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高考作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49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1978年高考作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78年高考作文.docx

《1978年高考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78年高考作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78年高考作文.docx

1978年高考作文

1978年高考作文

【篇一:

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

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研究

一、高考作文命题基本特点及走向

(一)多种作文形式并存

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三部曲”之旅。

从1999年到2004年的6年间,高考作文一直走在“话题”作文的旅途上。

2004年的15

份试卷,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比例为14︰1,这应该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时期。

而2005年的命题已开始从这一模式下解套,在16个作文题中,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命题的只有7个(包括3个全国卷题目),而命题作文占有4席,供材料作文3个,材料加命题作文1个,图画型作文题1个。

“话题作文”已经不再一统天下,而是多种作文形式并存,并且各种命题形式相继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或者叫“后话题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已经不限定一个具体的话题,而只是根据材料给出一些启示和要求,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与这则材料的主题相关就可以了,范围比话题作文更宽泛,更少束缚,所以是一种“新材料作文”。

这里以2005年湖北卷为例,命题者在提供材料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而只是要求考生“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作文,“根据材料感悟”,“感悟”什么,怎样“感悟”,都未限定,范围十分宽广,这与话题作文相同,但与话题作文不同的是,命题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确立什么话题,确立什么主题倾向,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进行“二度命题”,这就有别于话题作文。

无独有偶,2005年的福建卷同样也是这样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也是先给出材料(两幅图),然后要求考生自拟话题作文,“自拟话题”实际上也没有规定话题,也只是启发考生注意从材料中引出自己的主题来作文,读懂材料是写作此类题目的关键。

非常巧合的是,2005年上海卷也是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命题者在给出了三个镜头以后,提醒考生“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辩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命题者也没有给出一个的话题,只是限定了一个范围,这也是一个需要进行“二度命题”的“新材料作文”。

坦率地说,湖北卷和福建卷这两道题目命题形式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的探索性,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但所提供的材料却不能让考生轻易读懂,恐怕一般的考生都会在读懂材料上煞费思量,审题的门槛太高,不利于考生的发挥,与作文考试降低审题要求的

精神也不合。

(二)体裁要求具体化、多样化

近年来的话题作文有淡化文体的趋势,但淡化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说要依内容定文体,依自己的所长定文体,依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选择更为合理的表达方式,曲尽其意。

其实,分析历年的高考

题,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

都特别适合写议论文。

而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最大亮点是:

体裁要求的具体化、多样化。

话题作文可以文体不限,但如果全部这样显然就走入一个误区。

一方面,“话题”二字,本来是从内容方面着眼的,并不一定就必然不限文体;另一方面,无例外的文体不限,必然导致有人回避本应掌握的文体写作。

2005年的作文命题是对作文文体要求的一次校正,从各地作文题看,考纲要求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完全得到落实,不同地区的作文题,有的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如北京卷),有的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湖南卷),有的要求写说明文(如重庆卷),加之试卷中语言表达部分对应用文的考查(如全国卷Ⅱ中要求写请柬等),2005年的作文命题可以看作是关于文体要求的一

个新的转折点。

(三)命题表现出共同的追求

高考作文命题从历史的趋势来看,限制性呈递减之势,而自由发挥的程度则日益增强。

限定性主要表现在以前由政治化转向道德化;80年代中期有某种道德导向淡化的苗头,但主题有限定,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近墨者未必黑”。

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思想评论,甚至“中性”的命题,如“习惯”“尝试”等。

根本性的突破是基础教育改革展开以后,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题目在价值上的规定性并无明显的线索可循,自由发挥的天地空前拓展。

这样的命题可以叫做“无主题命题”。

十多个省市自行命题以后,对无主题命题的认识趋于一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专家们创造了一种完全开放的作文题:

例如,“面对大海”“杂”“忙”等等,表面上是直接命题,实质上是完全开放的,完全开放意味着强制性主题的取消,同时也意味着自主立意压力的增强。

对于考生来说,严峻的考验在于,无序的自由思考不能成为文章,极大的自由度,可能造成散漫芜杂,成文的最低限度是集中和有序。

如何凝聚思考的焦点,成了对考生素质的挑战。

还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题面和题干焕然一新,只有十个历史名人和文学形象,任凭考生自由评论。

这不但要求考生有凝思概括、逻辑拓展的能力,而且对其文化修养也是一种挑战。

一个没有

足够课外阅读量,没有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考生,是无法应对这样的考题的。

2005年,自行命题的省市增加到15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强制性主题作文日薄西山。

湖南“跑的体验”,广东“纪念”,北京“说‘安’”,浙江“一枝一叶一世界”,“位置与价值”等等,几乎全部是不设主题限制的。

上海今年的命题提供了多元的感性素材,它是复合的,各

不相干,处于无序状态,命题的旨意正是要求考生从无序的现象中发现统一的线索,这就不仅需要独特的情感,而且需要独特的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无主题命题(材料作文)的一大进展。

它强调了过去我们多多少少忽略了的环节:

独立主题形成于对无序材料感觉的梳理和提炼。

学生的主体建构始于感觉的有序提纯。

上海命题的好处还在于,在题干中有对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诱导,题干中提示:

“对你成

长的影响”,这就明显地防止了流于感性,突出了智性和理性提升的要求。

话题作文从开始运用到广泛流行,逐渐产生了一种倾向,那就是感性材料往往比较单调,比较粗浅,缺乏情感和智性的含量,这就难免使考生忽略从知觉到情智的跨越。

而北京的“说‘安’”(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

?

”之类的联想),浙江的“一枝一叶一世界”(从“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来),都在并非单一的感性材料以外,提供了一些指向智

性升华的要求,显然更有利于检测考生感受和思绪的纵深层次。

2005年比较好的命题都表现出了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在提供感性材料的同时,诱导考生不但要向

感情,而且要向智性和理性升华。

这种无主题命题方式之所以能迅速地取得了主导地位,原因在于超越了命题作文的致命弱点。

命题作文提供的主题,不但是现成的,而且是公共的,他人的,并不是学生自己从真切的体验中概括出来的。

无主题命题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确立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放在第一位,立意是为文的前提,立意的难度在于,必须在纷纭的现象和错综的感受中进行提炼,所以,控制跑题、离题的潜在危机,成了考查的重点。

要通过这样的考查,光凭文字工具的华丽是不行的,对自己思维具有灵活调

控的能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高考作文题智性含量的增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义。

《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规定:

要让学生在“知、情、意”三个方面,或者三个层次,得到全面的发展。

知,是感知,或者通俗地说,是感觉,属于心理比较低的层次;情,是情感,在心理上层次要高于感觉;而意,是意志,属于更高的层次,一般说,是智性或者理性的层次。

知情意三个层次都得到发展,这是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表现。

从根本上来说,自主立意,不但是作文的要领,而且是树人的根本。

高考作文题智性含量的增大,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功能所要求的,高等教育和中等学校的最大不同,就是学科的理论性。

没有一点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起码训练的考生,到了高等学校,是比较难以胜任抽象度很高的理论课程的。

从命题到话题和材料作文,从强制性主题到无主题命题,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抑制学生自主思考到迫使学生独立概括;历史的发展已经把智慧、智商,把理性思维的考核提上日程。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准绳,在校正以往不良倾向的基础上,尤其要重视三方面的问题:

(1)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情感,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

(2)培养全面踏实的写作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练就各种基础文体的写作基本功;(3)培养真诚表达的文风,学会具体的记叙,学会生动的描写,学会准确的说明,学会辨证的

思考,学会真诚的表达,应该成为我们专门训练的内容。

二、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作文现状

在平时作文和各类考试作文中,一大批说理浅薄、故事单薄、缺少层次的平庸之作成为了主流。

1.学生作文中主要弊病

(1)审题不严,偏离题意

一部分学生审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①背离:

在学生的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主旨完全违背命题者的意图,一点不沾

边。

②偏离:

这类情况较多。

有些学生审题意识薄弱,对文题只是粗略一看,不注意把握试题的内涵,结果重心偏移:

或因为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或因为没有拟纲写跑了题,或将作文话题在没有“搭桥”

的前提下,生硬地去换成其他概念。

③模糊:

故作高深,行文晦涩;或者不明确点题,以致阅卷者不能迅速看出主旨而判为离题作文。

④偏颇:

不少考生的作文,只能在表面上做文章,缺乏见识和深度,见解平庸,观点烂熟平常,早已无须证明;或认识错误、庸俗;或出语绝对,好扩大,喜夸张,表述一个观点不留余地,非此即

彼,无节制地宣泄个人化的情绪。

(2)内容单薄,选材失当

①空洞:

全是条条框框,无一点细节,无事实,无引语,无“形象”化句子。

②单调:

素材少得可怜,全文证明观点的材料即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或只将作文题目所给的材

料进行扩写;或作文材料再加一个寓言故事,不能充分论证观点或表现人物。

③陈旧:

素材多但全是熟人。

④囫囵:

有素材但泛泛而谈,且不知取舍,囫囵照搬,结果,素材中的一些细节与论题无关系。

⑤雷同:

素材虽多但素材的角度、范畴没有分别,几个素材只能发挥一个素材的作用。

⑥悖理:

素材不能说明观点,细节不能表现人物。

(3)思维混乱,中心不明

①散乱: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无清晰的脉络和整体感。

②跳跃:

思维随意跳跃,不讲过渡衔接,缺少引导阅卷者思路的句子,结果结构清晰度差,容易

引起误判。

③繁复:

头绪复杂,波折太多,绕得阅卷者头晕。

(4)言不及义,表达贫乏

①粗糙:

词汇贫乏,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不正确,或字迹潦草,卷面不洁,严重影响了

“宣传效果”。

②枯槁:

言语单调少变化:

记叙语言交待不清,或是平铺直叙,不能突出重点;描写语言不能充分展开,形象性差,文字显得空洞,干巴;议论语言不严密,且理论性差,常有以叙代议现象;抒情语言或火候不到,缺乏感染力。

或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或过分追求形式的华丽而造成文章内容的

单薄、空泛。

③繁冗:

一丁点儿意思,唠叨了几段;都知道的意思,已说过的意思,说了又说。

④晦涩:

语言太主观,只有自己才懂;或语言跳跃太大,让人如坠云雾中;或者形象呈现太多而

没有必要的语言提示。

(5)盲目求新,文体混杂

①刻意“创新”:

有的学生不是首先考虑内容,而是刻意“创新”,借各种文体胡乱阐发,他们

的作文写法上变形夸张,不伦不类,不像作文像游戏。

②形式与内容脱离:

有的学生用寓言、信、戏剧、采访、实验报告等形式来写考场作文,如果形式和内容相符合,这样写确实可以锦上添花,让人眼前一亮,但事实上,不少考生是弄巧成拙,作文

形式和内容完全脱离。

③文体不明:

有的考生连基本的记叙文、议论文都写得不像。

有的考生本想写夹叙夹议的文章,可写出来的文章油是油,水是水,叙与议不能有机、有序地结合;有的写记叙文时处理不好记叙与议论的关系,议论偏多,成了混乱的文体;有的在写议论文时,不能处理好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不知道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而在论据上花费大量的笔墨,甚至为了将事实论据写得生动形象,而大段大段

地记叙,让人搞不清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2.原因分析

(1)学生写作时不在状态其普遍特点:

①恐惧状态,即极度紧张、焦虑、失控的状态。

有可知的恐惧,如突然遭到新题型新话题,平常没有对材料进行充分准备而造成思维空白等;有不可知的恐

【篇二:

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

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研究

一、高考作文命题基本特点及走向

(一)多种作文形式并存

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三部曲”之旅。

从1999年到2004年的6年间,高考作文一直走在“话题”作文的旅途上。

2004年的15份试卷,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比例为14

︰1,这应该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时期。

而2005年的命题已开始从这一模式下解套,在16个作文题中,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命题的只有7个(包括3个全国卷题目),而命题作文占有4席,供材料作文3个,材料加命题作文1个,图画型作文题1个。

“话题作文”已经不再一统天下,而是多种作文形式并存,并且各种命题形式相继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

种高层次的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或者叫“后话题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已经不限定一个具体的话题,而只是根据材料给出一些启示和要求,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与这则材料的主题相关就可以了,范围比话题作文更宽泛,更少束缚,所以是一种“新材料作文”。

这里以2005年湖北卷为例,命题者在提供材料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而只是要求考生“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作文,“根据材料感悟”,“感悟”什么,怎样“感悟”,都未限定,范围十分宽广,这与话题作文相同,但与话题作文不同的是,命题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确立什么话题,确立什么主题倾向,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进行“二度命题”,这就有别于话题作文。

无独有偶,2005年的福建卷同样也是这样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也是先给出材料(两幅图),然后要求考生自拟话题作文,“自拟话题”实际上也没有规定话题,也只是启发考生注意从材料中引出自己的主题来作文,读懂材料是写作此类题目的关键。

非常巧合的是,2005年上海卷也是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命题者在给出了三个镜头以后,提醒考生“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辩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命题者也没有给出一个的话题,只是限定了一个范围,这也是一个需要进行“二度命题”的“新材料作文”。

坦率地说,湖北卷和福建卷这两道题目命题形式是值得

肯定的,有一定的探索性,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但所提供的材料却不能让考生轻易读懂,恐怕一般的考生都会在读懂材料上煞费思量,审题的门槛太高,不利于考

生的发挥,与作文考试降低审题要求的精神也不合。

(二)体裁要求具体化、多样化

近年来的话题作文有淡化文体的趋势,但淡化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说要依内容定文体,依自己的所长定文体,依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选择更为合理的表达方式,曲尽其意。

其实,分析历年的高考题,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

都特别适合写议

论文。

而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最大亮点是:

体裁要求的具体化、多样化。

话题作文可以文体不限,但如果全部这样显然就走入一个误区。

一方面,“话题”二字,本来是从内容方面着眼的,并不一定就必然不限文体;另一方面,无例外的文体不限,必然导致有人回避本应掌握的文体写作。

2005年的作文命题是对作文文体要求的一次校正,从各地作文题看,考纲要求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完全得到落实,不同地区的作文题,有的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如北京卷),有的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湖南卷),有的要求写说明文(如重庆卷),加之试卷中语言表达部分对应用文的考查(如全国卷Ⅱ中要求写请柬等),

2005年的作文命题可以看作是关于文体要求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三)命题表现出共同的追求

高考作文命题从历史的趋势来看,限制性呈递减之势,而自由发挥的程度则日益增强。

限定性主要表现在以前由政治化转向道德化;80年代中期有某种道德导向淡化的苗头,但主题有限定,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近墨者未必黑”。

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思想评论,甚至“中性”的命题,如“习惯”“尝试”等。

根本性的突破是基础教育改革展开以后,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题目在价值上的规定性并无明显的线索可循,自由发挥的天地空前拓展。

这样的命题可以叫做“无主题命题”。

十多个省市自行命题以后,对无主题命题的认识趋于一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专家们创造了一种完全开放的作文题:

例如,“面对大海”“杂”“忙”等等,表面上是直接命题,实质上是完全开放的,完全开放意味着强制性主题的取消,同时也意味着自主立意压力的增强。

于考生来说,严峻的考验在于,无序的自由思考不能成为文章,极大的自由度,可能造成散漫芜杂,成文的最低限度是集中和有序。

如何凝聚思考的焦点,成了对考生素质的挑战。

还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题面和题干焕然一新,只有十个历史名人和文学形象,任凭考生自由评论。

这不但要求考生有凝思概括、逻辑拓展的能力,而且对其文化修养也是一种挑战。

一个没有足够课外阅读量,没

有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考生,是无法应对这样的考题的。

2005年,自行命题的省市增加到15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强制性主题作文日薄西山。

湖南“跑的体验”,广东“纪念”,北京“说‘安’”,浙江“一枝一叶一世界”,“位置与价值”等等,几乎全部是不设主题限制的。

上海今年的命题提供了多元的感性素材,它是复合的,各不相干,处于无序状态,命题的旨意正是要求考生从无序的现象中发现统一的线索,这就不仅需要独特的情感,而且需要独特的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无主题命题(材料作文)的一大进展。

它强调了过去我们多多少少忽略了的环节:

独立主题形成于对无序材料感觉的梳理和提炼。

学生的主体建构始于感觉的有序提纯。

上海命题的好处还在于,在题干中有对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诱导,题干中提示:

“对你成长的影响”,这就明显地防止了

流于感性,突出了智性和理性提升的要求。

话题作文从开始运用到广泛流行,逐渐产生了一种倾向,那就是感性材料往往比较单调,比较粗浅,缺乏情感和智性的含量,这就难免使考生忽略从知觉到情智的跨越。

而北京的“说‘安’”(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

?

”之类的联想),浙江的“一枝一叶一世界”(从“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来),都在并非单一的感性材料以外,提供了一些指向智性升华的要

求,显然更有利于检测考生感受和思绪的纵深层次。

2005年比较好的命题都表现出了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在提供感性材料的同时,

诱导考生不但要向感情,而且要向智性和理性升华。

这种无主题命题方式之所以能迅速地取得了主导地位,原因在于超越了命题作文的致命弱点。

命题作文提供的主题,不但是现成的,而且是公共的,他人的,并不是学生自己从真切的体验中概括出来的。

无主题命题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确立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放在第一位,立意是为文的前提,立意的难度在于,必须在纷纭的现象和错综的感受中进行提炼,所以,控制跑题、离题的潜在危机,成

了考查的重点。

要通过这样的考查,光凭文字工具的华丽是不行的,对自己思维具

有灵活调控的能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高考作文题智性含量的增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义。

《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规定:

要让学生在“知、情、意”三个方面,或者三个层次,得到全面的发展。

知,是感知,或者通俗地说,是感觉,属于心理比较低的层次;情,是情感,在心理上层次要高于感觉;而意,是意志,属于更高的层次,一般说,是智性或者理性的层次。

知情意三个层次都得到发展,这是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表现。

从根本上来说,自主立意,不但是作文的要领,而且是树人的根本。

高考作文题智性含量的增大,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功能所要求的,高等教育和中等学校的最大不同,就是学科的理论性。

没有一点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起码训练的考生,到了高

等学校,是比较难以胜任抽象度很高的理论课程的。

从命题到话题和材料作文,从强制性主题到无主题命题,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抑制学生自主思考到迫使学生独立概括;历史的发展已经把智慧、智商,把理性

思维的考核提上日程。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准绳,在校正以往不良倾向的基础上,尤其要重视三方面的问题:

(1)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情感,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

(2)培养全面踏实的写作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练就各种基础文体的写作基本功;(3)培养真诚表达的文风,学会具体的记叙,学会生动的描写,学会准确的说明,学会辨证的思

考,学会真诚的表达,应该成为我们专门训练的内容。

二、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作文现状

在平时作文和各类考试作文中,一大批说理浅薄、故事单薄、缺少层次的平庸

之作成为了主流。

1.学生作文中主要弊病

(1)审题不严,偏离题意

一部分学生审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①背离:

在学生的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主旨完全违背命题者

的意图,一点不沾边。

②偏离:

这类情况较多。

有些学生审题意识薄弱,对文题只是粗略一看,不注意把握试题的内涵,结果重心偏移:

或因为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或因为没有拟纲写跑了题,或将作文话题在没有“搭桥”的前提下,生硬地去换成其他概念。

③模糊:

故作高深,行文晦涩;或者不明确点题,以致阅卷者不能迅速看出主

旨而判为离题作文。

④偏颇:

不少考生的作文,只能在表面上做文章,缺乏见识和深度,见解平庸,观点烂熟平常,早已无须证明;或认识错误、庸俗;或出语绝对,好扩大,喜夸张,

表述一个观点不留余地,非此即彼,无节制地宣泄个人化的情绪。

(2)内容单薄,选材失当

①空洞:

全是条条框框,无一点细节,无事实,无引语,无“形象”化句子。

②单调:

素材少得可怜,全文证明观点的材料即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或只将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进行扩写;或作文材料再加一个寓言故事,不能充分论证观

点或表现人物。

③陈旧:

素材多但全是熟人。

④囫囵:

有素材但泛泛而谈,且不知取舍,囫囵照搬,结果,素材中的一些

细节与论题无关系。

⑤雷同:

素材虽多但素材的角度、范畴没有分别,几个素材只能发挥一个素

材的作用。

⑥悖理:

素材不能说明观点,细节不能表现人物。

【篇三:

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研究

一、高考作文命题基本特点及走向

(一)多种作文形式并存

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三部曲”之旅。

从1999年到2004年的6年间,高考作文一直走在“话题”作文的旅途上。

2004

年的15份试卷,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比例为14︰1,这应该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时期。

而2005年的命题已开始从这一模式下解套,在16个作文题中,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命题的只有7个(包括3个全国卷题目),而命题作文占有4席,供材料作文3个,材料加命题作文1个,图画型作文题1个。

“话题作文”已经不再一统天下,而是多种作文形式并存,并且各种命题形式

相继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或者叫“后话题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已经不限定一个具体的话题,而只是根据材料给出一些启示和要求,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与这则材料的主题相关就可以了,范围比话题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