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7649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docx

高一地理必修1第1章综合检测

第一章综合检测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C.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D.月球绕地球旋转

(2012·淄博市高一质

检)读下图,完成2~3题。

2.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D.卫星轨道

3.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

A.太阳风B.核能

C.太阳能D.光能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4~6题。

4.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

A.1个B.2个

C.3个D.4个

5.图中字母D所代表的节气(北半球)是(  )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6.由图示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地球位于太阳系

B.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C.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D.地球上有液态的水

7.(2011·南京学业水平模拟)下图为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的地方时是12时

B.北京时间为当日18时

C.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C点

D.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8.下列现象,可能是由于太阳活动影响所形成的是(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气温异常升高

C.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山体发生滑坡

9.太阳活动(  )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10.如果2011年~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0~2001年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D.2087~2088年

11.本次太阳活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在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B.①③

C.①②D.②③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

A.90°W~0°B.90°E~90°W

C.180°~0°D.90°E~180°

13.上题中正确选项所示的经度的范围,与新的一天并不完全吻合,这是因为(  )

A.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B.新的一天不从本初子午线开始

C.国际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D.晨昏线经过两极

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

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于一个竹竿(竿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竿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

A.122.5°E,21°34′NB.120°E,45°N

C.117.5°E,21°34′ND.120°E,23°26′N

15.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

A.4月4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7月5日前后D.9月9日前后

(2012·平顶山高一期末)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

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此时(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17.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

火山活动

18.2009年7月22日,我国在长江流域观测到壮观的日全食现象。

该日太阳直射点将位

于(  )

A.22°N  B.25°N  C.16°N  D.10°N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9~21题。

19.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

A.甲、乙B.甲、丁

C.乙、丁D.丙、丁

20.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中经线间隔相等,读图分析回答22~23题。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速度C>D>B>A

B.角速度A=B=C=D

C.图中区域全在东半球

D.图中A、B、C、D位于温带的有B和C

23.当济南开始昼长于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开始进入极昼

B.图中C点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减慢

D.图中B地看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下图是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24~25题。

24.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25.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一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只有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能被肉眼观测到。

在这五大行星中,金星距离地球最近,亮度最大;而土星距离地球最远,亮度最小。

2009年10月16日和17日连续两天的清晨,还可目睹到“三星伴月”,即弯弯的残月与土星、金星和水星“近在咫尺”。

料二 下图为2009年10月16日凌晨5时40分(北京时间)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

(1)图中天体属于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

(2)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________级,图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

(3)图中四个天体公转周期最长的是________,图中的行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外的是________。

(4)下列关于图示日期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再过20分钟,北京将迎来日出

C.全球16日的范围比15日的范围大

D.悉尼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

27.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

A.兰州      B.海口

C.上海D.昆明

(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

(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杭州、广州、成都

(4)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师,你为北京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应比为海口设计的________,其科学依据是________。

(5)“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都和重庆所在地区太阳能

资源的贫乏,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8.(2012·湖南学业水平测试)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图乙中长江水位较高时,地球位于图甲中①、③的________处。

(2)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卫星发射,图乙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________市所在的省最有利于建卫星发射场。

(3)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①、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

(4)当地球公转位于②位置时,图乙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正午太阳直射________市,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市。

29.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1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

(2)此时A点正值____________(日出或日落)。

A点随地球自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_小时。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

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

_______。

(4)B地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带,此时我国正值____________季。

(5)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时。

(6)若黄赤交角为30°,则B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

(7)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____________偏(东或西)。

30.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

(9分)

遇到问题

解答问题

(1)他们认为:

在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正午阳光都能照射到房内。

你认为是否正确?

为什么?

(2)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旗杆影子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示意图。

该图表达是否正确?

为什么?

(3)他们在进行图像转换时遇到了困难,请将下图所示内容按要求转绘在右图中。

(要求:

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部分、标出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

详解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月球绕地球公转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

2答案 D

解析 太阳电池围绕地球运行,而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运行

的轨道是卫星轨道。

3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电池利用的是太阳光,其开发的能源类型是太阳能。

答案 4.B 5.C 6.A

解析 第4题,图中天体为太阳和地球两个,分别是太阳系和地月系。

第5题,C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A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D处介于中间,为秋分。

第6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地球位于太阳系。

7答案 D

解析 注意本题的光照图为不对称图,图中晨昏线为昏线,且与经线重合,故太阳直射赤道,该日全球昼夜平分,且与昏线重合的经线时间为18时,由此计算A点地方时为10时,0°经线为14时,北京时间为22时。

此时B为太阳直射点,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B点。

8答案 C

解析 指南针剧烈颤动即“磁暴”现象,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据国外媒体报,2012年太阳将进入新一轮活动高潮期,美国科学家担心,人类对将可能发生的太阳风暴准备不足。

据此回答9~11题。

答案 9.C 10.A 11.D

解析 本组题考查太阳活动的规律及影响,太阳活动有规律可循,活动周期为11年,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带电粒子对地球大气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

答案 12.D 13.C

解析 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是理论上新的一天的范围。

国际日界线是一折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14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影子变化轨迹可以看出,影子最短时为1150,而影子最短时是某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当地地方时应为12时,说明图中所示时间并非地方时而是北京时间(我国某中学)。

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当该地为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为11时50分,可求出该地经度为122.5°E。

正午时影子轨迹与半径为2米的圆相切,说明正午时竿影长度为2米,通过计算可得出正午太阳高度为45°。

由日期(12月22日,冬至日)可以知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与南回

归线的纬度差为90°-45°=45°。

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此日直射点与已知地点(该学校操场)位于不同半球,该地纬度为45°-23°26′=21°34′N。

15答案 C

解析 影子消失说明太阳直射该点,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两次直射该地的日期应以夏至日(6月22日)为对称,依此可

得出答案。

答案 16.A 17.A

解析 由北极附近为极昼,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

与金星和

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

18答案 C

解析 从春分至夏至3个月的时间里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为23°26′,即每个月约移动8°,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到23°26′N,所以一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16°N。

答案 19.C 20.C 21.A

解析 从各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可推知,甲图表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

白昼最短,上海日落时间最早;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北极有极昼出现,丙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丁图表示北极有极昼,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

答案 22.D 23.C

解析 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B、C位于温带。

根据经度变化规律可判断,该图表示南半球部分区域图。

当济南开始昼长于夜时,是北半球春分以后,A点开始进入极夜,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答案 24.B 25.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位置的关系及读图能力。

由图中可以看出,丙地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以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上;甲地6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小于60°,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所以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因为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区域,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的正午太阳高度高度大于66°34′);乙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接近90°,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小,在45度左右,所以应该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所以应该位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因乙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所以甲地的纬度大于乙地。

第24题,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也就是说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所以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乙、丙、丁、甲。

25题,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地自北向南排列的顺序依次是甲、

丙、乙、丁。

26答案 

(1)水星 金星 土星

(2)2 太阳系

(3)土星 土星 (4)D

解析 第

(1)题,考查八大行星从物理特性上的分类。

(2)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图中行星绕日公转,构成太阳系;月球绕地公转,构成地月系。

第(3)题,天体公转周期的时间跟距离中心天体的旋转半径成正比。

第(4)题,以时间信息入手,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图中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已过秋分日,北京日出时间晚于6点;全球24小时里,16日只占9小时40分钟,其余为15日;悉尼在南半球,直射点南移,昼逐日变长、夜逐日变短。

27答案 

(1)D 

(2)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多晴天。

 (3)C (4)大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总体上比海口小 (5)四川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雨雾天较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所以太阳能资源贫乏。

28答案 

(1)③ 

(2)海口 (3)① (4)汕头 武汉

解析 第

(1)题,夏秋季节长江水位高,读图可知①为冬至

日,③为秋分日。

(2)题,三城市中海口纬度最低,地球自

转线速度最大。

第(3)题,①处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第(4)题,②处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越向北白昼越长。

29答案 

(1)23°26′N 

(2)日出 24 (3)0

° A、B、C (4)热 夏 (5)12 (6)12 (7)东

30答案 

(1)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阳光不能进入房内。

(2)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小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

(3)

解析 本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1)题,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所以深圳在太阳直射时,阳光不能进入房间内部。

(2)题,日出、日落时的太阳高度角低于正午太阳高度角,所以旗杆影子应比正午时长。

第(3)题,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应直射北回归线,且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60°E处于黑夜中心,其地方时为0:

00,太阳此时应正直射在(23°26′N,20°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