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25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docx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

幼儿行为矫正案例4篇

  篇一:

一例多动症儿童行为矫正案例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文章类型:

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

一例多动症儿童行为矫正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一例多动症儿童行为矫正

  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来访者因孩子的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影响了自己和周围同伴的学习和生活,前来咨询,诊断为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儿童多动症。

采用行为疗法和家庭疗法,消除孩子与母亲及同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集体活动中不断提高自信心,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经过治疗,较好的实现了治疗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并致力于促使孩子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多动症行为疗法家庭疗法

  一、一般资料

  小罗,男,11岁,小学四年级,身体发育正常。

他平时不太喜欢讲话,和同学及邻居小友接触较少,在学校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静坐,总习惯性的摆弄东西,如老师批评,可以安静几分钟,之后又摆弄起来。

他还特别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只要教师外面有动静,他总是立刻就转向声音的方向。

课间常揪女孩辫子,搞“恶作剧”,做作业时边做边玩,学习成绩中下,并经常扰乱别的同学听课学习。

家长反映,他常常一件事尚未做完,又做其他事情,有始无终.还时常情绪不稳,心神不定,不按他人指示做事情,冲动任性,做事不顾后果,不听劝告,难以管教。

  二、个人成长史

  小罗3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他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

母亲在生活方面对他非常溺爱,但在小罗的学习成绩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要求极为严格。

小罗从小性格有些内向,在母亲高压政策下,逐渐出现“反抗”行为,并将这样的行为延伸至学校的同学,出现冲动好斗。

他的父亲一般不参与对他的教育,只在经济方面有些支持。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

小罗,在同龄孩子中智力正常,但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

  在学校生活中,难以与同学相处,老师对他的行为也较为苦恼。

成为

  家长和老师心中的“问题孩子”。

  个人陈述:

在班级里,我是调皮、好动,总爱惹事,但本来我不

  是故意的。

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周末带他们出去玩,而我却要学这学

  那的,没有时间玩。

每个月我只能见爸爸一次,他们都说我是没有爸

  爸的孩子。

所以,谁这样说我,我就打谁。

现在,他们都不和我玩了,

  老师也不喜欢我......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小罗,身高适中,整体偏瘦。

戴一副大大的眼镜,镜片较厚。

  妈妈陪同而来,但与妈妈一前一后,距离较远。

进到咨询室,眼

  神飘忽不定,并不情愿的自己找角落的椅子坐,且不停的扭动,

  抠抠这里,摸摸那里。

在问话的时候总是在问题还未结束,便立

  即抢着回答,并听不进去别人的话。

  

(二)他人的反映

  母亲主诉:

小罗三岁时候,我和他爸爸离婚,那时候他还小,我

  想着,早离了,他也早适应,不会对以后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家里,

  我比较宠他,多数时候都尽力满足他的要求,总觉得不要让孩子受委

  屈。

在教育他的方面,我又“望子成龙”,希望他在同龄孩子里面,

  是出类拔萃的。

我一个人忙里忙外,陪他的时间很少。

他一直不喜欢

  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总是自己在家翻翻东西,动这动那的。

刚开

  始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大问题,可这半年来,我发现他在家里遇到不能

  满足的事情,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学校老师也反映,他在

  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还欺负同学。

我看他现在看他喜欢的动画片都坐

  不住,所以带他来咨询。

  五、心理测验结果

  WISC-CR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测试结果:

IQ分数是86,属于中

  等智力水平;

  CBCL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

活动能力因子得分,社交能力

  因子得分,学校情况因子得分,行为问题总粗分得分为55;

  学习成绩评估结果:

学习成绩较差。

  六、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综合上述收集的资料,可以看出,家庭中父母离异给孩子的心灵

  造成了影响,以致使求助者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出现了困难。

母亲对孩

  子的管教方式,也成为了孩子日后“逆反心理”的来源。

求助者智力

  正常,但其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

  自控能力差的特征,已经影响学习,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

  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

综上,可以诊断为儿童行为异常问

  题——儿童多动症。

  

(二)诊断依据

  1、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或其他神经精神病史,患儿的母孕期情况

  及幼儿期生长发育均正常。

  2、临床特点:

(1)活动过度:

大多始于幼儿早期,进小学后表

  现显著。

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凡能碰的

  东西部要碰,喜挑逗,常与同学斗殴。

(2)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时不

  专心,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对来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应。

(3)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会无故叫喊,无耐心,做事急匆匆。

(4)学习

  困难:

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动带来学习上的困难,部分儿童存在

  认识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

病程,通常为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

  6个月以上。

  3、最终诊断:

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儿童多动症。

  (三)鉴别诊断1、精神发育迟滞:

智力低下的儿童常有多动症状,但主要症状

  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学习接受能力差,成绩不良,多数

  仅能达到较代水平,重度者不能接受教育,判断能力和理解力差等特

  点可与多动症区别。

两者并存者,可分别作出诊断。

  2、精神分裂症:

早期可可能表现为不遵守学习纪律、活动过多、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容易与多动症混淆。

但精神分

  裂症患者会逐渐出现其特殊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淡漠、孤僻离

  群、行为怪异等,据此与多动症相鉴别。

  3、品行障碍:

某些品行障碍的儿童也常表现为不安心学习、多

  动,但基本突出问题是以反复地、持续地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别

  人和公共利益的反社会行为。

  4、抽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头面部、四肢或躯干群不自主的快速、短暂、不规则抽动、如挤眉弄眼、耸肩、歪颈、挥手等,也可以伴有

  不自主的发声抽动,易被误认为多动症或顽皮,通过仔细的精神检查

  容易发现抽动症的特点,可与多动症相鉴别。

但需要注意抽动障碍患

  者约20%合并多动症。

  5、儿童孤独症:

孤独症患者伴有多动、冲动和注意障碍的同时,

  还具有言语障碍、人际交往和沟通困难、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等典型

  临床表现,据此与多动症相鉴别。

  6、情绪障碍:

儿童在焦虑、抑郁或躁狂状态的情况下都会表现

  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患者也可能因为经常受到老师和

  家长的批评,或因为要求没有满足而产生焦虑、不愉快情绪。

两者的

  区别在于情绪障碍患者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是情绪问题,病程呈发作

  性,持续时间较短。

多动症表现的是长期持续性注意缺陷和活动增多。

  (四)病因分析

  

(一)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父母遗传因素对小罗多动症的形成可能有影响。

  2、父母家庭不和的现实原因,可能在母亲怀孕期间生理、心理

  情绪状况不好,同样可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二)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小罗从三岁开始,在单亲家庭生活,母亲的溺爱养成他任性、

  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而同时,母亲对他学习方面的严格要求,又使

  篇二:

幼儿园个案研究矫正幼儿退缩行为的案例

  幼儿园个案研究:

采用模仿疗法矫正幼儿退缩行为的实施案例

  一、被矫正幼儿的情况分析:

  1、幼儿的一般情况:

  黎××:

女,5岁半,幼儿园大班幼儿,该幼儿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奶奶抚养,一直到入园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领回家中,该幼儿文静、内向、胆小、性情孤僻、不合群。

  2、问题行为的表现:

  该幼儿刚入园时较胆小、性情比较孤僻、不合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在老师及同伴的带动和鼓励下参加一些活动,在语言方面,该幼儿基础较好,对音乐也较感兴奋,但是近来该幼儿经常哭泣或不肯来园,有时,不知在想些什么,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

  3、可能的原因:

  1)该幼儿出生后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母亲不太关心自己的女儿,据调查,该幼儿自小到大,一直由奶奶带着呆在家里,极少出去玩,更难与其他幼儿交朋友,现在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关系不和,母亲经常在外玩,父亲较孤僻,不太爱讲话,这就造成了家庭气氛沉闷,缺少轻松、愉快的氛围。

  2)由于幼儿是插班生,因此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时,想加入到他们的游戏行列,但是没有人主动地请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游戏,比较被动,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戏。

  3)只要该幼儿不顺她母亲的意,她妈妈就又打又骂,造成幼儿心理紧张。

  二、矫正前准备:

  1、设计编制教育内容。

  故事:

亮亮和默默,兰兰哭了,兰兰懂事了。

  游戏活动:

出鼓传手帕,谁念得好,找朋友。

  2、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在矫治前,教师通过家庭将矫治计划、方案告诉家长。

使家长明确,并积极支持配合教师进行矫治

  篇三:

小学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注意力缺陷行为矫正应用案例

  目前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和功课很不满意,操心之余,甚至予以打骂。

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儿童注意力缺陷发作期,随意打骂不但给孩子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加重了孩子的症状。

儿童注意力缺陷又叫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

这类患儿通常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会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

  一、矫正对象基本情况

  该研究对象为小宝(化名),独子,男,小学三年级,10岁。

出生于中等生活水平的城市家庭,家长文化水平均为大学本科。

小宝父亲工作较忙,每天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他的日常生活,母亲在下班的时候照顾小宝生活和功课。

其他时间主要为保姆照顾其生活与饮食。

小宝比较听话,有一定的自理及自我管理能力,但注意力缺陷行为主要体现为在生活上丢三落四,如,经常衣服穿不整齐或穿反,每次都要纠正;东西乱丢,经常忘了放在哪里;早起后和睡觉前刷牙没有养成习惯;要求在家中要穿拖鞋,但是都是要提醒完才穿,一会儿又会打起赤脚,屡犯屡教,屡教屡犯,屡教不改。

在做功课时经常出现漏题现象,写的字也常缺笔少划,所认的字有相当部分在过一段时间后会忘记掉,考试成绩因此而大受影响。

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他消除注意缺陷行为,养成严谨、细致、专心、注意细节的良好习惯。

  二、矫正过程

  

(一)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

  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当复杂,现在仍然没有定论,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神经生理问题、金属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

其中,父母们注意夫妻间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减少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可能性。

另外,尽量给孩子吃自然、绿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处。

  一般而言,儿童在注意力的保持与集中方面总比大人差些。

由于脑神经的不成熟,心理上的幼稚,儿童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课业时,其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地专注;同时,他们没有对学习的收益与后果产生预期,自我克制能力差。

因而,如果儿童不专心听讲的时间只有课上的一小部分时间,这属于成长中的正常情况,不必大惊小怪。

  

(二)持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小宝注意力缺陷行为的原因可能是:

  1、孩子认为从头到尾完整地做完一件事情是件麻烦的事,很烦。

  2、不妥行为出现后,家长由于都较忙,没有及时进行教育和更正,使孩子在长期随性的生活习惯中形成无所谓的观念。

上小学以后,即使这些行为非常的明显,也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3、孩子放学回家后,户外活动较少,呆在电视前的时间相对较多,可以长时间相对专注地呆在电视机前、甚至对动画片出现入迷的程度,另一方面,其对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相对来说更是不太关注。

  4、父母亲经常为孩子的事情或家庭琐事吵架或冷战。

  三、矫正过程

  

(一)实施矫正步骤

  第一步:

改变错误认知。

在取得孩子双方父母的支持和配合下,要求大人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对家庭问题进行讨论或争吵,并在适当的机会,告诉孩子,大人争吵只是为解决问题,或者是对孩子的教育观点不同以引起的辩论,目的都只有一个,父母亲都是要为孩子好;在行为技能训练之前,研究者让母亲对个案进行每一项日常生活细节知识的传授,很严肃地告知孩子生活细节的重要性和不注意生活细节的危害性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及做功课认真细致的重要性。

第二步:

行为技能训练。

包括研究者分步骤示范目标行为(包括从早上起床后到上学前所必须做的事项、放学回家后的功课和玩耍之间的时间观念、睡觉时间、以及在玩具收拾、看电视的时间限定、做作业的时限及作业完整程度、学习用品的收拾等方面),个案分步骤模仿、研究者边示范边指导、个案演习、研究者反馈。

研究者安排母亲一起在场,观察标准的生活事项技能,以便在家指导个案。

  第三步:

使用代币制。

研究者与个案及其家长一起协商如何使用代币制来帮助孩子逐步养成细心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1周兑换代币的时间由个案自己决定,可以每天1次,也可以积累足够的代币后向妈妈兑换。

从第2周开始,兑换代币的时间为1周1次,规定在每周日20∶30向妈妈兑换。

1个月后,兑换时间改为1个月一次。

  第四步:

结合有效的训练活动。

本次行为矫正为孩子选择了硬笔书法、游泳和每周一次到有公园玩户外活动(以所奖励的代币兑换,玩滑梯等),提高孩子感觉统合的训练机会。

家长还应让儿童有计划地参加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如走平衡木、剪纸、摆积木、玩泥巴、走迷宫、溜冰以及各种球类、体操等活动。

  

(二)外部环境支持:

  注意力缺陷行为在日常生活矫正过程中,家长配合注意在学习方面的两个重要的外部环境支持:

  1、给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

应在孩子的房间里,尽量少给孩子呈现与学习无关的刺激,因为这种孩子很容易受无关刺激所吸引。

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最好关上电视,不要大声说话,以免打扰孩子。

  2、培养孩子对事物广泛而持久的兴趣。

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总会很投人、很专心,小孩也是如此。

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就越容易形成。

培养儿童的兴趣,可采取诱导的方式。

如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可以利用小孩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小孩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引发孩子的识字兴趣,然后用卡片、积木教孩子拼、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3、注意培养孩子阅读文字书的能力。

这种孩子一般都伴有不爱阅读文字、爱看带插图的书的习惯。

许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已经上高中了还总是看卡通书。

家长尤其要培养孩子快速阅读的习惯,要让孩子借助上下文猜测不认识的字的意思。

  三、矫正结果与评估

  

(一)观察期:

  孩子在观察期各种注意力缺陷行为相对较为突出,母亲命令他及时改正后,下次仍是需要提醒。

  

(二)治疗期:

  1、与孩子约定好四个兑换准则

  2、治疗记录:

  孩子的各项粗心行为在代币使用的第一天突然下降,其原因是孩子记住了正确的生活细节,同时可以通过正确的行为获得代币得到奖励,如果出现遗忘时及时给予提醒并扣减较少数量的代币。

及时强化比延迟惩罚更为有效。

孩子对记录其行为奖励及惩罚的代币记录本很在意,做了好事后还会记住向家长报告,要求家长马上登记在册。

与孩子约定好一周兑现一次,家长信守承诺,在周末将结算的代币兑换成孩子要求的同等价值的物品。

3周后,孩子在生活细节方面经常在要粗心的时候能有意识的及时纠正,同时在做作业时粗心的现象大为减少,考试时因为粗心而扣的分数大为减少,成绩很快上升。

  (三)追踪期:

  根据孩子的实际有意识的好习惯情况,确定半年后停止代币,进行入追踪期。

孩子各项生活行为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结束治疗后的第1周有较明显的下降,可能是个案对失去奖励的一种对抗行为,也可能是习惯的养成需要更多的时间。

结果证明,结合使用改变认知、行为技能训练和代币制3种方法矫正注意力缺陷儿童行为是有效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