyandInformationSkillsInstruction[M].Westport:

LibrariesUnlimited,Inc.2004.

  [3]RomaMHarris.BarrierstoInformation:

HowFormalHelpSystemsFailBatteredWomen.,PatriciaDewdney[M].GreenwoodPress,1994:

179.

  [4]WilsonTD.Humaninformationbehaviorin2000[J].InformingScience,2000,3

(2):

50-54.

  [5]SavolainenK.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g:

approachinginformationseekinginthecontextofwayoflifein1995[J].Library&InformationScienceResearch,1995,17(3):

259-294.

  [6]AgostoDeniseE,Hughes-HassellSandra.People,places,andquestions:

aninvestigationofthe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gbehaviorsofurbanyoungadultsin2005[J].Library&InformationScienceResearch.,2005(27):

141-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