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989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

威海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

来源:

威海市旅游局录入者:

anni5220点击:

317发布时间:

2010-11-29

 

为贯彻落实《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威发〔2010〕4号),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工作思路:

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理念,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坚持旅游与文化有机融合、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统筹兼顾,打造特色产品,培育市场主体,强化市场营销,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动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

(二)总体目标:

旅游业资源开发更加科学有序,产业支柱地位更加突出,社会和环境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休闲目的地产品、功能、营销、管理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把我市打造成为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的山东半岛滨海旅游休闲度假领军城市。

——产业效益:

从注重游客数量扩张向注重综合效益提升转变,优化游客结构,延长逗留时间,增加人均消费。

2012年,全市入境游客达到50万人次,年均增长12%;旅游总收入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

2020年,全市入境游客、旅游总收入保持12%以上增长速度,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

——业态结构:

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2012年全市基本形成海滨观光、温泉养生、休闲度假、高端体验等多元化旅游互为支撑的业态结构。

到2012年,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达到3天以上,人均消费达到1300元以上,全市休闲度假游客份额达到30%以上。

——市场策略:

从国内旅游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转变,通过城市品牌营销,确立我市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地位。

到2012年,省内外游客的比例达到45:

55,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比例达到1:

40。

——管理手段:

从传统的行业管理向公共服务、产业引领方向转变,建立以游客需求和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旅游管理服务体系。

——发展环境:

从注重硬件数量建设向软硬件结合和机制创新转变,城市功能、旅游设施、市场管理、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企业主体突出、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展机制,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服务环境。

二、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构建特色旅游体系

1.全面提升观光旅游

(1)对千公里海岸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搞好线路编排和包装推介,打造幸福海岸观光旅游品牌。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规划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首位责任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依托骨干景区,打造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精品旅游区。

强化刘公岛观光旅游龙头地位,实施北洋海军提督署复原、大型豪华游船以及海洋馆等历史文化型、生态资源型项目建设,推动景区由白天游向全天游、旺季游向四季游转型。

(责任单位:

刘公岛管委)

以成山头海滨地质观光为重点,整合鸡鸣岛、朝阳港、海驴岛、天鹅湖、花斑彩石、纹石宝滩等区域和万亩松林带,打造原始海岸地质景观观赏、海岛观光、生态观光相结合的城郊型观光带。

(责任单位:

荣成市政府)以赤山景区为核心,深入挖掘利用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法华院修行历史和韩国张保皋传奇历史文化,建设石岛湾旅游码头、海上游乐大世界等项目,开辟石岛湾至镆铘岛、苏山岛的海上观光线路,大力发展韩日青少年修学文化游,打造中日韩三国旅游文化交流基地。

(责任单位:

荣成市政府)

以“母爱温情•福地养生”为文化主线,加快推进大乳山景区建设,规划建设欢乐风体育公园、海天康乐园等14个功能区,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养生康体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责任单位:

乳山市政府)

(3)加快推进仙姑顶、里口山、圣经山、铁槎山、岠嵎山等景区开发建设,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观光旅游新亮点。

仙姑顶希望如意园:

建设以福文化和玉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景区。

(责任单位:

环翠区政府)

里口山风景区:

以“绿色、人文、健康”为主题,发展采摘、民俗及攀岩、探险、射击等项目,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区。

(责任单位:

环翠区政府)

圣经山景区:

依托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历史,打造文化观光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

(责任单位:

文登市政府)

铁槎山旅游区:

对云光洞、清凉顶等旅游资源进行联动开发,打造集健身、探幽、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责任单位:

荣成市政府)

岠嵎山景区:

依托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岠嵎院、太平湖、玉皇山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等功能区,形成以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林果景观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责任单位:

乳山市政府)

(4)在城乡规划建设中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搞好资源储备,防止无序开发,预留发展空间,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单位:

市规划局、海洋与渔业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5)搞好A级旅游景区创建,到2012年,全市5A级旅游景区至少达到1处,4A级旅游景区达到8处以上。

全市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600万人次,景区门票年收入达到7亿元。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2.集约发展温泉养生旅游

(1)搞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对现有8处温泉进行科学开发,集约利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责任单位:

市国土资源局,文登市、乳山市、环翠区政府,工业新区管委)

(2)突出不同主题,高起点推动温泉重点项目开发,打造不同风格的温泉养生旅游区。

推进宝泉广场海水温泉开发项目。

由香港百营集团投资27亿元建设,推动温泉旅游与周边景区、疗养院、商场、酒店及相关旅游设施整合提升,到2014年形成集温泉洗浴、保健医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时尚温泉休闲度假区和现代城市旅游综合体。

(责任单位:

市城乡建设委、国土资源局,环翠区政府)

推进风情温泉镇项目。

利用温泉镇温泉汤裸露在河床中的天然条件,把温泉资源开发与保护水源地相结合,对温泉汤周边区域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开发温泉汤村、林家院村等7个村庄,打造“风情温泉镇”。

(责任单位:

环翠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

推进天沐温泉二期工程。

由天沐温泉集团投资4亿元,建设室内温泉SPA馆、水上高尔夫练习场、瑜珈馆等设施,到2012年形成多元化的温泉度假旅游区。

(责任单位:

文登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推进汤泊温泉项目。

由韩国喜恩喜株式会社和烟台虹光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合投资15亿元,建设高档汤屋、高档分体酒店、游泳池等建筑为一体的贵宾岛,到2010年建成生态型国际温泉休闲度假基地。

(责任单位:

文登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

推进呼雷汤温泉项目。

由台湾新东阳企业集团投资22亿元,梯次利用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旅游业,打造江北地区一流的集温泉养生、体育健身、农业观光、水上游乐等于一体的温泉博览园。

(责任单位:

文登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

推进小汤温泉项目。

由威海天润实业有限公司投资6.9亿元,将温泉洗浴和观光农业结合,打造乳山小汤温泉度假区。

(责任单位:

乳山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

推进工业新区温泉综合开发及文登大英汤、七里汤温泉项目开发。

(责任单位:

工业新区管委,文登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

(3)支持鸿建集团、西霞口集团、赤山集团等企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海水热疗。

(责任单位:

高区管委,荣成市政府)

(4)依托温泉旅游项目。

深入挖掘温泉养生文化,组织办好国际温泉节等主题活动,搭建国际温泉养生文化交流平台,扩大我市“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影响。

(责任单位:

文登市政府、环翠区政府,市旅游局)

(5)完善温泉资源管理办法,严格市场准入,控制开采强度,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

(责任单位:

市国土资源局)

3.大力拓展休闲度假旅游

(1)加快推进都市休闲旅游综合体工程建设。

2015年完成金线顶区域整体改造工程,建成国际性的海滨旅游度假基地。

2011年完成侨乡北部湾项目,建成集产权式高档度假酒店、水上娱乐中心、高层IT中心、中央商务中心等于一体的旅游商务中心;2010年完成环翠楼公园改造工程,形成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大型综合性开放式公园。

(责任单位:

市城乡建设委、规划局,环翠区政府)

(2)加快规划建设市区健身休闲商业街、海滨公园休闲街、经区韩国特色商业街、高区吉林路商业街、俄罗斯人理疗休闲场所、工业新区内蒙古风情园及孙家疃海鲜美食城等旅游集中消费街区,到2012年基本建成。

(责任单位:

市城乡建设委、规划局、贸易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环翠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3)打造演艺娱乐品牌

完善《梦海》、《地球大乐园》等系列演艺娱乐节目,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剧目知名度,推动演艺进景区、景点。

(责任单位: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

加快策划推出华夏城360°大型山水情景演艺——神游华夏,于2010年上半年对外公演。

(责任单位:

经区管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策划以甲午海战为背景的“黄海大战”海上大型实景表演。

(责任单位:

刘公岛管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依托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城,借鉴“超级女声”、“快乐女声”的运作模式,办好CCTV少儿艺术电视大赛。

(责任单位: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台)

推进嘉德威号游轮与旅行社和周边景区景点的合作,创新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搞活经营,延伸白天游海上线路,丰富夜游威海湾活动,打造海上旅游品牌。

(责任单位:

环翠区政府,市海事局、港航局、船检局、旅游局)

(4)打造餐饮美食品牌,到2012年,全市星级饭店和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

由市餐饮协会牵头,深入挖掘威海餐饮文化,积极吸纳各地美食精华,打造威海餐饮美食文化品牌。

举办“特色餐饮烹饪大赛”、美食旅游文化节等活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特色菜品名称,评选最受欢迎的名点、名菜、名宴、名小吃,统一固定名称,申请专利保护,包装打造品牌。

高端菜品,突出海珍品的滋补养生特色,推出海参、鲍鱼、鱼翅、对虾、海蟹等代表菜;中端菜品,突出威海海鲜的独特性,推出海螺、海肠、蜇头、海胆、天鹅蛋等代表菜;大众菜品,突出原汁原味特色,推出蛤、扇贝、蛎子、黄花鱼、鹰爪虾、鱼锅粑粑、鲅鱼饺子、海鲜打卤面等系列特色菜品。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贸易办)

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建设,强化对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促进安全放心食品品牌与餐饮美食品牌的良性互动。

(责任单位:

市农业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5)打造旅游商品品牌,到2012年,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30%以上。

开发包装特色旅游商品。

通过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创作)大赛暨旅游商品展销会,评选“威海优秀旅游商品”,推出以高皂甙极品西洋参、极北纬度绿茶、原产地无花果为代表的农副产品;以老刺参、鲍鱼、对虾、海米、蠓子虾酱、海带为代表的海产品;以四海调味品、渔具、家纺、皮鞋、锡镶等为代表的轻工产品;以海参口服液、鱼油软胶囊、卵磷脂胶囊、螺旋藻饮品等为代表的保健品;以韩国服装、化妆品、食品为代表的韩国商品;以剪纸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以海草房模型、定远舰模型、卡通天鹅、沙雕画等为代表的旅游纪念品。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经济和信息化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加快旅游购物中心建设。

重点培育侨乡广场、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安然旅游购物广场、永旺威海购物中心、乐天玛特超市、高新商贸广场、荣成海洋时代超市、吉兴商业中心、文登国际商贸城、乳山久久发旅游商品城等购物中心。

旅行社地接要安排旅游购物活动,参观定点旅游商品销售场所。

各星级宾馆饭店设立威海特色旅游商品销售点。

(责任单位:

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管委,市旅游局)

加强对现有威胜、海港、友谊等韩国服装市场的规范和管理,打造韩国商品购物品牌。

(责任单位:

市工商局、贸易办,环翠区政府)

(6)完善提升环翠、天鹅湖、石岛湾、银滩四处省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加快推进华夏城、双岛湾、北海、九龙湾、绿岛湖、好当家、香水海等休闲度假基地建设。

华夏城:

依托华夏集团,建设集旅游、休闲、娱乐、居住商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度假园区。

2010年上半年开放华夏主题公园东方文化区,2017年建成华夏旅游风景区。

(责任单位:

经区管委)双岛湾:

实施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的双岛湾—小石岛区整体开发建设工程,形成双岛为核心、水面开阔、组团分布的空间布局结构,建设旅游商务、休闲娱乐、海上游乐、生态旅游等功能分区,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体、科教研发为支撑、生态宜居为特色的双岛湾休闲旅游度假城。

(责任单位:

市城乡建设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城管执法局、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环翠区政府,高区管委)

北海:

以环海旅游线为纽带,整合葡萄滩海水浴场、锦湖韩亚高尔夫球场、褚岛旅游开发、金海国际游艇俱乐部等资源,打造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带。

(责任单位:

环翠区政府)

九龙湾:

建设森林公园区、码头商业区、度假酒店群、休闲度假会议中心等功能板块,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会议基地。

(责任单位:

经区管委)

绿岛湖:

突出文体运动、旅游休闲和高档酒店主题,打造海滨度假区。

(责任单位:

荣成市政府)

好当家:

依托闻涛度假村,建设集五星级饭店、海滨浴场、温泉洗浴和海上娱乐项目为一体的海滨度假区。

(责任单位:

荣成市政府)

香水海:

开发建设渔家乐主题街、游艇俱乐部、SPA星级会所等海滨休闲产业,打造海洋养生、社区养老等多元化的度假旅游区。

(责任单位:

文登市政府)

(7)深入推进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创建工作,到2012年旅游强镇达到8个、旅游特色村达到10个。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

(8)因地制宜发展渔家民俗、工农业体验、城郊休闲、森林氧吧、葡萄酒庄等休闲业态。

到2012年,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到20处,工业旅游示范点达到15处,渔业旅游示范点达到10处。

以渔家民俗为主题,整合孙家疃镇远遥、沙窝、里遥、靖子、山东、合庆等村,改造文登南海东里岛、西里岛、万家寨等村,建设荣成海上观光牧场,丰富完善河口、桃源、烟墩角、礼村、大陶家等现有渔家乐内容,打造渔家民俗旅游精品区。

依托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到2012年全市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到7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

规划建设正棋山、初村、桥头等城郊休闲旅游带,建设工业新区威浩葡萄庄园、威海(苘山)生态旅游度假中心暨中国威海小球类运动项目训练基地。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林业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4.精心打造新兴和高端旅游

(1)以威海鸿建房地产有限公司为依托,建设威海休闲帆船基地,配套建设俱乐部、教练员培训中心、青少年帆船培训中心、航海运动休闲中心等项目,开展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举办霍比国际双体帆船锦标赛,建成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帆船基地之一。

到2012年,全市帆船数量达到300艘。

(责任单位:

高区管委,市体育局、教育局)

(2)加快建设潮汐湖水上运动基地,发展滑水、皮划艇、水上摩托艇运动,打造国内高水准静水赛事基地。

(责任单位:

乳山市政府)

(3)制定游艇邮轮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小石岛、半月湾、东山、海港、幸福公园、金海、悦海、荣成威顿、乳山东方如意等游艇码头(俱乐部)。

到2012年,全市游艇发展到100艘以上。

(责任单位:

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局、海事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管委)

以黄海造船、文登白云船舶、中复西港游艇、好当家集团为基础,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进游艇、客轮制造业发展。

重点发展中、高档游艇、大型游船和邮船,游艇制造技术和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到2012年,游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责任单位: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搞好国际邮轮停靠设施建设,推动客运码头配套设施改造升级,2012年建成国际邮轮专用码头,达到3万吨级以上国际邮轮靠泊标准,优化通关环境,完善旅游岸基接待体系,实现年停靠国际邮轮5艘次以上的目标。

(责任单位:

市交通运输局、海事局、海洋与渔业局、港航局、口岸办、威海港集团)

(4)制定海洋垂钓规划和管理办法,划出专门的控制性区域,对经营单位、垂钓船艇、从业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规范。

重点扶持环翠区翠海明珠、高区小石岛、孙家疃金海国际、刘公岛、经区崮山阴山湾、荣成赤山集团、荣成好当家集团、乳山维多利亚湾等垂钓俱乐部(基地)建设,选择合适海面建设人工鱼礁区,打造封闭式管理的海钓基地。

到2012年,建成10个以上特色鲜明、设施完备、管理完善的海洋垂钓基地,打造国内有影响的海洋垂钓旅游目的地。

(责任单位:

市海洋与渔业局、规划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管委)

办好威海国际渔具博览会,配套举办国际钓鱼邀请赛等活动,培育成永久落户威海的国际品牌专业展会。

(责任单位:

市贸促会)

(5)办好沙雕艺术节,举办沙滩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沙滩文化活动,打造沙滩手球、国际长距离铁人三项赛等国内外知名赛事基地。

(责任单位:

市体育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借鉴先进海滨城市沙滩管理标准,在管理机构、人员配置、服务设施、环境质量、卫生保洁、医疗救护、安全与应急管理、海岸保护等方面形成完备的管理体系。

到2012年,全市所有浴场沙滩达到国际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

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管委)

(6)以建设国际、国内重要高尔夫赛事基地为目标,依托现有高尔夫球场,加快发展高尔夫俱乐部,积极引进和承接国内外高尔夫赛事,打造高尔夫运动品牌。

建立旅行社、星级酒店和机场的合作机制,完善球场预定、机场接站、酒店住宿、活动安排、服务标准等个性化服务体系,促进高尔夫旅游消费便利化。

到2012年,全市高尔夫旅游年接待能力达到150万人次,成为东北亚地区知名的高尔夫旅游目的地。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体育局)

(7)规划建设华夏城、大乳山、伟德山、好当家、昆嵛山等滑雪旅游基地。

(责任单位:

经区管委,乳山市政府、荣成市政府、文登市政府)

(8)积极推动会议节庆旅游,大力发展会议节庆经济。

每年引进3个以上国内外高端会议来威举办。

积极开展“节庆文化年”等活动,精心打造10—20个具有威海特色、贴近市民生活、符合群众需求的节庆文化活动。

(责任单位:

市会展办,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1.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1)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推进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

(责任单位:

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和工业新区管委)

(2)以旅游产品为核心,依托刘公岛、华夏城、西霞口、赤山等重点景区,通过资本重组、兼并联合、连锁经营、相互参股等形式,整合饭店、景区、演艺、餐饮、购物等资源,组建综合性旅游集团。

(责任单位:

市国资委、刘公岛管委,各市、区政府,经区管委)

(3)鼓励旅游企业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在收购、兼并、重组过程中涉及存量土地、房产转让的,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责任单位:

市国土资源局、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国资委)

(4)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银行信贷、股票上市、债券发行、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

(责任单位:

市发改委、金融办、威海人行)

2.引导旅行社健康发展

(1)加强旅行社等级管理,支持旅行社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到2012年,全市A级旅行社比例达到30%以上,旅行社组团接待人次年均增长15%,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旅行社大集团达到2家以上。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

(2)鼓励有条件的旅行社组建旅行社企业集团,在国内外重点客源市场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

推动旅行社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战略合作,实行品牌加盟、连锁经营,支持国内外大旅行社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商务局、经济合作局)

(3)支持中小旅行社进社区、进旅游饭店,为城乡居民提供旅游便利服务。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民政局)

(4)加快网上旅行社发展,深化与携程网、同程网等国内重要旅游电子营运商的合作,为自助游、自驾车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等网络化服务。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经济和信息化委)

3.发展壮大饭店餐饮服务业

(1)加快高星级饭店发展,重点推进国际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九龙湾五星级休闲度假酒店、福豪国际五星级酒店、金太阳大酒店、昀卓五星级酒店、纹石宝滩酒店、三和影视基地五星级酒店、荣成湾度假村酒店、国泰置业五星级酒店、汤泊温泉度假酒店、东方如意五星级大酒店、利群五星级酒店、欣业联五星级酒店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

市城乡建设委,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2)积极吸引洲际假日、雅高等国际品牌饭店落户我市,到2012年至少引进1家。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3)支持净雅、倪氏、丰盛园等品牌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打造威海餐饮旗舰店。

(责任单位:

市贸易办、旅游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4)引导中高档酒店向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低星级饭店改造提升软硬件条件,加快建设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和家庭旅馆,大力推进休闲度假型、商务会议型饭店建设。

到2012年,全市星级饭店达到12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达到12家。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各市、区政府,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管委)

(三)深度开拓客源市场

1.倾力打造城市旅游形象品牌。

(1)建立旅游宣传工作联动机制,加大推介力度,策划推出具有独特创意、鲜明特色的威海旅游城市形象。

(责任单位:

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

(2)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和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栏目播放“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走遍四海,还是威海”旅游推介广告。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

(3)聘请专业设计公司策划设计,并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威海旅游形象宣传用语和标识。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

(4)制作用于公共活动的威海元素背景音乐,唱响《海边小城威海卫》,同时推出《威海之恋》、《住在威海》、《美丽的龙》、《爱在文登》、《天堂在这里》、《节日快乐》等系列宣传威海的优秀歌曲。

出版威海歌曲电子出版物,精心制作旅游形象宣传片和风光宣传片。

(责任单位: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

(5)加强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运用影视、动漫、专题片、代言人、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手段推介威海旅游形象品牌。

邀请韩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港澳台以及国内重点客源城市的主流媒体来威采风,拍摄旅游专题片。

(责任单位:

市委宣传部、威海日报社,市旅游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台)

(6)把旅游推介内容纳入我市驻外办事机构工作范围,全市重要外事、招商、文化、教育、体育等交流活动要与旅游宣传推介有机结合,统筹安排。

(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外办、经济合作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教育局、体育局,市驻京办、驻济办、驻韩办)

(7)依托航空公司,分别在东航、山航、南航班机上进行威海宣传片播出。

(责任单位:

市民航局、旅游局)

(8)抓好旅游地图、宣传手册、光盘的制作,组织落实旅游宣传品进景区、酒店、机场、车站、码头等窗口单位和场所。

全市重要涉外经济文化活动要使用威海旅游形象标识和带有该标识的宣传品、纪念品等。

2010年在全市景区点和主要公共场所建成威海旅游形象标识系统。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规划局)

(9)办好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突出打造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中国时装设计大赛、高尔夫大赛、国际帆船赛、国际渔业产品博览会等品牌,提高威海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任单位:

市城乡建设委、会展办、体育局、贸促会)

2.健全旅游营销体系

(1)加强国内旅游市场开发。

实施“以京津冀、江浙沪为中心,东北和珠三角地区为重点,带动大西北”的国内旅游市场营销战略,每年选择2个以上目标市场重点促销。

2010年,以京津冀、长三角客源市场为重点,加强与两地大旅行商的合作,吸引自驾游客源,进一步扩大两地客源市场份额。

2011年,以东三省、珠三角及中西部大中城市为目标,营销推介威海特色旅游产品。

到2012年,省内外游客的比例结构达到45:

55。

(责任单位:

市旅游局)

(2)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深化中韩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韩国一般旅行社协会、韩国青少年联盟、哈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