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93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3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docx

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历史份自测试题

山东省菏泽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2月份自测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个选择题,60分)

1.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遗址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可以推测当时()

A.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C.已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D.农业领域广泛使用铁犁牛耕

2.“有殷一代,继王位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

弟之继位有两种情况,一是继父之位,一是继兄之位。

”这种情况在西周发生了改变,因其实行了()

A.封邦建国B.土地国有制度C.礼乐教化D.嫡长子继承制

3.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案。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道德救世和制度救世。

下列主张能够体现制度救世的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C.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下列史料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划线部分()

A.记录了秦朝焚书事件B.批判了秦朝焚书的暴行

C.为秦朝焚书进行辩护D.分析了秦朝焚书的影响

5.汉朝建立后,“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同‘缺’)焉。

”为此,汉武帝()

A.颁布了“推恩令”B.设置了中朝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实行盐铁专卖

6.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

“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B.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

C.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D.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

7.“北宋建立后,面临五代所遗留下的最大问题,就是腹心之患和肢体之患。

腹心之患,即禁兵;肢体之患,即藩镇。

”下列选项中,属于北宋为了解决“肢体之患”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②“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

③“事务悉归本州知州、通判兼总之”④“中书之政,分于六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有学者说:

中国古代君主基于权力集中和提高行政效率,不断调整中央辅政制度。

下列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①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宋太祖建立二府三司制

③元世祖设立行省制度④雍正帝在宫内设军机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表所列关键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兰亭序》、三长制、灌钢法

参知政事、五大名窑、“交子”

“天可汗”、曲辕犁、雕版印刷

行省制、关汉卿、《授时历》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10.《挣扎的帝国:

元与明》中写道:

“‘地圆说’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是因为它与明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内在相应之处——万历朝的士人对‘格物’的兴趣;耶稣会士运用优于明代士人的方法(曲面几何)和工具(望远镜),向后者展示了自己是如何研究天与地的。

”据此可知()

A.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了中国B.理学盛行促进了科技的广泛传播

C.明朝政府鼓励中外文化的交流D.传教士开创了东西方交往的先河

11.明清时期,那些在小说中同情、肯定商贾的文人往往有着科场失意、沉沦下层的特殊经历,多数居庙堂之高的士大夫、处江湖之远的真隐士仍在诗文中表现出轻商贱商的固有观念。

这反映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社会B.社会等级秩序在不断强化

C.小说因其适应没落文人需求而盛行D.传统文人阶层的观念分化

12.18世纪晚期,在山东和河北大运河沿途,商业化的棉花栽种迅速发展。

有些种植者利用漕运船只南下回程时的便宜运费,将原棉卖给江南的纺织业者以获取利润。

上述现象反映了

①运河便利了南北经济的交流②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③小农经济遭受打击逐渐破产④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3.“清朝开放了!

几天前,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从此以后)每年我国都可以向北京城派驻一名全权公使,其逗留时间亦无限制。

”近代法国《环球画报》的这则报道与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1893年秋,张之洞因其主持的汉阳铁厂经费窘迫,立意在湖北织布局之外增建纺纱厂。

他认为这样“既能辅佐布局之不逮(不足之处),兼可协助铁厂之需要”。

由此可见()

A.甲午战败使清政府放宽了办厂限制B.张之洞对民用企业的认识走向深入

C.创办民用工业只是为辅助军事工业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其影响而产生

15.1895年4月,清朝某位大臣宣称:

“中国苟能发愤自强,除吏政、礼政、刑政暂不更动外,户政、兵政、工政必须变法……夫殷忧启圣,国家转弱为强,中兴在此。

”由此判断此人最有可能属于()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16.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谭嗣同率先在湖南建立算学会,随后又出现了上海医学善会、广州农学会、浙江化学公会等,自然科学方面基本上是“有一学即一会”。

学会的具体措施,包括广开人才、译印图书、科学实验、设立学堂等。

上述活动()

A.推动了西方技术开始传入中国B.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有利于传播近代科学和启发民智D.充分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17.以下是《1895—1913年华资企业数及其创办资本表》,该表反映了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状况。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企业数

创办资本(1000中国元)

内地华资企业

229

33158

通商口岸华资企业

239

65057

A.内地是全国经济发展重心B.通商口岸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更深

C.民族企业发展受一战影响D.内地民族企业更易受外资企业

排挤

18.1919年9月5日的《益世报》刊登了中国芢丹(夏季防暑的中药)的广告词:

“环球各国皆以商战为强国富民之本,我国积弱已到极点,推原其故,皆有国货之不振,舆至使利权之外溢,药业一门尤为特甚,方今洋药通行我国,皆有望我同胞须知我国药材天然地道为全球所未有。

”该广告可以用于研究()

①国货与洋货的市场竞争②“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④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变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某班开展“图说历史”活动,小李同学搜集到如图“工农红军民族革命战争与义勇军的斗争联合起来”。

但因记录单破损,出版年只能识别出“19?

3年”。

结合所学可以判断,这一年应是()

A.1913年B.1923年C.1933年D.1943年

20.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褒扬条例》,规定了表彰孝行节妇的条款;后又有颁发《祭孔令》、举行祭天活动和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等活动。

由此引发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

A.“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21.陈望道是中国第一位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译者。

下表是《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相关信息

来源

信息

陈望道回忆

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

国家博物馆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中央档案馆

出版时间

1920年4月

1920年8月

1920年9月

1924年6月

相关情况

在上海出版未发现实物

封底有“出版”字样

印有“再版”字样

印有“第三版”字样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能够确定中译本最早出版于1920年4月B.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传播

C.中共一大召开推动了原典翻译热潮的出现D.该中译本在当时中国的出版物中最受欢迎

22.1957年,朱德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

“八一起义虽然没有达到挽救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目的……但是这次起义仍然具有伟大的意义,因为它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

”该讲话中的“政治方向”是指()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型革命道路

C.团结各阶层建立爱国统一战线D.坚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23.毛泽东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它还被评价为,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建国大纲”和“政治纲领”。

这篇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24.1949年11月和1950年1月,周恩来外长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大主席,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

如图为1967—1971年历届联合国大会对“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②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新中国开始步入了世界外交舞台④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5.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经济基本布局于东北和华北;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三线战略则着力于中西部;20世纪80年代,“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战略”被提出与实施。

以上发展战略的变化()

A.是对旧体制的一种突破B.始终与中苏关系的演变紧密相关

C.影响了中国

经济布局D.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成果

26.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外来人口猛增,由于特区建设没有纳入国家计划,无法获得国家计划内的物资供应,生活用品十分紧缺,物价不断上涨。

于是深圳政府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各种票证,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商品市场。

这说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B.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C.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D.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27.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雅典有一批人对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这些人以教授年轻人各种辩论技巧谋生,费用高低不一。

雄辩家常常为了追求辩论的胜利而不惜以诡论歪曲事实。

雄辩家的出现()

A.说明了雅典教育体系的发达B.适应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需求

C.导致了雅典商业活动的繁荣D.推动了雅典社会道德的进步

28.17世纪,英国、荷兰的纺织业使里尔、佛罗伦萨、威尼斯这些原先的毛纺织业中心出现了衰落的现象。

下列选项与此现象相关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开辟②早期殖民扩张③政治变革④垄断组织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9.“政府把人民置于专制暴政之下时,人民就有权,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他禁止他的殖民总督批准刻不容缓、极端重要的法律……他力图阻止各州增加人口……他切断我们同世界各地的贸易。

”以上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法国的《人权宣言》

C.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D.美国的《独立宣言》

30.1701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签署了议会制定的《王位继承法》,规定:

在王室担任官职和领取薪俸的人,不得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为终身制,只有议会有权解除其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国王批准均属无效。

该法案()

A.开创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B.基本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明确了内阁对议会的负责D.进一步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31.18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各界派出“植物猎人”,尝试将中国茶苗移种到印度,后又聘用中国茶工来优化印度茶的品种和种植方式。

1888年,印度的茶叶产量达到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从中国的进口量。

英国发展印度茶的活动()

A.适应了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B.改变了印度人的饮食结构

C.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32.如图是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维莱特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

图中从前至后依次为巴谢尔(当时法国一位患有精神病的杀人犯)俾斯麦、阿提拉(古代部族领袖,被欧洲人视为野蛮和嗜杀的象征)拿破仑。

该图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是()

A.反对穷兵黩武和军事扩张B.赞赏拿破仑杰出军事才能

C.揭露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D.渴望法国重夺欧洲的霸权

33.如图浮雕中,拿破仑右手边是《查士丁尼法典》,左手指着《拿破仑法典》,脚下碑文大意为“我留下的这部简约的法典,比之前法国的任何法典都卓越”。

以下关于《拿破仑法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并发展了罗马法②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③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④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34.1864年,俄国颁布《司法条例》,宣布帝国所有臣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法官独立于政府且终身任职;确立公开与独立的诉讼程序,实行陪审员制和律师制。

这表明俄国()

A.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由此开始B.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平稳运行

C.近代司法制度初步建立起来D.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宣告终结

35.文艺作品能够折射历史的变迁。

下列三幅画作的共同点是

A.都是现代主义美术的重要作品B.都表现了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现实

C.都强调素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D.都受到光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影响

36.1917年,俄国出现了“背带贩子”群体,他们将农产品背进城市,再把工业品带入农村进行倒卖。

政府对此屡禁不止,但1922年后这个群体就逐渐消失了。

造成这一现象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分别是()

A.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B.实施“新经济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大规模开垦荒地、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

37.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下列选项体现出这一思想的是()

A.1921年,俄共(布)十大宣布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B.1930年,美国政府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

C.1946年,法国政府成立电力集团负责全国电力业务

D.1989年,英国政府向私人出售十家国有自来水公司

38.二战后,“人们深信,藉由动员、指挥人力、资源来造福大众,解决大型难题,乃是政府的职责……计划周全的经济会带来更富裕、更公平、更有管理的社会。

”因此,西欧国家()

A.发展新经济和第三产业B.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增加指令性的计划指标D.实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9.某同学进行知识梳理时,列出了反映世界某一发展趋势的重大历史事件(见下表),如果再增加一个事件可以是()

A.十月革命爆发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C.古巴导弹危机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40.如图为某国际组织成员国的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

该组织是()

A.联合国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题10分,42题14分,43题16分)

41.历史概念的变迁。

(10分)

“西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含混而不确定的概念,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汉书·西域传》提及西域,包括西域都护府管辖下的今新疆地区,以及大月氏(中亚古国)安息(西亚古国)等广大地区。

《后汉书·西域传》提及的范围扩展至大秦

宋代开始出现“西洋”一词。

元代《中庵集》曾提到“西洋”,后人考证是指印度洋沿岸的国家。

元代《冀越集记》称:

“广州舶船出虎头门始入大洋……西洋差远,两岁一回”

清初,张潮的《昭代丛书》中收入了来华传教士南怀仁编写的《西方要纪》一书,称:

“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

1918年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中说: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会谈时说:

“国际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西方国家也是铁板一块。

现在我们知道了,情况并非如此”

阅读上述材料,对中国人“西方”概念的变迁进行解读。

(10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1917-1937年苏俄研究主题统计简表

类别

文章总篇数

研究主题

文章篇数

978

苏俄革命

96

政治制度

77

政治组织

34

政治人物

61

政治思想

76

政权

201

政党

139

军事、国防

70

外交

150

法律

74

1334

财政

49

工业

110

农业

235

商业

13

外贸

66

计划经济

314

消费协作

134

新经济政策

65

银行货币

51

综合

297

323

儿童

15

妇女

104

工人

26

农民

38

青年

9

综合

131

教育

262

思想

69

文化

297

中国与苏俄

216

总数

3479

上图是中国知识界苏俄研究趋势图

——摘编自齐廉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7—1937中国知识界研究苏俄的基本趋势及主题,并说明原因。

(14分)

 

43.国家实力与国际关系(16分)

材料一有美国学者根据相关数据,制作了1872年和1950年世界主要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分配(百分比)柱状图如下: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日本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并加工综合、改造提高,创造出适合日本需要的新技术。

197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苏。

80年代初,日本进一步提出“科技立国”的口号。

1989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达60多亿美元,物美价廉的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1990年,反映美国官方态度和立场的《外交》季刊提出“从遏制苏联转向遏制日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年世界主要大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美国“从遏制苏联转向遏制日本”的原因。

(4分)

 

高三历史限时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说明在当时生产工具相当简陋的时代,能根据山势和生产生活的需要修筑10余条堤坝,表明当时的人们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提到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A错误;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是在公元前2070年,即距今4100年左右,按照良渚古城存在的时间最晚距今4300年,还应该是原始社会,B错误;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300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2.【答案】D【详解】材料的意思是殷朝继承王位的多数是弟弟,一种是继承父亲之位,一种是继承哥哥的位子,但是这种情况到了西周发生改变,是因为周朝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内容的宗法制,故答案为D;封邦建国是分封制,不能改变王位继承问题,A错误;B是土地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礼乐教化是维护约束贵族统治的作用,但是不能用来规定王位继承问题,C错误。

3.【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C选项中“法”、“刑”等信息体现了法家运用赏罚的方法制度救世的主张,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依据A选项中“礼”、“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儒家道德救世的主张,不符合题意;B选项是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涉及制度救世的内容;D选项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体现制度救世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段话是李斯奏请秦始皇焚书的部分内容,记录了秦朝焚书的事件,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焚书暴行的批判;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李斯焚书的奏请,并未体现辩护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分析秦朝焚书的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汉武帝认为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帝在文化礼制等方面多有缺失,为此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解决“稽古礼文之事”的举措,答案为C;A是削弱王国势力,与题意不符,错误;B是汉武帝处理君权与相权矛盾问题,与题意不符,错误;D是汉武帝实行的经济政策,与题意不符,错误。

6.【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学习汉语,禁用鲜卑语。

但是民间还依然使用鲜卑语,士大夫对儿子“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如果精通了汉语和鲜卑语必然会受到欢迎,说明鲜卑语还有许多官员使用,从而显现出,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性,答案为A;B在题意中没有体现,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制度改革不彻底,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鲜卑的习俗问题,D错误。

7.【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肢体之患,即藩镇”结合所学可知为解决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派文臣到各地任知州;为了监察知州,设立通判,防止出现藩镇割据,②③符合题意,正确;枢密院可以派兵但是不能统兵,属于“腹心之患”,①错误;“中书之政,分于六部”是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④与题意不符,错误。

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8.【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强化专制了皇权,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①项符合题意;雍正帝在宫内设军机处,强化了专制皇权,又地处内廷,有旨随时承办,办事效率高,④项符合题意,因此D选项正确。

宋太祖建立二府三司制使皇权得到集中,但又使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降低,②项不符合题意;元世祖设立行省制度强化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是中央辅政机构的调整,③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①中《兰亭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创立的,灌钢法是南北朝时出现的;②参知政事是宋朝的副宰相,“交子”和五大名窑都是宋朝时期出现的;③“天可汗”是称赞唐太宗的,曲辕犁、雕版印刷都是唐朝的;④行省制度确定是元朝的。

故按照时间顺序为①③②④,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代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自然科学,说明西方的自然科学传入了中国,答案为A;材料是西方科学的传入不能体现理学盛行促进科技传播,B错误;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东西方交往很早就已经出现,如汉朝的丝绸之路,D说法错误。

11.【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明清时期有着科场失意、沉沦下层等特殊经历

文人在小说中表现出对商贾的同情和肯定,而多数居庙堂之高的士大夫、处江湖之远的真隐士仍在诗文中表现出轻商贱商的固有观念,这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的观念分化,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社会;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明清时期文人阶层的分化,不是社会等级秩序的强化;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明清小说的发展情况。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2.【答案】A【详解】材料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