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08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docx

公务员行测常识口诀88条

政治常识热点—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即唯心派,又译作理念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

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分为两种即: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内心〕:

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通常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

典型命题:

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古代王守仁: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

“存在即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客观唯心主义〔有神论〕:

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通常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典型命题:

老子“道”,中国古代朱熹:

“理在事先”,西方黑格尔: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存在即合理”,柏拉图“理念”。

本考点不会单纯考查唯心主义的定义,而通常是先举出实例,比方某位哲学家的名言、某种常见的观点等,再考查考生对这些名言或观点的理解以及对他们所属观点的派别划分。

通常考生在做这类型题目的时候会不知所云,那么拥有正确的解题方法就格外重要,要在短时间内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

华图李梦娇老师主编的《常识速记口诀88条》是帮助大家高效记忆的良方。

李梦娇老师常识口诀实战:

〔2012年浙江/山东〕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

这是〔〕的思想。

               

               

【李老师解析】这道题考查政治常识。

此题只要记住口诀“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中的“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很容易解决。

本口诀来源于李梦娇主编《常识速记口诀88条》第25页,第24个口诀。

同时在华图网校李老师主讲的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基础精讲班课程中有详细讲解。

主观唯心主要强调人的内心是怎么想的,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此题选择B。

    考生如果在考试时碰到看上去复杂的题型,模棱两可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便是记住口诀,并加以灵活运用。

这样可以节约时间,省时高效。

每一个文明的发展与兴盛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地理环境孕育了文明,文明的发展又改变着地理环境。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地理环境,热爱养育我们的这片热土,学好中国地理,这不仅是公务员考试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常识。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领土辽阔广阔,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

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我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

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内海。

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我国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在地形方面,我国地势整体上西高东低,山区面积广阔,地形多种多样。

其中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世界第一高峰。

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

在气候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从气候类型来看,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西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

总的来看,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

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差比较大,降水集中于夏季,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以下是“4-4-3”图表。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第二大淡水库,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西部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黄土高原

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多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我国面积第二的盆地,位于天山以北,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南”

柴达木盆地

我国地市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储存丰富的盐、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

地势最低的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有成都平原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是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

 

华北平原

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于四川盆地以东,海拔在50米以下,由长江冲积而成,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河网密布,江南水乡气候

 名师点拨:

在中国地理常识复习方面,我们应该侧重于对整体地理环境的把握,我国的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特殊的地貌〔如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是记忆重点,公务员考试考查的地理常识很多都是中国所特有的或是创造了世界纪录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多注意搜集这方面的知识。

 〔2009国考〕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  〕

 

【答案】A

【考点】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库,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因此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此题可以根据李梦娇老师《常识速记口诀88条》中地理科技部分的中国地理口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配合443图表到达秒杀该题的效果,更多知识、更多口诀尽在李梦娇老师编著《常识速记口诀88条》。

经济常识热点—宏观调控

主要指标

含义

GDP

国内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

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GNP

国民生产总值。

它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NNP

国民生产净值。

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

NNP=GNP-固定资产折旧

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

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CPI

消费物价指数:

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

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基尼系数

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赤字率

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赤字率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驾马车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和出口

 经济类题目,大部分都是靠理解记忆的,以上知识点都是常识以及公基考试中经济类的重要内容,死记硬背当然不是解决的方法,在面对内容较多较杂,而且相类似时,口诀记忆显得格外重要。

下面是李梦娇老师《常识速记口诀88条》中的精选题目以及口诀实战,相信大家会有所启发:

 李梦娇老师口诀实战:

1.〔2013年联考〕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不包括〔〕。

                                     

 

2.〔2013国考〕以下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解析】上述两题都是考查经济常识,都可以通过李梦娇老师《常识速记口诀88条》第5页,口诀〔7〕秒杀:

“GDP国内,GNP国民,NNP净值,PPI生产者,CPI消费者,赤字率风险,生活水平恩格尔,收入分配基尼,三驾马车资费出。

”直接就可以判断,第1题选C,第2题选A。

    本口诀同时在华图网校李梦娇老师公共基础知识基础精讲班课程中有详细讲解。

记住了口诀,解决这类题目所用时间真的是以秒计算,为大家节约更多的时间做后面的题目,命中率也绝对是100%。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到现代社会的文明,其辉煌的历史及文化传承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领导者,中国古代历史在世界古代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此外,中国古代历史中表达出的中国社会价值观与人文思想也吸引着众多学者的目光。

学好中国古代史,不仅是公务员考试的要求,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为我国历史文化传承应该尽到的一份义务。

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对中国历史的时间线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各个朝代谁先谁后,存续时间以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要有准确的记忆,以下是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图表,同学们可以配合中国古代科技、古代文化的发展进行联合记忆。

 

母系氏族

河姆渡文化:

位于今浙江省,有水稻种植遗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半坡文化:

位于今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是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父系氏族

大汶口文化,开始出现私有制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历:

夏朝开始的立法是按照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又叫阴历。

由于立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商朝,建都亳,后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成为“甲骨文”自此我国有文字可靠

西周

〔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史称西周,采用分封制和井田制。

灭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

 

 

咸阳

〔1〕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统一币制、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兵马俑;〔3〕大泽乡起义;〔4〕项羽刘邦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打败〕

 

 

 

西汉

 

 

 

长安

〔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2〕,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3〕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

推恩令、财政权集中于中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司马迁著《史记》;〔4〕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爆发了著名的绿林与赤眉大起义,绿林军攻破长安。

东汉

洛阳

〔1〕光武中兴〔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2〕张角领导黄巾起义,东汉灭亡

 

三国两晋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VS曹操,孙刘获胜,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刘备建汉;229年,孙权建吴

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长安

〔1〕公元581年,杨坚废黜北周帝自立,国号隋,定都长安,建元开皇,即隋文帝;〔2〕开通大运河,开科举〔3〕隋末农民战争

 

 

长安

〔1〕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唐朝建立〔2〕626年,唐太宗即位,开创“贞观之治”〔3〕〔公元713——741年〕,开元盛世〔4〕安史之乱:

安禄山、史思明〔5〕黄巢起义:

王仙芝、黄巢

 

五代

 

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

此后的50多年里,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

同一时期,南方出现10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北宋

开封

〔1〕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

〔2〕杯酒释兵权〔3〕公元1005年,澶渊之盟。

〔4〕1069年王安石变法〔5〕靖康之变:

1127年,金国掳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南宋

临安

〔1〕赵构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岳飞抗金〔3〕1141年,宋金形成南北对峙,绍兴和议〔4〕元灭南宋

 

 

 

 

大都

〔1〕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其孙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2〕行省制度: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开省级制度先河。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3〕马可波罗:

意大利旅行家,写下《马可波罗游记》〔4〕红巾军大起义

 

 

南京北京

〔1〕1368年,朱元璋建立元朝。

明朝初年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2〕洪武之治——靖难之役——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变——张居正变法——戚继光抗倭——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北京

〔1〕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自山海关南下,占领北京〔2〕康乾盛世〔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廷设台湾府〕〔3〕平定三藩;雅克萨自卫还击战;平定大小和卓叛乱〔4〕1724年,清廷确立西藏“金瓶挚签”制度;1727年,清廷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治西藏〔5〕清乾隆皇帝组织学者编写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名师点拨:

复习中国古代史,首先要学会建立历史的“时间树”,在各个朝代连成一条清晰的时间线,各大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为树干上延伸出来的枝杈分类记忆。

所谓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1.首创的政治体制2.影响世界文明的重大科技发现与技术突破3.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与宗教发展4.重要的战争。

同学们要在理清时间线的情况下按照多积累重大历史事件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2001国考〕宋朝以来,没有做过我国国都的是

A.开封B.杭州C.南京D.洛阳【答案】D

【解析】由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知道,开封是北宋的国都,A选项错误。

杭州古称临安,是南宋的首都。

B选项错误。

在朱棣迁都北京以前,南京是明朝的首都,因此C选项错误。

洛阳在历史上被成为八朝古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但是自从宋朝以来,就再也没有做过古都。

因此,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此题解题时可以直接利用李梦娇老师编著《常识速记口诀88条》之中中国古代史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连,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

”配合表格中的朝代顺序可以很容易做出来。

其他口诀请关注《常识速记口诀88条》,体验飞速做题感觉。

〔2012联考〕关于我国战国七雄地理位置描述准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此题可以直接利用李梦娇老师所著《常识速记口诀88条》之中的中国古代史口诀:

“战国七雄: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楚国的地理位置是七国之中最偏南的,因此利用口诀我们可以快速判断出B选项正确。

更多口诀与技巧,请关注李梦娇老师编著《常识速记口诀88条》,祝大家一举成“公”!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唐代开明的社会创造了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环境,唐朝盛世造就了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和恢宏气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

而宋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

其中,韩愈等人发动的古文运动得到了宋代作家的热情响应。

道统与文统紧密结合,使宋代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

因此,公务员考试文史类题目中唐宋时期的文学常识经常作为考题或是选项出现,唐宋文学常识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高频考点,需要同学们重点记忆。

   唐朝是我国诗歌文学发展的辉煌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的诗人。

根据唐朝时期的不同划分为初唐文学、盛唐文学和晚唐文学。

由于政治局势与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初唐文学受南北朝文学影响很大,本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流露一股空灵之气。

盛唐时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诗人喜欢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本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昂扬豪迈,透露出大国兴盛之气。

晚唐时期由于政局动乱经济衰败,该时期中忧国忧民、借古讽今的诗篇大放异彩,出现了相当多的名诗名人。

以下用表格的形式将唐朝文学中的考点向同学们展现出来。

 

 

 

 

 

 

 

 

 

初唐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

《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盛唐

 

山水田园

王维,字摩诘,“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孟浩然,世称“孟襄阳”,《春晓》《宿建德江》

边塞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出塞》;高适《别董大》

 

 

“大李杜”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中晚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魔”“诗王”《长恨歌》《琵琶行》

李贺,字长吉,“诗鬼”,《雁门太守行》

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乌衣巷》

 

“小李杜”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无题》《锦瑟》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世称杜樊川,《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

 宋朝是继唐朝之后又一文学高速发展的辉煌时代,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并衍生出豪放派与婉约派两种不同的宋词风格。

随着欧阳修等人带动第二次古文运动,文人墨客开始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以下表格中是公务员考试关于宋朝文学的高频考点。

 

 

 

 

 

 

 

 

 

豪放派

范仲淹

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

《岳阳楼记》

辛弃疾

字幼安,别号稼轩

《永遇乐》

《青玉案》

岳飞

字鹏举

《满江红》

《小重山》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

《示儿》

《钗头凤》

 

 

婉约派

李煜

字重光,初名从嘉,称“千古词帝”

《虞美人》

《浪淘沙》

柳永

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雨霖铃》

秦观

字少游,号淮海居士

《鹊桥仙》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

 唐宋时期,最著名也最为人所知的当属“唐宋八大家”〔韩柳曾王欧三苏〕,此八人对唐宋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领导作用,因此也是公务与考试的高频考点。

以下用表格形式将“唐宋八大家”相关常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

《师说》《马说》

柳宗元

字子厚,人称“柳河东”“柳柳州”

《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醉翁亭记》

苏洵

字明允,长于散文,尤擅攻论

《六国论》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

《赤壁赋》《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

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

《杭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

《元日》《桂枝香》

曾巩

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墨池记》

 李梦娇老师点拨:

学习唐宋时期的文学,我们主要关注那些开创了文学流派或者是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如苏轼、王安石等人的字、别号以及主要作品都是我们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此外我们也要熟悉唐诗宋词的流派、格律和比较重要的词牌名.

 李梦娇老师速记口诀实战:

(2010上海)【多项选择】以下属于我国古代”唐宋八大家“的是(   )

                    

【答案】BC

【解析】此题考查人文常识。

根据李梦娇老师《常识速记口诀88条》第138页唐宋八大家“韩柳曾王欧三苏”可以马上选出正确答案B和C,到达秒杀此类题目的效果。

更多速记口诀请参阅李梦娇老师主编的《常识速记口诀88条》。

辩证法: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包括两个核心和三大规律:

 

两个核心: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的普遍联系: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

 

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事物总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由事物内部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

质和事物直接同一。

质和属性不可分割,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确认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事物的量是事物的存在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