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628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docx

复习思考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章节答案

第一章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D)

A数据的统一控制B、数据共享性和统一控制

C、数据共享性、数据独立性D、数据共享性、数据独立性、统一控制

2.数据库系统中,负责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定义和修改的人员是(A)。

A.数据库管理员B.专业用户C.应用程序员D.最终用户

3.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DDL语言的功能是(B)。

A.实现对数据库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

B.描述数据库对象的结构,为用户建立数据库对象提供手段

C.用于数据的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通信控制

D.提供数据初始装入、数据转储、数据库恢复、数据库重新组织等手段

4.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B)

A.相互调用B.DBMS调用OSC.OS调用DBMSD.并发运行

5.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很高                 D.数据独立性高

6.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D    )。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之间的联系       D.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7.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__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___________。

8.数据管理经历了___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_三个发展阶段。

9.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是__整体数据结构化________。

10.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三个主要缺陷是数据冗余高、数据不一致性___和____和数据联系弱_________

11.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主要包括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

12.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是___DBMS_________

13.数据库系统(DBS)是由硬件、软件(应用系统、开发工具、DBMS、OS)、数据库、数据库用户_四部分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软件是DBMS;最重要的用户是DBA。

14.DBS中负责数据库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定义和修改的人员,称为___DBA_____。

15.DBS中使用宿主语言和DML编写应用程序的人员,称为__应用程序员_______。

16.DBS中,使用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人员,称为__最终用户__________。

17.对数据的访问是建立在_______读___和__写________两个操作基础上的。

18.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通常提供_数据定义_、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库维护。

1.2数据模型

19.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能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A)。

A.实体B,实体集C.字段D,记录

20.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性在信息世界中称为(C)。

A.实体B.实体标识符C.属性D.关键码

21.层次模型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B)。

A.每个结点均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父结点B.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

C.不能有结点无父结点D.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

22.E—R方法的三要素是(C)。

A.实体、属性、实体集B。

实体、码、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D.实体、域、候选码

23.所谓概念模型,指的是(D)。

A.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B.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数据化

C.实体模型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化表示D.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中间层次

24.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应用,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阶段需将(A)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E—R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网状模型

25.当关系有多个候选码时,则选定一个作为主码。

若主码为全码时应包含(D)。

A.单个属性B.两个属性C.多个属性D.全部属性

26.在基本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C)。

A.行列顺序有关B.属性名允许重名

C.任意两个元组不允许重复D.列是非同质的

27.E-R模型是(A)。

A.概念数据模型B.结构数据模型C.层次数据模型D.网状数据模型

28.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   D  )。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E-R模型

29.根据不同的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分为____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型______、面向对象型。

30.现实世界中,事物的个体在信息世界中称为_实体,在机器世界中称为_记录____。

31.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每一个特性在信息世界中称为_属。

在机器世界中称为_字段。

32.数据模型应当满足比较真实的描述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计算机实现_。

33.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__码_______。

34.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是__物理数据描述和_逻辑数据描述_____。

其中物理数据描述是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______逻辑数据描述______是指程序员或用户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35.属性的取值围称为该属性的____域___________。

36.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___信息(概念)模型________。

37.最著名、最为常用的概念模型是_____E-R模型______。

38.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数据结构、_数据操纵和完整性约束______三部分。

39.E-R方法的三要素是__实体_、_属性_、联系__。

40.在E—R图中,用__矩形______表示实体类型;用___菱形______表示联系类型;用____椭圆______表示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41.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_层次模型________。

在该类模型牛,上一层记录类型和下一层记录类型间的联系是___一对多________。

42.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网状模型_____。

43.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_关系模型__________。

44.关系数据库是以__关系模型__为基础的数据库

45.关系模型由___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_____三部分组成。

46.利用____关系_______描述现实世界。

一个关系既可以描述__一个实体及属性__,也可以描述__实体间的联系__________。

47.在关系数据库中,二维表称为一个___关系___,表的每一行称为___元组(记录_,表的每一列称为______属性(字段)__。

1.3数据库系统结构

48.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A)。

A.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B.模式改变,模式不变C.模式改变,模式不变

D.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49.数据库系统中,用(D)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外模式B.存储模式C.模式D.模式

50.数据库系统中,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用(A)描述,它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接口。

A.外模式B.存储模式C.模式D.模式

51.数据库系统中,物理存储视图用(C)描述。

A.外模式D.用户模式C.模式D.模式

52.数据独立性是指(B)

A.数据之间相互独立B.应用程序与DB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C.数据与磁盘之间相互独立D.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相互独立

53.数据库系统达到了数据独立性是因为采用了(D)。

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D.三级模式结构

54.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C)。

A.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B.模式改变,模式不变

C.模式改变,模式不变D.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55.为了保证了数据库系统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DBMS提供了三级模式、两级映像功能。

56.DBMS提供____DDL____(SQL),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映象,定义数据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57.DBMS提供_DML_(SQL),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检索和更新等操作。

问答题:

(简答题我就不给答案了,基本上都是书上的容。

注意: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什么是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作用及三要素是什么?

3.数据模型应当具备的条件?

4.简述ER模型与关系模型主要特点。

5.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其优点是什么?

6.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什么是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7.数据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8.DBA的职责是什么?

第二章关系完整性及关系代数

58.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A)

A.∪,-,×,π和σB.∪,-,∞,π和σ

C.∪,∩,×,π和σD.∪,∩,∞,π和σ

59.从一个关系中选择指定条件的元组构成一新关系的关系代数运算是(B)

A.投影B.选择C.连接D.并

60.R为4元关系R(A,B,C,D),S为3元关系S(B,C,D),R∞S构成的

结果集为(A)元关系。

A.4B.3C7D.6

61.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C )。

A.完整性规则             B.数据结构                     C.恢复                   D.数据操作

62.根据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一个关系中的主码(B)

A.可以取空值B.不能有两个

C.不可以做为其他关系的外键D.不可以是属性集合

63.完整性规则要求主码取值__唯一__。

64.完整性约束条件所用的对象有___列___、___元组___和__表___三种。

65.完整性控制机制应有___定义功能、检查功能、处理违背完整性约束条件__三方面的功能。

66.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分为____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_________。

67.关系数据操作语言(DML)有两种不同类型:

关系代数型和___关系演算_______。

68.关系代数的连接运算中当θ为“=”的连接称之为___等值连接_____;比较的分量是相同的属性组时,则称为自然联接。

69.若对R,S两个关系进行关系代数运算,其结果为R1,若R1中的结果既属于R又属于S,是对关系进行了____交____;若R1中的结果既属于R或属于S,是对关系进行了____并_若R1中的结果只属于R不属于S,是对关系进行了___差_。

70.自然连接由____笛卡尔积_、_____选择____、__投影_______组合而成。

简答题

1.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有哪些?

如何用这些基本运算来表示其他的运算?

2.关系与普通的表格、文件有什么区别?

3.试述笛卡尔积、F连接、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有时么区别?

4.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码的属性值也可以为空?

什么时候可以为空?

第三章 SQL语言

71.下列四项中,不正确的提法是(   C  )。

A.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国际标准语言

B.SQL语言具有数据定义、查询、操纵和控制功能

C.SQL语言可以自动实现关系数据库的规化

D.SQL语言称为结构查询语言

72.逻辑表达式运算的结果是(C)。

A.数值型B.字符型C.逻辑值D.日期型

73.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实现“收回用户U4对学生表(STUD)中学号(XH)的修改权”这一功能的是(C)。

A.REVOKEUPDATE(XH)ONTABLEFROMU4

B.REVOKEUPDATE(XH)ONTABLEFROMPUBLIC

C.REVOKEUPDATE(XH)ONSTUDFROMU4

D.REVOKEUPDATE(XH)ONSTUDFROMPUBLIC

74.建立索引的目的是(A)。

  A、提高查询速度的手段  B、重新排列数据行的顺序

 C、为了更好地编辑记  D、为了更好地计算

75.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实现参照完整性控制的语句是:

(D)。

A.FOREIGNKEYB.PRIMARYKEY

C.REFEBENCESD.FOREIGNKEY和REFERENCES

76.在SQL的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关于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的语句(C)。

A.NOTNULLB.UNIQUE

C.NOTNULL、UNIQUE及CHECKD.NOTNULL和UNIQUE

77.使用SQL的ALTERTABLE语句修改基本表时,如果要删除其中的某个完整性约束条件,应在语句中使用(B)短语。

A.MODIFYB.DROPC.ADDD.DELETE

78.用SQL语句CREATETABLES(NOC(4)NOTNULL,NAMEC(8)NOTNULL,SEXC

(2),AGEN

(2)),可以插入到表中的是(B)

A.(’1031’,’曾华’,男,23)B.(’1031’,’曾华’,NULL,NULL)

C.(’NULL’,’曾华’,男,23)D.(’1031’,’NULL’,男,23)

79.将查询SC表的权限授予用户U1,并允许该用户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实现此功能的SQL语句是(D)。

A..GRANTSELECTTOSCONUlWITHPUBLIC

B.GRANTSELECTONSCTOU1WITHPUBLIC

C.GRANTSELECTTOSCONUlWITHGRANTOPTION

D.GRANTSELECTONSCTOUlWITHGRANTOPTION

80.在SQL中,CREATEVIEW语句用于建立视图。

如果要求对视图更新时必须满足子查询中的表达式,应当在该语句中使用(D)短语。

A.WITHUPDATEB.WITHINSERT

C.WITHDELETED.WITHCHECKOPTION

81.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中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A)。

A.左外联接B.右外联接C.外部并D.外联接

82.下列SELECT子句中,忽略空值(null)的是(D)

A.列名B.COUNT(列名)、C.COUNT(*)D.AVG(列名)、MAX(列名)

83.SQL语言引入了视图的概念。

以下关于视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视图由若干表组成,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

B.视图的存在提高了并发程度

C.视图与基本表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逻辑定义的虚表

D.视图简化了SQL查询命令的使用,但是不提高查询效率

84.SQL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是通过____Grant_和Revoke______语句完成的。

85.数据库的核心操作语句是____SELET_________。

86.在SQL中,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中,字符串匹配的操作符是____like______;与0个或多个字符匹配的通配符是_%__;与单个字符匹配的通配符__-___。

87.SELECT查询语句,若希望查询的结果不出现重复元组,应使用_distinct__关键字

88.SELECT语句中,__where________子句用于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使用_orderby_________子句将查询结果排序;使用_groupby_________子句可按指定列的值分组,同时使用___having___子句可提取满足条件的组。

89.DML包含哪些SQL语句_updatedeleteinsert___。

90.在SQL语句中,用____alter____命令可以修改基本表的结构,用____update___命令可以修改基本表中的数据。

91.设有如下关系R(NO,NAME,AGE,CLASS),NO为主码

(1)插入一条记录(’25’,‘明’);insertintoR(no,name)values(‘25’,’明’__。

(2)删除姓王的学生记录;deletefromRwherenamelike‘王%’_______。

(3)将所有’95101’班号改为’95091’;__updateRsetclass=’95091’whereclass=’95101’___。

简答题

1.什么是基本表?

什么是视图?

两者间的区别是什么?

2.试述视图的优点?

3.是否所有的视图都能更新?

为什么?

哪类视图可以更新?

哪类视图不可更新?

举例说明?

4.相关子查询和不相关子查询有什么区别?

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92.名,年龄.性别,成绩。

专业),则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C)。

A.B.学号,C.学号D.学号,,年龄

93.设一关系模式为:

运货路径(顾客,顾客地址,商品名,供应商,供应商地址),则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C)。

A.顾客,供应商B.顾客,商品名

C.顾客,商品名,供应商D.顾客,顾客地址,商品名

94.下列有关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如果关系模式R∈lNF,且R中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主码。

则R是2NF

B.如果关系模式R∈3NF。

X,Y∈U,若X→Y,则R是BCNF

C.如果关系模式R∈BCNF,X→→Y(Y不包含于X)是平凡的多值依赖,则R是4NF

D.一个关系模式如果属于4NT则一定属于BCNF;反之不成立

95.关系模式学生(学号,课程号,名次),若每一名学生每门课程有一定的名次,每门课程每一名次只有—名学生,则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B)。

A.(学号,课程号)和(课程号,名次)都可以作为候选码

B.只有(学号,课程号)能作为候选码

C.关系模式属于第三式D.关系模式属于BCNF

9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D)。

A.若X→→Y,其中Z=U-X-Y=Φ。

则X→→Y称为非平凡的多值依赖

B.若X→→Y,其中Z=U-X-Y=Φ。

则X→→Y称为平凡的多值依赖

C.对于函数依赖Al,A2,…,An→B来说,如果B是A中的某一个,则称为非平凡函数依赖

D.对于函数依赖Al,A2,…,An→B来说,如果B是A中的某一个,则称为平凡函数依赖

97.能消除多值依赖引起的冗余的是(C)。

A.2NFB.3NFC.4NFD.BCNF

9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第三式不能保持多值依赖B.第四式肯定能保持多值依赖

C.BC式可能保持函数依赖D.第四式不能保持函数依赖

99.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C)。

A.式B.模式设计C.数据依赖D.数据完整性

100.在关系模式R(ABCD上成立的函数依赖集={A→C,C→B},则关R的候选码为(A)

A.ADB.BC.CD.BC

101.关系数据库规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如下问题(C)

A.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B.降低程序开发难度

C.插入、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02.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在多个储蓄所存取款,储蓄所与储户之间是(D)。

A.一对一的联系B.一对多的联系C.多对一的联系D.多对多的联系

103.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容:

数据依赖、式、模式设计方法(分解)。

其中数据依赖__起着核心的作用。

104.X→Y是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在当前值r的两个不同元组中。

如果x值相同,就一定要求___Y值也相同_。

也就是说,对于X的每一个具体值,都有_Y唯一的具体值___与之对应。

105.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成多个关系模式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___保持函数依赖性和无损联接性______。

106.对于函数依赖X→Y,如果Y包含于X,则称X→Y是一个___平凡函数依赖____。

107.对属性集U上的一个多值依赖X→→Y(X,Y是U的子集)。

如果___Z=U-X-Y=Φ_______,则称___X→→Y______是一个平凡的多值依赖。

108.数据库设计的六个主要阶段是:

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实施阶段、运行维护。

109.如果一个关系不满足2NF,则该关系一定也不满足__3NF___(在1NF、2NF、3NF围)。

110.一个分解满足无损连接分解,那么分解的关系能够通过_自然连接__运算恢复到原来的关系模式。

111.关系规化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12.低级式的关系模式对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113.3NF与BCNF的区别和联系各是什么?

114.设一关系为:

学生(学号,,年龄,所在系,出生日期),判断此关系

115.属性组属于第几式。

为什么?

116.下面的结论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错误的?

对于错误的请给出一个反例说明之。

117.

(1)任何一个二日关系是属于3NF。

118.

(2)任何一个二目关系是属于BCNF。

119.(3)任何一个二目关系是属于4NF。

120.(4)若R·(B,C)→R·A,则R·B→R·A,R·C→R·A

简答题

1.试述1NF对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产生的不利影响,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2.为什么要将低级的式进行分解,分解的原则是什么?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121.概念设计的结果是(B)。

A.一个与DBMS相关的概念模式B.一个与DBMS无关的概念模式

C.数据库系统的公用视图D.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词典

122.在数据库设计中,E—R模型是进行(B)的一个主要工具。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

123.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B)

A.需求分析阶段B.逻辑设计阶段C.概念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

124.设计数据库时首先应该设计(C)

A.数据库应用系统结构B.DBMS结构

C.数据库的概念结构D.数据库的控制结构

125.概念结构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产生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该概念结构主要反映

A.应用程序设计人员的编程需求B.用户的信息需求

C.数据库系统的维护需求D.DBA的管理信息需求

126.数据库系统的逻辑设计主要是将__概念模型___转化成DBMS能处理的模式。

127.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来实现应用,则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阶段需将_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

128.概念设计的结果是得到一个与____DBMS__无关的概念模式。

第六章   数据库保护

129.恢复机制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冗余数据,最常用的技术是(D)。

A.数据镜像B.数据转储C.登录日志文件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