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835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7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docx

常石船厂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公司(TZS)第二舾装

码头二期工程

编制人:

主管:

编制单位:

上海大润航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秀山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07年12月

 

1编制说明

1.1编制说明………………………………………………………5

1.2编制依据………………………………………………………5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6

2.2工程主题结构图………………………………………………7

2.3主要工程数量…………………………………………………7

3工程管理目标

3.1质量目标………………………………………………………8

3.2安全、环保目标…………………………………………………8

3.3工期目标………………………………………………………8

3.4文明施工及其他目标…………………………………………8

4工程特点分析

4.1工程施工特点分析……………………………………………8

4.2自然条件特点分析……………………………………………9

4.3工程风险评估…………………………………………………9

5施工总平面布置

5.1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10

5.2施工总平面图…………………………………………………10

5.3临时用地、用水、用电计划…………………………………10

6总体施工方案

6.1施工总体安排…………………………………………………11

6.2施工总流程图…………………………………………………11

7主要分项施工方法

7.1水上打桩………………………………………………………11

7.2嵌岩灌注桩施工………………………………………………20

7.3下横梁施工……………………………………………………32

7.4靠船构件预制与安装……………………………………………36

7.5纵梁(轨道梁)预制与安装……………………………………38

7.6上横梁施工………………………………………………………39

7.7面板预制与安装…………………………………………………40

7.8现浇面层施工……………………………………………………42

7.9护轮槛施工………………………………………………………44

8施工进度计划

8.1计划编制说明……………………………………………………44

8.2施工进度计划图…………………………………………………44

9施工测量

9.1平面及高程测量控制标准………………………………………45

9.2平面及高程测量方案……………………………………………45

9.3沉降、位移观测点设置及观测计划………………………………49

9.4测量人员、仪器使用计划…………………………………………49

10试验检测

10.1试验检测计划…………………………………………………50

11施工技术计划

11.1典型施工计划………………………………………………50

11.2技术总结编写计划………………………………………………50

12质量工作计划

12.1分部、分项工程计划……………………………………………50

1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50

12.3质量管理措施………………………………………………52

13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3.1组织机构………………………………………………52

13.2主要危险源辨识清单及安全措施………………………………53

13.3施工专项安全措施………………………………………………55

14文明施工措施…………………………………………………………57

15工程用料使用计划

15.1主要工程材料需用计划…………………………………………58

15.工程设备需用计划………………………………………………60

16船机使用计划……………………………………………………60

17劳动力使用计划……………………………………………………61

18附件………………………………………………………………62

 

1编制说明

1.1编制说明

1.1.1工程名称:

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TZS)第二舾装码头二期工程。

1.1.2建设单位:

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TZS);

勘察设计单位:

舟山市交通规划设计院;

监理单位:

舟山海通水运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1.1.3编制阶段: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阶段为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涵盖范围:

包括整个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引桥一座及码头一座。

引桥全长398.8m,宽25m,共分为7分段;码头全长98.3m,宽12m,与陆域相连接。

1.2编制依据

⑴合同文件:

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TZS)第二舾装码头二期工程施工合同。

⑵设计文件:

舟山市交通规划院设计的《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TZS)第二舾装码头二期工程施工图》。

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⑷标准和规范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局部修订本(JTJ221-98)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T261-97)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

《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85-2000)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码头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J297-2001)

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规范、标准

(5)我公司管理体系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2.1.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岛劳动生热跳村。

岛上交通便捷,从岛上到三江码头坐船需15分钟的时间。

2.1.2建设规模:

本工程由码头(80000吨级)和一座栈桥组成。

码头:

码头总长398.8米。

分成F、G、H、I、J、K、L共7个分段,其中F、G、H、I、L分段宽25米段长280.8米;J、K分段宽18米长118米。

栈桥:

栈桥C长98.3米,宽12米,与陆域相连接。

2.1.3结构形式:

本舾装码头、栈桥系高桩板梁式结构,由桩基、上部结构和码头设施三大部分组成。

⑴码头结构形式:

码头F、G、H、I、L分段桩基采用Φ1200钻孔灌注桩,F段平均桩长23米,G段平均桩长31米,H段平均桩长40米,I段平均桩长46米,L段平均桩长35米,桩端进入微风化岩层深度不小于3.0m,桩顶标高0.55米;共263根。

码头J~K分段桩基采用Φ800PHC(B型)桩,桩顶标高0.55米,桩长为32米~51米不等;共108根。

码头上部结构由现浇横梁、预制靠船构件、预制纵梁(轨道梁)、预制面板、现浇面层等构件组成。

现浇横梁将同一排架的桩与靠船构件连成整体,形成排架。

预制纵梁(轨道梁)和预制面板由现浇面层联结,构成整个码头。

⑵栈桥结构形式:

栈桥C桩基均采用Φ800嵌岩灌注桩,C-1~5平均桩长40m,桩端进入强风化岩层深度不小于0.50m;C-6~10平均桩长28m,桩端进入强风化岩层不小于0.80m;桩顶标高按实调整,共30根。

上部结构由现浇横梁、预制空心板、现浇面层组成。

2.2工程主体结构图

附件三

工程总平面图,工程断面图,工程立面图。

2.3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构件名称

型号

数量

方量(m3)

1

沉PHC桩

Φ800B型

108根

2

灌注桩

Φ800

30根

512.77

3

灌注桩

Φ1200

263根

10411.96

4

制(安)靠船构件

C40

19件

45.6

5

码头现浇横梁砼

C40

61榀

4793.5

6

栈桥现浇横梁砼

C40

11榀

243.5

7

预制(安装)空心板

C40

120块

388.98

8

预制(安装)轨道梁

C40

108根

798.7

9

预制(安装)纵梁

C40

290根

1051.6

10

预制(安装)面板

C40

691块

1641.44

11

现浇面层砼

C40

1项

1523.86

12

系船柱安装

750KN

31套

/

14

橡胶护舷安装

SUC100H0

19套

/

3工程管理目标

3.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标准:

合格。

根据本合同要求,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为合格,要确保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均达到合格标准。

3.2安全、环保目标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只有确保安全才能正常生产。

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中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目标是“不沉船,不死人,无重大机、海损事故”杜绝重伤事故,将负伤频率降至5‰以下。

保证施工场地清洁符合环保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

3.3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

2007年12月1日;

计划竣工日期:

2008年9月30日;

总日历天数:

276天。

3.4文明施工目标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按照业主的要求,严格按照有关文明施工的标准,全力以赴地搞好工程施工的文明建设,建一个文明整洁、科学有序的工地,立求做到“做一个项目,创一块品牌,交一批朋友,赢一方市场”的宗指。

4工程特点分析

4.1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本工程地质地形复杂多变,灌注桩施工难度较大,设计要求嵌岩微风化3米。

另外,工程所处位置为远离陆域的岛屿,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砂、石、料运输和材料送检极不方便;用于办公室、宿舍、构件堆放场、实验室和钢护筒加工场的场地面积有限。

嵌岩灌注桩采用冲击钻,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

现场施工场地较少,构件预制数量较多。

4.2自然条件特点分析

4.2.1气象:

本工程区域属于亚热带南缘的海洋性季风气候,该地区季风显著,雨量较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多海雾,夏季多台风,冬季少冰雪。

4.2.2地质:

根据提供的勘察报告,该场地按其成因类型、工程地质特征、土性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差异,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亚层)。

①层:

粉质粘土,本场地缺失。

②层:

淤泥粉质粘土,层厚0.6~23.60m,厚度变化大,层底标高-35.0-9.30m。

流塑,灰色,饱和,局部为淤泥质粘土,高压缩性,含少量贝壳碎屑及云母碎片,夹少量薄层粉细砂。

③-1层:

砂砾、碎石粉质粘土,层厚0.8~2.5m,层顶埋深6.723.6m,层底标高-29.3~26.5m,拟建区东侧海域个别孔揭示。

③-2层:

粉质粘土,层厚0.51~5.8m,层顶埋深1.6~25.6m,层底标高-48.1~21.4m,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夹少量砾砂、碎石,厚度变化大。

③-3层:

粉质粘土混砾砂、碎石,层厚0.8~18.9m,层顶埋深10.1~30.8m,层底标高-49.3~26.6m,主要成分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含量55%~65%,余为松散状粗砂和砂砾,充填10%~15%碎石,粒径2~6cm,无层理,胶结差。

④-1层:

全风化凝灰岩,层厚0.5~5.9m,层顶埋深0.6~39.9m,层底标高-50.5~11.3m,风化强烈,手搓碎裂成砂粒状、细石状。

④-2层:

强风化凝灰岩,层厚0.6~2.7m,层顶埋深1.1~42.8m,层底标高-52.5-13.7m,岩芯呈碎块状,顶板起伏大,全址分布。

④-3层:

中风化凝灰岩,层厚1.3~3.8m,层顶埋深2.0~43.28m,层底标高-55.4~16.9m,块状结构,顶板起伏大,全址分布。

④-4层:

微风化凝灰岩,层顶埋深4.9~38.3m,稍有风化裂隙痕迹,勘探未揭穿。

4.3工程风险评估

由于当地季节性台风比较明显,风力大,持续时间长,会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

5施工总平面布置

5.1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5.1.1办公室、预制场、实验室等场地由业主提供;临时设施自建。

5.1.2各项用地面积:

平面布置图一:

工人生活区:

40*40=1600m2

钢筋制作及堆放区:

15*40=600m2;砂石料堆场:

25*25=625m2;搅拌楼及水泥库:

17*15=255m2;预制场地:

2920m2;共计6000m2

平面布置图二:

码头物资通道:

10*50=500m2

周转材料堆放场地:

12.5*50=625m2搅拌系统:

450m2

水泥库:

20*15=300m2砂石料堆场及通道:

20*50+5*50=1750m2

办公室及仓库:

7.5*50=375m2;共计:

4000m2

5.2施工总平面图

5.2.2混凝土搅拌场地

见附件一

5.2.1临时设施及预制场地:

见附件二

5.2.3施工平面图、断面图及剖面图

见附件三

5.3临时用地、用水、用电计划

5.3.1施工用电

现场用电主要有现场搅拌站、钻机、电焊、照明、材料加工和生活用电等,需总功率为1000kW。

5.3.2施工用水

施工中,我们将从业主提供的水、电源分别接至临时设施和施工现场。

6总体施工方案

6.1施工总体安排

施工计划、进度安排按合同要求进行安排,开工日期为合同签订日期,2008年9月30日竣工,根据业主要求准时进场、开工。

6.1.2该工程一座引桥和码头均为狭长状,且场内交通不变,引桥和码头均需要单项推进、流水作业,为确保工期,同时避免人员、设备的过多窝工,计划分两个作业面施工:

灌注桩和打入桩同时施工。

6.1.3本工程的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合格标准。

6.1.4工程开工,将首先进行拌和站和工地试验室建设,在开工后的15天内,具备混凝土拌和及过程检测能力,能够进行混凝土施工。

6.1.5在进行拌和站建设的同时,利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现场测量控制点的布设,同时先利用简易搅拌机进行预制场以及模板、钢筋加工场地的施工,为混凝土施工创造条件。

6.1.6本工程向海侧延伸较远,且灌注桩和横梁等为现浇构件,考虑到陆路运输砼困难较大,故计划采用HB30型地泵输送砼入模工艺。

即根据业主提供的临建场地距离施工场地的远近,应将砼输送泵布置在靠近施工场地的位置,以满足地泵输送距离的要求。

若拌和场地离现场较远,可先通过铲车运输至输送泵处。

6.2施工总流程图

6.2.1栈桥C施工流程

6.2.2码头灌注桩段施工流程

6.2.3码头打入桩段施工流程

7主要分项施工方法

7.1水上打桩

7.1.1测量基线布设

PHC桩施打的测量采用正面基线任意角交会的方法。

确定桩位顺岸方向布置正面基线,采用任意角交会的方法,交会角在30°~120°之间,控制桩的位置,预备由三台经纬仪确定桩位,负责桩基定位施工,一台水准仪负责控制桩顶标高。

基线的布置和计算应通过上级主管部门核验后交监理部门审批,基线和水准点的测量精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7.1.2设备

打桩船(陈江桩2)主要性能如下:

总长45米,型宽18.6米,船深3.5米。

桩架高70米,吊重能力80T,锤型D-100柴油锤。

柴油锤性能如下:

锤总高7358mm,打击能量333540~213860Nm

最大爆炸力2600KN,上活塞重10000kg,下活塞外径820mm

备专用替打,桩垫采用麻袋或20cm厚木板。

运桩采用1000T方驳,自航,按沉桩顺序图编制运桩装驳图提供装驳和沉桩使用。

(装驳图见附页)

7.1.3打桩顺序和锚缆布设

打桩船布设6根锚缆,2根前后穿心缆和4根边锚缆。

带缆方向向岸的锚缆在陆上设“地砻”,“地砻”的布置根据现场设置,避免缆“蹩”桩;带缆方向向海侧或离岸较远的锚缆可在水中抛锚或设锚坠,穿心缆长为100m,边锚缆长度为120m,沉桩中所有施工船舶的平面布置要统一协调,避免相互干扰。

老驳岸

缆绳

长度150米

沉桩顺序:

沉桩时由岸侧到海侧间隔施打,见沉桩顺序图。

7.1.4沉桩程序

 

沉桩前应制定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桩位、桩平面扭角及倾率变化时,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沉桩前项目总工、生产经理、测量工程师对船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工程概况、桩位布置特点、沉桩顺序、停锤标准和施工现场安全等情况向船员全面交代清楚,并规定好联系方式、配合事项及可能发生的情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沉桩前应对桩的外观质量进行仔细复检,由测量工划桩刻度并标定桩的起吊位置。

沉桩前在防浪墙前沿每隔50~80m埋设“地砻”,以给打桩船带缆用。

打桩船沉桩时布置八字锚,并设两根前抽心缆以便打桩时能够绕过前面已打好的桩。

吊桩采用四点吊,捆绑方法采用卡环捆绑,由于所用钢丝绳在φ40mm以上,为防止滑扣,必须将捆绑在桩上的钢丝绳敲击紧贴桩身,同时将桩水平吊一些时间使吊索更加锁紧桩身。

打桩船在桩身吊起适当的高度后再立桩进龙口,直桩下桩时,桩架应保持垂直;斜桩下桩时,桩架斜度应与桩的设计斜度保持一致,锤击沉桩过程中应注意桩锤替打、送桩和桩保持在同一轴线上,替打应保持平整,以防产生偏心锤击。

如在沉桩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应暂停打桩,应与设计及时研究解决:

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和破碎。

7.1.5就位下桩要点

(1)根据沉桩区水下地形情况和沉桩类型,确定下桩提前量,具体大小可以通过打桩桩位地质资料试桩情况来确定和调整。

(2)根据沉桩分段位置、周边环境和水流条件、合理布置锚缆位置和方向,避开施工的桩群和其他有影响的设施,确保定位准确和沉桩作业安全。

(3)桩船取桩时,注意桩的编号。

(4)在锤击时,应控制锤心起落,小心操作,及时关闭油门,先空锤锤击,根据现场详细地质条件,适当加大油门,以控制管桩下落速度。

(5)船上设活动背板,以方便准确抱正桩。

7.1.6沉桩质量控制要点

(1)锤、替打和桩在沉桩的始终,应成直线,避免偏心锤击和蹩桩。

(2)应随潮水的涨落适时松紧缆绳,以保持船位不变和防止个别锚缆受力过大。

(3)沉桩记录要准确反映沉桩过程的实际情况。

(4)沉桩应连续,尽量不要中途停锤,以免土壤固结而增加沉桩阻力。

除上述要点外,在整个基桩施工中,尚需注意下列事项:

①监测防浪墙的稳定和已沉桩的变位,如发现有变化,应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②测量控制点,须经过三级验收,定期复核定位用的施工基线或基点,以防止因其沉降和位移而影响定位的正常进行。

③如水深流急或浪大,应对已沉桩及时进行夹桩加固,以防止其偏位增大,甚至出现断裂的危险。

④如风力大于6级或波高大于0.5米或水流流速大于1.5m/s,应停止沉桩作业。

⑤定期更换锤垫和替打,以免桩头承受过大的锤击力而损伤。

⑥每天检查沉桩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沉桩前应进行碰桩验算和沉桩顺序的安排工作,如有碰桩应及时与设计部门取得联系。

沉桩时应进行试打,掌握规律。

前几锤空锤轻打,待稳桩后再重锤施打。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贯入度变化情况,防止出现溜桩掉锤现象。

停锤标准:

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控制为校核。

选用D-100柴油锤开一档,收锤时开二档。

当桩顶标高超高在1m以内,贯入达到5mm是,可以停锤。

沉桩质量标准:

桩顶偏位不大于15cm,桩的纵轴线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

7.1.7沉桩保护

基桩沉桩以后,立即组织对已沉好的桩进行夹桩并形成纵横向的联系。

斜桩应用拉条固定,叉桩宜用方木顶撑。

在施工期间,加强对桩的保护,悬挂红灯及树立红旗以防船只碰撞,确保基桩的安全。

在预计出现较大风浪时,必须检查夹桩木是否夹紧。

桩基结束后积极配合动测试桩单位,保证动测的顺利进行。

(1)夹桩施工

根据提供的材料从桩顶反算出方木的位置,用拉杆将20cm×15cm的两块方木固定在桩上,方木固定好后,上面安放双拼B型2[20槽钢,且用两根拉杆将其固定在桩上,槽钢上铺设20cm×15cm方木搁栅,方木搁栅间距@30cm,方木搁栅铺设完后,最后铺设15mm的竹胶板(如下图)。

 

(2)槽钢受力验算

A、按跨度为5m的两跨连续梁,受力为5.6t.m均布荷载计算

Mmax=1/16ql2=1/16×5.6×103×9.8×5×5=85750N.m,σ=Mmax/4w=85750/(4×178)=120.43Mpa。

B、查表[20槽钢单根允许应力170Mpa>Mmax,满足要求。

7.1.8事故预防措施

⑴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项目部沉桩质量控制小组,加强对该工程桩基施工的管理考核工作,组织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沉桩质量控制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沉桩质量控制小组组织机构图

⑵明确工作职责

①项目部

与船舶施工队、预制厂和测量工段明确沉桩、制桩目标责任和目标,并严格进行考核。

明确项目部沉桩负责人,生产副经理负责开工前打桩策划会,形成会议纪要并备案。

做好基线布置和验收工作,测量仪器要有检定证书。

地垄埋设合理安全。

明确现场验桩责任人,认真填写验桩表。

认真编制打桩顺序,做好桩位计算及校核工作。

做好打桩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水深测量等。

负责与打桩船内部沟通,结合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要求,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制定施工船舶和外来船舶对桩基施工安全措施。

发生沉桩质量问题立即上报公司。

预制厂

制定预制方桩方案。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设计要求,确保制桩质量。

明确出厂验收主要负责人,报经理部备案。

填报出厂验收和合格产品报告。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层层把关。

③船舶施工队

严格按沉桩技术交底书进行沉桩施工。

沉桩时要确保锤、替打、桩帽和桩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且与背板平行。

及时更换桩垫,确保桩垫平整。

沉桩时确保船舶稳定,不能发生走锚现象。

听从配合测量人员的统一指挥。

沉桩时发生异常及时停锤并上报。

确保船舶施工操作安全。

(3)质量问题的处理

①出现沉桩质量问题后,要采取三不放过的原则,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补救、处理措施未采取不放过;责任人未进行教育、处罚不放过。

②及时向上级通报,以取得更大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③如实向监理、设计、业主汇报,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④召开质量分析会,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7.1.9保证措施

⑴施工前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发布航行通告。

在进行沉桩施工时,派专人负责监督察看,防止其它船舶误入施工区发生安全事故。

船舶在经过沉桩水域时,须减速慢行,防止发生意外和因高速行驶产生涌浪,影响沉桩质量。

注意过往船只所产生的船行波对打桩船的影响,必要时暂停沉桩。

⑵地砻及系缆设备在沉桩前须进行试拉。

对所有已沉好的桩,要及时夹好纵横向联系围囹,以防桩基变位和减小桩身附加弯矩,防止破坏。

⑶在沉桩过程中和沉桩结束后,在工程水域周围布设明显的安全标志。

白天挂安全旗;夜间已打好桩群挂红灯警示,避免民船、渔船及其他船舶误闯碰撞造成基桩损坏。

⑷所有锚位上设抛锚标志,施工中有专人了望锚位。

停船后设专人值班,定时检查锚位,防止走锚。

⑸施工过程中严禁各种船只碰撞工程桩,并注意打桩船、方驳等船的锚缆位置,沉桩作业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捆桩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