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86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docx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三十六--新军阀和中共(西安事变序幕二)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北洋军阀直系,鲁系,新直系先后垮台,奉系败退出山海关外,其领袖大帅张作霖被炸身亡,少帅张学良宣布归顺中央。

由此,祸乱中国十几年之久的北洋军阀势力几乎被扫清了,但新军阀随即产生。

新军阀的出现

北伐成功和中国的统一,此时只是形式上的。

国民中央政府并没有像苏联红军和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一样,完全消灭敌对势力,将反对派或者处死或者流放,全部控制整个国家。

国民政府只是从形式上臣服了诸多反对派,让他们像以前的诸侯和藩镇一样,一定程度听从中央的命令。

但是仍然保有自己相当的独立地位,成为新的军阀。

为什么中央不斩草除根将他们全部消灭?

说到底还是实力的问题。

北伐时候,北伐军总兵力只有8个军9万多人,其中中央直属部队的第一军黄埔生大约只有2万多人,加上真正服从中央的军阀,不过5万多人。

这点人马能够通过外交政治手段和革命战士热情来消灭北洋军阀,已经很不容易了。

 

北伐成功以后,中央通过收编军阀部队,改编俘虏,还有新招募士兵,直属部队逐步扩展到50多万人。

但地方新军阀的军事力量一点不比中央部队要差。

曾经参与北伐的一些军阀,如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之流,很快成为新一代的军阀。

其中李宗仁的桂系控制广西,湖南,湖北,河北的一部分,冯玉祥控制陕西,甘肃,察哈尔,河南,阎锡山控制陕西,绥远,河北一部分包括平津两市在内,还有奉系少帅张学良控制东北四省。

他们四大军阀各自佣兵在20万以上,其中张学良和冯玉祥部队都有40万之众。

还有如李济深,唐生智,张发奎,何健,云龙,刘湘,刘文辉,杨森之类地方小军阀,控制兵力在2万到10万之间。

他们在北伐后取代老军阀,依靠自身的军事力量割据各个省份,做法和老军阀也没有什么不同。

而此时中央政府可以控制的仅有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和河南各一部地盘,面积还不如这些大军阀。

蒋介石很明白形式上统一中国的下一步,自然是实际上统一全国。

实际上统一全国,对于这些割地为王的军阀来说,就是要将他们的军事力量消灭掉,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但面对总兵力高达170万地方新军阀,仅有50多万兵力的中央军想将他们一口吃掉不可能。

如果地方军阀联合起来,中央还有可能被他们消灭掉。

所以,必须一步步来,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分化瓦解他们,然后一口口吃掉。

欲速而不达,实际统一全国不可能短时间完成。

而这些新军阀控制的中国,各地仍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人民在北伐全国大战以后,都纷纷希望和平发展,不再有战争。

但新军阀忙着扩充实力,拥兵自重。

他们不但在地盘大肆扩军,抓壮丁,强征军费和粮饷,还加紧对中央政府的敌对行动。

新军阀残害老百姓手段比北洋军阀也好不到那儿去。

地方新军阀在自己地盘横征暴敛,无恶不作。

由于部队都经过大战,希望尽快补充,无所不用其极。

很多军阀在当地大肆搜刮,普通老百姓被摊多少种税收,农民种点粮食全部交税还不够,小商人做一块钱生意交二块钱的税,街上走江湖卖艺的都要交娱乐事业税。

老百姓儿子被抓当兵或是作为民夫,有的地方连70岁老头和13,14岁小孩都被捉走。

穷人如此,而有钱人也不可能幸免。

很多地方以剿匪为名在地方摊派,什么剿匪费,开拔费,枪弹费,军服费,伙食费,草鞋费,雨具费,将富人钱财榨干用尽。

对于不愿意交钱的人,他们直接出动军队将富商和地主抓起来拷打威逼,以通敌通匪罪要求给赎金,很多人被迫害致死。

另外,新军阀为了扩军不惜一切代价,收编很多土匪和民团武装。

这些部队军纪如同虚设,士兵军官公然抢劫奸淫,甚至暗地中拐卖良家妇女,搞得地方鸡飞狗跳,民众弃家逃亡。

当时中国是个经过长年战乱的贫穷国家,现在各地军队总数高达220万之众。

不打仗,光是养兵的军费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国家经济发展也无从谈起。

蒋介石在北伐成功以后,开始对新军阀的打击,首先消灭地跨几省的大军阀。

所谓先礼后兵,开始尽量通过非战争手段。

1929年1月,蒋介石通过编遣会议,试图使用和平手段,让地方大军阀各自裁军到20万人以下,放弃对地方的割据。

军阀自然不可能同意,对于这些人来说,放弃了枪杆子,就等于放弃了地盘,而放弃了地盘,对他们来说比抢他们的老婆还要过分。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军阀拼死不放弃权力,就算失败了以后,还几次三番的试图东山再起。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里有些网友也是做领导的人,也知道所谓权力的感觉。

很多平时胆小懦弱的人,一旦有了小小权力就会变得不可一世,威风凛凛,到处摆个架子,似乎变了一个人。

这些人只是有些小权力罢了。

而作为军阀,就是土皇帝,地方生杀大权都在他手上,也就是这一方人民的生死都由他管。

他要谁死,谁就死,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由此,很多人都不惜一切巴结讨好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把自己老婆送给他们。

诸如东北王张学良,他在晚年回忆录中写道:

人家说我喜欢女人,我真的很喜欢女人。

但是我很少追女人,多是女人追我。

我有好多女朋友,我最奇怪的是有三个女朋友的丈夫,他们大概都是明明白白地知道我跟他们的太太的事,可是还要装傻。

他们也不是没地位,都是相当有地位的。

有一天,一个曾经认识的女人忽然上我这儿来,找我来了。

她来了,我跟她开玩笑,我说:

“这可不是我找你啊,是你送来的。

”她丈夫姓齐,我说:

“你来,你丈夫知道么?

咱俩的事,你跟你丈夫说过么?

”她说:

“是他让我来的。

”我说:

“是他让你来的,当然就可以公开了,没事了。

”其实,她的这个丈夫,是有点事求我,这个事情,我给他解决了,解决以后,她丈夫跟她一起来谢我了,我跟她丈夫开玩笑,我说:

“你别谢了,你也有代价的。

”她丈夫也笑了。

另外一个,更奇怪了,这个人,我跟他太太非常好,她丈夫看出来了,后来,她自己告诉我,她说,“我丈夫跟我讲,你跟小张两个人玩,要小心啊,这个家伙靠不住的。

”她这么一说,我扑哧笑了。

还有什么靠住、靠不住的,都已经发生关系了呀!

她丈夫很有地位的,可是很奇怪,我打电话过去,她丈夫却说:

“你接电话吧,有你一个好朋友来电话。

”我在电话里都听见了。

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任何一个有权力欲望的人都无法抗拒的。

当时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特别喜欢自己判案,其实他狗屁不通,只有三年私塾的教育程度,勉强识字。

这个大老粗哪懂审判,只是很喜欢决定别人生死的感觉而已。

韩像几百年前皇帝一样坐在县政府里面,带上来的犯人简单的说明一些案情,然后或者让杀,或者让放,一般前后没有10分钟。

被放的犯人磕头大喊:

青天大老爷!

万岁!

被杀的犯人大声哭叫:

冤枉!

当时韩复榘的部下回忆,韩判案要么杀,要么放,几乎没有判处坐牢和再审的。

不但当时无数罪轻的犯人被杀,一些无辜者也莫名其妙跟着倒霉。

当时韩复榘审判的时候,一个叫做小道的政府小职员来送信,正好遇到把犯人押上车处死。

由于韩审判混乱,经常临时加人枪毙,行刑队以为又临时添加犯人了,就误抓了一旁路过的小道。

还是少年的小道被押出大门的时候,正好碰到准备出门的韩复榘。

小道大叫冤枉,说:

我是送信的,我是送信的,不是坏人!

韩复榘看了小道一眼,因为他审判匆忙,根本记不住那么多人。

听到小道喊是送信的,以为是给土匪送信的老百姓,就骂道:

送信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起毙了。

于是小道被押到刑场处死,之后收尸队发现多了一具尸体,上报韩复榘。

韩复榘知道搞错了,还不认错:

这个小子现在叫“小盗”,将来不就是大盗了吗,杀了有什么冤枉。

最终赔了小道家几十块银元了事,他家也不敢向省主席讨公道。

所以,土皇帝是人人想做的,为了这些权力,什么都可以不顾。

而军阀的权力都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你现在裁军就是要他的命。

冯玉祥在裁军会议中途就傲然离场,其他的军阀也都炸开了窝,痛斥蒋介石是混蛋,独裁者,卖国贼。

各地方军阀在会议以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开始公然的武装叛乱。

 

------------------韩复榘原本是冯玉祥一手提拔起来的部将,从小兵出身成为一省领袖,都是冯的功劳。

但是他为了权力和金钱背叛了有知遇之恩的冯。

之后为了保存自己的势力,他一枪不发的放弃济南,泰安率部后撤,被蒋介石诱捕处死。

军阀的本性,永远不会变。

 

扫平新军阀

剿桂战争

3月,实力强大的新桂系首先发难,新桂系三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联合发动了蒋桂战争。

桂系十六个军23万大军全面出击,双方激战3个月。

桂系军队战斗力非常强,素有广西狼兵之称。

当时军界流传着:

湘军如虎,桂军如狼,饿狼凶过虎的说法。

而湘军号称中国最凶悍的军队,也有无湘不军的说法。

由此可见桂军的厉害。

据中共百色起义出身的桂系张云逸将军说:

桂军战斗力极强,就算阵地上只剩一个人,仍然敢于拼刺刀,顽抗到死。

一般认为桂军比同等装备的日军更厉害。

但打仗并不是你能打,就一定会赢的,政治手段也很重要。

蒋介石成功利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把桂系几乎全部消灭。

桂系的缺点在于军队太分散,从广西一字长蛇阵的排到河北,犯了兵家大忌。

打蛇打七寸,蒋介石的中央军从三面集中兵力攻打重镇武汉,10天内占领该城,将桂军切成两段。

于此同时,桂系在河北的白崇禧指挥的三十六军本来是唐生智所部。

蒋介石派唐生智从日本回国煽动三十六军投降。

三十六军军长广西人廖磊无力控制部下,他向白崇禧密报部队的动向。

 

白崇禧还算机灵,他立即扔下部队逃往唐山,坐船逃回广西。

蒋介石下令军舰对白崇禧坐船拦截,如果遇到反抗就开炮击沉。

李宗仁得知这个情报以后,安排白崇禧中途改乘日本货船,在关东军的保护下逃到香港。

而此时的李宗仁在南京中央政府任职,在宣战同时逃往上海租界躲避。

由于国民政府特工很厉害,李一时无法离开上海。

三巨头最后一个的黄绍竑则在广西省,匆忙之间也无法指挥省外的桂系军队。

桂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迅速在各条战线失败。

原支持桂系的湖南何健,程潜,广东陈济棠,先后投靠中央。

 

见势头不好,桂系大将李明瑞,俞作柏,杨腾辉阵前倒戈,并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反戈一击,出兵攻占桂系老巢广西全境。

6月桂系在河北,湖南,湖北的军队在军事打击下全部瓦解,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先后逃往国外,桂系几乎被消灭。

李明瑞,俞作柏为蒋介石任命为广西新的军政领袖。

李、俞为了和蒋介石,桂系残部对抗,希望借助中共的力量,邀请中共代表邓小平来桂。

后邓小平利用李俞一部,进行了百色起义,还将李明瑞这员大将收入中共麾下。

不过李明瑞可没有好运气,2年以后被红军肃反运动处死。

半年后李明瑞,俞作柏终于无力控制广西复杂局面,起兵反蒋被击败,广西随之大乱。

李宗仁,白崇禧借机回广西主政,但兵力已经大为减少,仅剩2万多人,再也无法对中央构成大的威胁。

 

------------------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他和李宗仁两人合作了几乎一生。

桂系在1931年以后只剩下2万多兵力,全省也非常贫穷,相对中央政府的实力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桂系就是依靠李白两人的才能,才得以成为国民党内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二次国共战争时期,桂系的李宗仁成为总统,而白崇禧成为国防部长。

剿冯战争

为了救援桂系,加上对蒋介石的政策不满(蒋介石之前虚假许诺将山东省交给冯玉祥,之后又拒不执行),5月冯玉祥率领西北军进攻中央军,由此蒋冯战争爆发。

当时冯玉祥是中国除了张学良以外最大的军阀,所部西北军加上归附他们军阀部队总兵力高达40万之众。

但冯玉祥作战更是惨败,其西北军作风比较艰苦,部下武将多是穷苦农民出身,戎马十多年,九死一生,但都没有享过什么福。

据说当时冯玉祥部的一个师长,一个月收入才60块大洋,还不低一个中等商人。

冯玉祥对部下比较粗暴严格,始终把部将当做以前的小兵来看待。

他的大将韩复榘作为军长的时候,曾经在河南省很有名,被地方实力派当做省主席。

韩复榘自己也飘飘然,到处吃喝嫖赌,很满足现状。

冯玉祥知道以后,让韩复榘到自己指挥部来,当面大骂了一顿,又让韩复榘给他在冷风里面站了两个小时的岗。

韩复榘表面不说,内心非常痛恨。

就像当年孙权通过富贵迷惑了一向受苦的刘备一样,蒋介石很懂得军阀这一套。

他将冯玉祥部下大将韩复榘,石友三等人,以省主席的头衔和500万巨款收买。

蒋介石带着夫人宋美龄会见韩复榘时候,使用了高规格的接待标准。

整齐的军乐队,豪华的晚宴,社会名流溜须拍马,还送给他豪宅,巨款。

蒋介石和善的一口一个向方兄(韩复榘字向方),宋美龄笑眯眯的一口一个飞将军(韩复榘北伐期间进攻神速),捧得韩复榘飘飘然。

他相比动辄张口大骂的冯玉祥,自然出生入死十几年还是孙子一样的地位,自然愿意接受蒋介石给与的权力和金钱。

韩复榘和石友三率领10万精锐主力部队投降蒋介石。

还没打,冯军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胜负由此可知了。

 

冯玉祥所部的进攻被中央军击败,后中央军全线反击,将西北军打出河南省。

见西北军作战不利,归附其得军阀如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先后宣布归顺中央。

冯见事不好宣布下野,逃亡山西,被阎锡山软禁在五台县建安村。

 

剿张和剿唐战争

 

于此同时,军阀张发奎联合新桂系的李明瑞,俞作柏起兵反蒋。

但是李俞两人在广西立足未稳,尚未获得军队和地方的支持,此时反蒋基本等于以卵击石。

李俞两人宣告讨蒋以后,部下三个师二个旅纷纷叛变投靠中央。

两人尴尬的成为光杆司令,俞逃往香港,李则参加了红军。

张发奎部在湖南被当地军阀何健击败,退往广西和桂系联手进攻广东,又被蒋介石联合粤系打的打败,败退回了广西。

张发奎作战不利,随即联系其他军阀帮忙。

 

另外一大军阀驻扎在河南的唐生智接到张发奎的求救,他随即联合安徽省主席石友三和阎锡山一同反蒋。

驻扎在南京附近的石友三部于12月2日深夜在浦口用数十门大炮隔江轰击南京城,把毫无准备的蒋介石吓了一跳。

12月5日唐生智,石友三联合阎锡山等军阀通电全国,劝蒋介石“下野”,随即出兵攻打南京。

此时许诺出兵支持的阎锡山被蒋介石的外交政治手段迷惑,背叛了之前的协议,不给于唐生智支持。

中央军随即全面出击,唐部兵力战力都不是对手,一个月的激战后全线溃败,一部逃入许昌死守,一部沿着铁路向西面逃窜。

唐生智见大势已去,于1930年1月6日下野,化妆逃走,余部被蒋介石收编。

石友三看唐生智跨了,急忙带领余部放弃安徽逃往河南新乡,投靠阎锡山麾下,暂时保住一命。

由此,湖南军阀唐生智,张发奎也失败了。

 

---------------三姓家奴石友三,其人比吕布要强的多。

他先后跟过7个主子,包括冯玉祥,阎锡山,国民中央政府,汪精卫,张学良,中共和日本。

在抗战时期,他先是和中共合作,在河北打击日军。

后不满八路军渗透他的地盘,转而和中央军合作,受封为察哈尔省主席。

之后八路军展开所谓的反顽战(打国民党就打国民党,说什么反顽,真是掩耳盗铃!

),两次发动冀南战役,将石友三的2万人打了一半。

石大怒之下,联合日军准备对付中共。

想做汉奸,那还了得,蒋介石下了密令将石处死。

石被多年同僚高树勋设计活捉,活埋在黄河岸边。

中原大战

 

强大的大军阀冯玉祥,李宗仁,小军阀张发奎,唐生智先后失败,那么实力处于军阀第三位的阎锡山自然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他自己。

1930年开始,阎锡山向蒋介石连续施压,使用各种政治手段,试图推翻蒋介石自保。

在政治手段无效以后,4月阎锡山孤注一掷,联合冯玉祥,李宗仁全部残部出兵,三家军阀出动兵力总数高达70万之多,加上中央军的60万,总数高达140万之众,这就是著名的中原大战。

 

双方在南线北线激战,仅仅在开封附近,共有60多万部队鏖战,3个月战斗以后,双方在开封附近伤亡总数就有20万人。

之前数月西北军,桂军和晋军很有进展,他们迫使中央军分兵多路作战,战斗力无法集中。

 

晋军出动主力部队,攻占了山东大部。

晋军由于阎锡山在山西经营几十年,有自产和购买的大量火炮,炮弹也很充足。

晋军几个军使用几百门火炮,把归顺中央的山东韩复榘打的大败。

韩部装备低劣,只有些小口径迫击炮,完全不是对手。

在晋军火炮的轰击下,韩复榘的5万多人被打掉了一半,最后仅剩下了2万多人。

6月山东的德州,济南纷纷失陷,晋军渡过黄河,韩复榘部败退。

 

西北军在河南也成功阻挡了中央军的进攻。

当时西北军由于背靠陕甘两省,有数量很多的骑兵部队,在中央军后方大肆穿插攻击,搞得中央军后援不济,交通和通讯都被破坏。

同时西北军还有当时中国最强悍的铁甲列车炮,他们在远距离轰击中央军阵地,造成中央军大量的伤亡。

除此以外,西北军是特别擅长防守作战的部队,他们在冯玉祥的严格训练下,是士兵人人会修筑坚固的土木工事和炮楼要塞。

加上西北军士兵作战意志顽强,就算敌人攻入战壕,他们也能用于近距离搏斗,著名的大刀队就是西北军创建的。

由此中央军在河南被西北军打的很惨,几乎不能支持,尤其西北军列车炮火力猛烈,口径大,射程远,造成进攻的中央军大量伤亡,往往一炮就打伤几十人。

中央军一个营冲锋上去,几炮轰过去,就剩几十人了。

为了扭转局面,中央军绝对主力的第一师师长徐庭瑶亲自登上火车中山号拼死出击。

他命令将中山号挂上大铁钩,高速撞击西北军的铁甲列车炮,试图将其撞毁,也就是组成敢死队玩命了。

结果,中山号列车高速向西北军列车炮撞击的时候,被西北军发现,随即开炮轰击铁路。

中山号被炮击出轨翻覆,师长徐庭瑶受重伤。

但由此西北军畏惧中央军的牺牲精神,将列车炮开往后方,不敢在前线直接支援。

进攻的中央军只有少量进展,因为西北军建筑的工事实在厉害。

西北军的防御工事外壕深四公尺,宽五公尺,土垒高达七公尺,密佈地雷、鹿砦,很难攻破。

加上西北军得到晋军大量弹药支持,也使用火炮帮助防守。

根据当时蒋介石回忆,开战初期的十天内,西北军向河南中央军前线阵地开炮2万多发,造成极大人员伤亡。

中央军作战不利,在西北军援军蜂拥赶到的情况下,被迫后撤。

中央军仍有一定优势,就是空军部队。

这支在德国顾问帮助下建立的小空军,飞机虽然只有几十架,还是以战斗机为主,但仍然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6月4日,西北军的第八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将军在许昌战场被飞机炸弹击中,重伤而死,所部约4万人陷入混乱中,西北军士气严重受损。

 

在西北军和晋军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桂军也攻占湖南大部,南北全线告捷。

 

此时战局开始扭转,地方军阀部队士兵由于伤亡惨重开始厌战。

由于战线过长补给也出现问题,加上新军阀控制新地盘时间太短,恶行暴政累累,也无法获得地方的真正支持。

中央军能用的虽然只有40多万部队,装备较差(基本没有火炮),但士兵士气高昂,还深受各方支持,控制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线,补给要好的多。

他们很快调整战略,击溃的在后方捣乱的西北军骑兵部队,随即调动总预备部队,开始发动全面的反攻。

 

8月,中央军集中主力反击,一部在北线山东战场的青岛登陆,支援就要垮掉的韩复榘。

同时各部全面进攻,大败阎锡山的晋军,攻陷战略要地泰安和济南。

晋军在山东的主力损失巨大,几乎失去战斗力。

 

阎锡山为自保,给与冯玉祥重金和军火,让其发动全面攻击,在北线战场转守为攻。

 

冯玉祥破釜沉舟,所部在河南,苏北徐州全线进攻,号称八月攻势。

虽然西北军进攻规模空前,一度攻陷归德。

但是中央军防守特别顽强,西北军久战不胜,损失很大,粮弹告罄,成为强弩之末。

 

而此时老狐狸阎锡山判断局势,知道难免一败。

他偷偷命令晋军各部退回山西,用来保住自己老巢。

晋军随即大举后撤,扔下西北军独自对付中央军。

 

中央军随即集中主力进攻西北军,分十八路出击。

西北军本已濒于崩溃,现在更是独木难支,全线自发的溃败,从河南省撤退。

此时,石友三再次倒戈国民政府。

和石友三同时负责殿后的庞炳勋部见无法撤退,宣布投靠中央,并出兵突袭同是殿后的西北军张自忠部,将其击败。

中央军由此长驱直入。

 

此时西北军将领都向冯玉祥痛斥阎锡山的自私无耻,同时建议冯:

晋军主力还没有撤回山西,不如乘机出兵攻陷山西。

山西省为阎锡山经营多年,比陕西,甘肃要富裕的多,可以作为复兴的基地。

冯玉祥从大局考虑,不愿意晋军彻底垮掉,没有同意这个计划。

 

冯这边稍微一犹豫,中央军第一师新师长胡宗南已经率部火速攻陷洛阳,切断西北军大部的退路,西北军处于崩溃的边缘。

 

与此同时,南线的桂系和张发奎联军也在湖南被击败,全军败退回广西。

 

见到大势已定,各地观望的军阀纷纷来占便宜,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云南军阀龙云宣布支持中央,滇军率兵进攻广西。

 

一直在保持中立的张学良见到蒋介石胜局已定,在得到国民政府1000万巨款后,9月18日发表巧电,宣布支持中央。

张随即率领两个军数万主力入关,攻占了平津和石家庄等城市,将河北省和察哈尔省归入自己地盘。

 

张学良有40多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如果支持冯玉祥,那么中央军就很有可能再次陷入持久战,能否短期内获胜还很难说。

张学良支持中央以后,蒋介石就彻底消除了顾虑,随即全线进攻。

西北军土崩瓦解,由于战争初期基本放弃西北倾巢而出,现在后方西北大小地头蛇纷纷叛变。

加上陕西等地遭遇旱灾,到处都是饥荒,军队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冯玉祥治军严格,部下士兵战斗力比晋军要强,敢于近战,夜战。

但是西北军的将领大多不可靠,被人收买倒戈的很多。

 

中央军攻陷潼关,西北军退路完完全全被切断。

由此全军进退维谷,彻底覆灭了,如吉鸿昌,孙连仲,孙殿英,梁冠英,葛运隆之流先后投降中央,西北军张自忠、刘汝明、赵登禹等残部数万人在宋哲元率领下,投靠张学良,改编为二十九路军。

晋军由于退得早,老本没有拼光,还保有4个军的编制,勉强可以守住山西的地盘。

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先后通告下野。

 

由此,中央在1930年获得和军阀作战的彻底胜利,中国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已经没有占据几省的大军阀。

余下的军阀除了张学良以外,多是控制一个省份,拥兵10万以下,无法对中央构成大的威胁,消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此时另一个威胁出现了,就是中共。

 

威胁与围剿

 

早在黄埔时期,通过容共政策,中共通过黄埔军校培养了自己一些军事和政治干部。

大名鼎鼎的周恩来,和十大元帅中四位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都是黄埔出身的将领。

而十大元帅中其他六人,包括:

朱德,陈毅,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罗荣桓要么曾经是国民党员,要么是在国军中服役过。

之后的南昌,广州,秋收起义,也基本都是策反国军部队叛变。

所以说,中共通过当时的国共合作,还是成功渗透了国民党的。

从最初仅仅有120人的一个纸上谈兵的党派,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军事武装和根据地的军事集团。

三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残部迅速调整了错误的战略,开始进行务实的军事斗争和土地革命。

他们运气也不错,赶上了北伐,中央和地方军阀激战的好时机,在各方都无法顾及他们的时候飞速发展。

于是到了1931年前后,中共先后建立了六大苏区,占据全国六个省份各一部,总兵力高达50万之众。

其中地处赣南,闽西,湘东的中央苏区,有31个县城,人口250多万。

到了1934年,中央苏区已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也就是根本不承认当时的中华民国,自立国中之国,公开对抗国民政府。

其地盘扩大到60个县,人口430万,领土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江苏省的面积。

中央红军中正规军15万人,民兵15万人,总兵力高达30万。

扩展如此之迅速,又是在南方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省份,用蒋介石的话来说:

一不小心就会打到南京来。

 

相对自私短视,一切为钱为权,没有什么追求的土军阀来说,有着明确政治主张,高效的组织机构和苏联全力支持的中共威胁更大。

 

中央从1930年底到1931年7月,先后利用地方军阀部队和部分中央军,对红军展开了3次围剿。

由于使用兵力主要是军阀部队,战斗力较差,之间也没有协同。

加上地方军阀对中央的战乱还没有停止,国民党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各军都无心恋战,3次围剿都宣告失败。

 

1932年开始,中央又连续对中央苏区进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围剿,说是两次,其实从大方向看来,也就是一次。

第四次围剿中国军有一定损失,加之当年蒋介石的被迫下野,128事件日军入侵上海,中央调用10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