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605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docx

电大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讲评参考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点评一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填空题

1)元素组成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适应性

2)时间维、文体维、空间维、形式维、组织维

3)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输出

4)战略层系统、管理层系统、知识层系统、作业(执行)层系统

点评:

本大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对课程的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练习,目的在让学生加强理解。

这些概念一定要熟练掌握。

2、单选题

[1]A[2]B[3]C[4]C[5]B

点评:

本大题中的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将第一章的内容综合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加强理解基本概念。

3、名词解释

1)系统:

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一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数据:

是客观实体的属性的值,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一般来说是未经过加工的原始资料。

3)信息:

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经过解释的,对某一社会组织的行动或决策具有明显或实际价值的数据。

4)管理信息:

是指与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环境管理等过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

5)信息管理:

是指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使用。

6)管理信息系统:

英文:

MIS。

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够提供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作业、管理、分析和决策职能的系统。

4、简答题

1)企业IT人才主要有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电脑操作人员和计算机维护人员组成。

2)数据一般是指未经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现象的描述,是事实性的数字、文本和多媒体等数据,数据最终将被转换为信息。

信息是指经过被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的价值。

联系:

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的含义。

区别:

信息具有决策价值。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能及时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的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的人机系统。

4)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它的主要牲有:

元素组成性、结构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等。

点评:

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回答题目,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上面的答案仅供参考,你可以回答的更好、更简洁。

由于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改为半开卷,从而更适宜成人学习。

第二章系统开发模式与方法

注意:

本章的重点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这部分,所以本章作业的内容重点也是这部分。

1、填空题

1)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软件包开发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外包法

2)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

3)立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安装、后期运行

4)确定用户需求、建立初步原型、试用原型并精练用户需求、修改并提高原型

5)过程

2、单选题

[1]A[2]B[3]C[4]B[5]D[6]C[7]C[8]D[9]B[10]D[11]C

点评:

1、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由于在教材中直接给出,故略。

对成人开放的学生主要是记住要点,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回答题目,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只要要点答到就可以了。

2、能够对五种系统开发方法进行比较,即教材P50上的表2.3很重要。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点评二

一、填空题

1)规划不当

2)一一成败

3)制定战略设计信息系统总体架构项目分派和管理

4)指导模式步骤

5)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

6)过程数据系统分析工具

7)数据的使用者数据的建立者

点评:

本大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练习,目的在让学生加强理解。

这些概念一定要熟练掌握。

二、单项选择题

1、B2、B3、B4、C5、A6、D7、C8、B

点评:

本大题中的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所学的内容综合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加强理解基本概念。

三、名词解释

1)BSP:

企业系统规划法

2)CSF:

关键成功因素法

3)DSS:

决策支持系统

4)ESS:

主管支持系统

四、简答题

1.答: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应当包括:

1)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2)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3)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4)信息系统实施的初步方案;

5)项目预算;

6)成本/效益估算;

7)风险评估等。

2.答: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

2)当前的能力状态

3)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4)近期规划

3.答: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具备如下特点:

1)目标明确。

2)可执行性良好。

3)组织人事落实。

4)灵活性好。

4.答: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e,简称BSP)是基于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首先是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的过程与识别数据,再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目标,最后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全过程。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最大优点是它全面展示了组织状况、系统或数据应用情况及差距,适用于刚刚启动或可能产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帮助众多管理者和数据用户形成组织的一致性意见,并通过对管理者们自认为的信息需求调查,来帮助组织找出在信息处理方面应该做些什么。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缺点是收集数据的成本较高,数据分析难度大,一些有偏见的高层管理者认为这是一项昂贵的技术,数据处理成本过高;另外收集信息往往不是集中在需要的主要管理目标上,而是集中在目前使用的信息上,其结果往往导致信息系统只是一种把手工过程实现自动化的翻版。

五、应用题

解:

(1)

工序号

工序时间(天)

最早

开始时间

最早

结束时间

最晚

开始时间

最晚

结束时间

时差

关键路线

A

20

0

20

0

20

0

A

B

50

20

70

20

70

0

B

C

40

20

60

30

70

10

 

D

70

20

90

30

100

10

 

E

30

70

100

70

100

0

E

V1

0

60

60

70

70

10

 

V2

0

90

90

100

100

10

 

F

30

100

130

140

170

40

 

G

30

100

130

110

140

10

 

H

20

100

120

120

140

20

 

I

40

100

140

100

140

0

I

V3

0

130

130

170

170

40

 

V4

0

130

130

140

140

10

 

V5

0

120

120

140

140

20

 

J

30

140

170

140

170

0

J

K

20

170

190

170

190

0

K

关键线路是:

A→B→E→I→J→K。

项目工期是:

190天。

⑵该项目的工程进度横道图如下(单位10天):

A

 

 

 

 

 

 

 

 

 

 

 

 

 

 

 

 

 

 

 

B

 

 

 

 

 

 

 

 

 

 

 

 

 

 

 

 

 

 

 

C

 

 

 

 

 

 

 

 

 

 

 

 

 

 

 

 

 

 

 

D

 

 

 

 

 

 

 

 

 

 

 

 

 

 

 

 

 

 

 

E

 

 

 

 

 

 

 

 

 

 

 

 

 

 

 

 

 

 

 

F

 

 

 

 

 

 

 

 

 

 

 

 

 

 

 

 

 

 

 

G

 

 

 

 

 

 

 

 

 

 

 

 

 

 

 

 

 

 

 

H

 

 

 

 

 

 

 

 

 

 

 

 

 

 

 

 

 

 

 

I

 

 

 

 

 

 

 

 

 

 

 

 

 

 

 

 

 

 

 

J

 

 

 

 

 

 

 

 

 

 

 

 

 

 

 

 

 

 

 

K

 

 

 

 

 

 

 

 

 

 

 

 

 

 

 

 

 

 

 

 

第四章业务流程管理

一、填空题

1)跨边界

2)计划设计配置

3)了解并衡量现有过程的绩效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遇

二、名词解释

1)BPM:

业务流程管理

2)BPO:

业务流程优化

3)Petri网:

一种常用的形式化建模语言,可以实现离散并行系统的数学表示。

4)BPR:

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

三、简答题

1.答:

业务流程重组(BPR)是指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

BPR成功的基础主要有:

信息技术和组织,除外企业领导的抱负、知识、意识和艺术也是很重要的。

2.答:

业务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

所以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就是流程的优化。

通过流程优化能获得如下优势:

1)节省时间和资金。

2)改善工作质量。

3)固化企业流程。

4)实现流程自动化。

5)实现团队合作。

6)优化流程。

7)向知识型企业转变。

第五章系统调查与分析

一、填空题

1)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

2)如何做

3)二

4)定量

5)处理特点的调查系统环境的调查

二、单选题

1、C2、A3、C4、C5、B6、D

三、名词解释

1)TFD:

业务流程图

2)DFD:

数据流图

3)DD:

数据字典

4)甘特图:

一种用横线条表示每个任务并用线条长度与任务完成时间成正比的图形化项目表示。

四、简答题

1)、2)、4)三个小题的答案可从教材直接获得。

3)、答:

数据流图有如下四种主要符号:

数据源或去向,表示一个处于系统界限外的组织或人,是系统数据的输入来源或去向,也称为外部实体。

数据存储,通常是与存储介质有关的帐册、单据薄或计算机的文件和数据库等。

处理逻辑,通常是对输入数据或存储数据进行某种处理之后产生输出数据流。

数据流,表示数据的流向。

一个数据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基本数据项、组合数据项或记录。

 

五、应用题

1)答:

教师关系框架为:

教师编码

教师姓名

担任课程1

担任课程2

课程关系的框架为: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

学时数

任课关系框架为:

课程编码

任课教师编码。

2)答:

3)判定树如下图:

点评:

这类应用题主要是提高学生在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因为期末终结性考试采用半开卷形式,所以应用题是重点,例如:

上述应用题将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或者工序发生变化也要会做,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六章系统设计

一、填空题

1)三怎么做

2)详细设计

3)层次码助忆码

4)输出设计输入设计

5)联系(或关系)实体的属性确实体

6)3

7)一对多(或1:

n)

8)一对多(或1:

n)

二、单选题

1、C2、B3、A4、B5、B6、D

三、名词解释

1)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2)耦合性是程序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度量。

3)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具体的文字说明。

4)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即数据对象)、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四、简答题

1)总体设计又称概要设计,其基本任务主要有:

①将系统划分为模块,并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②决定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及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③信息系统的平台设计,包括计算机处理方式、网络结构主账款、软件及硬件平台设计等。

2)结构化设计是一种用于概要设计的一套方法,与结构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

该方法的要点是:

①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功能划分;②模块化;③软件结构化准则是模块独立性;模块内聚性高,模块间的耦合性低;④用软件结构图来描述软件结构。

3)输入设计的原则包括:

最小量原则、简单性原则、早检验原则和少转换原则。

4)常用的输入数据正确性校验的方法有①人工校对②二次输入校对③根据输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校对④用程序设计实现校对。

五、应用题

解:

原代码4321

各乘以权1248

得4688

加权和4+6+8+8=26

以11为模去除加权和:

26mod11=4,所以4为校验位,得新代码为43214。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点评三(第七、八、九、十章)

第七章系统实施

一、填空题

8)硬件准备软件准备人员培训数据准备试运行

9)组织管理工作繁重

10)限制使用GOTO语句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

11)规范性可读性可维护性

12)联合调试系统调试

13)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14)并行转换试运行转换逐步转换

点评:

本大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练习,目的在让学生加强理解。

这些概念一定要熟练掌握。

二、单项选择题

1、B2、A3、B4、C5、B6、B7、A8、B9、A10、C11、A

点评:

本大题中的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所学的内容综合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加强理解基本概念。

三、名词解释

5)静态测试:

通过被测程序的静态审查,发现代码中潜在的错误。

一般是人工脱机完成,也称人工测试。

 

6)动态测试:

通过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被测程序,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7)白盒测试:

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和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也称结构测试。

8)黑合测试:

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测试,也称功能测试。

四、简答题

8)答:

软件包开发工具是指用来辅助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软件,主要有编程语言、数据库、可视化编程、专业系统的客户/服务器待。

9)答:

程序调试是指从表明程序中存在错误的某些迹像开始,确定错误的位置,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错误。

系统测试是指为发现程序和系统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是对系统最终的评审。

两者主要区别是前者一般由系统开发人员来承担,它是一种主动性的工作;后者往往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来进行,目的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

10)答:

系统测试的步骤分为:

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系统测试的方法主要有: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通过被测程序的静态审查,发现代码中潜在的错误。

一般是人工脱机完成,所以也称人工测试。

动态测试是通过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被测程序,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它又包括了白盒测试和黑合测试两种方法。

11)答:

系统转换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即直接转换、并行转换、试运行转换和逐步转换。

直接转换的特点是:

一旦确定新系统准确无误后就立刻启动,终止老系统的运行。

特点是简单、费用小,但风险大,适用于一些不太复杂的系统。

并行转换的特点是:

新老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经过考验后新系统正式替代老系统。

特点是安全可靠,但代价大。

试运行转换的特点是:

类似并行转换,安全可靠。

区别前者,它是运行全部功能。

逐步转换的特点是:

直接转换和并行转换两种方式的结合,是在新系统正式运行前,一部分一部分地替代老系统。

即安全可靠又节省了费用。

a)系统维护与评价

一、填空题

i.纠错性适应性完善性预防性

ii.系统质量系统运行系统性能经济效益

iii.网络信息

二、 简答题

1)答:

系统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内容:

1.程序的维护

2.数据的维护

3.代码的维护

4.设备的维护

2)答:

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一般视系统的具体目标和环境而定,总体应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内容:

1.系统质量

2.系统运行

3.系统性能

4.经济效益

3)答: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XX的任何个人或组织利用任何手段进入信息系统,并且修改数据文件、窃取数据文件,对系统的软、硬件或者数据文件进行破坏所引发的问题。

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有许多的对策和措施,如:

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硬件设备控制、软件控制、数据安全控制、系统实施控制、管理控制等。

除外,在系统开发中严格按照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充分考虑系统的配置和安装设备时的安全问题,系统设计中重视安全设计并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

在系统运行中注意数据的备份与系统的恢复等。

第九章系统开发管理

一、名词解释

1)PERT:

计划评审技术

2)关键路径:

项目中耗时最长的任务序列

3)成本估计:

估算出项目的总成本以及得到各类资源所需的成本

二、应用题

1)解:

工期期望时间TE=

,所以结果如下表。

任务

乐观估计时间(周)

最可能发生时间(周)

悲观估计时间(周)

工期期望时间(周)

系统调查

3

7

11

系统分析

5

9

13

9

系统设计

4

9

12

系统实施

1

2

3

2

2)解:

1.画出该项信息系统开发的计划进度网络图(即教材中的箭线图)如下:

2.如下表:

任务号

工期(周)

最早

开始时间

最早

结束时间

最晚

开始时间

最晚

结束时间

时差

关键路径

A

2

0

2

0

2

0

A

B

3

2

5

2

5

0

B

C

2

5

7

10

12

5

 

D

7

5

12

5

12

0

 D

E

5

5

10

7

12

2

V1

0

7

7

12

12

5

 

V2

0

10

10

12

12

2

 

F

2

12

14

15

17

3

 

G

5

12

17

12

17

0

 G

H

5

17

22

19

24

2

 

I

7

17

24

17

24

0

I

V3

0

14

14

17

17

3

 

V4

0

22

22

24

24

2

 

J

2

24

26

24

26

0

J

表中时差为“0”的任务为关键任务,所以关键路径是:

A→B→D→G→I→J(即上图中的蓝色粗箭线)。

项目工期是:

26周。

3.该项目的工程进度横道图(即甘特图)如下(单位:

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

 

 

 

 

 

 

 

 

 

 

 

 

 

 

 

 

 

 

B

 

 

 

 

 

 

 

 

 

 

 

 

 

 

 

 

 

 

C

 

 

 

 

 

 

 

 

 

 

 

 

 

 

 

 

 

 

D

 

 

 

 

 

 

 

 

 

 

 

 

 

 

 

 

 

 

E

 

 

 

 

 

 

 

 

 

 

 

 

 

 

 

 

 

 

F

 

 

 

 

 

 

 

 

 

 

 

 

 

 

 

 

 

 

G

 

 

 

 

 

 

 

 

 

 

 

 

 

 

 

 

 

 

H

 

 

 

 

 

 

 

 

 

 

 

 

 

 

 

 

 

 

I

 

 

 

 

 

 

 

 

 

 

 

 

 

 

 

 

 

 

J

 

 

 

 

 

 

 

 

 

 

 

 

 

 

 

 

 

 

 点评:

这类应用题主要是提高学生在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因为期末终结性考试采用半开卷形式,所以应用题是一个重点。

第十章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集成

一、名词解释

1)MIS:

管理信息系统

2)MRP:

物料需求计划

3)MRPII:

制造资源计划

4)ERP:

企业资源计划

5)ERPII:

第二代EP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