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21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

基于“落实素养•课标达成•整体让学”的小学语文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初稿)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人》

第一部分:

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与教学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作业设计

本单元教学目标

各课目标分解描述

落实课标条目及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设计

课时安排

作业设计

识字写字:

1.认识46个生字、4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3.学写“主、门、书、我”4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x来x去”,尝试说这样的词语。

3.朗读《静夜思》并背诵积累。

4.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5.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6.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读正确、读流利,并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8.静夜思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2课时

课时一作业

1.把学过的9个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试着组两个词语吧。

2.读古诗,并试着背一背吧。

 

课时二作业

1.试着给《静夜思》画一幅美丽的插图吧。

2.和爸爸妈妈一起再背一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吧。

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识记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出诗题

1.复习学过的李白的古诗《古朗月行》、《赠汪伦》。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引出诗题——《静夜思》。

二、初读诗句,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读诗句,背诗句。

2.学习归类,认读生字。

3.自读诗句,认读生字。

形近字比较。

4.学生自读、分组读、比赛读。

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想画面,说诗意。

2.交流反馈,教师释疑。

3.小组合作说说诗意。

4.尝试巩固背诵。

四、练习书写,语境填空。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4.评价反馈,学生练习。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李白在月下思乡的课件,配着音乐,把学生带入情境。

2.师生谈话,感悟诗情。

“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3.教师范读,学生深入体会。

二、走进生活,以评促读。

1.从诗中走到生活,谈体会

“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

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3.划分停顿,练习诵读。

“你能根据老师的朗读,在该停顿的地方用‘/’画出来吗?

试着读一读吧!

4.角色表演,熟读成诵。

3、书写练习,评议指导

1.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

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教师巡视,学生练写。

4.评议指导,纠正练写。

4、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再找一找描写月亮的古诗。

1.学生背诵古诗《古朗月行》、《赠汪伦》

2.谈一谈自己对于李白的了解。

3.齐读课题。

 

4.个别学生背诵诗句。

5.认读生字。

6.自己试读,认识生字。

7.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

8.自由想象画面,说说诗句的意思。

小组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9.学生尝试背诵。

10.学生观察生字,书空,练写,改正。

 

1.欣赏图片,齐读课题。

 

2.学生自由畅谈:

难过的,悲哀的,伤心的等。

 

3.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谈。

4.学生模仿老师,边想象诗意边练习吟诵。

5.学生尝试在停顿处画斜线,并多次试读。

6.学生尝试背诵。

 

7.学生观察,发现注意的地方。

8.学生练写。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识记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体会

9.夜色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2课时

课时一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记一记课后题第二部分的词语。

 

课时二作业

1.试着读一读《基础训练》32页的《妈妈别再送我》。

2.用”______一______就________”说两句话。

 

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旁1个偏旁;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识记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你们见到过夜晚的景色吗?

夜晚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圈画并认读生字。

师:

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比赛读等方式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5.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6、开火车进行扩词。

7.认读出示词语。

胆子勇敢 原来 

从此 睡觉 散步

8.练读课文。

三、读读悟悟,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

(1)我胆子小。

(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

3.教师小结,再读诗歌。

整首儿童诗正是体现了“我”从害怕到不害怕的过程。

请大家在这首诗的前面写上序号。

4.学习第一小节。

“为什么心乱跳?

都想了什么?

”指导朗读出害怕的语气。

_____一_____就________。

你认为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四、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引导观察。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教师巡视,学生练写。

4.书写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课件:

夜空图。

)你们看,这美丽的世界有许多美丽的小星星,你们想把它摘下来吗?

只要你们把小星星上的词语读准确了,就可以摘下一颗美丽的小星星,下面我们一起来摘星星吧。

2.拍手齐读词语。

你们真棒!

都把星星摘下了。

3.老师奖励你们,带你们去看美丽的风景(课件出示:

图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片有什么想说?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夜色》。

二、学习诗歌第二小节。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2小节。

(1)检查学生小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反馈出示相应课件。

(2)“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

因为有了爸爸的帮助。

(3)爸爸是怎样帮助“我”的呢?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

(4)我想去吗?

你是从句子中哪个词语知道的?

(“我”不想去的,偏要)

(5)后来怎么样了?

 

(6)理解“……”勇敢的“我”可能还看到、听到什么?

(指名想象说话)

2.教师指导感情朗读全文。

3.填一填、读一读(课件出示练习)

再在

小鸟好像____和我说:

“小朋友,____见!

三、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与教师谈话,进入学习。

2.齐读课题。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圈一圈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5.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6.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尝试给生字组词。

 

7.学生自己在解决生字的基础上练读课文。

8.学生读完课文谈体会。

 

9.学生读诗歌,划分小结。

 

10.学生练读“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练习说话。

11.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出“我”很胆小。

12.书空练习,学习书写。

第二课时

1.学生摘星星读词语,其他学生跟读。

 

2.学生齐读词语。

3.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自主学习第2小节,思考问题:

“我”为什么后来不怕黑了呢?

 

3.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偏要”。

 

4.学生找出“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5.尝试说话“我听到了什么______,看到了什么________。

 

6.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7.练习填空。

再在

小鸟好像____和我说:

“小朋友,____见!

 

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0.端午粽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2课时

 

课时一作业

1.认读生字条中的生字,试着组几个词语。

2.把《端午粽》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课时二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读好长句子。

2.拓展阅读: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基础训练》35页上《故乡的小桥》。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识记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提出题。

 

(1)端午是什么时候?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讨论问题。

 4.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

2.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

 

3.争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同桌互读,检查。

 

.给生字组词。

5.交流识字方法。

.

7.游戏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占个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

4.评价反馈,学生再练习。

 

五.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师生游戏,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生字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教师引领,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体会“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5..学习第2,3自然段,选学生读。

6.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子?

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分给邻居?

(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教师指导,练习朗读。

长句子的断句。

学习儿歌:

遇到长句不要慌。

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1.齐读课题。

2.对课题提出疑问。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4.标出自然段。

5.同桌互读,讨论交流问题。

6.全班交流。

7.圈画生字。

8.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9.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0..交流识字方法。

11.游戏巩固识字。

1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间架结构。

13.书空,描红、练习书写。

14.评价反馈,学生再次练习。

15.学生谈收获。

 

1.游戏复习生字词语。

2.同桌互读课文。

 

3.体会“盼着”一词,体会外婆的心情。

4.朗读第一自然段。

5.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是怎么做成的。

 

8.有感情朗读课文2,3自然段。

 

9.练习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10.说说自己的收获。

能力方法

1.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表达

11.彩虹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2课时

1.认读生字,并试着组两个词语。

2.把《彩虹》一课读给爸爸妈妈听。

 

1.试着说接个“-----来-----去”形式的词语。

2.拓展阅读:

把《基础训练》37页的《鞋》读给爸爸妈妈听。

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个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识记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彩虹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3.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

4.学生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四个)

5.课文读给同桌听,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师:

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

生:

三件事情:

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4、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引导观察。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教师巡视,学生练写。

4、评价反馈。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都果园摘果子,看看哪些同学摘得多!

教师出示课件,显示苹果生字卡片。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分小组读生字。

3.齐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重点理解。

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

天上美丽的桥是什么?

读后,小组汇报交流。

生:

天上美丽的桥是雨后的彩虹。

师:

文中的“我”把彩虹说成美丽的桥,说明了什么?

师:

那“我”真的能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

为什么?

生:

不能,因为它是彩虹,像桥,而且在天空中。

师:

那课文中“我”却在这座桥上为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了好多事,又是怎么回事?

师:

“我”能想象出这么多事,说明了什么?

2.全班集体读二、三、四段,你发现了什么?

师:

从这些发现上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那么,我们也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多关心父母、家人,同学们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回答)

4.小组分段朗读、小组比赛朗读。

三、语言练习,巩固旧知。

1.你喜欢坐在彩虹桥上吗?

为什么?

荡来荡去

----来---去

---来---去

2.学习读好长句子。

复习读好长句子的儿歌:

遇到长句不要慌。

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

四、教师小结,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

除了学习,我们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和家人。

五、指导书写。

1.引导观察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评、练写。

     

 

1.齐读课题。

 

2.读课文,标画生字。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4.小组互查,学习生字。

5.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6..朗读感悟,重点理解。

7.谈体会,深入理解。

 

8.学生汇报交流。

 

9.学生练写。

9.学生思考回答:

说明我爱想象、爱思考。

 

1.学生跟读生字。

2.学生分组读生字。

3.学生齐读生字。

 

4.分小组朗读、汇报。

 

5.学生想象,汇报交流。

 

6.结合课文想想“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7.分小组朗读,小组比赛读。

 

8.练习拓展词语

---来---去

 

9.练习读好长句子。

 

10.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11.学生练习写字。

能力方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体会

语文园地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1课时

1.给爸爸妈妈背诵《寻隐者不遇》。

2.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妞妞赶牛》。

1.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学写“主、门、书、我”4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

1.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识记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我说你指的游戏。

(学生食指指着鼻子,教师说哪个人体器官,学生快速指出)

二、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

(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

(都是人体器官)

3、你还知道哪些人体器官?

(眼睛、耳朵、手掌?

?

4、集体齐读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称呼的叠词;这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2.说一说。

你还能说出哪些读轻声的词语。

四、书写提示。

1、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

2、学生上台书写笔顺。

教师检查,学生书空。

(注意三个字:

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写点)

3、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指导)

五.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贾岛。

3、请学生试说《寻隐者不遇》的意思。

(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四、课堂总结。

学了语文园地四,你懂得了什么?

1.玩“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

2.学生探索发现生字的特点。

3.自由读词语,总结读轻声的规律。

4.自由练读,小组赛读。

5.自己观察,发现书写规律。

6.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7.学习朗读,背诵古诗,了解诗人和诗意。

1.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

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1.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情感态度价值观

快乐读书吧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1课时

1.把《妞妞赶牛》读给爸爸妈妈听。

2.自己再学一首喜欢的绕口令教一教同学们。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看到大家表现的这么棒,有一位小朋友也来到了我们中间,我们一起看看她是谁呢?

1.多媒体课件出示:

《妞妞赶牛》的图片。

2.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

在做什么?

揭示主题。

预设:

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3.学生初步了解内容。

妞妞今天来就是想考考大家的,看看大家古诗背的那么好,能读好妞妞带来的这首绕口令吗?

4.朗读表演:

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二、学习练习绕口令。

1.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2.多种方式诵读:

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

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3.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

学生有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4.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妞妞赶牛》,说一说你哪一句读得最好。

三、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学生观看课件。

 

2.看图片,为主人公取名字。

 

3.学生观看课件,学习朗诵。

 

4.学生慢读,读准字音。

 

5.多种形式朗读练习。

 

6.学生展示朗读自己最满意的部分。

通过借助拼音,正确朗读。

1.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读正确、读流利,并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体会

说明:

根据单元内容不同,以上栏目可以进行取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