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87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docx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与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汇编

机械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 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1.1.1 机械设备防护设施不全造成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

1.1.2 机械设备摆放不当,安全操作距离不足导致的挤伤、压伤等;

1.1.3 机械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带病运行造成的机械伤害;

1.1.4 人员操作行为不当而导致的肢体或身体被打击、夹伤等伤害;

1.1.5 其他行为性违章、装置性违章和管理性违章的事故隐患。

1.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 机械设备传动部位没有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

1.2.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2.3 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机械设备带病运转;

1.2.4 生产作业环境缺陷,设备安装布局不合理,安全通道不畅通等;

1.2.5 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工具缺少或缺陷;

1.2.6 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2.7 作业人员野蛮操作,导致机器设备安全装置失效或失灵;

1.2.8 作业人员手工代替工具操作或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区域;

1.2.9 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

1.2.10 作业人员忽视使用或佩戴劳保用品;

1.2.11 其他行为性、装置性和管理性违章行为。

2 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工程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 长:

项目分管副经理

副组长:

项目安监部负责人、项目机管部负责人、项目交通消防负责人

成 员:

各成员部室全体人员、各专业分公司现场安监员和机管员

2.2 专项工作机构

项目安全监察部设立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负责工程现场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3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2.3.1 贯彻落实国家、省电力公司和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请求和提供应急救援;

2.3.2 统一领导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3.3 组织制定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

2.3.4 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指挥协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2.3.5 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2.4 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的职责

2.4.1 及时了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

2.4.2 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和各项任务;

2.4.3 监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4.4 制订、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制定完善有关应急工作的规章制度;

2.4.5 组织开展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2.4.6 负责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对抢险救灾中立功人员提出表彰意见,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并积极配合上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2.5 现场急救站工作人员职责

2.5.1 负责突发性传染病、地方性疾病、季节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5.2 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急救知识培训及常规急救培训工作;

2.5.3 负责急救站药品、器械的准备及管理工作;

2.5.4 负责人身伤害事故的现场急救工作;

2.5.5 参与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习活动。

3. 应急准备

3.1 应急电话及公告:

施工现场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施工现场应配置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

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告栏(牌)标明本工程应急领导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社会急救电话等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在应急时能快捷报警求救。

3.2 现场应急中心:

现场设置急救站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急救站配备的急救药品、器械应以简单适用的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3.3 机械伤害防治措施

3.3.1 对各类机械操作人员加强机械常识、安全操作堆积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

3.3.2 对各类机械操作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培训,达到全部持证上岗的要求。

3.3.3 定期对项目现场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善各类安全部件,对国家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经权威部门检测,对外严格检查检测合格证,从本质上消除机械安全隐患。

3.3.4 做好机械设备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安全部件、检测情况,设备完好状况,清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对查出设备安全隐患立即进行维修、整改、力求各类机械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3.3.5 职能管理部门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按照定人定责定机的原则督促进行整改,消除一切设备安全隐患。

4. 应急处置

4.1 发现有人受伤后,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的机械,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通知现场急救中心,以及拨打“120”等社会急救电话。

报警时,应注意说明受伤者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情况,发生事件的区域或场所,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4.2 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在组织进行应急抢救的同时,应立即上报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必要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请求支持和救援。

4.3 由项目现场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4.4 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

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

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在袋周围放在冰块,或用冰棍代替,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4.5 肢体卷入设备内,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时拨打当地119请求社会救援。

4.6 发生头皮撕裂伤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伤风血清,预防伤口感染;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4.7 受伤人员出现肢体骨折时,应尽量保持受伤的体位,由现场医务人员对伤肢进行固定,并在其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抬运,防止因救助方法不当导致伤情进一步加重。

4.8 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或人工呼吸。

4.9 在做好事故紧急救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5信息收集、报告

5.1 信息收集

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接到机械伤害事件相关信息后实行首接负责制,并负责收集、汇总人身伤害事件信息。

5.2 信息报告

发生一般轻伤及以上机械伤害事件,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

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

应急处置结束后,做好对受伤人员,以及紧急征用的设备、物资按照规定给予补助或补偿,并协助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复等工作。

6.2 事故调查及报告:

6.2.1 应急处置结束后,协助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现场的勘查、警戒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6.2.2 将有关文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为事故处理提供事实依据。

7 附则

7.1 应急预案修订:

应急结束后,项目管理部结合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对本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修订。

7.2 预案解释部门:

本处置方案由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订与解释。

7.3 应急预案实施:

本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机械伤害造成的受伤部位可以遍及全身各个部位,如头部、眼部、颈部、胸部、腰部、脊椎、四肢等,有些机械伤害会造成人体多处受伤,后果非常严重。

现场急救对抢救受伤非常关键,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争取抢救时间,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二、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长:

应急救援副组长:

应急联络:

现场维护:

应急救援:

应急抢救:

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触电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及时将现场情况向领导报告,根据安排及时将伤员送至就近医院。

三、应急救援器材清单

(一)应急响应

在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第一目击者立即呼救,现场人员不要害怕和慌乱,要保持冷静。

(二)应急联络

应急联络人员立即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999),内容如下:

1、报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号码;

2、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的准确地理位置;

3、目前现场状况及周围作业人员伤亡等情况等;

4、耐心回答“120”救护人员的询问;

5、随时与急救中心人员保持联系以及汇报情况;

应急联络人员将目前现场情况与应急救援组长详细说明,同时由应急救援组长向车间领导进行汇报,内容如下:

1、汇报人姓名

2、发生人员触电事故的准确地理位置;

3、目前现场状况及周围作业人员伤亡等情况等;

4、是否报警情况及目前人员情况;

5、听从领导指示。

应急联络人员到路口准备迎候救护人员

(三)现场维护

现场维护人员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利用锥形交通桶封闭现场。

封闭现场时摆放锥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带、保护好现场。

(四)应急救援

1、迅速按下设备现场急停按钮,切断设备电源。

2、搬运转送必须寻找合适的担架,准备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尽可能调度速度快,震动小的运输工具,同时应该注意掌握各种伤病员搬运方式的不同:

2.1上肢骨折的伤员托往固定伤肢体后,可让其自行行走。

2.2下肢骨折用担架抬送。

2.3脊柱骨折伤员,用硬板或其他宽布带将伤员绑在担架上。

2.4昏迷病人,头部在稍微垫高并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人气管;

3、止血

3.1当伤员身体有外伤出血现象时,救护组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3.2伤口加压法;主要使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伤口,通过对伤口的加压和包扎,减少出血,让血液凝固,其具体做法使如果伤口处没有异物,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柔软物垫在伤口伤,再用绷带包扎以增加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3.3手压止血法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靠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上,阻断血液的流通,从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五)应急抢救

应该先看神智、呼吸、接着摸脉搏、听心跳、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根据伤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固定等临时应急措施。

如果伤者呼吸已经停止,抢救组立即对伤员实施人工呼吸。

如果脉搏不存在,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五、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1、如果伤者出血,进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

2、大多数伤员可以毫无顾忌地抬送医院,但对于颈部背部严重受损者要慎重,以防止进一步受伤。

3、让患者平卧并保持安静。

4、动作轻缓地检查患者,必要时剪开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动增加患者痛苦。

5、胸外心脏按摩时的注意事项;胸部严重损伤、肋骨骨折、气胸或心包填塞的伤员,不应采用此方法。

6、止血带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伤口大量出血时适用。

主要有布止血、布止血带加垫止血、橡皮止血带止血三种,适用止血带法止血时,绑扎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不能摸到脉搏为好,适用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并在此时间内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慢慢解开、放松一次。

每次放松1~2分钟,放松时可用指压法暂时止血,不到万不得己时不要轻易适用止血带,因为上好的止血带能把远端肢体的全部血流阻断,造成组织缺血,时间过长会引起肢体坏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