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512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docx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概述

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2009年08月07日  点击数:

78  来源:

中国森防信息网

 

 

松材线虫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1 主题内容及应检范围

1.1 本办法规定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Nickle的检疫检验及检疫处理操作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林业植物检疫机构对松科植物中松属Pinusspp.、冷杉属Abiesspp.、云杉属Piceaspp.、雪松属Cedruspp.s、落叶松属Larixspp.植物的树木、枝条、伐桩、木材(含原木、锯材、切片)及其制品(含包装材料、电缆盘等)的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

2 产地检疫

2.1 踏查

2.1.1 在由松科植物构成的,或以松树为主的生态林、用材林,特别是有松树栽植的风景名胜地,疫情发生区及毗邻地区,曾调入染疫木材(含原木、锯材、切片)及其制品的城镇、工矿企业、交通干线附近、无线通讯台站、广播电视信号台站、电力线路、仓库、码头、车站、驻军营房、贮木场及加工场(点)、集贸市场,以自然界线、道路为单位进行线路(目测)调查。

2.1.2 调查松树的针叶是否有黄绿色、黄褐色、红褐色萎蔫,是否整株枯死或未全部变红仍有部分呈绿色;枯死树针叶在小枝上当年不脱落(如黑松、马尾松等)或脱落(如思茅松);树脂分泌急剧减少,甚至停止;材质干枯,有蓝变现象。

2.1.3 调查松树是否有天牛危害的羽化孔、侵入孔、蛀道等痕迹。

2.1.4 需进一步确定疫情的,应取样进行分离鉴定。

2.1.4.1 在树干的下部(胸高处)、中部和上部(主侧枝交界处),用斧子、柴刀、木锯或木钻(钻头直径1-1.5cm)在木质部采集样品。

2.1.4.2 取样时在取样部位剥净树皮和外围木质部,直接砍取100-200g木片;或剥净树皮和外围木质部,用手摇钻从木质部至髓心钻取100-200g木屑;或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圆盘。

样品标签须填写清楚(包括采集地点、寄主、时间、采集人),与样品一起放入塑料袋内,用橡皮筋扎紧,带回室内检验。

2.2 贮木场及加工场(点)、集贸市场调查

2.2.1 木材(含原木、锯材、切片)及其制品采取楞垛表面或分层方式设点抽样调查。

2.2.2 调查数量每批次按总量(m3、垛)的5%-10%抽取,疫情严重的应全部进行抽样调查。

2.3 疫情监测

2.3.1 定期普查

2.3.1.1 对辖区内由松科植物构成的,或以松树为主的生态林、用材林以及松木贮木场及加工场(点),或人为活动频繁的公路两旁松林,应进行定期普查。

2.3.1.2 每年3-5月和8-10月,应对上述地区的松林进行全面普查。

2.3.2 人工监测

2.3.2.1 在疫情发生区及毗邻地区,在当年秋季刚刚枯死的病树树干下部(胸高处)、中部和上部(主侧枝交界处),剥净树皮,选取靠近蛀道、蛹室部位,用手摇钻钻至树心,取松木木屑(100-200g)进行分离鉴定。

2.3.2.2 对已确定发现松材线虫的林分,应对周围松林进行全面调查,以确定疫情发生范围。

2.3.3 打孔流胶法监测

2.3.3.1 对于松材线虫发生区或其边缘的松树,若外观正常,针叶无明显变色可以用打孔流胶法做初步诊断,要确定是否感染了松材线虫还需进行取样分离诊断法进行确认。

2.3.3.2 使用锤子和打孔器或铳子(直径10-15mm)在松树主干上打一可见木质部的圆孔,位置和方向不限。

2.3.3.3 在春、夏、秋季,打孔后24h即可进行观察;在冬季,打孔后48-72h进行观察。

2.3.3.4 观察打孔后松树流脂情况,按下述标准确定流胶级别。

   一级流胶:

树脂从孔口流下,渗出量很多;

   二级流胶:

树脂从孔口流下,渗出量较多;

   三级流胶:

树脂沉积在孔口下缘;

   四级流胶:

树脂渗出到圆孔壁上,呈粒状;

   五级流胶:

孔壁上无树脂流出。

2.3.3.5 对于三至五级流胶的松树,按2.1.4进行取样分离鉴定。

2.3.4 天牛引诱剂监测

2.3.4.1 于松褐天牛羽化期,在通风良好便于观测的山顶或林道旁设置诱捕器。

诱捕器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诱捕器间距50-100m。

2.3.4.2 羽化高峰期1d检查1次,其余时间每隔3-5d检查1次。

将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活体进行分离鉴定。

3 调运检疫

3.1 抽样比例

3.1.1 木材(含原木、锯材)及其制品按货物总量的0.5%-10%抽样,但样本数最低不得少于5个。

3.1.2 树木、枝条、伐桩按货物总量的1%-5%抽样,但样本数最低不得少于5个。

3.2 抽样方法

3.2.1 木材(含原木、锯材)及其制品、枝条、伐桩,采取表层或分层方式设点抽样检查。

3.2.2 抽取有蓝变特征或有天牛危害症状的树木、枝条、木材(含原木、锯材)及其制品。

3.3 现场检验

3.3.1 检查木材(含原木、锯材)及其制品的截面是否有松脂痕迹、密度明显减轻、木质部有蓝变现象及有天牛危害的蛀道、蛹室。

3.3.2 检查枝条、伐桩及其制品是否有天牛蛀道、蛹室、补充营养取食痕迹。

3.3.3 对有蓝变、天牛蛀道、蛹室的样本,每个样本取2份样品带回室内做进一步鉴定。

取样品时注意选取靠近蛀道、蛹室的部位,所取样品不得带有树皮。

4 检疫检验

4.1 对产地检疫、调运检疫所取的样品(含诱集到的天牛成虫)经制备后,采用贝尔曼漏斗法或浅盘法进行分离、镜检。

具体方法见附录1。

4.2 根据以下特征,鉴定是否属伞滑刃属:

虫体通常细长,唇区高,缢缩明显。

口针有小的基部膨大。

排泄孔位置通常在中食道球后方。

阴门有时突出,后阴子宫囊长。

雌虫尾端钝圆或尖。

交合刺大而狭,基部通常有明显的喙。

雄虫尾部向腹面弯曲,尾端尖,有一短的尾端交合伞。

在尾部通常有2对乳突,1对在肛门前,1对在肛门后。

无导刺带(引带)。

分属检索表见附录2。

4.3 对照松材线虫形态特征,鉴定是否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Nickle。

松材线虫与近似种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见附录3。

5 除害处理

5.1 发现携带松材线虫的木材(含原木、锯材)及其制品、枝条、伐桩等,可采取切片处理、热处理、熏蒸处理、销毁处理。

5.2 将病木切成厚度不超过1cm的碎片后用作纤维板、纸浆等工业原料。

或将病死木用旋切机切成厚度为3mm以下薄片,经80℃烘房热烘6h,制成刨花板、胶合板。

5.3 熏蒸处理方法见附录4。

5.4 将病树去皮锯板后置于热处理房,加热至木材中心温度达到65℃以上并保持2-3h(或利用微波处理),取出检查松材线虫死亡率,若死亡率达不到100%,继续进行处理直至松材线虫全部死亡为止。

5.5 如不具备上述条件,就地烧毁。

                               附录1 线虫分离方法  

   分离线虫可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和浅盘法。

   贝尔曼漏斗法 将玻璃漏斗(直径为10-15cm)置漏斗架上,下面接一段(10cm左右)橡皮管,橡皮管上装一个止水夹。

将劈成“火柴杆”状大小的分离材料,取湿重10g,用两层纱布包好,放入漏斗中,然后放入清水,清水以浸没分离材料为度。

经过4-24h,由于趋水性和本身的重量,线虫离开植物组织,并在水中游动,最后沉降到漏斗底部的橡皮管中。

打开止水夹,取底部约5-15ml的水样,其中含有样本中大部分活动的线虫。

在解剖镜下检查,如果线虫的数量少,可以离心(1500r/min,2-3min)沉降后再检查。

   浅盘法:

浅盘分离装置主要由两只不锈钢浅盘组成,其中口径略小的一只底部为粗网筛,放在另一只浅盘上面。

将两层纱布打湿铺于筛盘上,把样品劈碎(或钻取的木屑)置于筛盘纱布上,慢慢注入清水,使水浸没样品。

分离结束后,移去筛盘,把大盘内的分离液集中于小烧杯内。

小烧杯内的线虫分离液可通过自然沉降或离心机(1500r/min,2-3min)浓缩至适宜的量,以便镜检。

   常规镜检:

分别将各标号盛有线虫分离液的培养皿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先确认有无线虫。

对有线虫的样品进行活体镜检,观察它的一般形态结构。

然后选择几条成熟、特征易观察的线虫,用针或吸管移至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将此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往返几次(5-6s)或放置于已盛满高温热水、打开盖子的保温瓶口上,蒸30-60s至虫体死亡,加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根据形态特征予以初步鉴别,以确定是否需作进一步的鉴定。

   快速镜检:

(1)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线虫浓缩分离液。

分离液经一定时间后,当漏斗下端和乳胶管内出现透明度降低甚至混浊现象、表明线虫的游离量较多时,即可用培养皿接取混浊状分离液3-5滴,直接置于解剖镜下观察;如有线虫,就将盛有分离液滴的培养皿,放置于已盛满高温热水、打开盖子的保温瓶口上,进行30-60s的热杀处理,擦干培养皿底部凝结的小水珠,直接放置于显微镜下(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目标线虫,再转换到高倍物镜)观察形态特征予以鉴别。

(2)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线虫分离液。

用培养皿盛放贝尔曼漏斗放出的线虫悬液适量,直接移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用低倍镜调整焦距,找到线虫,一手移动培养皿,不断变换所观察线虫的位置,一手不断调整焦距。

在10倍的接物镜下松材线虫的基本形态鉴定特征如头部、中食道球、阴门、交合刺、尾形等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发现分离液中存有松材线虫时,挑取线虫并制成临时玻片标本进一步观察。

   形态鉴定:

依据雌雄成虫的形态,主要是雌成虫的形态进行鉴定。

但分离到的线虫没有成虫或极少时,需进行培养,以获得大量雌雄成虫供鉴定。

   常见的松材线虫培养方法是利用真菌培养线虫。

   100ml烧瓶中加入约30g浸泡2-4d的玉米粒,棉塞封口;或按5:

1的比例将玉米粒与来自健康黑松或马尾松的木屑混合后装入100ml烧瓶中,棉塞封口。

经121℃,10.34×104Pa条件下灭菌40min,冷却后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或球壳孢Sphaeropsissapinea等线虫喜食真菌,待真菌长好后,接种松材线虫,并置于25℃下培养。

   松材线虫表面消毒:

松材线虫分离纯化后,为了避免受到污染,在培养之前,需对线虫体表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和消毒液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选择,一般松材线虫的表面消毒液为0.002%放线菌酮和0.1%硫酸链霉素的抗菌素混合液。

   

(1)供试样品松材线虫个体较多时,在离心管内进行消毒。

具体做法是:

通过离心浓缩线虫至离心管底部,用无菌滴管将底部线虫液约2ml移入另一支无菌离心管中。

加入2ml双倍浓度的消毒液,轻轻振荡混匀,处理5min后,在1500r/min下离心5min,吸去上清液。

按上述步骤重复消毒1次,用无菌水换洗2次。

最后用无菌滴管将线虫吸入真菌培养基上。

   

(2)供试样品松材线虫个体较少时,在载玻片上进行消毒。

具体做法是:

将载玻片在70%酒精中浸泡1min,经过火焰灭菌,冷却后置于双目解剖镜镜台上。

将消毒液或无菌水分开滴在载玻片表面的3个点上,每点1滴,其中2个点为消毒液。

挑线虫至消毒液中,约1min后再依次转入另一消毒液滴和无菌水中。

最后用无菌细头滴管将经过消毒的线虫转至真菌培养基上。

   样木保温保湿培养:

将发现幼虫的样品切成长约10cm,横截面长、宽各1cm的小木棍多根,使其一端浸在水中至1/3处,放入25℃保温保湿培养箱中培养线虫,2-3d后能够获得所需的成虫。

同样将样本适量喷水后,外套牛皮纸并扎紧,放入培养箱中3-5d后也能获得松材线虫成虫。

                    松材线虫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用挑针或吸管将线虫移入水滴中。

或用吸管吸一滴线虫悬液在载玻片上。

然后在酒精灯上将线虫杀死。

用解剖镜检查线虫是否死亡,并用挑针将线虫轻轻按到水滴底部,以免盖盖玻片时线虫会随水流到盖玻片边缘,影响观察。

在盖盖玻片时要从侧面慢慢放下,尽量不产生气泡。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在制片前在载玻片上用指甲油画一小的圆圈,画得很薄。

一方面它可起支撑作用,避免盖玻片压迫线虫虫体,另外也可阻止线虫随水流到盖玻片边缘。

如果线虫已经杀死并固定,就可直接用固定液做浮载剂制片。

制片后立即观察,可不用封片。

如果观察时间较长,可用封片剂将盖玻片边缘封固。

蜡、指甲油、中性树胶、阿拉伯树胶等均可用来封片。

   这种玻片制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而且线虫未经透明,各种器官均非常清晰,易于辨认。

附录2

                               滑刃目线虫分属检索表

1.侧区通常至少有6条侧线,神经环环绕食道腺;雄虫交合刺较细,有明显的基柄,似垫刃类交合刺,引带显著、细长…………………………………………………………………2

侧区侧线不超过4条,神经环环绕肠前端;雄虫交合刺粗,玫瑰刺形或不规则形,通常无引带或引带短、不明显…………………………………………………………………………3

2.食道腺叶状从背面长覆盖肠;雌虫尾圆筒形或近圆筒形,端宽圆;雄虫交合伞显著,伸对尾端……………………………………………………………………真滑刃属Aphelenchus

食道腺长瓶形或梨形,不覆盖肠;雌虫尾圆锥形,端圆并且有1个尾尖突;雄虫无交合伞……………………………………………………………………拟滑刃属Paraphelenchus

3.雌虫有阴门盖;雄虫尾端包有交合伞………………………………………………………4

雌虫通常无阴门盖,若有则尾端有4个端缘呈穗状的梗节;雄虫无交合伞…………………………………………………………………………………………………5

4.虫体细(a值约为100);雌虫尾呈长圆筒形、端圆……细杆滑刃属Rhadinaphelenchus

虫体粗(a值小于60);雌虫尾短,呈圆筒形到圆锥形,端圆到锐尖,有时有1个尾尖突……………………………………………………………………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

5.雌雄虫尾端有4个端缘呈穗状的梗节,雌虫有和无阴门盖……咽滑刃属Laimaphelenchus

雌雄虫尾端出上述特征,雌虫无阴门盖………………………………………………………6

6.头部高,显著缢缩成球状,前端呈盘状;口针长35μm,无基部球…猪头属Anomyctus

头部低,微缢缩到显著缢缩,但不呈球形,前端也不呈盘状;口针短于20μm……………7

7.角质层环粗(宽1.7μm),头部显著缢缩;口针粗,长约17μm,基部球大、圆;食道前体部的前部宽,后部呈细柱形,整个前体部呈倒瓶形………………………………大针属Megadorus

角质层环细,头部微缢缩;口针细,长度通常为10-12μm(一般不超过20μm),有小的基部球或基部膨大;食道前体部柱形……………………………………………………滑刃属Aphelenchoides

附录3

               松材线虫与近似种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

   拟松材线虫雌虫尾部和幼虫尾部都呈圆锥形,尾端指状,有明显的尾尖突。

雌成虫尾尖突长度为3.18-5.72μm,幼虫为2.54-3.81μm。

松材线虫雌虫亚圆锥状,尾端宽圆,无尾尖突或尾端指状,如有尾尖突,幼虫为0.63-1.25μm,成虫为0.63-1.88μm(图2-1-3)。

拟松材线虫交合伞平截形,交合伞末端边缘有2个小的突起,松材线虫交合伞卵圆形。

               图2-1-1 松材线虫形态特征

                     A雌成虫   B雄成虫 C雄虫尾端 D交合伞   E交合刺

                     F雌虫前部(口针 中部食道球神经环 肠道)G雌虫阴门 H-J雌虫尾端变化

 

 

图2-1-2 拟松材线虫形态特征

1.雌成虫  2.雄成虫  3.雌虫前部  4、5雌虫尾部  F.雄虫尾端  7.交合伞

8.三龄幼虫尾节  9.四龄耐久型幼虫尾部  10.四龄耐久型幼虫前端

 

 

 

图2-1-3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雌成虫的尾端形状

 

附录4

                                     熏蒸处理

   目前应用的熏蒸剂有溴甲烷(含量不低于98%)、硫酰氟(含量不低于95%)和磷化铝(含量不低于56%)。

   熏蒸用具

   熏蒸帐幕材料:

厚度0.15mm以上的聚乙烯帐幕或厚度0.19mm以上的聚氯乙烯帐幕或双面挂胶苫布。

   施药管(溴甲烷和硫酰氟):

采用不易腐蚀的高压氧气管。

   盛药盘或盛药罐(磷化铝)。

   磅秤:

称量范围0-150kg,感量0.1kg。

   测温装置:

水银温度计(测温范围0-100℃,精度0.5℃)或数字测温计(测温范围-10-100℃,精度0.1℃)或远红外测温计(测温范围-20-300℃,精度0.1℃)。

   浓度检测器材:

溴甲烷、硫酰氟气体浓度检测采用热导式熏蒸气体浓度检测仪,灵敏度1g/m3。

磷化氢气体浓度检测管,1-50ml/m3和100-2000ml/m3;溴甲烷气体浓度检测管,5-50ml/m3和10-100g/m3。

上述检测设备也可用于渗漏检测。

   防漏检测仪器:

使用卤化物渗透检测器、测溴灯等各种类型的检测器进行检漏。

使用卤化物渗漏检测器时先用火柴从燃烧的开口处将其点燃,然后再向左慢慢转动调节阀,待反应板或锥形体发热变红时,把火焰调至能够维持这种颜色的最小范围。

将探测管末端开口处放在被检处,然后观察火焰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如火焰颜色变绿,则说明有溴甲烷外漏,外漏程度越严重,火焰的绿色越深,以致变为蓝绿色、蓝色。

   溴甲烷帐幕熏蒸方法

   熏蒸场地:

就地选择一块地势平坦、土壤紧密、阳光较充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远离居民区的地块作为熏蒸场地。

   熏蒸布置:

将须熏蒸处理的松木或其加工制品等在选择好的熏蒸场地上堆垛。

成一个长立方形。

一般垛高为1.5-2.0m。

   挖沟:

在堆垛四周挖一圈宽20cm以上,深30cm以上的沟,挖出的土堆放在沟外侧,用作覆盖帐幕后回填。

   覆盖帐幕:

将准备好的帐幕覆盖在堆垛上,帐幕四周边埋在沟内,用沟外侧的土回填,适当加水,踩紧踏实。

   投药量和熏蒸时间:

投药量和熏蒸时间的选择参照下表,其中温度为熏蒸当日最高气温;投药量指帐幕内容积每立方米的投药量。

当日最高气温低于4℃时则停止熏蒸。

   在熏蒸密闭空间内的温度低于15℃或投药量大于3kg时,溴甲烷熏蒸应采用药剂汽化装置投药,汽化器出口气体温度不低于20℃。

 投药量和熏蒸时间

温度(℃)

投药量(g/m3)

熏蒸时间(h)

4-10

104-125

48

 

69-83

72

10-20

63-83

48

 

42-56

72

20以上

42-63

48

 

28-42

72

   投药:

投药前先检查帐幕有否破损,确认封闭严密后开始投药。

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处,缓缓打开置于磅秤上的钢瓶阀门,使溴甲烷通过投药管进入堆垛,直至磅秤上显示已放完所需的总投药量时即关闭阀门,取出投药管,封好进药口,保持密闭至所选择的熏蒸时间。

   散毒:

熏蒸完毕,先将帐幕下风方向一边打开,0.5h后再揭幕充分散毒。

   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需在揭幕1h后进行。

在堆垛上部抽取3段长约50cm的样段,将3个样段分别劈开检查松褐天牛幼虫死活。

松褐天牛的死活可参照下表鉴定。

 松褐天牛存活与死亡特征

检查项目

体表色泽

有光泽

无光泽

虫体软硬程度

有弹性

无弹性

对外界刺激反应

不 动

头部位置

向腹面弯曲

前 伸

虫体截面形状

圆 形

扁圆形

   另外,在使用硫酰氟熏蒸时,常用量为30g/m3,温度17-30℃,密闭48h,松褐天牛成虫和幼虫死亡率100%。

溴甲烷和硫酰氟在熏蒸时加入适量CO2,有显著增效作用,加入量为熏蒸剂的1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