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6149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doc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

复习指南

经济管理学院编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二00七年十二月

目录

1概述

1.1区域与社区

1.1.1区域

1.1.1.1区域的概念

1.1.1.2区域的特征

1.1.2社区与农村社区

1.1.2.1社区的概念

1.1.2.2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1.2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

1.2.1农业及其功能

1.2.2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1.3发展与发展观

1.3.1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1.3.1.1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

1.3.1.2经济发展

1.3.1.3社会发展

1.3.2发展观的演进

1.3.2.1经济增长论

1.3.2.2增长极限论

1.3.2.3综合发展观

1.3.2.4可持续发展观

1.3.3统筹城乡发展

1.3.3.1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3.3.2“统筹城乡发展”观

2区域发展理论

2.1平衡发展理论

2.1.1最小努力命题论

2.1.2低水平陷阱论

2.1.3大推进论

2.1.4贫困恶性循环论

2.2不平衡发展理论

2.2.1梯度推进理论

2.2.2增长极理论

2.2.3中心—外围论

2.2.4“区域成长”理论

2.3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

3区域发展的条件

3.1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1.1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

3.1.2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2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3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区域发展战略

4.1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

4.2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4.2.1战略目标

4.2.2战略重点

4.2.3战略方针

4.2.4战略措施

5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5.1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5.1.1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

5.1.2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

5.1.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5.2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

5.2.1农村劳动力转移

5.2.1.1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

5.2.1.2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

5.2.1.3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

5.2.2扩大农村就业措施

6农村可持续发展

6.1《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6.2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6.2.1我国农村的现状

6.2.2确定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2.3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

7农村社会发展

7.1农村人口

7.1.1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

7.1.2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

7.2农村教育

7.2.1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7.2.2农村教育政策措施

7.3农村扶贫

7.3.1贫困的含义及测量

7.3.1.1贫困的含义

7.3.1.2贫困线

7.3.2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7.3.3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

7.3.3.1农村扶贫目标

7.3.3.2扶贫方式的选择

7.4农村社会保障

7.4.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7.4.1.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7.4.1.2社会保障的内容

7.4.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7.4.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

7.4.3.1总体思路

7.4.3.2建设重点

7.4.3.3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

8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

8.1农村城市化

8.1.1农村城市化的涵义

8.1.2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

8.2农村社会现代化

8.2.1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

8.2.2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8.2.3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1概述

1.1区域与社区

1.1.1区域

1.1.1.1区域的概念

对“区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

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

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

与区域相近的词有“地区”、“地域”,其实质是一致的。

只是“区域”是泛指,而“地区”则是特指,如华东地区;“区域”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

1.1.1.2区域的特征

区域的本质特性有二:

一是整体性,这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联系性决定的。

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某一区域某种资源的发现和生产,会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某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会改变了整个区域的城市格局和系统。

二是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

如城乡结构、城镇结构、环境结构。

区域的结构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

区域结构源于区域的联系。

由于区域内部的区域功能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与产品不一,从而产生多种联系,形成不同结构。

1.1.2社区与农村社区

1.1.2.1社区的概念

人们对“社区”可能有各种不同理解,但对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看法比较一致。

第一,社区是社会和区域的共同体,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区域性质;第二,社区反映不同地区人口、群体、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社会基本要素的差异和特征;第三,社区是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概念。

从这些比较共同的认识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社区的基本含义,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

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关系、认同意识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等。

1.1.2.2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中国农村社区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有不同的社区结构、功能,其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都显示出差别性。

农村社区的类型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

(1)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城郊社区和一般农区。

城郊社区又可分为近郊和远郊社区。

这种类型的社区大体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周围辐射,形成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由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态。

近郊的农村社区,由于有城市工业、交通、信息、金融、科技、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快,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其发展常常可以起到一般农村社区先导的作用。

(2)按经济结构即按所从事的主要产业来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村、渔村、矿业村、牧村、综合村等社区。

(3)按基层社会组织的层次分类,我国现在一般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4)按聚居规模和社区生活服务的功能大小可分为基层村和中心村。

基层村是农村中从事农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生活服务设施很少,中心村是从事生产活动较大的居民点,有为本村和周围基层村服务的较多的设施,如商店、服务点(如理发等)、完全小学或不完全小学等。

(5)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分为散村、集村、小集镇等社区。

有些学者认为,小城镇社区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区类型了,因此,已不主张放在农村社区的范畴之内。

另外一些学者主张将集镇社区放在农村社区中,作为农村社区发展的一种类型来加以讨论。

其主要的理由是:

农村社区的不同类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城镇社区是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过渡形态,从农村社区变为小城镇社区再变为城市社区,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1.2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

1.2.1农业及其功能

根据习惯划分方法,农业大体上可以分成农、林、牧、渔四个生产部门,每一个部门还可以进一步分成更小的部门或生产类型。

每一个部分都相对独立,各自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同时相互之间又密切联系,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根据生产、研究和管理的不同需要,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划分标准。

例如,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又如,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上述两大类农业生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粮棉油为主的大田作物生产,以果树、蔬菜和花卉为主的园艺生产,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以及以捕捞和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

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根据各国的具体自然条件和生产实践,农业通常还包括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为了区别起见,前一个农业通常称为大农业,后一个农业通常称为小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自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和经济系统。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主要贡献在于:

①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②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③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原料。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农产品也是获取外汇以进口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

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农业还可以间接地为现代化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

1.2.2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农村从来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区域,而是同时存在许多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生产部门。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非农产业,即使是与农业无关的非农产业,由于收入方面的作用,对农户和农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2.2.1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途径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原有附属于农业、附属于农户家庭经营的副业生产从扩大规模开始,直到最终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

例如,家庭手工业生产,如编织藤、荆、柳条工具、用具,粮油初加工等,都可能逐渐形成独立的非农产业。

另一条是通过内部或外部的投资,建立当地原来没有的非农产业。

这样建立起来的产业,如果能与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及现有的农业产业协调一致,通常能获得较大成功,和当地农业即其他非农产业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共同体。

1.2.2.2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意义

农村社区的非农产业获得一定发展以后,就可能对当地农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其他剩余生产资料提供了更加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当地社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当地社区及其成员的收入。

当地社区和农户可以将增加的收入直接投入农业生产,也可以用来增加教育、推广、文化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从而间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以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扩大人均生产规模,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获得的收入。

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其边际产品的数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边际收入也将显著增加。

因此,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提高农业生产的总收入和边际收入两方面刺激农户增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再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越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高。

同时,由于非农产业的收入较高,非农产业生产者对农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也较高,他们不仅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人口增长速度,而且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市场价格。

因此,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增加农产品生产者的收入,刺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1.2.2.3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

农村社区的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从总体上看,农业的发展决定非农产业的发展,而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下,非农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和非农产业相互促进的必要前提条件是双方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协调一致,农村社区的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否则,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就可能争资金、争其他资源,或者以污染环境等形式破坏对方的生产条件,从而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全面协调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发展规模,力争社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和高速发展。

由于农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整体性,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表现得比城市更明显。

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才能在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之间实现良性循环。

1.3发展与发展观

1.3.1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1.3.1.1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次大战以后,对“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了诸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但什么是发展,由于各学科对发展研究的侧重点各异,视角不一致,一直未能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定义。

综观不同学科对发展概念理解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对发展所涵盖的内容认识上的区别。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发展就是指社会发展,即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整体性发展。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生态环境、人口等各个子系统,社会发展是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是社会有意识地逐渐向科学和成熟变化的过程,目的是实现既定的、估计可行的社会和经济进步。

这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由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方面组成的。

第三种观点,把发展看作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每一个方面的进步与优化。

显然,上述观点的分歧实质上是对“社会”所涵盖范围的不同认识。

第一种观点从广义上理解社会,社会发展包含了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由第二种观点到第三种观点,是对社会理解逐渐狭义化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以及国际间经常用“社会发展”一词来表示与经济发展相平行的概念,以及从发展观的演变历程看,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经历了由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直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断扩展过程。

因此可以认为,发展是由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两方面组成。

1.3.1.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因此,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出增长。

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较窄,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经济发展的涵义较宽,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某些制度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一定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

产出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才是经济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离开经济增长而谈发展。

但经济增长仅仅指量的变化,而经济发展则是指量与质的共变。

1.3.1.3社会发展

二次大战以后,无论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社会问题的干扰,社会发展研究也流行起来,并同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社会问题不一样,因此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社会发展概念的理解也各异。

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

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第三世界由于面临着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真正自主发展的道路,以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进步,在与外部世界平等交往中重新确立自己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因此把社会发展理解为铲除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障碍,这些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密度、结构、规模;二是制度,主要指社会的阶级、阶层制度以及家庭、生产资料所有制度、宗教制度;三是个人的因素,如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因素。

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既包括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有机体规模的增大或社会系统的作用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会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合理化,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为: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脱离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一句空话,任何最优越的制度,没有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体现其优越性的。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重要保证。

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增进人们的幸福,促使人的潜能的发挥,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只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发展顺利进行。

因此,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1.3.2发展观的演进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到“增长极限论”,再到“综合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1.3.2.1经济增长论

这种观点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它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战结束以后,一大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原宗主国的控制而独立。

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自然成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另外,西方各国为谋求战后重建,同样面临着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问题。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期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标。

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增长的战略,它把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忽视发展的其他方面。

实践证明,“经济增长论”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一是以GNP为中心的发展受到资源的限制;二是忽视了社会的其他方面,产生了一些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是GNP的增长并没有真正消除贫困;四是即使这种发展最终能使人们达到相当高的物质消费水平,也不能保证人民能真正得到幸福。

1.3.2.2增长极限论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给大多数国家带来GN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至60年代末,人们开始对“发展就是增长”的思想进行全面反思。

特别是1971年由麦多斯等人撰写的《增长的极限》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震动。

“增长的极限”的中心论点是:

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认为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

人口的增长将直接形成对粮食指数增长的需求。

未来粮食的供给,决定于土地和淡水的数量,还决定于农业资本,农业资本的形成又依赖于资本投资。

而允许资本存量增长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未来粮食生产的扩大实际上决定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利用性。

至于环境污染有些直接与人口增长或农业活动有关,有些直接与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有关,有些与两者都有关系。

由于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吸收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就会到来。

《增长的极限》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该书的性质及其假设和论点上。

有人批评麦多斯忽视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有人指出麦多斯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动作用。

1.3.2.3综合发展观

在对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反思的过程中,除形成了像“增长极限论”这样的悲观论点以外,另一种新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也应运而生。

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政治民主、文化变迁、科技进步、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

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所谓整体的是指发展模式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观点,既要考虑到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各个方面,又要看到人们相互依存关系中出现的多样性,任何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从人类社会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所谓综合的是指各个部门、地区的协调一致,发展不是各个部门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过程,最终获得总体的最佳发展;所谓内生的则是指充分正确地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来促进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应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重走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老路,应寻找新的发展途径。

1.3.2.4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环境问题遍布全球并愈演愈烈的现实中,在采取了各种各样科学技术手段而未能根本奏效的情况下,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发展道路以后,所得到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伊始,联合国大会成立了由当时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首的高级专家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自下而上地发展的唯一途径。

随后又在1992年6月于里约热内卢、1994年9月于开罗、1995年3月于哥本哈根先后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可持续发展成了世纪转换之际最重要的命题和各国尤其是重大国际会议所关注的焦点。

在可持续发展的众多定义中,得到了最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共识的定义是布伦特兰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一是人类需求,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长远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全部重要因素中,人口是中心,经济是基础,环境是前提。

布伦特兰的这个定义至少体现三个原则:

公平原则,包括代内与代际间的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在环境承载限度内发展经济,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要,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三是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显然,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其内容包括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又不可分割。

1.3.3统筹城乡发展

1.3.3.1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自发的现代工业经济发展较少,传统的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外来的现代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我国经济初步出现了二元化结构。

新中国建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通过户籍制度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得到了强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农村面貌变化不大。

这使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状况仍十分严重。

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